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

搜索文档
老字号“赶潮”新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01 07:28
公司业务与产品创新 - 公司通过改造旧厂址打造东阿阿胶文化体验酒店,串联中国阿胶博物馆、阿胶世界体验工厂等场景形成中医药文化旅游区,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30万人次 [2] - 推出"小金条"速溶粉、与奈雪的茶联名阿胶奶茶、即食饮品"锦上花"等创新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便捷化需求 [3] - 熬胶平台引入AI舌诊技术,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已实现智能体质检测超1.2万例 [3][4]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馈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1亿元(同比增长25.57%),归母净利润15.57亿元(同比增长35.29%) [4] - 熬胶平台线上预约服务超52万单,显示线上线下融合策略成效显著 [4] 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 - 完整保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涵盖原料处理至包装等数道工序 [1] - 通过研学旅行、康养旅游等多元业态展示3000年阿胶文化,形成"工业遗产+文旅"的独特商业模式 [1][2] 消费者战略 - 针对Z世代推出即食化产品,通过联名款和国潮化设计实现消费群体年轻化 [3] - 采用"把游客变顾客,顾客变游客"策略,强化体验式消费场景 [2]
传承百年医道,引领行业发展 —— 香港广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成长史
中国食品网· 2025-06-30 17:04
公司历史与传承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 由柳南公创立 最初为小型药庐 后发展为香港廣仁堂藥業有限公司 [2][3] - 柳南公独创"三辨疗法" 针对湿热霍乱 风寒咳喘等病症效果显著 奠定公司早期医疗基础 [2] - 1908年第二代传承人戟门先生接手 整理医案编纂《广仁堂医论》三卷 建立药材供应链体系 [4][5] - 20世纪50年代南迁香港 正式注册成立香港廣仁堂藥業有限公司 延续"前店后厂"传统模式 [6] 产品与技术创新 - 早期推出"小儿安魂散" 被称为"儿科圣药" 采用朱砂 钩藤等药材配伍 [5] - 1970年代研发"广仁活络丸" 连续十年占据香港中成药销售榜首 针对颈肩腰腿痛问题 [8] - 21世纪开发"糖脉宁颗粒" 基于柳南公"消渴方" 通过现代临床验证 获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认证 [8] - 目前拥有68种注册中成药 其中12种进入香港医院管理局临床应用目录 [8] 经营模式与市场拓展 - 在香港上环设立药材甄选站 严格检验药材质量 符合《本草品汇精要》标准 [6] - 推出"四季养生方"系列 包括祛湿茶包 清暑丸 润肺膏等 适应香港气候特点 [7] - 产品通过欧盟传统草药注册程序 进入英国 德国等欧美市场 [9] 质量管理与研发体系 - 建立12个道地药材种植基地 覆盖云南 四川等地 实施全流程有机管理 [9] - 香港生产基地通过GMP认证 采用先进检测设备 确保药品100%合格 [9] - 构建"传统验方-临床验证-现代转化"研发体系 与香港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深度合作 [8] 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 - 每年投入营收5%用于中医药公益事业 开展"中医进万家"免费义诊活动 [9] - 设立"广仁堂中医药奖学金" 资助香港高校中医药专业学生 [9] - 整理出版《广仁堂百年医案精选》等著作 2019年入选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10]
萧山中医院“杏林丹心”驱动高质量发展
杭州日报· 2025-06-30 10:30
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是"杏林红"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该院传统优势学科骨伤科再次入选国 家级重点专科,中医心病学(心血管内科)则获批浙江省县级中医药特色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去年,医 院科研工作取得进展,共完成课题立项43项,其中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卫健委课题立项13 项。 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服务社会方面,"杏林红"理念也转化为切实行动。该院着力优化院内环境, 完成了体检中心升级、康复科搬迁新址以及中医综合治疗区扩容。"舒髋健膝走康途"慈善项目在四川康 定落地实施,拓展了服务半径。同时,医院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通过打造文化展示区、开展萧然 医派非遗保护工作,让中医药瑰宝焕发时代光彩。 近年来,该院擦亮"杏林红"党建品牌,深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致力于为区域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 疗服务。在萧山区审计局的专项审计协同助力下,该院医共体总院构建起"专家下沉、师徒传承、技术 共享、资源辐射"的新型联动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城乡共享。医院精选40名中医专家担任社区 卫生服务站"名誉站长",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目前,医共体内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 中医阁,其中1家为旗舰中医馆。7位名中医在4家中 ...
小小穴贴里的千年智慧
新华网· 2025-06-30 02:44
中医药行业需求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开放贴敷门诊预约仅5天已收到上千人次预约预计今年服务患者数量不少于去年的5万余人次 [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自6月21日开启预约已收到近6000人次预约 [1] - 温阳化痰穴贴作为北京市冬病夏治三伏贴专项工作指定用药供全市700余家医疗机构调剂使用 [1] 产品生产工艺 - 温阳化痰穴贴融合炒芥子细辛百部等六味药材炒芥子性温味辛能温肺豁痰利气细辛性温味辛擅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百部性微温味甘苦助润肺下气止咳 [3] - 中药饮片经检验达标后粉碎成粉将蜂蜡蜂蜜和植物油等辅料在规定温度下熔融后倒入混合均匀的六种中药饮片药粉中制成软材 [4] - 软材使用压片机压制成片状后将圆形药片放入胶贴内装入包装袋 [4] - 生产环境洁净度原料质量药粉与辅料混合均匀性需严格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国家规范 [4] 产品功效原理 -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特色夏季人体阳气旺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此时机治疗阳虚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祛风散寒补益阳气 [5] - 三伏贴将中草药物熬成膏药油膏或将药物赋形做成药饼贴敷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使药物成分渗透吸收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 [5] 行业发展趋势 - 近年来从中式养生茶饮流行到中医药文化夜市出圈中医药走进现代生活 [7] - 现代技术手段演绎优质高效的伴奏传统医学智慧是经久不衰的主旋律 [7]
“中医是值得一生体悟和实践的东方智慧”(我在中国·行耕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8 06:12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 德国籍中医马赛丽在中国学习并实践中医超过10年,拥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能使用多国语言与患者交流,助力中医药服务更具国际范儿 [4] - 中医药已推广到全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外籍中医在中医药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能够结合所在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患者需求传播中医价值 [9] - 国医汇集团推出"国际青年中医健康服务团队计划",通过提供资金、品牌、供应链等支持,培养既精通中医又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中医药人才 [9] 中医药文化传播 - 马赛丽积极向外国朋友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组织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用德语解释中医健康理念,并展示中医养生食疗 [8] - 马赛丽开设中医培训强化班,分为德语班和英语班,已在上海、天津、长春等地举办多次,帮助外国人系统性学习中医 [8] - 一位参与培训班的学员学成后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开起了中医诊所,将中医带回故乡服务同胞 [9] 中医诊疗特色 - 中医临床注重辨证论治,针对病例的具体情况施以个性化治疗,问诊细节对判断体质对症下药很关键 [6] - 马赛丽在诊疗中充分考虑中外文化差异,用患者听得懂的方式解释中医的抽象概念和诊疗原理,例如通过舌苔照片展示"上火"的表现 [6] - 中医是温和的、润物细无声的,马赛丽曾通过中药汤剂配合艾灸的整体治疗方法,帮助一位长期受免疫性疾病困扰的外国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6][7] 中医教育与学习 - 马赛丽初到北京学习中医时面临语言难题,中医术语晦涩难懂,德语里找不到对应词,她通过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泡图书馆等方式克服困难 [5] - 马赛丽通过自身经历感悟到中医不仅是疗法,更是一门与自然对话的古老智慧,每一味草药都承载着医者的良苦用心 [5][6] - 学好中医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深入的临床实践,马赛丽提醒学习者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9]
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1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章 程 二零二五年六月修订 目 录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章 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公司、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 织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 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 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 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和其 他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系依照 《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关 于同意设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以募集方式设立;在北京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第三条 公司于 1997 年 5 月 26 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首次 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5,000 万股,由境内投资人以人民币认购,于 第四条 公司注册名称: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英文全称 ...
省中医院与西站枢纽公司携手打造“健康共富”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6-27 11:16
战略合作签约 - 浙江省中医院与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共富列车"为载体打造"健康共富"新模式 [2] - 合作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与交通枢纽优势,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高铁沿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2] - 浙江省中医院始建于1931年,是浙江省首家省级公立医院,坚持"中医高水平、西医高质量、中西医协同筑高峰"的发展路径 [4] - 杭州西站枢纽是国内新一代高铁枢纽标杆,具备强大客流触达能力、多元场景空间及资源整合优势 [4]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包括《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 [4] - 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4] 合作模式创新 - 合作实现"医疗+交通"深度融合,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注入新活力 [4] - 杭州西站枢纽北通廊举办"中医药市集"活动,设置中医体质辨识区、中药茶饮品鉴区、非遗技法展示区及节气养生互动区 [5] - 活动提供免费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传统疗法体验,以及"乌梅荷叶饮""健脾祛湿茶"等特色茶饮品鉴 [5] 未来规划 - 7月、9月、11月将沿浙江省中医院抗战时期"南迁路线",在温州、磐安、衢州等高铁沿线站点开展中医药主题特色活动 [6] - 活动涵盖下基层义诊、中药材种植指导、药膳食疗配方优化及健康产业帮扶等内容 [6] - 通过"站点联动+县域下沉"模式,将中医诊疗、文化科普与产业赋能延伸至长三角更多地区 [6]
片仔癀入选首批中医药中华老字号研学推介名录 解锁文化传承密码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0:13
本届博览会以"国货潮品,历久弥新"为主题,汇聚了全国26个省市逾600家老字号企业,共同展示传统 品牌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此次博览会旨在探索老字号出海新路径,从搭建护航体系到布局全球推 介,全方位助力老字号破圈发展,焕发新生。首批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片仔癀,在备受瞩目的 中医药国粹展区,携其大健康产业全系列产品精彩亮相,通过丰富的产品展示和互动体验,生动诠释了 中华老字号在新时代下的新风采、新面貌与新气象。片仔癀展位吸引了众多嘉宾与观众驻足,深入了解 片仔癀的品牌魅力,亲身感受匠心精制的国货良品魅力。 从博览会的产品矩阵展示到中医药大会的战略布局,以片仔癀为代表的老字号企业正通过守正创新实现 突破,既坚守中医药文化根脉,又借助科技赋能让传统智慧在新消费场景中焕发新生。作为国际文化交 流的重要窗口,片仔癀将以研学基地为支点,通过系统整合顶尖资源,打造行业标杆性研学体系,全面 激发中医药产业的源头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助力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向世界展现东方智慧,显著 提升中国传统医药在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中的核心话语权与影响力。 同期举办的2025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发展大会(以下简称中医药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 ...
10年间数量从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 中医馆健康服务越来越便捷(健康焦点)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2
中医馆发展现状 - 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 [1] - 中医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全覆盖,99.6%的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 - 中医馆面积从不足200平方米扩展到500余平方米 [1] 服务能力提升 - 中医馆已能开展8大类19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 - 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提升到98% [6] - 中医馆增加"医针药"综合诊区,形成"一站式"服务 [3] 特色诊疗服务 - 开展中医特色熏洗疗法治疗儿童疾病,已为近30名儿童提供服务 [4][5] - 针对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形成"预防—治疗—康复"的服务模式 [5] - 增设CT检查、供氧室和口腔诊室,解决患者看病远的问题 [5] 人才队伍建设 - 宣城市举办两届"西学中"培训班,累计136人参训 [8] - 陕西省7年累计投入3633万元培训中医药人才,培养骨干人才533人 [9] - 通过"师带徒"方式提高医生水平,某中医馆年门诊人次超过1.3万 [9] 健康管理服务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超1.6万人 [6] - 为健康人群提供每年至少一次、重点人群每季度一次中医健康服务 [6] - 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6] 资金投入情况 - 中央转移支付累计投入70余亿元支持中医馆建设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训推广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6]
第二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落地淄博
齐鲁晚报网· 2025-06-26 12:19
大会概况 - 第二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6月27至29日在淄博举行 [3] - 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联合主办,多家医药健康领域机构承办和支持 [3] - 预计吸引2000+行业精英参与 [1] 大会核心使命 - 推进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深度融合,打破学科壁垒 [3] - 依托5G、AI重构医药全产业链,加速智慧医疗生态升级 [3] - 构建四级慢病防治网与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平台,创新健康中国实践路径 [3] 大会内容与形式 - 设置1场主旨报告和6大专题论坛,聚焦AI医疗变革、中医药现代化、肿瘤精准诊疗等前沿议题 [3] - 邀请于金明院士、黄正明院士等顶尖学者进行分享 [3] - 组织慢病防治健康行公益义诊和特色企业研学活动,推动产业成果转化 [4] 产业影响 - 大会旨在打造医药健康领域的思想盛宴与实践平台 [3] - 助力淄博成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磁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