东西部协作

搜索文档
惠州荔枝:苏东坡笔下的荔枝,岭南大地孕育的甜蜜
南方农村报· 2025-06-27 11:00
惠州荔枝的历史与文化 - 惠州荔枝拥有1400多年历史,自古是岭南重要荔枝产区,气候温暖湿润、昼夜温差大,适宜荔枝生长[13][14][16] - 苏东坡在惠州写下《食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成为惠州荔枝文化象征[3][6][7][8] - 惠州荔枝被称为"东坡荔",体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品质自信[18][19] 产业规模与品种特点 - 2023年惠州荔枝种植面积约40万亩,品种达37个,采收期从5月底持续至7月中下旬[20][21] - 主打品种包括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等,具有果大、核小、焦核率高(部分品种可食率超80%)等特点[21][22][24][42] - 采取"晚熟出精品"策略,避开海南早熟产区竞争,6月中下旬集中上市[17][18][23] 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 - 2021年入选国家优势产业集群,拥有4个专业镇、15个专业村及"罗浮山荔枝""镇隆荔枝"2个地理标志品牌[38][39] - 建立8大绿色生产基地、18家出口备案基地,鲜果75%销往国内一线城市,25%加工为荔枝干/酒/醋等产品[53][54][57] - 通过电商预售制实现标准化运营,晨采锁鲜、粒果筛选,当日未发货即作损耗处理[49][50][51] 跨区域协作与技术输出 - 将荔枝种植技术输出至贵州册亨县,试种16个优质品种,2023年试挂果1万斤,预计2024年正式上市[64][65][66] - 贵州项目创造30个长期岗位及300人次临时工,农户年增收超2万元,形成"高山清冽"风味特色[69][70][71] - 通过粤黔协作推动双向消费,2025年计划举办产销对接活动联动两地农产品[74][75][76]
禅城锚定产业消费社会帮扶,政企协同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搜狐财经· 2025-06-25 20:55
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 2024年禅城区在扶贫济困日活动中接收善款679.04万元和陶瓷实物450万元,其中10万元及以上单位8个、50万元以上单位3个 [3] - 精准拨付定向资金488.02万元和非定向资金142.52万元,支持46个助学、助困、助医及民生改善项目 [3] - 成功引导27家企业落地黔东南三县,吸纳投资8.56亿元,运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实施项目69个 [3] - 通过劳务协作帮助1805名当地劳动力在佛山稳岗就业,发放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8.1万元 [3] - 消费协作成果显著,达成协议超1500万元,推动三县农产品外销7.62亿元,区内消费帮扶达2.39亿元 [3] 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 - 要求各部门、镇街有序开展"6·30"系列活动,提前谋划驻镇帮扶联席会议及消费帮扶等任务 [3] - 持续聚焦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产业就业消费协作及社会帮扶,力争在考核中再创佳绩 [3] - 聚焦产业对接、消费帮扶和社会帮扶,服务好企业并引导其履行社会责任 [5] - 加强宣传动员、召开企业座谈会、确保镇级学校医院结对,发动重点镇街企业捐助物资 [5]
2025年广州市·毕节市东西部协作党政联席会议在穗召开
广州日报· 2025-06-25 09:53
穗毕东西部协作党政联席会议 - 广州市与毕节市召开2025年东西部协作党政联席会议 双方市委书记郭永航 吴胜华出席并发言 [2] - 广州市委常委陈杰 毕节市委副书记唐仁勇分别介绍两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协作工作进展 [2] 协作重点方向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加强开发式帮扶 聚焦重点帮扶县 易地搬迁安置区及特殊困难群体 精准对接劳务协作 [3] - 推动产业协同联动 共建产业园区 打造天麻 轻纺等特色产业集群 借十五运会契机加强文商旅推介 深化产销合作 [3] - 强化人才支撑 加大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 拓展科技文化领域交流 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 [3] - 打造乡村振兴典范 推动"百千万工程"与"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经验互鉴 加强基层治理交流 建设和美乡村示范 [3] 毕节市反馈与诉求 - 毕节市感谢广州在资金 人才 产业 劳务等领域的持续投入 称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4] - 毕节提出希望广州继续支持巩固脱贫成果 推动乡村振兴 承诺将优化营商环境 展现协作新成效 [4] 参会人员 - 粤黔协作工作队领队肖南龙 广州市委副书记陈向新 毕节市领导梁铮 沈建黔等两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 [4]
山海情深向未来
新华社· 2025-06-23 15:56
电梯更新行业 - 昆山市已完成2196台住宅老旧电梯以旧换新工作 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目前已完成大部分电梯更新 预计7月份全部交付 [1] - 江苏省自2023年起将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纳入民生实事项目 昆山数千部老旧电梯已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监管 [1] - 老旧电梯面临维修困境 某小区近十年维修费用超万元 因型号老旧配件停产导致维修困难 [1] 闽宁协作产业 - 闽宁镇形成特色养殖 特色种植 文化旅游 光伏发电 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 从8000人移民村发展为6 6万人示范镇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0元增至1 9万元 [17] - 闽宁产业园入驻企业18家 计划总投资约11 3亿元 星汉智能科技公司投产10个月生产2 8万台高端服务器 产值近6亿元 [14][15] - 葡萄酒产业综合年产值达29 6亿元 13家酒庄累计获国际大奖380余项 贺兰山东麓成立全国首个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1] 新能源与现代农业 - 闽宁镇打造"绿电小镇" 光伏板覆盖空地屋顶 配套储能电站提供24小时绿电 案例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23][25] - 智慧农业产业园应用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智能灌溉 精准施肥等现代化农业技术 [25][40] - 清洁能源产业加速布局 计划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产业集群 同时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30][32] 东西协作机制 - 闽宁两省区建立12家产业园 266家企业入园投产 形成数字经济创新园 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产业+"模式 [31] - 协作机制从单向援助升级为双向奔赴 宁夏首趟多式联运"一单制"列车将聚氯乙烯运往福建广东沿海地区 [42][43] - 1527家福建企业投资落地宁夏 实际到位资金977 54亿元 产业从马铃薯菌草扩展到葡萄酒 能源开发等高附加值领域 [38] 电商与减贫案例 - "巧媳妇"直播团队日订单超2000单 搭建10余个网销平台 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并录入南南合作知识库 [48][50] - 菌草技术在全球超100个国家落地 中国沼气 稻田养鱼等技术助力乌干达农业新模式 [52]
穗黔协作推动贵州刺梨产业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16:21
中新网广州6月16日电(程景伟陈江)"从贵州来到世界去"——2025贵州刺梨产业融合助力消费升级推进 会15日在广州举行,现场围绕刺梨深加工技术升级、品牌赋能、市场拓展等议题开展对接洽谈,并进行 了产业招商推介,推动贵州刺梨产品进一步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活动现场展区陈列了全品类刺梨产品,从传统的刺梨原汁、果脯,到创新研发的刺梨面膜、刺梨益生菌 等新产品一应俱全;现场设置的"维C冰点实验室",则通过趣味实验与互动体验,让参会嘉宾直观感受 刺梨的营养价值。同时,26家贵州刺梨企业与来自全国的150多家采购商进行了对接洽谈。 此次活动由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广州王老吉大健康 产业有限公司、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陈震表示,近年 来,广州市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通过消费帮扶、产业协作等方式在贵州布局刺梨种植和深加工基地, 延长刺梨产业链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为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现场举行了战略签约仪式,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洋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初好 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志浩刺梨产业开发(贵州)有限 ...
商洛市党政代表团来南京考察
南京日报· 2025-06-15 09:38
6月12日至13日,陕西省商洛市党政代表团在南京考察。13日,市委书记周红波会见商洛市委书记 赵璟一行。 周红波对商洛党政代表团表示欢迎。他说,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 富裕的重大战略。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宁商两市对口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情谊 更加巩固。近年来商洛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宁商结对也将走过30年历程,南京将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苏陕两省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与商洛在产业协作、市场赋能、文旅 引流、民生帮扶、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加大具体项目推进力度,带着感情、带着责 任做好对口协作工作,推动两地优势互补、互促共进。 赵璟对南京市和来商挂职干部人才的倾情帮扶表示感谢。她说,双方凝心聚力、携手同行,推动宁 商协作取得丰硕成果。当前,随着西武、西渝高铁即将贯通,我市地处东南开放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更加 凸显,为深化宁商协作提供了新机遇。希望南京市一如既往支持商洛,在东部产业转移、赛事经济、开 发区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宁商协作迈上新台阶。我市将全力服务保障投资企业和挂职 干部人才,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在宁期间,代表 ...
甘肃临夏:啤特果“跨界”美妆 藏装电商“出圈”
环球网· 2025-06-11 14: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6月11日电 (张婧 程涛)在甘肃省临夏县的山间地头,这片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的 县域,7.5万亩啤特果树正舒展枝叶。这种形似梨、味甘涩的西北特有果实,曾是临夏县的生态底色, 亦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传统依托。 但长期以来,鲜果销售的单一模式让产业陷入"靠天吃饭"的困局。如何让"绿叶子"变成"金果子"?临夏 县将目光投向千里之外的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那里有一家全球玻尿酸行业龙头企业华熙生物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5月底,位 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进行啤特果原液生产。汤晓亮 摄 与济南高新区对接中,临夏县了解到上述公司的生物科技研发能力,经过前期调研,双方决定以啤特果 原液为核心开发护肤产品。作为甘鲁两省重点产业协作项目,合作成立华熙济高生物科技(甘肃)有限公 司,是甘肃省首家化妆品新原料生产企业。 华熙济高生物科技(甘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始杰说,为了实现全产业链生产的目标,投入东西部协作 资金4100万元,提升改造项目厂房及仓库改建,啤特果原液生产设备均已落位安装,目前正在有序调试 生产设备。预计2025年8月投产,当年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 ...
津陇共振“山海情”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10:47
津甘协作成果 - 天津市累计向甘肃投入财政援助资金超80亿元,实施协作项目4500余个,选派干部人才5600人次 [1] - 帮助引进企业700余家,到位资金136亿元,帮助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16.3万人次 [1] - 落地企业数和投资额从2021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66亿元 [1] 产业合作进展 - 天津龙头企业在甘肃助力肉牛、肉羊、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聚链成群 [1] - "津陇共振兴"活动累计签约项目422个,合作总额819.88亿元,到位资金204.48亿元,项目履约率达95% [5] - 未来将落地投资岐伯故里大健康城、武威新能源制氢等重大项目 [5] 甘味品牌推广 - 甘肃在天津授权开设"甘味"品牌中心,设立商超百余家 [1] - 组织6000余家经营主体提供千余种优质特色农产品进行产销对接 [2] - 在天津港开设"甘味"直营店,初步确定年销售甘肃农特产品6万吨 [2] 消费帮扶创新 - 天津发起"百万市民游甘肃"活动,开辟"农文旅+消费帮扶"新赛道 [1] - "津陇共振兴"活动已成为东部产业向甘肃转移的重要平台和天津企业投资的重要载体 [2]
“粤黔青芯”:跨越山海,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旅游消费帮扶
中国发展网· 2025-06-06 18:53
谈及活动发起初心,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工作组组长李劲夫表示,本次青少年科普研学交流示范 性活动是今年广州对贵州安顺、毕节、黔南三市(州)开展东西部协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党中央的 统一部署下,广州与贵州三市(州)对口帮扶工作已经开展了十三年,我们希望以活动为载体,争取让 广州的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东西部协作给贵州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从而牢固树立起爱党爱国的意识,同 时,通过一系列活动将旅游消费帮扶、青少年文化交流、科普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推动交流交 往、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旅游消费帮扶等目的。" 关于活动的创新协作模式,"不亦乐乎志愿服务队"秘书长潘方介绍,活动采用"政府引领+社会力量"的 协作模式,政府统筹资源与指导方向,民间志愿组织深度参与策划执行。"比如我们志愿服务队负责招 募培训、现场执行等核心工作,团队集结教师、专业志愿者及中小学生,共同完成活动设计与服务,实 现多方优势互补。"她还提到,在团市委指导下,志愿者既是服务者也是受益者。"筹备中通过调研直观 感受乡村振兴需求,组织青少年互动时被两地孩子的友谊触动,更坚定公益初心;青少年志愿者通过担 任引导员等实践,提升了沟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实现了跨 ...
321.9亿投资激发新动能,川浙产业协作唱响“长江之歌”
新浪财经· 2025-05-30 21:04
川浙产业合作概况 - 川浙合作推介会签约28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321.9亿元,聚焦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浙江是四川第四大内资来源地,30万浙商扎根四川,投资覆盖全省21个市州 [6] - 近三年浙江企业在川投资项目超250个,金额超2000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额7%,其中制造业占比近70% [7] 重点企业合作案例 - 吉利控股在川累计投资近400亿元,南充新能源商用车基地已投产,成为西南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4] - 大华股份投入20亿在成都建立西南智慧基地,配备超1200名研发人员,与四川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协同 [4] - 正凯集团230亿元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一期完成70亿元投资,创行业建设速度纪录 [7][8] 产业协作模式 - 形成"浙江资本+四川资源""浙江研发+四川制造"等四大合作模式,实现资本、要素、市场高效对接 [6] - 远程新能源南充基地每4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整车,产量占全省96%,与浙江传化公路港形成供应链协同 [11] - 川浙联合编制15条重点产业链全景图,近三年电气机械、汽车制造、通用设备等领域投资占比突出 [7] 平台与机制建设 - 西博会期间推出2200个合作项目,总投资3.7万亿元,浙江作为主宾省签约成果显著 [9][10] - 建立省、市、县三级定期会商机制,开展"1+1+2+N"联合招商活动,打造常态化交流平台 [14] - 实施"投资四川"首席服务官制度,为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解决企业问题近600个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