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整合

搜索文档
并购重组热度不减!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频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8:10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 -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加速提升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重组案例数量增多 呈现产业整合加速和支付方式多样化特点 [1] - 跨市场跨行业吸收合并案例增多 反映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深化和产业升级趋势 [1][2] - 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案例增加 去年以来出现4单A并A 1单A并H 1单H并A [4] 跨市场并购案例特点 - 浙江沪杭甬拟通过发行A股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打造A+H上市平台 [1][2][3] - 浙江沪杭甬为港股高速公路运营商 市值419亿港元 镇洋发展为A股化工企业 市值68亿元 [2] - 跨市场换股合并可使目标公司获得另一市场上市资格 缓解融资压力 推动A/H股估值趋同 [1] 政策环境支持 - 证监会修订《重组办法》 明确吸收合并锁定期要求 建立简易审核程序 [4] - 科创板八条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并购整合 提高估值包容性 [5] - 并购六条在简化审核程序 创新交易工具 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优化制度 [5] 支付工具创新 - 支付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 除股份现金定增外 定向可转债 并购贷款 并购基金等工具广泛应用 [7] - 华海诚科收购案综合运用股份 定向可转债和现金多种支付工具 [7] - 中润光学运用自有资金 并购贷款和超募资金进行收购 [7] - 富创精密通过特殊目的实体收购 仕佳光子运用产业基金两步走收购 [7] 产业整合逻辑 - 本轮重组热潮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 通过产业重组和上下游整合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4] - 同一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具有更高组织协调性 旨在消除同业竞争 整合资源 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3]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合并案例涉及国内高端处理器设计企业与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的整合 [4] 市场展望 - 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可能成为未来几年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重组的重要方式 甚至趋于常态化 [6] - 支付工具多元化有助于并购方根据财务特点选择支付方式 降低单一支付风险 促进交易达成 [7]
并购市场持续升温 助上市公司业绩强劲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00:09
并购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并购交易1113起 涉及交易金额5092.14亿元 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2.75% [1] - 传统行业 智能制造 能源电力为排名前三的热门行业 [1] - 并购成为上市公司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以及优化战略布局 实现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 [1] 行业分布特征 - 并购亮点集中在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核心赛道 包括计算机 汽车制造 生物医药 半导体及高端材料等领域 [2] - 企业通过并购补位技术 抢占细分市场 智能制造等行业因战略价值高 发展潜力大成为核心关注点 [2] - 横向整合占比达64.67% 超六成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拓展市场份额 完善业务布局 [3] 典型案例分析 - 德邦科技收购泰吉诺89.42%股权 拓展高算力与先进封装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49.02% 净利润4557.35万元同比增长35.19% 泰吉诺并表贡献8.25%营收增长 [2] - 瀚蓝环境子公司收购粤丰环保92.77%股权 垃圾焚烧发电规模跃升至9.76万吨/日 跻身行业前三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8.99% 粤丰环保6月单月贡献约6000万元净利润 [3] - 广东宏大收购雪峰科技21%股权 新增化工产品业务与天然气管输服务 2025年上半年营收91.5亿元同比增长63.83% 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22.05% 雪峰科技并表贡献23.35亿元营收与3808.23万元净利润 [4] 交易形式与逻辑 - 协议交易占比78.50% 因条款灵活 流程可控 风险可协商成为主流方式 [5] - 横向并购适用于重资产 高折旧行业如固废处理 可摊薄成本且客户重叠度高 整合摩擦成本低 [3] - 纵向并购适用于上游资源波动大 供应受管制行业如军工 化工 可锁定原料供应并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5] 协同效应与政策支持 - 并购核心价值在于强协同 通过技术 渠道 管理融合转化标的资源 如海天水务收购贺利氏光伏银浆资产后快速站稳新能源材料市场 [6] - 紫金矿业收购藏格矿业股权后强化资源 产业 技术协同 依托全流程自主技术赋能 加快钾锂板块资源潜力释放 [6] - 证监会2024年发布"并购六条"后 2025年进一步修订规则 简化审核流程 创新支付手段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 降低并购成本与难度 [7] 未来趋势 - 可能出现跨界并购与出海并购双峰趋势 跨界关注传统化工并购半导体材料 食品企业并购生物合成等方向 [7] - 出海并购可锁定欧洲中小隐形冠军企业 但需提前储备跨文化管理与国际资源整合能力 [7] - 成功并购需具备标的匹配度高 整合计划清晰 业绩贡献明确的共性 [8]
A股并购重组活跃 产业整合趋势增强
证券日报· 2025-08-26 00:12
产业整合加速 今年以来,产业整合趋势增强,横向和纵向整合均有。例如,7月18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 司发布公告称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事项已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本次吸收合并能够 消除同业竞争,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8月13日,安源煤业(600397)公告 称完成金环磁选股份的过户及相关变更登记,通过重组将煤炭业务置出,注入装备制造行业优质资产, 实现主营业务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产业整合加速、支付方式多样化、私募基金深度参与等特 点。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按首次公告日计,截至8月25日,年内A股市场累计披露3590单 并购重组,同比增长10%。其中,107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114%。 中银证券(601696)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认为,在监管政策优化驱动下,结构性重组呈现上升趋势。后 续在政策鼓励与资本市场改革共振的支撑下,并购市场有望进一步释放产业整合与价值重塑空间。 以科创板为例,并购交易均为产业并购,且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围绕同行业或产业链上下 游进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不断 ...
一汽欲入股零跑折射产业整合加速
经济日报· 2025-08-23 06:07
一汽集团与零跑汽车资本合作 - 一汽集团筹划入股零跑汽车约10%股份 成为继斯泰兰蒂斯集团后重要股东 [1] - 双方于3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将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 [1] - 首个合作开发车型项目已落地 后续工作积极推进中 [1] - 一汽集团旗下红旗、奔腾新能源布局相对落后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50% [1] - 直接入股造车新势力被视为一汽在新能源赛道实现赶超的捷径 [1] 零跑汽车经营状况 - 上半年以22.17万辆交付量登顶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2] -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达成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2] - 资金实力不算雄厚 抗风险能力不强 [2] - 现有股东斯泰兰蒂斯集团上半年净亏损22.56亿欧元 深陷经营困境 [2] - 一汽入股可带来可观现金流并助力零跑技术平台变现 [2] 行业合作模式与趋势 - 大众汽车投资7亿美元获得小鹏汽车4.99%股权 双方签订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 [3] - 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已集成至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燃油及插电混动车型平台 [3] - 小鹏通过对大众技术授权与研发服务获得现金流并提升品牌势能 [3] - 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打开车企合纵连横窗口期 [3] - 中国汽车市场集中度偏低 经营主体过多 企业质量良莠不齐 [3] - 淘汰赛加速将推动更多资源整合形式 打破不同所有制企业界限 [3]
新规!并购贷款比例上限提高至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1:47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2015年指引进行全面修订,制度层级从指导性文件提升为强制性监管规章,操作性和约束力进一步增强 [1] - 修订重点包括拓宽并购贷款适用范围、设置差异化资质要求、优化贷款条件、强化偿债能力评估,旨在推动商业银行优化并购贷款服务,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贷款条件优化 - 首次明确区分"控制型"与"参股型"并购贷款:控制型比例上限提高至70%且期限最长10年,参股型比例上限60%且期限最长7年,体现监管对不同类型并购交易风险的差异化识别 [3] - 控股型并购贷款实现期限和融资比例"双松绑":贷款最长期限从7年延长至10年,贷款占交易价款比例从60%提升至70%,尤其利好金额大、整合难、周期长的重大产业并购 [3] - 政策影响体现在三个维度:支持大型产业整合与战略并购、助力跨境并购应对不确定性、匹配私募股权基金8-12年的投资周期 [3][4] 融资门槛降低 - 贷款比例上限提高至70%大幅降低并购方自有资金门槛:自有资金要求从40%降至30%,扩大潜在买方群体数量,特别有利于现金流稳定但账面现金不充裕的科技类和成长型企业 [6] - 对私募股权基金激励效应显著:杠杆收购中自有资金比例降至30%,资本回报率被进一步放大,增强基金竞标意愿和能力,提升市场整体流动性和活跃度 [6] - 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领域并购活动有望率先受益:这些行业企业需要通过并购获取技术专利或渠道资源,新规提供更灵活融资支持加速产业整合与技术迭代 [7] 银行风控要求强化 - 强调对"跨界并购"和"高杠杆并购"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对融资结构及还款来源实施"穿透式"分析 [9] - 明确要求并购方与目标企业具有较高产业相关度或战略协同性,银行需审慎确定贷款比例,确保含合理比例权益性资金防范高杠杆风险 [9] - 要求银行评估交易融资结构脆弱性,进行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确保不利情形下企业现金流能覆盖债务本息 [9] - 还款来源审核需综合评估借款人装备技术能力、产品市场定位、行业特性等非财务因素,对银行行业认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9] - 政策实施将导致并购贷款业务分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头部城商行凭借风控体系、资本实力和专业团队占据优势;区域性中小银行面临巨大挑战 [9]
7000亿央企巨头重组 狂扫资产2500亿 今日复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6:25
中国神华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0家公司100%股权以及神延煤炭41%股权、晋神能源49%股权,并以现金收购西部能源持有的内蒙建投100%股权,总计涉及13家标的公司 [2] - 交易标的资产合计2583.62亿元,归母净资产938.88亿元,业务覆盖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等核心领域 [3][4] - 13家标的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1259.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80.05亿元,其中国源电力等5家公司营收超100亿元 [4] 标的资产核心亮点 - 新疆能源旗下准东露天煤矿(国内第二大露天煤矿)将注入上市公司,强化煤炭资源供给能力 [4] - 重组后公司将整合煤炭开采、坑口煤电、煤化工及运输物流网络,构建跨区域产能协同体系,推动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4] 配套融资与市场影响 - 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 - 停牌前A股股价37.56元/股,总市值7463亿元,复牌后预计对能源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4] 中期利润分配计划 - 拟进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金额不低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75%(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36亿-256亿元) [6] 央企并购行业趋势 - 央企并购案例频发,如中国动力、中化装备等通过收购聚焦主业或拓展协同领域(如中化国际收购南通星辰布局工程塑料) [8] - 内蒙华电拟收购风电资产新增装机160万千瓦,推动"风火储"协同发展 [8]
7000亿央企巨头重组中国神华大并购:一口气购入13家公司,总资产2583亿
新浪财经· 2025-08-18 05:07
中国神华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持有的10家公司100%股权及神延煤炭41%股权、晋神能源49%股权,同时以现金收购西部能源持有的资产,总计涉及13家公司 [1][2] - 标的资产总规模达2583.62亿元,归母净资产938.88亿元,业务覆盖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等核心领域 [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国家能源集团为控股股东,西部能源为其全资子公司 [1] 标的资产财务及业务影响 - 13家标的公司2024年合计营业收入1259.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80.05亿元,剔除长期资产减值影响后净利润98.11亿元 [2] - 重组将整合国内第二大露天煤矿资源,增强煤炭开采稳定性,提升煤电清洁转化及物流网络自主可控能力 [2]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募集配套资金 [1] 公司复牌及股东回报 - 公司股票将于8月18日复牌,停牌前A股股价37.56元/股,总市值7463亿元 [1][2] - 公司拟进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6亿至256亿元 [2] 央企并购整合行业趋势 - 央企并购案例频发,如中国动力、中化装备等发布重大收购方案,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3] - 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以扩充工程塑料布局,中化装备收购益阳橡机及北化机100%股权聚焦主业 [3] - 内蒙华电拟收购风电资产,预计新增新能源装机160万千瓦,构建"风火储"协同体系 [3]
从幕后走到台前 私募股权并购寻求新出路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4:07
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并购趋势 - 私募股权基金正从传统募投管退模式升级为"投资+并购+产业整合"全链条模式,积极参与实体产业并购并担当重要角色 [1][2] - 九鼎投资拟以2.13亿元自有资金收购南京神源生53.2897%股权,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1] - 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采用"双GP+国资"创新架构,保留民营机构灵活性同时注入国资产业资源 [2] - 梅花创投吴世春布局ST路通和梦洁股份,显示私募机构谋求从财务投资向产业操盘手转变 [3] 政策驱动因素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明确支持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转型和私募基金产业整合 [2] - 政策为PE/VC通过并购实现退出和参与产业整合提供更高确定性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资本支持和管理资源整合能力,与PE/VC优势匹配 [5] 典型案例分析 - 九鼎投资作为上市公司用自有资金收购硬科技创业公司,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2] - 南京神源生净资产988万元但交易估值达3亿元,交易所关注作价合理性和投资者保护 [3] - 科技企业早期普遍亏损,收购更看重团队、技术和商业模式而非短期业绩 [4] - 人形机器人赛道当前估值处于相对高位,行业热度影响交易定价 [4] 产业整合挑战与对策 - PE/VC控股实业公司面临管理理念差异、产业链理解深度和团队磨合等挑战 [4] - 有效对策包括引入产业合伙人、组建混合团队、建立透明沟通机制 [4] - PE/VC优势在于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风险控制和资源整合能力 [4] - 关键在于实现文化与管理逻辑融合而非简单资本介入 [4] 未来发展趋势 - PE/VC将深度参与企业战略制定、市场开拓和技术并购等环节 [5] - 资本与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PE/VC产业整合能力全面释放 [5] - 并购业务为PE/VC在募投管退环节挑战下提供新机会 [3]
7000亿央企巨头重组,狂扫资产2500亿,明天复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21:09
中国神华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0家公司100%股权及神延煤炭41%股权、晋神能源49%股权,并以现金收购西部能源持有的内蒙建投100%股权 [2][3] - 交易涉及13家标的公司,总资产达2583.62亿元,归母净资产938.88亿元,业务覆盖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等核心领域 [4][6] - 标的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1259.9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80.05亿元,其中5家公司营收超百亿元 [7] 交易结构与行业影响 - 交易采用发行股份+现金支付组合形式,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3][6] - 新疆准东露天煤矿(国内第二大露天煤矿)将注入上市公司,强化资源供给能力 [7] - 重组后公司将构建跨区域产能协同体系,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停牌前A股股价37.56元/股,总市值7463亿元,2024年ROE为14.04%,净利率20.35% [7][8] - 公司拟进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金额不低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75%(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36亿-256亿元) [9][10][11] 央企并购趋势 - 近期多家央企发布重大收购方案,如中化国际收购南通星辰布局工程塑料,中化装备聚焦化工装备主业 [13] - 内蒙华电拟收购风电资产新增新能源装机160万千瓦,构建"风火储"协同布局 [13]
A股重磅:“巨无霸”级并购,下周一复牌
证券时报· 2025-08-16 19:43
重组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标的公司股权 包括国源电力100%股权 新疆能源100%股权等 并以现金购买内蒙建投100%股权 [1] - 交易涉及煤炭 坑口煤电 煤化工等多个领域 标的资产合计总资产2583.62亿元 归母净资产938.88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1259.9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80.05亿元 [2]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标的资产质量 - 标的公司2024年剔除长期资产减值影响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达98.11亿元 显示较强盈利能力 [2] - 业务覆盖煤炭开采 电力 化工 物流等全产业链 与公司现有六大板块业务高度协同 [2]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将整合煤炭开采 坑口煤电 煤化工及物流服务板块 大幅提高资源储备与核心产能 [3] - 优化全产业链布局 降低交易成本与运营成本 实现"1+1>2"战略价值 [3] - 显著增加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及业务实力 提升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等核心财务指标 [3] 财务影响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显示 拟分配金额不低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75%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36-256亿元 [3] - 停牌前A股市值7463亿元 股价37.56元/股 [4] 行业整合趋势 - 央企并购案例增多 如中国动力 中化装备等发布重大收购方案 产业整合升级成主流 [4] - 中化国际收购南通星辰扩充工程塑料产品线 中化装备收购益阳橡机聚焦主业 [4] - 内蒙华电收购风电项目预计新增新能源装机160万千瓦 构建"风火储"协同布局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