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
搜索文档
 美国刚撂下狠话,欧盟转身找上中国,真心合作还是另有所图?
 搜狐财经· 2025-07-26 20:07
 美欧关税争端 - 美国政府4月挑起全球关税大战但反复延长豁免期显示其犹豫态度[1] - 美国财长威胁8月1日起将对欧盟钢铝税上调至50%并加征30%对等关税[2] - 欧盟面临两难选择:妥协损害经济利益或强硬反击导致贸易战爆发[2]   欧盟对华政策转变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原推动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现转向寻求与中国合作[1] - 欧盟在7月9日谈判失败后迅速启动访华行程试图寻找新出路[2] - 访华前欧盟仍通过第18轮对俄制裁并首次制裁中国金融机构向美示好[4]   中欧互动博弈 - 中方在接待冯德莱恩时取消"欢迎"措辞并安排摆渡车接机传递明确信号[5] - 欧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试图限制中国车企发展[5] - 冯德莱恩访华表态寻求深化贸易关系但被质疑将合作作为对美谈判筹码[6]   欧盟战略困境 - 欧盟同时得罪中美两大经济体陷入尴尬处境[1] - 欧盟在对华合作上表现纠结:既需中国市场又配合美国遏华政策[5] - 若继续在中美间摇摆不定欧盟可能面临两头落空的风险[6]
 美国扬言加税500%,隔日俄能源部长便来华,保护好中国朋友钱袋子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11
 特朗普对俄能源进口国加征关税政策 - 特朗普提议对俄罗斯加征100%关税 但对美俄贸易影响有限 因2023年美俄贸易额仅37亿美元 [1] - 政策核心是针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征500%二级关税 主要目标为中国和印度 [1][2] - 俄罗斯原油占印度进口量36% 占中国进口量近20% [2]   俄罗斯能源部长访华的战略意义 - 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列夫于当地时间16日抵京参加中俄商业论坛 并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会面 [2] - 访华旨在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 强化中俄能源贸易合作关系 [4] - 俄方通过高层访问向中方保证无论美国采取何种措施都不会影响中俄贸易关系 [4][6]   中俄能源贸易的战略重要性 - 俄罗斯经济在俄乌冲突后保持稳定 中俄贸易关系被视为关键因素 [4] - 中俄贸易涵盖油气等多个行业领域 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贸易伙伴 [4] - 中国可能利用此机会以更优惠价格购买俄罗斯能源 [6]   政策实际影响评估 - 美国对中国加征500%关税缺乏实施基础 既无底气也无心气 [6] - 该政策被视为特朗普的威慑手段 但中国已识破其虚实 [6] - 二级关税政策反而可能为中国提供获取更廉价俄罗斯能源的机会 [6]
 特朗普赚翻了,拿下250亿美元,又将达成关税协议,联合国警告!
 搜狐财经· 2025-07-19 07:45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美国通过钢铁、铝、汽车等产品关税从全球获取250亿美元收入,并计划在未来几周加征更大规模关税 [1] - 对24个国家加征关税,包括欧盟,税率提升至20%-50% [1] - 超过150个小国家面临10%-15%的关税,且无谈判空间 [3]   各国反应与谈判 - 欧盟准备720亿欧元反击筹码,同时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1] - 印度可能与美国签署"特殊协议",印尼已同意19%关税并给予美国出口全免待遇 [3] - 巴西采取强硬立场,先退出谈判再考虑报复 [1]   行业影响 - 美国威士忌出口欧洲在2018-2021年间下滑20%,加拿大市场已下架美国酒类 [7] - 汽车行业受冲击,沃尔沃削减美国市场车型,阿斯顿·马丁减产,日产调整生产 [7] - 化工、服装等出口商面临压力,部分企业考虑将生产转移至海外 [7]   经济影响 - 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货运供给混乱 [5] -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8%下调至2.3%,减少0.5个百分点 [5] - 美国6月消费者通胀指数上升 [5] - 柬埔寨等小经济体受影响严重,其对美贸易占GDP约10% [5]   金融市场反应 - 美国六大银行利润超预期但CEO召开紧急会议 [5] - 企业缩减资本开支、撤招聘、清库存 [5] -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风险"依然高企" [5]   货币政策影响 - 美联储五位官员警告不急于降息 [9] - 关税传导至消费者物价,推升通胀 [9] - 美联储可能维持紧缩货币政策"一段时间" [9]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不会降息 [9]   长期影响 - 全球供应链割裂加剧 [11] - "美国制造"品牌可能受损 [7] - 贸易战无明确赢家,各方都在观望谁能坚持到最后 [11]
 硅谷掀AI人才争夺战:Meta开四年3亿美元薪酬,全球顶尖专家不足千人;“大而美”法案如何影响美国各行业;日本驳斥“毁灭性地震”预言 | 一周国际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5 13:54
 AI人才争夺战 - Meta为打造超级智能实验室,向AI研究人员提供高达四年3亿美元的薪酬包 [1][3][5] - 全球顶尖AI专家不足1000人,Meta和OpenAI的AI工程师年薪区间分别为18.6万~320万美元和21.2万~250万美元 [4][6] - 高级AI研究科学家的薪酬包已飙升至每年300万~700万美元,部分顶尖AI科学家年薪超过1000万美元 [7]   AI人才薪酬对比 - 硅谷顶尖AI公司的薪酬最高是美国全国水平的2倍以上,Meta软件工程师年薪高达48万美元 [9] - AI专业人士的薪酬每年增长11%,远高于全球名义工资增长率4% [10] - 华尔街量化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家的平均年薪分别为14万美元和13万美元,远低于AI顶尖人才 [10]   硅谷薪酬现状 - Meta 2024年的薪酬中位数为37.9万美元,谷歌和英伟达分别为33万美元和30万美元 [15] - 硅谷"30万俱乐部"现象普遍,薪酬由基本工资、奖金和股票三部分构成 [15] - 美国是AI人才平均薪酬最高的国家,加州地区AI职位薪酬比美国平均水平高出14% [14]   公司动态 - 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3.92万亿美元,超过苹果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全球最高市值 [33][34] - Meta收购Scale AI 49%的股权,英伟达收购清华"天才少年"的公司以争夺AI人才 [16] - OpenAI首席研究官公开指责Meta为挖走员工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 [5]   行业影响 - "大而美"法案落地将提前终止对购买或租赁电动汽车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影响特斯拉、福特等车企 [21] - 光伏、风能、AI企业、部分高校、食品和物流企业将受到"大而美"法案的损害 [22] - 芯片制造商、能源企业、航空公司和地产开发商可能受益于"大而美"法案 [23]   市场动态 - 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再创历史新高,英伟达本周累计涨超2% [34][36] - 美元指数本周跌超0.28%,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本周分别累涨1.5%和2.56% [34][36] - 现货黄金和纽约期金本周均反弹,涨幅分别为1.93%和1.79% [34]
 黄金,6月暴跌;多头最后的希望7月9日特朗普关税截止日!
 搜狐财经· 2025-06-29 21:50
 黄金市场分析   - 黄金自3452高点最大跌幅接近200美元 伊朗以色列冲突后周线两连阴 6月月线预计收长上影线 二季度整体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1]   - 黄金技术面跌穿2957以来趋势支撑和60日均线 首次跌破60日线 下一步可能测试3120区域 2614趋势支撑未破前多头仍有反弹机会 [5]   - 下周黄金操作策略关注3293~95区域压制 突破则看3310~13和3335区域 若突破3335可能冲击3400关口 否则维持反弹空思路 [5]     白银市场分析   - 白银处于大涨后高位震荡 倾向于冲高回落 阻力位36 8 37 3 37 8区域 支撑位35 3 34 7 34区域 操作以冲高空为主 [5]     美元指数与外汇   - 美元指数维持探底回升观点 但本周周线大阴线 下周可能惯性下挫 关注97~96 5区域支撑 跌破96 5则策略失效 [7]   - 非美货币(欧美 镑美 澳美)和美系货币(美加 美瑞)可考虑中线布局 [7]     原油市场动态   - 原油周一高开后大跌12美元 周线收大阴线 65~64区域压制多头两个月 突破后最高至78上方 当前回撤 [1][8]   - 原油首次回踩65~64区域仍看好多头二次冲高 若下破可能跌向62及60关口 下周以64~65为多空分界制定策略 [10]     关键时间节点   - 7月9日为美国政府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截止期限 若未达成共识可能引发全球关税大战 对黄金构成利多支撑 [1]   - 下周美国非农数据因独立日假期提前至周四公布 周五提前休市 [3]
 吴晓波: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丨出海峰会演讲
 吴晓波频道· 2025-06-23 01:02
 核心观点   - 企业家出海与帆船航海存在高度相似性,关键在于团队融合、乐观精神与风险敬畏 [3][5][14]   - 中国企业出海是未来十年的长期战略,需应对宏观经济、技术变革及地缘政治三重周期叠加 [28][37]   - 第四波出海浪潮本质是"全要素出海",涵盖商品、技术、人才、资本及管理模式 [33][34]     企业家精神与航海隐喻   - 帆船航海象征企业全球化:船即企业、船长即企业家、船员即团队,协同决定成败 [5][7]   - 优秀船长需具备"活得久"的生存智慧,企业家需在不确定环境中调整战略方向 [9][14]   - 航海者三大素质(乐观、冒险、厌恶风险)同样适用于出海企业家 [12][14]     宏观经济与产业环境   - 国内经济处于底部震荡期,1-5月广义货币增加12.2万亿,但存款增加14.7万亿显示需求不足 [18][19]   - 人工智能进入普及阶段,中国工厂已实现人机自然语言交互(如海信灯塔工厂) [21]   - 关税战与地缘政治成主要挑战,美国对华遏制将结合对苏联(结盟围剿)和日本(技术+关税战)的双重策略 [23][25]     中国企业出海特征   - 与苏联相比,中国拥有300万家/年新创民营企业(96%三年内消亡)的持续创新动力 [27]   - 与日本相比,中国内需市场潜力达十倍,激发中产消费是关键突破口 [27]   - 第四波出海浪潮区别于前三波(商品出海→品牌出海→全要素出海),需实现供应链本地化与产业融合 [33][34][49]     出海实操关键问题   - 国别选择:70%企业跟热点、60%跟朋友、50%凭感觉,存在盲目性 [44]   - 合规风险:79%企业不了解海外财税细节,巴西劳动法、印度合规门槛等成典型痛点 [46][47]   - 供应链重构:海外存在成本低但效率低、本地化协同难等问题,需平衡产业空心化风险与技术输出 [49]   - 人才瓶颈:全球化人才稀缺,华为海尔等头部企业经验难以复制 [51]   - 营销创新:需适配本地文化宗教习惯,中国"最卷"营销经验可选择性复制 [53][55]     工具与未来展望   - 中国互联网工具(如DeepSeek)成出海核心武器,部分领域领先发达国家 [21][56]   - 出海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人文升华,需塑造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中国人 [41][42]
 特朗普的关税大战,已打成美国想要的样子,中国或成最大受害者?
 搜狐财经· 2025-06-18 17:37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宣布暂停对75个未报复美国的国家加征关税90天 但保留10%基础关税 [1]   - 政策调整被解读为美国试图孤立中国 使中国成为关税战主要目标 [1]     关税战底层逻辑   - 美国发起关税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困境 而非制造业回流等表面理由 [3]   - 历史背景可追溯至奥巴马时期"G2共治"提议遭中国拒绝 美国此后将中国锁定为主要战略对手 [5]   - 关税战被视为美国在阴谋、热战等手段失败后的最后一搏 [7]     全球格局影响   - 俄乌冲突爆发部分源于美国试图阻止俄罗斯与欧盟经济融合 [10]   - 当前美国盟友体系崩盘 面临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的三方压力 [12]   - 欧洲若支持美国需与俄罗斯和解 这将导致美欧关系重组 [13]     中美博弈态势   - 全球舆论存在"中美开战"的期待 但实际将导致全球经济受损 [15]   - 中国正加强与欧盟、东盟协调 以应对关税战冲击 [19]   - 分析认为特朗普关税战已失败 美国陷入战略困境 [17]     历史经验借鉴   - 中国拒绝"G2共治"的决策参考了战国时期"东西二帝"的历史教训 [5]   - 当前局势被类比为美国试图扮演"秦昭王"角色但未能成功 [5]
 刚挂断中方电话,特朗普突然收到一则噩耗:1800万桶原油被拒之门外
 搜狐财经· 2025-06-09 19:45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开启"301调查",首轮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续四轮扩大至大规模商品 [1]   - 中国对等反制,对美国大豆、汽车、化工品等加征5%-25%关税,重创美国农产品出口 [3]   - 2019-2020年美国将华为等列入"实体清单",限制技术获取,并对1200亿、18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5%关税 [3]     关税政策升级   - 2021-2024年拜登延续对华关税,2025年起对中国太阳能晶片、多晶硅加征30%关税 [4]   - 2025年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提升至34%甚至125%,中国同步反制并对美商品加征34%-84%关税 [6]   - 中国实施稀土等关键资源出口管制,将美国实体列入管制清单并向WTO起诉 [6]     经济影响数据   - 美国贸易逆差从2018年9502亿美元增至2024年12117.5亿美元,90%关税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7]   - 中国对美依赖度超10%的行业(计算机电子、家具、服装纺织)受冲击,但通过内需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韧性 [7]   - 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中国停止进口损失超100亿美元,原油出口量降至每日388.3万桶(环比降4%) [8]     能源领域博弈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原油导致美国出口量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1]   - 中国转向多元化能源进口,与俄罗斯、欧佩克及卡塔尔(2000万吨乙烷/年协议)合作 [8]     全球产业链冲击   - 全球供应链被打乱,跨国企业被迫调整生产布局,增加成本和运营风险 [10]   - 东南亚国家成为生产基地转移选择,依赖中美市场的地区面临出口受阻 [10]     近期进展   - 2025年5月中美达成阶段性协议,美国将额外关税从145%降至30%,美股三大股指应声上涨 [10]   - 双方同意建立新经贸对话机制,但结构性分歧仍需解决 [11]
 中美这场较量,终于迎来大结局?特朗普算盘全落空,美国自身难保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26
 中美经贸博弈   - 美方将对华关税提高至125%后态度软化 中方同步将关税提升至125%并警告若继续加税将不予理会 [1]   - 美方关税系统"意外故障"及电子产品豁免关税等让步标志着特朗普关税战策略失败 [1]     半导体行业   - 美国商务部要求EDA软件巨头暂停向中国供货 试图打击芯片设计核心环节 [3]   -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推动EDA工具效率提升40%以上 华为海思/中芯国际在14纳米及以上制程实现工具链自主化 [3]   - 美国限制英伟达/华为芯片导致英伟达损失超150亿美元订单 但未能阻止中国芯片自主替代进程 [3]     航空制造业   - 美国暂停航空技术出口许可以施压中国放开稀土出口 但C919国产化率已达60% [4]   - 美国F-35战机所需钕铁硼磁体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雷神公司警告库存仅维持三个月生产 [4]     稀土与军工产业   - 美国6万亿美元国债即将到期 稀土进口受限导致军工制造业面临停产风险 [6]   - 稀土储备耗尽将迫使美国军工产业减产 直接影响特朗普军事计划实施 [6]     外交与地缘政治   - 特朗普改变立场出席G20峰会寻求与中方接触 反映美国在经贸/军事领域的多重困境 [6]   - 美国在台海/南海联合日韩菲军演 副总统万斯宣称集中全力对付中方 显示其策略矛盾性 [6]
 美债风暴酝酿,美联储真的会救市吗?
 搜狐财经· 2025-05-28 16:39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理事表示若特朗普政府维持约10%关税水平,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降息 [1]   - 美联储面临两难选择:难以下降的通胀数据与关税引起的市场动荡 [3]   - 主流机构预测美联储最早降息时间点为9月 [8]     美债市场动态   - 5月22日20年期美债拍卖疲软,得标利率为5.047%,较4月上升24BP,创2024年12月以来最大尾部利差 [7]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近4.6%,30年期突破5%,均高于4月上旬水平 [8]   - 美国财政部拍卖160亿美元20年期国债,尾部利差扩大反映需求不及预期 [7][8]     美股与美元表现   - 5月22日标普500指数大跌近1.6%,结束7天连涨,美元指数跌破100 [4][7]   - 美股自4月低点反弹19.5%,接近技术性牛市,但短期性价比不高 [12]   - 恐慌指数VIX上涨15%,黄金连续第三天反弹至3315美元 [8]     财政政策与减税法案   - 减税法案预计在GDP中额外减税0.1%至0.2%,高于此前预期 [10]   - 法案将标准扣除额提高1000-4000美元,儿童税收抵免提高500美元,预计每年减少家庭税收负担1400亿美元 [10]   - 法案最可能在8月初生效,共和党目标日期为7月4日 [11]     市场避险情绪与资产转向   - 机构建议在美债风波平息前远离美元资产,转向黄金、日元、瑞郎或持币观望 [6][14]   - 投资者降低美债及美股仓位,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 [13]   - 美债作为避险资产成为风险来源,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14]     经济数据与背景   - 截至5月19日,美国今年关税收入500亿美元,同比增加不到200亿美元,同期债务增加1.4万亿美元 [9]   - 自2019年底以来,美国联邦支出增长50%,长债风险需关注 [12]   - 特朗普减税议程与关税问题加剧美债压力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