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经贸合作
搜索文档
万没料到,普京突然对中国,说了句前所未有的话,火速传遍全球!中方的路走对了!
搜狐财经· 2025-08-14 19:56
地缘政治格局转变 - 俄罗斯公开宣称构建不受美国主导的全新国际秩序 [1] - 中俄外交高层频繁互动体现战略协作深化 [1][5] - 美国智库报告指出西方制裁反而强化中俄经济纽带 每次新制裁推动本币结算比例提升近2个百分点 [7] 能源贸易结构变革 - 2024年俄罗斯对华原油供应量预计达1.15亿吨 较两年前增长42% [3] - 中俄能源贸易中人民币支付比例已达40% [3] -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线建成后将年输气500亿立方米 按现价测算年收入460亿美元 [3] - 中国通过中俄能源合作可降低30%美元外汇消耗 [3] 汽车行业市场动态 - 俄罗斯将中国汽车进口关税提高5个百分点 导致长城奇瑞出现大量退单 [3] - 中国车企采取分销网络扩张和生产本地化策略应对 长城汽车新增18家地区分销商 比亚迪在俄第二大城市建立电动客车生产线 [3] - 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份额已达57% [3] 金融体系多元化 - 印度土耳其阿联酋企业组团赴俄洽谈 采用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支付 [5] - 2023年美俄贸易额不足290亿美元 低于中俄单月交易规模 [5] - 新加坡总理强调避免对单一货币或市场的过度依赖 [5] 技术标准协作 - 中俄技术合作涵盖极地航行、液化天然气运输和卫星导航领域 [7] - 北斗与格洛纳斯系统协同定位误差低于10厘米 [7] - 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运输依赖中国技术保障 核燃料运送依托中国卫星导航 [7]
【人民日报】兴凯湖冬捕“出圈”记(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8-11 08:50
文化共鸣 - 兴凯湖冬捕节于2025年1月11日开幕 吸引数千中外游客参与 现场展示传统渔猎技艺并呈现"冰湖腾鱼"壮观景象 [6] - 俄罗斯游客积极参与民俗体验活动 包括冰爬犁竞速、包饺子及剪窗花等互动项目 [6][7] - 中俄青少年文化交流频繁 2024年冬季30多名俄罗斯青少年赴密山体验冬捕与民俗 2025年7月鸡西市40多名学生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展5天研学 展示书法与京剧 [8] 经贸共荣 - 密山口岸自1993年开通以来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42.8亿美元 进出口货物150.6万吨 接待出入境旅客310.6万余人次 [9] - 跨境物流企业黑龙江义立国际日均处理快递量达8-9万件 其中80%货物通过密山口岸出境 俄罗斯消费者下单后3-4天即可收货 [10] - 鸡西市商务局创新建立跨境电商专属海关联络机制 派驻6名专员入驻企业仓库 提供全天候通关服务以提升效率 [10] 生态共守 - 兴凯湖淡水资源储量达230亿立方米 中俄两国保护区联合开展科研与生态保护 包括鸟类联合监测项目 2024年记录候鸟64种共计80多万只 [11][13] - 中俄学者通过联合科考深化合作 双方互赠珍贵学术著作《东北鸟类图鉴》与《汉喀斯基保护区脊椎动物名录》 建立"局长信函"机制提升管理效率 [12] - 两国儿童共同创作百余幅"友谊长存·生态共生"主题绘画 作品陈列于兴凯湖新开流景区展厅 [13] 区域合作 - 鸡西市拥有641公里边境线及密山、虎林两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依托地理优势开展国际帆板赛、篮球比赛等多元交流活动 [14] - 2025年鸡西市举办观鸟周、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及研学活动 持续深化与俄罗斯城市间的跨境合作 [14]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6-27 05:56
东北振兴战略与国企改革 -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辽宁省属企业2024年利润同比增长7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50.7% [2][6] - 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突破明显,辽宁省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覆盖率100%,新进员工公开招聘比例100%,经理层成员内部收入差距倍数达2.2 [3] - 国有经济布局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辽宁省形成230亿元规模的"辽宁国资基金系",新组建数智集团、科创集团等,吉林省推动资本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集中 [4]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 - 东北新兴产业规模扩大,拥有1201家高技术制造业企业、297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达17.35% [9] - 半导体装备产业成为亮点,沈阳芯源微是国内唯一能量产前道涂胶显影设备的厂商,富创精密可量产7纳米工艺零部件,2024年沈阳半导体装备产业总产值超100亿元 [8] - 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加速,辽宁省建立9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222个数字化车间,鞍钢55条生产线完成智能升级,关键工序数控应用率超80% [10] 特色文旅产业发展 - 东北冰雪旅游带动效应显著,2025年春节假期三省旅游总收入达1211亿元,2024年全年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约25.8% [16] - 文旅资源优势突出,拥有森林、冰雪等自然景观及多元文化资源,2024年三省一区通过旅游业协同发展决定,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14][15] - 冰雪产业形成完整链条,从运动装备到文化IP全面布局,哈尔滨亚冬会显著拉动消费和投资 [13][16] 中俄东北-远东经贸合作 - 中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东北与远东贸易额270亿美元占中俄贸易11.2%,预计2030年占比将升至20% [19] - 产业合作深入多个领域,黑龙江在远东开发耕地750万亩,"中俄新陆路粮食走廊"运输谷物700万吨,沈阳装备制造园供应俄70%矿山设备 [20] - 未来合作重点包括建立总部基地、自贸试验区对接、资源能源开发及探索边境自由贸易区,东北三省对俄贸易额2024年达784亿美元 [21][22]
中俄经贸合作领域宽成果丰潜力足(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0 06:04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 [4][7] - 双边贸易本币结算超过95%,显示金融合作深化 [7] - 俄罗斯商品在中国市场受欢迎,2024年有900多家专门从事俄罗斯商品贸易的企业和机构在中国成立,数量是两年前的2倍多 [5] 贸易结构分析 -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商品种类丰富,包括能源、矿产、农产品及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如珠宝、机电设备等 [6] - 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在俄罗斯市场份额从2022年50%增长至2024年86% [6] - 11个中国汽车品牌跻身2024年俄罗斯市场乘用车新车销量前15名 [7] 合作领域扩展 - 数字贸易成为新兴合作领域,俄罗斯电商平台扩大在华业务 [4][12] - 科技领域合作加强,计划开展联合研究并拓展农业、林业工业合作 [12] -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2024年经边境口岸和海港的双边货运量增长9%达1.76亿吨 [12] 互补优势体现 - 形成能源-制成品的结构性互补格局,俄罗斯是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 [10] - 俄罗斯受益于中国对能源和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获得稳定能源供应 [10] - 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加强,民营企业参与增强市场活力 [7][9]
王文涛部长会见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列舍特尼科夫
快讯· 2025-05-09 22:02
中俄经贸合作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围绕落实中俄升级版投保协定、加强经贸投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1] -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 - 双方将充分发挥升级版《中俄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作用,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加透明、公正的投资营商环境 [1] 中俄合作方向 - 未来双方应抓住合作机遇,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扩大双向投资,培育新的增长点 [1] - 近年来双方贸易保持坚韧,各领域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1] 中美经贸关系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滥施所谓"对等关税",已采取坚决反制措施 [1] - 近期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举行经贸高层会谈,但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决心不会改变 [1]
民心相通助中俄关系从容前行(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8 06:27
中俄人文交流活动 - 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期间双方举办数百项人文交流活动,社会民意基础更加稳固 [1] -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完成6场演出,获得热烈反响 [2] - 中俄合拍影片《红丝绸》在俄上映取得6.88亿卢布(约6000万元人民币)票房,9月将在中国上映 [2] - 中俄艺术家合作打造新版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在华演出,融合经典与创新舞台美学 [3] - "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莫斯科创下规模、时长和参与人数新纪录 [3] - 《熊猫剧场》年度开播暨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在莫斯科举行,900余名代表参与 [4] 经贸与旅游合作 - 2024年中国赴俄游客达84.8万人次,是2023年的4.2倍 [6] - 海南岛2024年接待俄罗斯游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11倍 [6] -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6] - 能源贸易占中俄贸易总额1/3以上,东线天然气管道提前贯通 [6] - 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6] 民意与机制建设 - 俄民调显示10年来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受访者比例保持高位,年轻人好感度达95% [7] - 签证便利化、经贸合作深化和交流机制成熟推动两国人民密切交往 [5][6] - 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实现跨境生活便利化,俄语标识和语言沟通无障碍 [5] - 国家到地方、高校至民间机构的多层级交流机制日益完善 [6] - 人文交流通过上合组织、金砖等多边平台扩展升级 [6] 高层评价与未来展望 - 俄外交部称人文交流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 - 俄中友好协会指出旅游、青年、教育等领域合作促进文化交融 [8] - 专家认为人文交流为两国世代友好注入新动力,基础比以往更扎实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