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搜索文档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又有新进展!港股通红利ETF(513530)标的指数股息率达8.1%
新浪基金· 2025-06-13 13:16
港股高股息板块表现 - 港股高股息板块近期表现活跃 险资布局资本市场提速 契合中长期资金投资偏好的港股红利类资产持续吸金 [1]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自2025/4/24以来连续32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最新份额和规模迭创新高 近六个月规模翻番 截至25/6/12份额达13 84亿份 规模22 60亿元 较24/12/12的11 28亿元显著增长 [1] - 6月12日晚国内某头部险资公告拟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投资标的需符合公司治理良好 经营稳健 股息稳定等条件 第三批600亿元全部批复后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合计金额或增至2220亿元 [1] 港股红利类资产优势 - 中长端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 港股红利类资产高股息率优势凸显 港股通高股息(CNY)指数6月12日股息率达8 11% 显著高于中证红利(5 76%)和深证红利(4 56%)等A股主流红利指数 [1]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通过QDII模式投资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 税率结构较传统港股通更具优势 长期持有或可降低红利税成本 [2] - 该ETF及其联接基金(A类018387/C类018388/I类022663)可帮助投资者把握高股息 低估值资产布局机会 [2] 基金产品动态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及其联接基金于2025/5/23调整收益分配原则 调整后基金管理人可每月进行分红评估 符合条件时每年最多可分配12次 [2] -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18年指数投资经验 2006年开始布局红利主题ETF 旗下红利ETF(510880)和红利低波ETF(512890)规模分别为198 22亿元和179 53亿元 是A股仅有的两只规模超150亿元的红利主题ETF [2]
ETF甄选 |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创新药、黄金股、红利等相关ETF表现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6-06 17:13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04%,深成指跌0.19%,创业板指跌0.45% [1] - 贵金属、采掘行业、通信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珠宝首饰、美容护理、医疗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主力资金流入有色金属、工程建设、通信服务等行业概念 [1]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板块展现出显著投资价值,技术革新推动临床突破和商业化前景 [2] - AI技术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提升药物研发效率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探索 [2] - 国内8家创新药公司平均PS为9.7倍,低于美股同类型公司平均PS18倍 [2] - BD授权收入爆发、商业化产品放量及政策改善推动估值修复空间 [2] - 相关ETF包括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等 [3] 贵金属板块 - 伦敦银现年内累计涨超24%,一度升至36.066美元 [3] - 美银预计白银价格年底或2026年初达40美元 [3] - 地缘局势升温提振避险需求,贵金属呈现易涨难跌格局 [3] - 相关ETF包括黄金股票ETF(159321)、黄金股ETF基金(159315)等 [3] 红利板块 - 险资持续加码,中国太保发布2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3]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第二批试点机构基金获批 [3] -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100亿元 [3] - 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2025年入市规模有望达4.2万亿元 [4] - 保险资金青睐红利等高股息率标的,推动板块上行 [4] - 相关ETF包括红利ETF港股(520900)、港股红利ETF(159691)等 [4]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近一年累计涨幅近22%,险资或将是推动下半年红利上升的重要力量
新浪财经· 2025-06-06 09:06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均收涨超1%,半导体、传媒、硬件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消费者服务、家庭用品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反弹收涨,过去一年涨幅达17.94%,大幅超越中证红利指数的-2.54%及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4.40% [3] ETF及基金表现 -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近一年累计涨幅达21.85%,全天成交额2.19亿元,最新规模106.76亿元,份额75.62亿份,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 [3] - 摩根旗下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129亿元,其中场外指数基金规模为22.50亿元 [3] 房地产行业动态 - 恒基地产涨幅居前,交银国际证券指出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出现"止跌回稳"信号,香港房地产市场关键因素出现转机 [4] 保险资金入市 - 中国太保发布目标规模200亿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第二批试点机构基金已获批 [4] -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100亿元,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4] - 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2025年入市规模有望达4.2万亿元,保险资金更青睐红利等有较高股息率的标的 [4] 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5]
“长钱”入市步伐提速 保险机构积极参与长期投资试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4:35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中国太保发布目标规模200亿元的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第二批试点基金之一 [1] - 第二批试点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其基金已获批 [1] - 第三批试点中,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100亿元 [1][3]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自2023年10月启动,目前三批试点规模合计达2220亿元 [2] 试点机构具体动态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定向发行给平安人寿 [2] - 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 [2]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获批设立鸿鹄基金二期,规模200亿元,计划近期入市 [2] - 部分保险机构正在申请参与第三批试点 [3] 保险资金入市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2.6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775亿元,占比8.43% [4] - 2025年一季度末财产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171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18亿元,占比7.56% [4] - 多家保险机构一季度加仓高股息和科技创新股票,部分调整权益投资结构,关注港股银行、科技板块 [4] - 截至6月4日,今年已有7家保险公司合计举牌15次,超过2023年全年,接近2024年全年 [4] 考核机制与投资策略 - 多家保险机构优化考核机制,建立以长期业绩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长周期业绩考核占比 [6] - 保险机构密集调研寻找投资机会,截至6月4日合计调研超1300家A股上市公司超8000次,重点关注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 [6]
平安资管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9:11
据了解,恒毅持盈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为300亿元。基金将聚焦"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 念,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和险资配置需要的优质上市公司,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的优势,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 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 【导读】平安资管获批成立私募证券基金,系全国第三家 又一家险资公司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参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5月30日,记者从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管)处获悉,近日,平安资管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恒毅持盈(深圳) 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毅持盈)。这是继国寿新华鸿鹄、泰康稳行后,全国第三家获批设立的险资私募证券管理人牌照。 据悉,恒毅持盈注册资本为3亿元,已落户深圳前海。公开资料显示,恒毅持盈已于5月30日完成工商登记。 据了解,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首批试点项目,规模为500亿元,目前已 ...
泰康稳行完成备案,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持续扩容
华夏时报· 2025-05-30 17:20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进展 - 泰康稳行完成备案,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2] - 泰康稳行投资策略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精选境内和香港市场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2] - 第二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机构增至8家,第三批试点规模达600亿元正在陆续获批 [2] 试点机构及规模 - 泰康稳行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泰康资产全资控股 [3] - 泰康资产截至2024年末管理资产总规模超4.2万亿元,第三方资产规模超2.5万亿元 [3] - 阳光保险集团拟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覆盖沪深300及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4] - 第二批试点规模合计达1120亿元,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6家新增保险公司 [5] - 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试点资金,总入市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5] 试点基金运作与业绩 - 首批试点鸿鹄基金规模500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业绩表现优于基准 [4] - 泰康稳行高管团队具有20多年金融从业经验,旨在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 监管政策支持 - 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第二批试点落地并扩大机构范围 [4] - 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 [6] - 金融监管总局放宽偿付能力充足险企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至总资产的50% [6]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市场投资 [7] 行业响应与投资方向 - 头部险企表示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价值型品种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7][8] -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公司将积极把握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带来的投资机遇 [7][8] - 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将继续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8]
一周保险速览(5.23—5.30)
财经网· 2025-05-30 16:55
监管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资管产品在募集、存续、终止各环节实现信息披露全覆盖,确保产品收益透明化[1] - 陕西省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人身保险销售全面"双录"制度,要求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以规范销售行为[5] 保险行业动态 - 人身险预定利率可能在三季度下调,与LPR及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趋势一致[2] -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围至中小险企,参与机构数量和类型均有突破[3] - 险资一季度加仓股票约3900亿元,持仓占比升至8.37%,高股息银行股成为配置重点[4] 企业动态 - 安诚保险18.77%股权拟无偿划转至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已完成股东放弃优先认购权流程[6] - 平安人寿联合成立60亿元银发股权投资基金,聚焦私募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7] - 平安人寿新任总经理史伟玉任职资格获批,公司一季度寿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5%,新业务价值增长34.9%[8] - 申能财险两位副总经理同日获批,高管团队形成"一正四副"架构,一季度净利润近亿元[9]
长钱来了!超百亿私募完成备案
天天基金网· 2025-05-29 13:41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已完成备案登记,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1][3] - 泰康稳行将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境内和香港市场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3] - 第二批试点中,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成立鸿鹄基金二期,总规模200亿元,主要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6] - 阳光保险筹备成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重点配置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6] 试点规模与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三批试点,目前试点规模超过2000亿元 [7] - 试点基金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旨在扩充"耐心资本",改善资本市场资金结构 [7] - 试点采用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策略,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6] 保险公司参与动机 - 试点可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优化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匹配 [4][7] - 会计计量方式和偿付能力优惠政策降低权益投资的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 [8] - 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助于缓解利差损压力,匹配寿险保单的长期负债需求 [8] 基金管理团队与运作 - 泰康稳行法定代表人王琦和总经理刘志强均具备丰富金融机构任职经历和投研经验 [3] - 试点基金包括多保险公司合作的公司制基金和单家发起的契约制基金 [7] - 大中型寿险公司积极参与试点,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平衡高股息股与成长股 [8]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扩围 中小险企将入场
证券时报· 2025-05-29 01:48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进展 -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陆续获批 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参与 与前两批多为大型险企不同 在数量和类型上实现突破 [1][2] - 金融监管总局拟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规模100亿元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金额400亿元 [2] - 中小险企如中汇人寿 农银人寿 交银人寿等银行系险企参与试点 资产体量均在千亿元以上 [2] 试点模式创新 - 第三批试点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模式 国丰兴华管理鸿鹄基金三期 出资方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及多家中小险企 [3] - 中小险企通过"搭便车"方式参与试点 即投资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设立的私募证券基金 无需自建私募基金公司 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3] - 保险资管公司迎来管理第三方资金的新业务机遇 可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 [4] 试点规模与进展 - 第三批600亿元批复后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6] - 首批试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的500亿元公司制基金已于2024年3月全部投资落地 第二批8家机构合计1120亿元 多家已推进私募基金设立 [6] - 鸿鹄基金三期将长期持有治理良好 经营稳健 股息稳定的大盘蓝筹股票 [2] 试点政策影响 - 试点采用权益法核算 OCI资产计量等会计方式 缓解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6] - 研究机构认为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 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促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6]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正争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三期资格
快讯· 2025-05-09 21:06
政策动态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金融政策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近期拟再批复600亿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1]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直接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风险资本占用 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市场投资 [1] - 结合此前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的政策背景 保险公司有望加大对高成长性板块的配置力度 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 [1] 公司动向 -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正争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三期资格 获批后将积极入市 发挥引领作用 [1] - 公司将充分发挥鸿鹄基金一期、二期"稳预期、稳投资、稳市场、稳经济"的作用 [1] - 公司将进一步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将资金投向政策支持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