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投顾

搜索文档
狂揽745亿!券商经纪收入飙涨5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1:0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745.63亿元,同比增长50% [1] - 前十家券商合计收入462.73亿元,行业占比超60% [1][3] -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5.68亿元,同比增长30%,占经纪业务收入7.5% [8] 头部券商格局 - 中信证券以79.92亿元经纪业务收入居首,同比增长42.55% [3][4] - 国泰海通收入68.66亿元,同比增幅101.6%,增速领跑头部机构 [3][4][6] - 国信证券收入42.62亿元(同比+70.51%),中金公司33.19亿元(同比+51.3%) [4][6] 中小券商增长弹性 - 国金证券经纪收入15.33亿元(同比+64.26%),国元证券8.01亿元(同比+60.31%) [5][4] - 方正证券收入25.96亿元(同比+57.63%),华安证券7.21亿元(同比+57.59%) [5] - 财达证券、华林证券等4家券商收入增幅超50%,收入规模3.5-5.2亿元 [6] 财富管理转型进展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627.2亿元,占比84%,同比增长55% [8] - 头部券商代销收入领先:中信证券8.38亿元、中金公司6.03亿元、国泰海通4.48亿元 [8] - 国金证券代销收入同比增超100%,国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增幅超50% [9] 客户结构优化 - 中信建投上半年新增客户83.08万户(同比+12.98%) [11] - 国泰海通高净值客户数较上年末增6.8%,私人定制服务资产规模增57.7% [12] - 招商证券高净值客户数同比增23.99%,东方证券高净值客户8985户(较年初+12.13%) [12] 机构业务拓展 - 财通证券机构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增23.4%,股权激励客户突破1万户 [13] - 招商证券私募客户交易资产规模较2024年末增17.71% [13] - 国信证券搭建私募综合服务平台,拓展QFII专户及量化基金业务 [13][14] 买方投顾发展 - 东方证券基金投顾规模149.25亿元,客户复投率75.95% [16] - 华泰证券基金投顾规模210.37亿元,国联民生规模97.08亿元 [17] - 光大证券投顾服务客户资产破800亿元,收入同比增173% [17] 海外市场布局 - 中信证券境外财富管理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以香港、新加坡为双中心 [19] - 广发证券境外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金融产品销售净收入及多市场佣金同比增长 [19]
投行“老将”王曙光上任总裁!中金公司投行业务上半年获多个行业之最
北京商报· 2025-09-02 16:41
核心观点 - 公司新任总裁上任 展现投行业务连续性重视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超九成 营收净利双双大涨 投行 财富管理等业务表现突出 [1][2]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28.28亿元 同比增长43.96% 归母净利润43.3亿元 同比增长94.35% 加权平均ROE达4.16% 较2024年同期上升超2个百分点 [2] - 公司总资产6997.64亿元 归母净资产1187.83亿元 拟派发中期现金股利总额4.34亿元 每10股派0.9元 [2][3] 管理层变动 - 聘任王曙光为公司总裁 其自1998年加入公司投行部 曾任投行部负责人 中金资本管理部联席负责人等职 2022年12月起任党委委员 2023年1月任管理委员会成员 2025年8月任党委副书记 [2] 财务表现 - 投资银行分部营业收入14.45亿元 同比增长149.7% 主因科创板跟投收益及手续费收入增长 [3] - 股票业务分部营业收入33.07亿元 同比增长106.43% 主因场外衍生品投资收益增加 [3] - 财富管理分部营业收入41.79亿元 同比增长41.11% 主因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增长 [3] 投行业务 - 中资企业全球IPO完成21单 融资规模111.44亿美元 中资企业全球IPO及港股IPO市占率第一 [1][6] - A股IPO主承销2单 金额13.55亿元 A股再融资主承销7单 金额672.42亿元 [6] - 完成宁德时代 H股IPO 创新引入长线基金 突破A+H发行折价格局 公开发售超额认购逾150倍 上市首日上涨16.4% 为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6] - 境内债券承销规模4157.84亿元 同比上升33.7% 境外债券承销规模25.7亿美元 同比上升16.5% 中资企业境外债券承销规模排名中资券商第二 [7] - 已公告并购交易34宗 交易总额约328.41亿美元 牵头执行债务重整及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7] 财富管理业务 - 产品保有规模近4000亿元 买方投顾产品保有规模近1000亿元 均创历史新高 [8] - 推出基于资产管理规模收费模式的"ETF50恒享" 管理939万客户 账户资产总值约3.4万亿元 [8] - 构建"中国50""微50""公募50""股票50""ETF50"买方投顾服务体系 自研RITAS数字化平台 推动AI技术在投研 投顾及客户交互中的应用 [8][9]
九方智投控股(09636):业绩增速符合预期,AI与数字金融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长城证券· 2025-09-02 13:5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现金订单金额17.05亿元,同比增长83.3%,总营收20.99亿元,同比增长133.8%,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增长596.8%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33.69百万元、4305.63百万元、4723.75百万元,同比增长61.91%、15.32%、9.71% [1][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5.91百万元、1405.87百万元、1568.04百万元,同比增长346.43%、15.62%、11.54% [1][11] - 2025H1毛利率达88.18%,较2024年的82.14%和2024H1的79.93%显著提升 [3] - 2025H1金融软件销售及服务订单金额1612.9百万元,同比增长74.3%,付费用户数量达101905名 [8] 业务战略与产品体系 - 构建立体化产品体系,包括VIP产品(股道领航系列和超级投资家)、AI产品(灵犀擒龙、8款盯盘指针)和学习机框架,已累计推出近50款轻量化九爻股产品 [2] - 九方智投App平台化发展,构建首席IP生态,通过用户标签体系精准分发内容 [2] - 设立科技子公司九方智擎,入驻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作为AI技术载体 [2] - 坚持买方投顾体系建设,深化1+N投研体系,研究所团队包括4名专家+9名超级IP+128名专业人员 [3] - 截至2025H1,拥有462名证券投资顾问资格员工和1935名证券从业资格员工 [3] 运营与市场表现 - 推进多阵地流量运营,截至2025H1在互联网平台运营994个账号,同比增加506个,吸引约6306万名追随者,同比增加1747万名 [3] - 2025H1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37.68%,研发开支同比下降4.89%,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20.11% [8] - 金融软件销售及服务退款率24.6%,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8] - 公司通过收购Yintech Financial+核心信息系统进军海外金融,配股拟投向稳定币领域 [9] 估值与预测 - 基于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76.25港元,总市值35712.22百万港元 [4] - 预计2025-2027年摊薄EPS分别为2.60元、3.00元、3.35元,对应PE分别为26.77倍、23.16倍、20.76倍 [1][10]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50.74%、49.89%、44.30% [1][11]
精准匹配各类群体需求 东海证券践行普惠金融新范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7:17
核心观点 - 东海证券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和科技赋能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可持续性 使传统金融难以触达的长尾客户平等享受金融服务 [1] 普惠型产品体系 - 采用买方投顾模式构建投教先行-精准画像-动态匹配服务闭环 创新打造投教+陪伴服务矩阵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广金融知识、市场周期教育及定投理念 [2] - 依托数字化工具对客户资金规模、风险偏好、生命周期阶段进行精准画像 构建固收打底+指数增强+主题配置分层产品货架 [2] - 为风险厌恶型客群推出以利率债与高等级信用债为核心的防御型组合 为进取型投资者定制含科创ETF与行业主题基金的成长型方案 [2] - 着力打造固收+指数增强券结+赛道/行业主题立体化产品矩阵 创新RBA投研驱动服务模式 通过输出系统化《资产配置建议书》植入专业投资理念 [3] 科技赋能 - 开发智能诊股系统并上线东海通APP 利用AI算法提供实时股票分析与诊断服务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深度挖掘海量市场数据 [4] - 推出自主研发的东海证券AI平台 深度融合RAG技术与深度优化的开源DeepSeek大模型 重构数千份制度规范为动态智能知识中枢 [4] - AI平台基于开源分布式算力平台可并行处理百亿级非结构化数据 支撑知识库分钟级动态更新 在投行业务审查场景实现98.7%准确率 [4] 服务生态建设 - 构建7×24小时服务响应机制 打破传统服务时空限制 依托大数据分析形成数百项客户标签体系 打造千人千面精准投教系统 [6] - 对东海通APP进行适老化专项优化 推出适老版本 引入语音播报、全屏字幕阅读模式和语音搜索功能 [6] - 全国网点全面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爱心专座等适老设施 增设预约上门服务 为行动不便老年客户提供移动终端上门办理业务 [6] 投资者教育 - 设计差异化教育方案 针对贫困地区少儿财商教育缺位问题创新金融启蒙课程 [7] - 推动青少年财商课程趣味化 将财商内容与绘本故事、动画片、小游戏结合 推出9集青少年财商教育专题视频系列课程 [7] - 拓展投教进校园实践 走进青海玉树拉吾尕小学、东海证券希望小学等校区 通过互动教学方式讲解货币发展史和资金管理概念 [7]
安徽资本市场“以创促长”行动方案出台 为长期投资生态赋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48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安徽证监局开展以金融功能性服务创新促进长期投资行动 旨在推动更多社会财富转化为资本市场的中长期配置性力量 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做出安徽探索 [1] 行动框架 - 行动以以创促长为主题 系统性构建1+12的功能性创新品牌矩阵 [1] - 品牌矩阵以安徽证监局与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发文为统领 包含4大类共12项创新举措 [1] - 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核心命题 从基础机制、配置引导、服务转型、生态赋能等方面构建促进长期投资的综合解决方案 [1] 生态赋能举措 - 广州投顾学院推出买方投资顾问培育基地(安徽) 依托全国首家专门投顾培育机构的专业资源 [1] - 打造集投顾培训、投资者教育、资源协同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以安徽为基地辐射周边区域投顾人才培养 [1] - 通过体系化、精品化、定制化课程满足财富管理转型机构的人才培训需求 为长期投资服务提供人才培育保障 [1] 机构转型支持 - 盈米基金推出买方投资顾问转型赋能基地(安徽) 发挥其在买方投顾领域的优势 [2] - 向安徽合作机构提供咨询+工具+策略+平台的投顾综合解决方案 将国内买方投顾最佳实践一站式部署落地安徽 [2] - 协助传统财富机构向买方投顾战略转型 打造更多买方投顾新军 [2] 行业背景与目标 - 中国资本市场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 需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并引导社会财富转化为中长期入市资金 [2] - 以资本市场为枢纽平台 将资金配置到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领域 [2] - 安徽资本市场将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 组织行业机构开展金融功能性服务创新 探索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安徽路径 [2]
助力“科学家企业”!国元证券加速建设一流产业投行
券商中国· 2025-08-27 09:39
核心观点 - 公司围绕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两手抓",依托数字金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加速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 [2] 科技金融探索 - 公司基于"打造一流产业投行"定位,锚定"产业研究+产业投资+产业投行+综合财富管理"的黄金赛道,致力于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3] - 结合安徽高校资源和产业风投基因,推出"科学家陪伴计划",为科学家创新创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包括帮助引进人才、协调生产关系、资金筹集、验证测试和拓展客户 [3] - 在中安创谷成立"科学家之家"和"科大硅谷科创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从科创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开始介入服务 [3] - 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处,长期陪伴科学家企业成长 [3] - 截至2025年6月末,"科学家陪伴计划"已推动23项前沿技术产业化,投资57个新质生产力项目规模超20亿元,为22家科学家初创企业提供融资顾问促成融资超3亿元,为20家科创企业提供规范整改及上市辅导等深度服务 [4] - 结合安徽"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重点产业,通过投行服务、基金投资、项目孵化等方式投资布局,涉及国盾量子、晶合集成等上市公司和明星拟IPO企业 [4] - 设立并购重组专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并购重组标的项目库,探索设立并购基金,搭建高效并购重组服务平台 [4] - 累计完成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新三板、债券融资等服务项目超400个,累计投资股权项目上百个 [4] 普惠金融实践 -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模式,定位为"一号工程",尝试以试点突破带动全局变革,构建"全产品覆盖、全链条服务、全生命周期陪伴、全球化配置"的买方投顾体系 [6] - 2024年启动买方投顾转型工作,由董事长与总裁亲自牵头指挥,推动全公司统一部署 [6] - 重新探讨考核方式,重点关注客户资产规模增长、留存率、复购率、净申购资金增长率等指标,不再考核佣金提成和产品代销费收入 [6] - 新的考核方式将在表现最好的浙江市场全面铺开,并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 [6] - 通过组建高学历投资顾问团队强化高净值客户服务能力,与商业银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能力优势互补,试行机构业务牵引战略扩展普惠金融流量入口 [7] 数字金融建设 - 2024年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布局建设以华为昇腾芯片为核心的国产化智能算力平台,本地化部署DeepSeek-R1、星火、阿里CosyVoice等大模型 [8] - 上线"智脑"策略框架、"燎元智能助手""融汇""融和""融鑫"等多项智能应用 [8] - 基座系统能针对不同业务场景适配不同专业能力、性能特点和算力需求的模型,提供更精准高效服务,节约计算资源 [8] - 投行大模型上半年实现全场景覆盖与上下游系统贯通,落地多项核心功能,产生4项专利,成为首个通过信创测评的"证券大模型" [8] - 数字化能力运用到公司运营管理,自主研发燎元智能助手高效查询关键信息辅助员工展业,专业投资者开户、运营总部开户及单向视频见证等机构客户服务线上实现,拥有财务共享中心和智能报销系统 [8] - 2025年计划重点推进大模型技术应用,全面落实在投行、财富、自营、资管等业务板块以及合规、风控、科技等中后台板块的AI+战略 [9] - 在财富委员会下成立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吸纳更多专业人才,减少内部协同障碍,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 [9]
基金代销半年考:头部独立销售机构业绩分化
证券日报· 2025-08-27 01:15
核心观点 - 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业绩分化明显 蚂蚁基金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60.66%领跑 天天基金保持稳健 同花顺面临调整压力 行业马太效应突出 [1] 头部独立销售机构业绩表现 - 蚂蚁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92.51亿元同比增长22.46% 净利润4.34亿元同比增长360.66% 总资产1535.28亿元同比增长93.81% 净资产27.99亿元同比增长39.47%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7388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45万亿元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3201亿元 均居行业第一 [2] - 天天基金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0.49% 净利润0.6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上线2.18万只基金产品 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752.66亿元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3838.1亿元 实现基金认申购交易9823万笔 基金销售额10572.64亿元 [2] - 同花顺旗下爱基金平台上半年基金销售及业务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微降0.04% 累计接入228家基金公司及证券公司 代销产品2.46万只 [3] 行业竞争格局 - 基金代销市场形成银行 券商 独立销售机构三足鼎立格局 [4] - 银行渠道拥有庞大客户群体和广泛服务网点 信任度高 是传统投资者首选渠道 [4] - 券商渠道依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投顾团队优势 提供专业投资建议 增强客户黏性 [4] - 独立销售机构以互联网化运营为核心竞争力 构建便捷线上交易平台 提供一站式投资 受年轻投资者欢迎 [4] 不同渠道业绩差异 - 银行渠道代表平安银行上半年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373.98亿元同比下降38.3% 主要因固收纯债类产品销量下降 [4] - 券商渠道代表浙商证券上半年基金销售业务总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1.86% [5]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头部机构凭借规模效应和综合服务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5] - 业务模式向买方投顾转型 从交易导向转向服务导向 实现与客户利益深度绑定 [5]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多资产配置等产品成为新销售增长点 [5] - 服务向专业化升级 代销机构更注重全流程顾问式服务与投资者教育 [5] - 中小代销机构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因监管合规要求和服务质量要求持续攀升 [5] - 行业核心竞争力转向产品筛选能力 投顾服务水平 科技应用深度的综合比拼 [6]
沪深ETF规模稳步上升 传统券商业务规模居前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6:48
沪深两市ETF市场总体规模 - 截至7月末沪深两市ETF总市值达45903.86亿元 较上月稳步上升 [1][2] - 沪市ETF数量719只 总市值33520.69亿元 深市ETF数量516只 总市值12383.17亿元 [1][2] - 沪市基金产品总数890只 资产管理规模34342.97亿元 深市基金产品803只 资产管理规模12742.30亿元 [2] ETF成交结构特征 - 沪市权益型ETF(含跨境ETF)7月成交额26009.92亿元 占沪市ETF总成交额46.58% [2] - 沪市成交额前三非货币ETF为短融ETF(3918.27亿元) 香港证券ETF(3757.04亿元) 政金债券ETF(2172.49亿元) [2] - 深市成交额前三非货币ETF为科创债ETF富国(1079.10亿元) 信用债ETF博时(1032.04亿元) 科创债ETF嘉实(940.24亿元) [2] 券商经纪业务竞争格局 - 沪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华泰证券(10.80%) 中信证券(10.67%) 国泰海通(6.66%) 华宝证券(6.14%) 东方证券(5.42%) [3] - 深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东北证券 东方财富 东方证券 方正证券 港裕信息 [3] - 沪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中国银河(23.46%) 申万宏源(17.25%) 中信证券(6.71%) 招商证券(4.72%) 国泰海通(4.71%) [3] - 深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东方财富 东方证券 方正证券 光大证券 广发证券 [3] 行业费率与收入结构 - 部分券商ETF交易佣金降至万分之0.5 [1][4] - 2024年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占比28.4% 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4] - 2024年行业平均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佣金率为万分之2.4 交易单元席位租赁净收入同比下降27.4% [4] 市场活跃度表现 - 截至8月20日A股日均成交额14844亿元 较2024年增长40% [5] - 8月13日起A股日成交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 [5] - 8月21日全市场股票ETF资金净流入69.85亿元 [4] 行业战略转型方向 - 券商通过服务升级(Level-2行情/主力资金等功能迭代) 工具创新(AI赋能交易工具) 买方投顾转型等多维度破局同质化竞争 [1][6] - 财富管理转型成为构建核心护城河的关键 重点挖掘存量客户增量需求 [1][6] - 买方投顾领域加速向"以客户资产增值为核心"模式转型 通过长周期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1][6]
国新证券黄志鹏:买方投顾需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本源 才能赢得客户持久信赖
新浪证券· 2025-08-20 11:10
活动背景与目标 - 新浪财经与银华基金联合主办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 旨在寻找优秀投资顾问并赋能其IP建设[1] - 活动为投资顾问提供展示形象、扩大服务范围及提升能力的平台 同时搭建其与大众投资人的沟通桥梁[1] - 活动目标为助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健康发展[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已进入高增长周期 被描述为迈入超级大年[1] - 居民理财意识逐渐升华是推动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 - 投资顾问作为财富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引路人 其触达、沟通及服务客户的属性直接影响全民资产配置走向[1] 投资顾问角色与挑战 - 投资顾问面临机遇与挑战 需修炼内功以应对行业变化[1] - 买方投顾代表服务模式升级和行业信任体系重构 需回归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的本源以赢得客户持久信赖[1] - 专业投顾能力与数字化服务能力融合被提出作为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及探索财富管理新范式的路径[1] 评审参与 - 国新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志鹏受邀担任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委[1]
东方证券白建国:优秀的买方投顾,必须做到稳健“投”、精准“顾”
新浪证券· 2025-08-20 11:09
行业趋势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进入高增长周期 居民理财意识提升推动行业快速发展[1] - 投资顾问作为财富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角色 直接影响全民资产配置方向[1] 活动背景 - 新浪财经与银华基金联合举办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 旨在挖掘优秀投顾人才[1] - 活动目标包括展示投顾形象 扩大服务范围 提升专业能力 搭建投顾与投资者沟通平台[1] 行业挑战 - 财富管理转型面临核心挑战:居民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与专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匹配[2] - 优秀买方投顾需具备三大能力:深度研究能力 个性化服务能力 人机协同科技应用能力[2] 发展策略 - 买方投顾新时代需坚持"专业立身 科技赋能 生态共赢"三大发展根基[2] - 投顾业务需实现稳健"投"与精准"顾"的双重能力平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