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化
icon
搜索文档
农 产 品: 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证券之星· 2025-06-10 19:48
公司基本情况 - 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1月14日,注册资本1,696,964,131元,法定代表人黄伟 [16] - 公司主营业务围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展开,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市场配套业务和农产品加工生产三大板块 [18]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农业与食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农投),持股34%,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 [18] - 公司股票代码00006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6] 行业概况 - 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商务服务业,具体为市场管理服务 [18] - 行业受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监管 [19] -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大中城市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通过批发市场流通 [27] - 2023年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20,761.44亿元,市场数量728个 [28][29]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运营"海吉星"品牌,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35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 [39] - 公司农批市场年均交易量超3,600万吨,交易额超2,500亿元,覆盖人口超2亿 [39] - 2023年公司旗下13家市场入选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7家入选综合批发市场50强 [39] - 公司市场份额约占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额的10%以上 [39] 行业发展趋势 - 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在向多功能方向发展,集交易、运输、配送、加工、储藏为一体 [36] - 信息化、数字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智慧仓储、智慧物流、智能管控将广泛应用 [36] - 传统农批市场外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多地推动市场升级改造和异地搬迁 [35] - 生鲜电商等新型业态兴起,2022年交易规模占农批市场总成交额的8.75% [3]
云南石化完成IPC智能控制优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6-04 09:58
技术升级 - 云南石化完成全厂装置Robust—IPC全流程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化安装并稳定运行半个月[1] - 项目实施前使用PID控制和APC系统存在控制问题多、工况复杂、需定期维护等局限性[1] - 关键参数长期依赖人工操作导致响应速度慢、安全应急能力不足[1] 技术特点 - IPC项目融合智能建模、多变量智能控制等10余项先进技术[1] - 项目投用后基础控制回路抗干扰能力增强、关键参数波动减少、操作效率提升[1] - 工艺报警次数大幅降低、装置综合能耗持续下降[1] 实施过程 - 催化裂化、蜡油加氢裂化等20套装置去年底启动优化安装[2] - 技术团队耗时3个月采集数据并定制参数优化方案[2] - 实现从单变量控制到多变量协同控制的跨越[2] 项目成果 - 累计优化1913个基础控制回路、制定139个优化控制方案[2] - 开发6套加热炉多变量智能控制方案[2] - 新增18项IPC区域控制模块、144项故障诊断模块、57项智能函数模块[2]
一个港口的静默“科技革命”
齐鲁晚报· 2025-05-21 08:45
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尹睿 魏银科 日照报道 在日照港,一名操作员同时管10台设备,5秒就有一个集装箱起落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照港考察时强调,日照港"将传统港口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港口,不仅货物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列,还积 累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值得肯定"。 时隔近一年的时间,记者来到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探寻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迭代升级的实践历程。 日照港石臼港区的集装箱码头上,静默的"科技革命"每天都在上演:远控岸桥的钢铁臂精准抓起30吨重的集装箱,稳稳落在无人驾驶集 卡上,后者沿着预定路线匀速驶向堆场,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轨道吊凭借双悬臂设计,同时处理海侧与陆侧的装卸任务,平均每5 秒钟就有一个集装箱完成起落——这个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正以"数智"为引擎,在传统港口的框架中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新质生 产力。 改造升级后的日照港自动化码头,其单机平均效率提升50%,人力成本压降80%。2024年,日照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52亿吨,同比增 长5.7%;集装箱吞吐量671万标箱,同比增长11.8%,已稳居沿海港口全国第6位、世界第7位 ...
调研速递|西安西测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投资者调研,聚焦财务与业务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5-20 20:50
财务数据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虽仍为负值,但同比改善2,780.53万元,主要因经营现金流出同比增加较大,其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 [2]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15.3%,研发资本化率仅8.2%,公司表示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严格按会计准则进行 [2] - 2024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约-1.85%,公司持续关注补助申请及现金流管理 [2] - 2025年计划研发投入增长35%,但公司称目前尚未涉及量子检测及AI故障诊断技术 [2]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3.57%,净利润亏损扩大至0.45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至32.4%,因新增实验室产能尚未充分释放 [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130天,公司制定制度加强清理 [3] 存货与子公司经营 - 2024年公司存货较2023年有所增加,主要因电子装联业务增加 [2] - 子公司西测电子净利润亏损扩大至0.18亿元,公司表示投资者提及的技术路线切换问题与公司具体业务有差异 [2] 资产负债与投资 - 资产负债率升至49.8%,有息负债率达36.5%,公司称负债规模仍在正常范围,会根据业务需要采取匹配融资工具 [3] - 2024年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9%,相关子公司处于投入及取证阶段,尚未盈利 [3]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用于电磁兼容实验室扩建,现有产能利用情况较好 [3]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8%,公司称新签项目规模在预期范围内 [3] - 关联交易金额占比超20%,公司表示交易正常、价格公允 [3] - 资本性支出同比下降31%,公司按战略规划推进投入并关注数字化能力提升 [3] - 短期借款规模同比下降17%,公司关注资金管理与偿债能力,匹配相应融资方式 [3] 业务布局与人员管理 - 民用航空检测收入占比不足8%,公司民机业务主要集中在机载设备检测服务 [3] - 员工总数同比增加16.7%,检测工程师占比下降至58%,公司称不断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无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3] 同业对比 - 对比同业,公司持续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投入提升管理效率 [3]
西北货航:智航万里 数启未来
中国民航网· 2025-05-09 12:49
在西北大地的天际线间,西北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简称"西北货航")八年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 略、赋能区域经济"为使命,深耕航空货运领域。 数字浪潮席卷全球,这家本土货运航空企业因势利导,以信息化为羽翼,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双轮 驱动下,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智慧化发展之路,为西北地区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智融合的发展根基 竞争激烈的航空货运行业,信息化早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保障稳健发展的核心要素。 自2017年成立,西北货航便将信息化建设视为战略重点。2024 年,公司果断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信 息化部门并入规划经营部,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部门壁垒,更彰显出推动信息化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 决心。 部门融合后,规划经营部迅速发力,自主研发的航班生产报表系统首先成为亮点。以往,数据统计需要 耗费大量人力,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误差。而新系统上线后,数据统计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数 据精准度也显著提升。凭借实时、准确的数据分析,决策层能够更科学地制定战略规划,为公司稳健发 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与此同时,航班收支结算系统一期的成功开发同样意义重大。过去,财务结算流程繁琐,数据传递存在 延迟,影响了财 ...
河池茧丝绸即将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
新华财经· 2025-05-09 12:02
行业概况 - 广西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依托"东桑西移"等战略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1] - 桑园面积与鲜茧产量连续20年稳居全国设区市首位 生丝产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 [1] - 全市桑蚕茧丝绸加工产业产值近200亿元 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1] 产业升级战略 - 以"一新三化"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 包括智能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 [2] - 智能化方面发展设施桑蚕 突破饲料化养蚕技术 运用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供应链转型 [2] - 信息化方面构建广西首个"中国—东盟(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实现产业链数据贯通 [2]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 品牌化建设依托"长寿巴马""真丝壮锦""刘三姐歌谣""中国丝绸新都"四大品牌讲好产业故事 [2] - 将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展示河池蚕桑产业 分享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的历程 [2] - 规划打造全球丝绸供应链核心节点 推动"绿色丝绸"可持续发展 以民族文化赋能全球品牌 [2]
航天军工:基本面或已处于反弹阶段
华泰证券· 2025-05-09 1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航天军工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多因素致军工板块业绩下滑,25Q1行业需求或触底反弹,基本面进入反弹阶段,维持“一主两率”投资框架,建议关注信息化、新材料、航空发动机、新质新域方向[1] - 板块盈利能力下滑或见底,利润率向上空间大,产能储备充足,国内外需求共振有望迎高景气周期[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总览:24&25Q1业绩下滑,基本面拐点已现 - 24年和25Q1板块收入和利润下滑,行业扰动因素对利润表压制仍在,2024年军工板块营收4191.79亿元,同比-12.85%,归母净利润152.58亿元,同比-45.03%;2025Q1营收773.29亿元,同比-14.36%,归母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28.87%[12] - 25Q1行业基本面或处复苏态势,看好全年业绩表现,军贸活跃,国内需求有望释放,部分企业基本面改善[13] - 24Q4利润率下降致净利润弱于收入,25Q1毛利率和净利率触底反弹,规模效应和提质增效将提升盈利能力[17][18] 分子板块讨论:在手订单水位接近触底,产能蓄势待发 主机厂:各机型需求分化加剧,关联交易彰显全年景气向上 - 24年主机厂整体营收平稳增长,归母净利润略有下滑,2024年营收1819.94亿元,同比+5.27%,归母净利润64.07亿元,同比-9.41%;2025Q1营收266.05亿元,同比-13.25%,归母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22.39%[20] - 24Q4单季度主机厂整体收入确认较好,25Q1分化加剧,不同下游对应机型需求分化[21] - 生产交付顺畅使合同负债下降,后续订单落地有望使其增长,25Q1期末主机厂合同负债+预收款合计359.42亿元,同比-26.50%[26] - 存货项同比增长,备货和交付暂缓积累业绩弹性势能,25Q1期末存货951.00亿元,同比-3.82%,预付账款156.91亿元,同比-28.66%[30] - 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额度大增预示全年业绩向好,关联采购增加表明订单饱满,业务景气度高[34] 信息化:基本面或已进入底部反转阶段,25年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 24年信息化板块业绩下滑明显,25Q1有所收窄,2024年营收973亿元,同比-15.74%,归母净利润54.52亿元,同比-58.67%;2025Q1营收197.91亿元,同比-5.81%,归母净利润13.98亿元,同比-29.54%[36] - 25Q1多家标的业绩反转,板块全年有望重回增长轨道,部分企业利润增速超50%[41] - 25Q1毛利率和净利率小幅反弹,降价导致的利润率下滑或已见底,企业有望通过成本管控等维持盈利能力[42] - 库存和预付款维持高位,可及时应对下游需求回暖,2024年期末存货规模570.81亿元,同比+0.56%,预付款项57.78亿元,同比+6.80%[44] -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保持增长,产能建设持续推进,2024年期末总额380.47亿元,同比+8.98%[47] 新材料:军机新材料链稳健增长,航发新材料板块短期承压 - 新材料企业收入稳步提升,2024年营收443.17亿元,同比-0.98%,归母净利润55.82亿元,同比-11.01%;2025Q1营收104.18亿元,同比+0.14%,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20.86%[49] - 预收账款+合同负债水平仍处于低位,2025Q1期末为14.30亿元,同比-23.22%,看好25全年恢复[54] - 2025Q1期末存货规模213.59亿元,同比+14.18%,预付款7.28亿元,同比-27.02%,维持高位,企业处于备产备货阶段[58] 配套厂:业绩整体承压,存货、预付款维持高位 - 2024Q4 - 2025Q1业绩显著承压,2024年营收393.27亿元,同比-12.74%,归母净利润24.28亿元,同比-33.40%;2025Q1营收83.58亿元,同比-10.30%,归母净利润4.16亿元,同比-54.17%[60] - 资产负债表科目彰显景气度,预计产品将快速放量,25Q1期末存货241.47亿元,同比+14.97%,预付账款16.55亿元,同比-3.89%,合同负债+预收账款24.85亿元,同比-25.03%[68] 制造加工:板块业绩承压,个股分化明显 - 板块业绩整体承压,2024年营收208.51亿元,同比-7.45%,归母净利润17.72亿元,同比-44.78%;2025Q1营收47.34亿元,同比-9.93%,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29.07%[74] - 中游制造加工板块合同负债+预收款同比下滑,25Q1期末存货111.41亿元,同比+37.07%,预付账款4.81亿元,同比+7.10%,合同负债+预收账款7.35亿元,同比-2.63%,看好后续订单反转[79] 投资主线:关注信息化、新材料、航空发动机、新质新域等方向 - 新材料是装备升级换代关键,相关产业或充分受益[86] - 信息化装备发展落后美国,国防信息化建设有望启动,军工电子需求向好,中长期政策规划是成长逻辑支点[87] - 航空发动机板块增长有望提速,短期军机列装带动批产型号放量,中期四代发动机技术提升,长期维修需求和商用发动机研制确定高景气度[87] - 新质新域作战力量特质新,水下安防需构建监听体系,激光武器优势明显,卫星互联网有频谱轨道争夺和内在需求逻辑[88] 重点推荐 |股票名称|股票代码|目标价(当地币种)|投资评级| | --- | --- | --- | --- | |航天电器|002025 CH|73.44|买入| |国睿科技|600562 CH|27.08|买入| |振华科技|000733 CH|75.53|买入| |航发动力|600893 CH|37.87|增持| |中航光电|002179 CH|65.36|买入| |国泰集团|603977 CH|14.50|买入| |航亚科技|688510 CH|22.44|买入| |斯瑞新材|688102 CH|13.69|增持| |航天南湖|688552 CH|29.25|买入| |国科军工|688543 CH|69.50|买入|[8]
从多个领域看中美,我发现:中国的国力已经超出了美国人的想象!
搜狐财经· 2025-05-06 07:05
美国挑起的关税战,原本是其试图遏制中国崛起的一场"豪赌",但结果却让美国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表现,不仅让世界刮目相看,也让那些低估中国的美国人彻底改变了看法。 中国的真实实力,远超美国的想象,而这场关税战,也成了中美力量对比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低估了中国的韧性。 美国以为通过加征关税,就能让中国经济"低头",但结果却是自己陷入了供应链危机和通货膨胀的泥沼。 中国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通过调整出口结构、开拓新市场等方式,成功化解了压力。 比如,中国加大了对东南亚、非洲和欧洲市场的出口力度,2024年1-7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5520亿美元,同比增长7.7%。 这说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不是美国能够轻易撼动的了。 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崛起速度,也超出了美国的预期。 从钢铁产量来看,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突破10亿吨,占据全球钢铁产量的半壁江山,比西方七个工业化国家钢铁产量的总和还要多,是美国钢铁产量的12倍 以上。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胜利,更是中国工业化实力的体现。 当然,钢铁产量只是工业化的指标之一,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力量超越了美国,但这是一个重要的 ...
(经济观察)乘“数”而上 闽企加速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1:51
乘"数"而上,福建企业正加快开拓海外市场新商机,共享合作共赢新机遇。 不久前,两台由福州木鸡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木鸡郎6"机器人,在马来西亚的蛋鸡养殖企 业"上岗"。这是中国原创蛋禽养殖机器人首次出口。 "木鸡郎6"机身高约3米,通过四轮驱动可灵活"行走",逐笼对蛋鸡的生理状态、产蛋情况、饲料状态、 水线状态进行监测。 "在一栋5万羽的鸡舍中,机器人仅需3小时就能完成巡检等工作,死鸡识别准确率达99%,弱鸡及绝产 鸡的识别准确率达90%。"福州木鸡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新炜说。 中新社福州4月30日电 (闫旭 蒋雅琛)电竞是文化与体育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应用场景。在4月30日正于福 州举行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泰国斯巴顿大学与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展开了一场电竞对抗 赛。 "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泰国有实力的高校都在竞逐这一赛道,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来自泰国斯 巴顿大学的老师幸琳凯告诉记者,目前数字技术人才在泰国很稀缺,该校通过与福建网龙网络公司和福 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近年来,网龙依托自有的产品、技术、资源等,以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课程、产业学院为支 ...
美心翼申首季迎来开门红 净利润同比增长127%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2: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13.45%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66.72万元,同比增长127% [1]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24亿元,归母净利润2479.55万元 [2] - 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2] 业务概况 - 专注于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压缩机曲轴、通机曲轴、摩托车曲轴、涡旋盘及配件 [1] - 已围绕艾默生集团、BS集团、宗申集团等下游客户需求开发多个项目 [1] - 在机加工、铸造及热处理技术方面具有较强技术优势,多次获"优秀供应商"称号 [1] 技术与管理 - 拥有7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 [1] - 组建多条自动化无人生产线,全面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1] - 取得IATF16949、ISO14000、ISO45001、ISO50001等国际认证 [1] 客户与市场 - 长期与艾默生集团、BS集团、重庆科勒、宗申集团、润通集团、特灵等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商合作 [2] - 在重庆涪陵、重庆南岸、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 [2] - 产品远销美国、墨西哥、泰国、爱尔兰、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2] 发展战略 - 持续进行工艺升级与新技术开发,优化过往工艺提升生产效率 [2] - 通过新产品研发拓宽产品矩阵,优化产品结构并降本增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