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搜索文档
坚林园最新发声:4500点才是牛市起点,当下A股仍是“地板价”!看好“嘴巴”产业链,警惕概念炒作
新浪基金· 2025-08-21 18:06
市场整体观点 - 沪指逼近3800点 但4500点才是牛市真正启动的标志[1][3] - 当前市场仍处于低位 从个股数量和总市值看目前3700多点并不高[1][3] - 市场正朝牛市方向发展且呈现加速趋势 长远看当前位置堪称地板价[1][3][4] - 中国需要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 整体系统性风险较低[1][4][5] 投资策略 - 投资者应在认知范围内选择确定性高的标的 通过长期持有抵御市场波动[1] - 坚持价值导向 重点评估企业是否具备与股价相匹配的内在价值[7][8] - 头部及大市值公司相对风险较低 需警惕炒作概念和热点股的行为[7][8] - 强调不卖策略 认为目前更是入场时机尤其是有价值的公司[4][12] 消费行业 - 消费头部企业完全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2][12] - A股消费龙头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 与国外同类公司相比还很便宜[2][12] - 继续看好与嘴巴相关的消费主线 包括食品饮料等基础消费[2][4] - 食品饮料库存可控 因存在保质期企业不会盲目扩产[2] - 消费股股息率已达历史最高水平 甚至超过一些银行股[11] - 白酒板块相对低估 千年酒文化带来的快乐价值不会消失[13] 医药行业 - 看好创新药和中医药板块 认为目前仍是入场时机[9][10] - 创新药核心优势在于中国工程师和人力资源成本效益以及国内研发环境发展[9] - 预计未来中国在全球创新药领域将占据重要地位 十大医药公司中会有中国企业[9] - 中医药持续创新特别是应用层面创新 总市值与国外公司相比仍然较小[9] - 老龄化将导致慢性病用药需求持续增长 医药市场扩大是必然趋势[9][10] - 预测二十年后慢性病用药需求及对应人群规模将至少增长十倍[11] - 目前医药板块仍被低估 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认知尚不充分[10][11] 港股与A股 - 港股和A股同步 过去一年港股表现比A股更强劲[14] - 港股已经进入牛市 正在朝着牛市方向发展[14] 科技创新板块 - 看好科创板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14][15] - 认为科技创新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市场潜力非常大[14][15] - 但不进行投资布局 因创新领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现有公司成为未来龙头的概率不高[15] - 创新行业变化太快 与长期持有不卖出的投资方法论相矛盾[15]
天大药业(00455.HK)8月21日收盘上涨8.57%,成交388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27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盘价0.19港元/股 单日上涨8.57% 成交量2000股 成交额388港元 振幅2.29%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94%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3.55% 跑输恒生指数25.45%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06亿元 同比减少37.99% [2] - 归母净利润-5683.2万元 同比减少154.07% [2] - 毛利率46.08% 资产负债率33.9% [2]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为-6.13倍 行业排名第136位 [3]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平均值-2.05倍 行业中值1.44倍 [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其他精优药业1.32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56倍 东瑞制药3.18倍 和黄医药6.01倍 吉林长龙药业6.07倍 [3] 业务概况 - 以中医药产业为基础 发展创新药物和医疗科技 业务涵盖药品研制/医疗科技/中医诊疗/健康管理 [4] - 从中医/中药/中医药智能三大方面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 建立"天大标准"中药材品质控制体系 [4] - 创办新型中医馆"天大馆" 秉承"上医治未病"理念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并布局全球 [4] - 搭建"云上天大馆"线上平台 融合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远程诊疗 [4] - 产品包括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健康产品及医疗器械 覆盖心脑血管/儿科/呼吸系统/抗感染/抗肿瘤等治疗领域 [4] - 拥有"和谷"/"托康"品牌健康产品系列 [4] - 在中国深圳和珠海设立营销中心 通过分销商和零售商覆盖全国市场 [4] - 在香港和澳大利亚设立全资子公司 计划在欧美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国际市场 [4] 未来计划 - 2025年8月28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5]
林园:创新药、中药目前仍是入场时机
新浪证券· 2025-08-21 14:24
行业观点 - 创新药是中国医药行业走向世界的关键[1] - 中医药板块中成药在应用层面持续创新[1] - 中国医药企业总市值相比国外公司仍然较小[1] 核心优势 - 创新药核心优势在于中国工程师和人力资源成本效益[1] - 国内研发环境发展推动行业进步[1] - 预计未来中国在全球创新药领域将占据重要地位[1] 市场前景 - 老龄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肾脏问题发病率上升[1] - 慢性病用药需求将持续增长[1] - 医药市场扩大是必然趋势[1] 投资价值 - 创新药和中医药板块目前估值不算贵[1] - 两大领域均具备布局价值[1] - 十大医药公司中预计会出现中国企业[1]
片仔癀去年营收首破百亿元大关 投资者关注增长能否持续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核心业绩表现 - 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25% 创2019年以来一季度最大增幅 [1] - 2023年营业总收入100.35亿元 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同比增长15.42% [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27.84亿元 同比增长12.59% [1] 业绩驱动因素 - 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及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销售增长带动2023年业绩 [1] - 2024年开年产品旺销态势显著 实现"开门红" [1] - 2023年5月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零售价从590元/粒上调至760元/粒 涨幅28.8% [2] - 国内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 海外供应价格上调约35美元/粒 [2] 行业环境与战略 - 国家政策扶持推动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影响力提升 [2] -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与精益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2] - 战略调整包括科研投入和生产优化助力营收突破百亿 [2] 市场观点分歧 - 部分投资者担忧高端消费属性可能影响付费意愿与可持续增长 [1] - 行业人士认为中医药知识普及提升老字号品牌认可度 [2] - 2023年提价举措被业内认为超预期且对业绩提振作用显著 [2]
中医药在基孔肯雅热的防控方面有何优势?专家解答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09:13
中医药疫病防控优势 - 中医药形成完备的疫病理论体系 包含500多种疫病专著 提出气候环境 人和病邪相互作用三要素核心理论[1] - 较早认识到疫病病因特殊性 提出主动"避其毒气"预防理念 摸索出多种预防治疗方剂[1] - 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为发热 关节痛 皮疹三联症 中医辨证为风邪袭表 湿毒蕴热核心病机[2] 中医药临床应用成效 - 采用清热化湿 疏风透邪治疗原则 辨证使用中医药内服外治法缓解关节疼痛 促进皮疹消退 实现稳定退热[2] - 在新冠疫情中展示独特健康观 缩短病情 缓解症状 降低重症转化率和病死率 后期指导康复效果显著[2] - 2025年7月27日至8月2日广东新增2892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未报告重症和死亡案例[1] 预防与调养措施 - 预防采用健脾消暑药食同源中药 如薏苡仁 白扁豆 淡豆豉 荷叶 冬瓜煲汤调节体能[2] - 基础防控包括清除环境污水 灭蚊截断传染源 结合三伏天气候特点进行综合防治[2] - 病毒对56℃30分钟加热敏感 可被70%乙醇 1%次氯酸钠 紫外线等多种消毒剂灭活[1]
山东省中药协会会长办公会召开,张贵民当选新一届轮值会长
齐鲁晚报网· 2025-08-04 14:3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总经理张贵民当选山东省中医药协会新一届轮值会长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围绕"大力发展中药"进行战略布局 [3] - 公司系统展示启达力荆防颗粒的组方起源 药对搭配 现代工艺制备情况 [3] 行业交流活动 - 山东省中医药协会参观公司启达力健康文化馆和集团展览馆 [3] - 协会学习中医药发展历程及在防病抗疫中的重大作用 [3] - 协会全面了解公司发展历程 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3]
002287,3连板!超10股连涨逾5天
证券时报· 2025-08-02 16:24
融资市场动态 - 融资客全周合计净买入A股372亿元 连续第6周净买入超百亿元 融资余额达1.97万亿元 创2015年6月以来10年新高 [1] - 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分别获得超60亿元融资净买入 计算机行业获逾30亿元净买入 银行和通信行业均获超20亿元净买入 [1] - 煤炭 石油石化 有色金属 农林牧渔等行业融资资金小幅净卖出 [1] 主力资金流向 - 医药生物行业连续8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本周合计净流入逾308亿元 电子行业获逾251亿元净流入 机械设备和通信行业均获超百亿元净流入 [1] - 有色金属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04亿元 交通运输 食品饮料 非银金融等行业净流出超40亿元 [1] 医药生物行业表现 - 医药生物股在市场调整中表现较强韧性 肝炎概念指数刷新历史纪录 幽门螺杆菌概念指数创三年半新高 中药板块指数创年内新高 [1] - 民营医院 维生素 辅助生殖等细分板块指数全周每个交易日均保持涨势 [1] - 奇正藏药连续3日涨停创近5年新高 今年以来累计大涨逾66% 昂利康 汉商集团 贵州百灵等均连续2日涨停 [2] - 奥翔药业连涨7日 五洲医疗 南新制药 百诚医药等逾10股连涨5日以上 辰欣药业 福元医药等创历史新高 [2]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弱项 [4] - 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治疗人数达世界总人口1/3以上 113个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 [4]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我国中医药市场规模将达5500亿元—6000亿元 2030年进一步攀升至1.2万亿元—2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0%—14% [4] - 中信证券称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创新中药贡献稳健增量 创新化药 生物药有望提供额外估值弹性 [4] 后市展望 - 太平洋证券分析短期调整不改中长期上涨趋势 3480点是本轮大量成交的起涨点 支撑力度较强 [5] - 申银万国认为赚钱效应加速累积 A股全面增量博弈时间可能提前 看好AI等科技方向 中游制造及创新药中期机会 [6]
港股收评: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07% 稳定币概念大跌,耀才证券金融跌超19%
金融界· 2025-08-01 16:26
市场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1.07%至24507.81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02%至5397.4点 国企指数下跌0.88%至8804.42点 红筹指数下跌1.15%至4201.01点[1] - 大型科技股涨跌分化 阿里巴巴涨1.04% 腾讯控股跌2.73% 京东集团跌0.16% 小米集团涨0.47% 网易跌1.47% 美团涨0.49% 快手跌3.12% 哔哩哔哩跌2.95%[1] - 稳定币概念板块大幅下跌 耀才证券金融跌超19% 申万宏源香港跌超11% 国泰君安国际跌超10%[1] - 英诺赛科股价涨超30% 盘中一度涨超60% 因入选英伟达800V直流电源架构合作商名录[1] - 蔚来汽车股价涨超8%[1] 监管政策 -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生效 建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制度[2] - 发行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需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2] - 发行人需符合储备资产管理 客户资产分隔 稳定机制及赎回要求[2] - 需满足反洗钱 风险管理 披露审计及适当人选等监管要求[2] 机构观点 - 市场对细分行业信心增强 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盈利预期上修突出[3] - 科技股盈利预期小幅下调 主要受互联网平台外卖补贴扰动影响[3] - 港股市场具有低估值优势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 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板块受关注[3] - 创新医药及消费属性中医药板块获政策支持[3] - 恒生科技指数修复空间较大 人民币汇率低估提升港股吸引力[4] - 中国资产在PB ROE视角下仍具估值性价比[4]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举办38场活动 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伙伴关系网络(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6-04 05:16
科技合作成果 - 我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2] - 与共建国家启动建设7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 - 支持多地建立10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2] - 成渝地区实施300余项国际联合研发项目 [3] - 成渝地区国际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8亿元 [3] 国际合作网络 - 中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3] - 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 [3] - 中外政府间科技协议达119个 [3] - 参与近60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3] 大会筹备情况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设置五大板块38场活动 [1] - 邀请超过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嘉宾出席 [1] - 覆盖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 [2]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4] - 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 [4] - 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4] - 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