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

搜索文档
资深茶饮专家交流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茶饮行业 - 公司:蜜雪冰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外市场发展情况 - 2023 - 2024 年海外市场发展节奏快但基数低,整体速度未超国内,国内是战略中心,供应链基本盘在国内 [2] - 负责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营销,在这些国家及泰国均为茶饮行业第一,2026 年发力海外扩展,目标 2028 年开 2 万家海外门店 [3] - 2025 年海外整体计划开 1000 - 1500 家新门店,印尼、越南暂不加速,马来西亚和泰国各增 400 家左右,菲律宾有增量但受地缘政治影响难评估 [18] 不同国家市场特点及策略 - 开店数量前三是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印尼潜力大,越南营商环境复杂、消费者忠诚度低,是最难做的市场之一 [1][5] - 消费者习惯不同,印尼偏好高糖,新加坡禁糖,越南女性注重健康,泰国需差异化产品,中国品牌应据此调整产品结构 [1][7][9] - 海外整体定价 12 - 13 元,采用常温菜单体系,泰国和马来西亚单店日销约 600 杯,越南平均客单价 11.8 元、日销约 2300 元、客单量约 200 单,马来西亚日订单 400 - 500 单 [8][10] - 马来西亚和泰国各约 400 家门店,2025 年计划 100%增速扩展 [11] 单店模型及盈利情况 - 海外单店模型毛利率 45%,原材料成本占 55%,人工成本占收入不到 16%,实际到手净利率 25% - 30%,门店少缴增值税或消费税 [1][19][20] - 印尼净利率比越南高 5 - 8 个百分点,最赚钱时两月回本,越南和印尼回本约 10 - 11 个月,马来西亚约 8 个月,马来西亚投资成本 45 万人民币,越南 28 万,印尼 35 万 [22] 扩张问题及调整措施 - 快速扩张中存在客户和门店地址审核问题,加强审核机制确保新开门店质量 [12] - 调整加盟商画像,更注重实际经营者,给予一定扶持 [13] - 闭店率约 1.6%,主要因选址不佳,会加速解约并重新选址 [1][14] 供应链情况 - 中国茶饮企业出海需强大供应链协同,通过国内超级工厂生产、海外前置仓分发,在菲律宾、越南和印尼布局工厂和原材料工厂 [1][25] - 建设海外工厂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效率,越南原材料工厂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产,菲律宾 2028 年前完成布局 [26][27] 竞争情况 - 同价位无企业能抗衡蜜雪冰城,不同价位本地品牌如星巴克等有优势,中国品牌难竞争 [23] - 本地连锁咖啡品牌可大规模扩展,中国供应链优势对出海重要 [25] 团队及管理情况 - 海外团队约 100 名中国员工,全体约四五百人,前端负责招商与市场占 60%,中台负责品牌联络占 10%,后端负责运营等占剩余份额 [28] - 海外近 5000 家门店,每位督导平均管 30 家,国内每位督导管四五十家 [29] 国内市场情况 - 国内约 4 万家门店,数量持续增长,招商需求旺盛,投资回报周期长,需一年半以上 [38][39] - 未来向乡镇下沉,乡镇门店盈利模型稳定、利润率 70% - 80%,特殊渠道旗舰店如机场、高铁站等是重要增长点 [40][42] - 扩展到 10 万家门店有希望,主要依赖乡镇门店发展,乡镇还有 70%开店空间 [4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越南工厂招聘不能招本地村庄居民,需从远处招人并提供交通,工资水平较高,大学生兼职率达 95% [33][34] - 2025 年搬迁 78 家店,日均营业额从 1000 元提升到 4000 元 [35] - 东南亚奶茶消费习惯成熟,南亚次大陆部分国家需培养 [37] - 加盟商在东南亚开店需有自由支配时间,投资成本低、赚钱,中国人暂不能直接去开店,咨询到加盟比例约 1% [15][16]
东盟稳坐广东外贸头把交椅 这场盛会将首次在广东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5-30 19:51
广东与东盟贸易合作现状 - 东盟是广东最大贸易伙伴 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增长6.9% [5] - 中国与印尼2024年双边货物进出口额约1478亿美元 同比增长6.1% [8] - 广东与印尼贸易额约占中印尼双边贸易总额六分之一 [8] 2025中国(广东)—东盟对接交流会概况 - 会议将于6月1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规模约600人 [6] - 包含主题会议 国际供应链合作对话会及两场平行会议 [6] - 将发布《RCEP国家投资法律指南》首批完成印尼 越南 泰国三国版本 [8] 会议主要成果与机制建设 - 揭牌成立"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地方联络(广东)办公室" [7] - 推出"粤链东盟"企业服务线上平台 [7] - 成立柬埔寨 马来西亚等五国粤商贸易投资服务中心 [7] - 首次成立"广东与东盟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 [7] 跨境电商领域合作 - 举办"中国(广东)—东盟跨境电商战略合作启航行动" [9] - 设置圆桌对话环节探讨"打造中国—东盟'一站式'跨境服务生态圈" [9] - 展示"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的广东探索成果 [9]
绿联科技(301606) - 2025年5月20日-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4 21:58
销售渠道分布与计划 - 2024 年线上销售金额 463,086.39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 75.10%;线下销售金额 153,547.02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 24.90% [1] - 未来深化现有渠道,开拓新市场;线上深化与第三方平台协同,布局新兴平台;线下推进全球化布局,深耕成熟市场,突破新兴市场 [1][2] 产品品类与营收占比 - 充电类占 2024 年总营收 38.08%,产品有移动电源等 [3] - 传输类占 2024 年总营收 28.40%,产品有扩展坞等 [3] - 音视频类占 2024 年总营收 17.19%,产品有耳机等 [3] - 存储类占 2024 年总营收 6.34%,产品有私有云存储等 [3] - 移动周边类占 2024 年总营收 8.42%,产品有手机平板保护壳等 [3] 核心竞争力优势 技术创新与产品焕新 - 90%以上收入和毛利源于自主设计产品,组建研发团队,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4] - 结合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4][5] 品牌价值护城河 - 以“UGREEN 绿联”为核心品牌,深耕全球科技消费电子领域 [5] - 秉承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正向循环 [5] 全渠道生态 - 线上深耕主流电商平台,建立独立站点,布局新兴流量渠道 [6][7] - 线下拓展经销网络,进驻知名零售巨头渠道,设立本地化服务子公司 [7] 高效协同供应链 - 打造“外协成品采购 + 自主生产”双轮驱动供应链体系 [7] - 建立供应商准入评审和动态绩效评估机制,构筑竞争壁垒 [7] 企业文化 - 使命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提升员工幸福感,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8] - 愿景是成为有价值、有温度的全球性品牌 [8] - 核心价值观是以用户为中心、真诚、敬业 [8] - 经营理念是建成高效组织,为用户提供产品服务获取回报 [8][9]
燕京啤酒跨界布局无酒精饮料:一场供应链协同驱动的战略突围
新浪证券· 2025-05-21 13:49
公司战略 - 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嘉槟汽水"跨界布局无酒精饮料市场,已在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份上市,构建"啤酒+汽水"消费组合 [1] - 跨界战略基于生产端与渠道端的深度协同:汽水与啤酒在无菌冷灌装生产线、仓储物流体系上高度兼容,30余个生产基地可直接用于汽水生产 [3] - 依托50万家餐饮终端网络,优先在火锅店、烧烤店等场景推广汽水产品,采用"啤酒主销、汽水补充"组合策略提升单店SKU渗透率 [3] 行业背景 - 中国啤酒行业连续十年波动下行,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1.9%,而碳酸饮料市场以8.58%年均增速扩张,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1622亿元 [2] - 餐饮场景中无酒精饮品需求显著,火锅店每10桌顾客中有3桌需要非酒精饮品组合,Z世代对酒精接受度低于千禧一代 [2] - 头部酒企集体探索"去酒精化"路径,如百威英博的苏打水、青岛啤酒的咖啡饮料等 [6] 财务表现 - 2024年燕京中高端产品营收占比达67.01%,吨酒收入同比提升1.6% [4]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74%至10.5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正增长 [4] - 燕京U8大单品2024年销量69.6万千升,同比增长31.4% [3] 产品策略 - 汽水产品以"倍爽倍欢乐"为核心传播语,包装延续啤酒瓶经典造型,强化"本土健康标签" [3] - 产品定位差异化:口味以橙味、荔枝味为主,定价预计3-5元/瓶 [5] 竞争挑战 - 碳酸饮料赛道已形成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元气森林等巨头割据格局,本土品牌市占率不足30% [5] - 跨品类运营需应对啤酒与汽水在消费场景、营销逻辑上的差异,如汽水需更高频次品牌曝光与终端陈列 [5] - 品牌认知迁移难度大,需解决消费者对"啤酒企业做饮料"的固有认知 [5] 行业趋势 - 传统酒企从"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需求驱动"转型,探索品类延伸与场景创新 [6][7] - 行业进入"量稳价增"阶段,头部企业通过中高端产品提升吨酒收入 [4][6]
毕马威:湾区食韵绘新章-2025年餐饮企业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16 22:21
大湾区餐饮市场概况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广东餐饮收入5904.9亿元,占全国超10%,大湾区市场规模占全国比重升至10.5% [1] - 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8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万元,服务性消费占比超50%,为餐饮市场提供支撑 [1] - 大湾区餐饮连锁化率达31.7%,高于全国22%平均水平,规模化、一体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1] 行业发展阶段与政策驱动 - 大湾区餐饮业历经个体门店扩张(1978-1991)、连锁化起步(1992-2005)、资本运作与出海(2005至今)三阶段 [2] - 政策层面通过"消费促进年""以旧换新"刺激内需,2024年广东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达1534.5亿元 [2] - 支持首店经济、预制菜标准化建设,依托香港金融中心优势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2] 投融资市场特征 - 2024年大湾区餐饮投融资18起,金额4.6亿元,资本向重点项目集中 [3] - 团餐/快餐/小吃、茶饮为热门赛道,分别占融资事件22%和20%,预制菜热度退减但潜力仍存 [3] - 港股餐饮企业市值同比增长12%,A股因审核趋严市值下滑13.6%,60%以上出海企业首选新加坡 [3] 上市赋能与企业转型 - 大湾区17家上市餐饮企业通过港股融资优化资本结构,某火锅品牌上市后资产负债率从70.8%降至27.75% [4] - 上市企业完善供应链(如中央厨房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选址、全链路数智平台) [4] - 通过副牌矩阵拓展细分市场(如九毛九孵化怂火锅),AI大模型应用于供应链优化与菜品研发 [4] 未来趋势与生态构建 - 聚焦品质升级(高标准食材供应链)、多元融合(粤菜文化+国际品牌)、创新驱动(智能化供应链+跨境资本运作) [5] - 数字化转型(66.7%企业关注)、供应链协同、出海布局成为穿越周期核心策略 [5] - 大湾区有望成为全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塑造多元融合新生态 [5] 区域经济与消费数据 - 2024年大湾区GDP达14.8万亿元,广东GDP占全国10.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万元(全国1.3倍) [29][32][45] - 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6.1%,广东达51%,服务消费成为核心引擎 [44][45] - 2024年餐饮大盘人均消费42.1元,较2023年下降1.2%,饮品、小吃快餐等赛道降幅收窄 [54][56]
万辰集团(300972) -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4 23:36
门店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已签约门店超1.5万家,覆盖29个省份,“好想来”单品牌突破1.0万家 [5][6] - 不同区域门店表现受品牌效应、本地消费者需求、不同业态竞争等综合影响,随着品牌实力增强,促进区域生态协同效应 [2] - 2025年将继续推进门店网络良性增长,实现量质并重发展,强化对加盟商赋能支持,满足消费者各方面需求 [5][6] 业务计划 - 业务计划安排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涉及对糖巢或其他品牌收购、收购少数股东剩余股份、赴香港上市、超级IP计划、与原神合作、自营品及保健食品计划、出海计划、开超级购物店等方面 [3][5][6] 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公司生命红线,公司已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严格把控上游供应商产品质量,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和应对机制 [3] 盈利情况 - 2024年,公司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量贩零食净利率2.7%,未来将通过供应链合作、提升物流管理和采购能力、优化商品结构和品类延伸、提升数字化能力等提升盈利能力 [5] 其他问题 - 投资者可将持有公司股份情况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发送至公司投资者邮箱,验证后公司将通过邮件回复从中登定期查询的股东人数 [3] - 公司目前以线下门店经营为核心,线上通过抖音等平台作为引流方法 [6] - 关于董事长留置一事,具体内容查阅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发布的公告文件 [6]
当零部件走向台前 汽车业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07
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风向标 集中展现零部件企业在电动化 智能化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新与突破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从"量变"迈向"质变" 逐步占据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核心位置 [2] - 汽车供应链呈现跨界协同合作 产业格局多元化和全球化 中国汽车行业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发挥全球引领作用 [2] - 汽车产业从硬件主导向"软硬一体"全面跃迁 整车馆进入智能电动汽车主导时代 "软件定义汽车"浪潮澎湃 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从2个展馆扩展至4个展馆 [3] - 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成为核心主题 法士特全球首发蓝驰800V解决方案 并携多款高端智能绿色新品亮相 [3] - 汽车由机械代步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转变 软件获得全栈化控制权限 成为定义汽车产品力关键因素 纯粹卖硬件的时代过去 软硬结合的服务模式成为主流 [3] 技术发展 - AI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重构人 车 路 云协同模式 汽车成为承载智慧生活的移动空间 [4] - 跨域融合成为显著特征 包括技术融合 产品融合 产业融合 生态融合 硬件与软件深度融合 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 [5] - 2025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达550亿美元 OTA升级 智能座舱交互 自动驾驶算法成为三大增长极 软件权重有望首次超越机械性能 [6] - 芯片与算法竞速成为焦点 黑芝麻智能推出新一代芯片平台 跨域融合方案 并宣布多项全球合作 聚焦芯片研发 赋能汽车智能化转型 [6] - 商汤绝影推出生成式智驾R-UniAD技术方案 发布4D世界模型"绝影开悟2 0" 依托VLAR技术增强模型能力 显著提升施工占道场景泛化交互能力 [7] 企业合作 - 供应链协同模式进化 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11位车企高管亮相 展示华为技术赋能成果 [5] - 地平线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奇瑞汽车宣布与地平线达成HSD全球首发量产合作 [5] - 保隆科技与均联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L2到L4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领域 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5] - 中科创达与面壁智能 泊知港达成合作 成为滴水OS系统全球合作生态重要伙伴 [5] 外资企业本土化 - 外资零部件企业加速从"单向技术输出"转向"深度生态融合" 技术落地本土化成为关键策略 [9] - 博世展示面向未来汽车架构的软件与技术创新 2024年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华销售额增长4%至1166亿元 未来5年新业务订单65%与汽车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 [9] - 大陆集团汽车子集团计划于2024年9月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命名为AUMOVIO 中国战略聚焦综合成本竞争力 快速敏捷响应体系 本地创新集研发能力 [10][11] - 博泽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本土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首秀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智能座舱交互系统 结合超宽带和毫米波雷达技术 [11] 新兴企业与跨界产品 - 零部件企业占据4个独立展馆 参展数量超300家 其中50家为首次亮相 [13] - 智驾先驱Momenta首次作为独立展商参展 预测智能驾驶软件体验将呈指数级提升 达到两年提升10倍 4年提升100倍 6年提升1000倍的水平 [13] - 三星 索尼 英特尔等国际知名企业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汽车与科技行业深度融合 [13] - 人形机器人 无人机等跨界产品成为新宠 万里扬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开发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关节点核心部件 [15] - 亿纬锂能首创"原位升级"大圆柱电池方案 适配各种尺寸机器人及无人机 [15] 产业格局变化 - 零部件企业首次占据主场聚光灯 超过60%展台陈列激光雷达 域控制器 固态电池等硬核科技 参展企业 产品和发布会数量激增 [15] - 汽车产业价值链发生根本性位移 电动化完成"从0到1"突破 智能化 生态化与全球化推动"从1到100"质变 传统由整车企业主导的产业格局迎来变局 [15] - 英伟达芯片算力达3000TOPS 华为智能驾驶云平台每天处理数据量相当于10万部高清电影 亿纬锂能6C快充大圆柱电池充5分钟可行驶300公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