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马云,再佩“风清扬”工牌
新华网财经· 2025-05-10 15:18
阿里巴巴创业精神与战略调整 - 马云在5月9日现身杭州阿里总部,佩戴"风清扬"工牌并参观复刻版"湖畔小屋",强调坚持创业精神和持续创新 [1]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表《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内网帖,呼吁回归初心并重新创业 [1][3] - 复刻版"湖畔小屋"在杭州全球总部亮相,象征阿里永不止息的创业精神和对创新的追求 [1][3] - 公司过去两年主动变革,重塑业务核心并打造适应未来的组织阵型 [3] - 战略调整为"用户为先、AI驱动",对业务方向进行重新聚焦和优先级重组 [3] - 将以饱和式投入聚焦几大核心战役,选择长期和全局价值而非短期局部价值 [3] - 强调运用AI技术重塑组织运作方式和提升效率,在工具支持、组织保障、考核机制上全力保障 [3] 马云近期活动与AI观点 - 马云2024年12月8日亮相蚂蚁园区,在支付宝和蚂蚁集团二十周年活动上重点谈及AI思考 [5] - 2025年2月11日马云现身阿里杭州园区,前往闲鱼工位 [5] - 2025年4月10日在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马云表示高科技应呵护人间烟火而非仅征服星辰大海 [6] - 马云强调科技人员责任是让AI更懂人类、更好服务人类,而非取代人类 [6] 其他相关信息 - 湖畔小屋是1999年阿里初创团队工作场所,工程师们常打地铺 [1] - 吴泳铭表示阿里历史上颠覆性创新都源于打破常规选择艰难道路 [3]
阿里内部内网互通并启动工牌焕新,知情人士:提升精神凝聚力
新京报· 2025-05-10 12:33
公司内部调整与文化建设 - 阿里巴巴全面打通内网权限并调整员工跨业务流动机制 启动工牌焕新 [2] - 公司否认马云回归及取消1+6+N模式的传闻 强调创始人从未离开 [2] - 权限打通聚焦精神文化层面 旨在提升员工凝聚力 [2] - 复刻版"湖畔小屋"亮相杭州总部 象征持续创业精神 [3] 管理层动态与战略方向 - CEO吴泳铭呼吁员工回归初心 以创业者心态应对AI科技革命 [2] - 马云现身杭州总部 佩戴"风清扬"工牌并鼓励员工坚持创新 [3] - 公司过去两年围绕"用户为先 AI驱动"战略重组业务优先级 [4] - 未来将以饱和式投入聚焦核心战役 强调整体协同价值 [4] 业务战略与技术创新 - 阿里巴巴明确AI驱动为核心战略 主动进行业务聚焦 [4] - 公司处于人工智能时代新起点 计划通过战略重组把握机遇 [4]
马云现身打卡阿里总部“湖畔小屋”,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
搜狐财经· 2025-05-09 21:15
公司动态 - 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现身阿里总部"创业公寓"湖畔小屋,鼓励员工坚持创业精神和持续创新 [1][4] - "湖畔小屋"是等比例复刻1999年马云和创始团队创业的湖畔花园16幢1单元202室,开放3天已成为阿里总部和杭州未来科技城最热打卡地之一 [4] - 1999年马云和创始团队在湖畔花园简陋的毛坯房开始创业,包括吴泳铭在内的工程师们有时写程序晚了就打地铺 [6] - 2003年非典期间阿里全员居家隔离办公,淘宝在此期间于湖畔花园上线,2004年阿里决定将每年5月10日定为"阿里日" [9] - 阿里妈妈、钉钉等诸多创新业务均在湖畔花园孵化 [9] 企业文化 - 吴泳铭发布《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帖子,呼吁全体阿里员工回归初心,重新创业,强调阿里巴巴永不止息的创业精神和永远对创新的追求 [9] - 吴泳铭表示重新创业路上唯一不能变的是初心: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客户价值,站在未来思考 [9] - 马云在2019年重回湖畔花园时表示阿里巴巴会一直铭记湖畔文化和"车库文化",这种梦想让公司砥砺前行 [10] 历史回顾 - 1999年阿里创业团队在小区石凳上开会讨论互联网发展 [8] - 1999年工程师们在创业间隙难得的放松 [8] - 2019年马云重回湖畔花园创业地的视频再次在阿里内网走红 [9][10]
阿里吴泳铭再提创业,将采用“饱和式投入”打法
虎嗅APP· 2025-05-09 18:47
阿里巴巴战略调整 - 公司CEO吴泳铭提出"回归创业初心"战略,要求以饱和式投入聚焦核心战役,包括国内外电商、AI+云计算、互联网平台产品,并强调长期全局价值优先[2][8] - 核心战役将采用多业务协同模式,通过组织架构整合(如2025年重叠资源合并)和高管人事调整强化协同效应[3][6] - 改革涵盖绩效机制、考核体系、工具支持三大维度,明确将AI增量指标纳入员工考核(如电商板块要求AI工具渗透率提升)[6][8] AI驱动业务转型 - 2025年起全业务线推进AI化转型,电商板块将AI带来的GMV增量、用户增长数据列为团队核心指标[6] - AI技术被用于解决"部门墙"问题,例如报表审核环节应用AI后提升人效并降低沟通成本60%以上[6] - 公司计划通过AI工具客观评估员工绩效,减少主观因素影响,同步探索AI to C新方向突破[6][8] 组织与人才机制变革 - 研究跨部门人才流动方案,拟取消"兄弟公司跳槽需清司龄"传统制度,建立技术人才专属晋升通道[3] - 推动年轻高潜人才(尤其技术岗)快速晋升,目标本财年内完成新基础架构和流程制度搭建[3][6] - 复刻湖畔小屋象征性举措旨在重塑创业文化,配合绩效考核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4][10] 战略背景与行业动向 - 调整契机源于AI技术革命,公司认为既有优势可能因技术跨代际创新转变为劣势[5][8] - 行业面临效率瓶颈,AI被视为突破组织惯性的关键工具,可重塑业务流与用户体验[6][9] - 公司历史创新案例(淘宝、支付宝)被重申为参照系,强调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创造价值[9][10]
阿里吴泳铭再提创业,将采用“饱和式投入”打法
虎嗅· 2025-05-09 11:06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提出公司需回归创业初心,以创业者心态开启新征程,并采用"饱和式投入"打法聚焦核心战役[1][6][8] - 公司战略聚焦国内外电商、AI+云计算、互联网平台产品三大方向,并寻求AI to C领域的突破[1][4] - 组织变革包括跨部门协同、人才流动机制优化、绩效考核体系AI化,旨在重塑业务流和内部生存法则[2][4][7] 战略调整 - "饱和式投入"将集中资源于核心战役,强调长期全局价值而非短期局部利益,多业务协同作战[1][6] - 2025年以来已整合部分重叠资源和高管人事,未来将继续调整组织架构以强化协同效力[2] - 战略主线明确为"用户为先、AI驱动",业务方向已进行优先级重组[6][7] 组织与文化变革 - 研究跨部门人才流动、年轻技术人才晋升体系,可能取消内部跳槽需清司龄的传统模式[2] - 复刻湖畔小屋象征性举措旨在重拾创业精神,呼应"阿里日"文化焕新[3][7] - 考核机制纳入"AI增量指标",例如电商板块要求推动商家采用AI工具并跟踪GMV增量[4] AI转型 - 全业务线推进AI化转型,AI工具已应用于报表审核等环节,提升人效并降低沟通成本[4] - 通过AI辅助工具客观评估员工绩效,减少主观因素,重塑利益分配制度[4][7] - 高层认为AI能解决"部门墙"等大厂通病,技术革命将重构业务流和组织运作方式[4][7] 长期愿景 - 强调创造客户价值和社会问题解决的初心不变,以创新基因应对技术浪潮[7][8] - 目标是通过深层改革建立新基础架构,为未来若干年发展奠定制度基础[2][7]
传承基石,创新未来:佑磊新征程启航——专访佑磊国际有限公司经理兼财务长刘孝婷
搜狐财经· 2025-04-29 19:22
公司背景与传承 - 佑磊起源于中国台湾,最初从事石材行业开发,后扩展至国际贸易等领域 [1] - 公司由刘孝婷父母创办,她将接手财务和国际贸易板块,以创新理念推动发展 [1] - 企业文化包含四项核心原则:诚信、创新、服务、关怀,这些原则指导公司应对行业机遇与挑战 [4] 领导力与价值观 - 刘孝婷母亲李仪娉的创业精神(务实、以客户为中心)深刻影响公司发展 [4] - 刘孝婷希望以家族创业精神激励年轻女性勇敢追梦 [5] - 公司设立员工激励计划,鼓励创新并优化培训标准以支持持续发展 [10] 行业成就与荣誉 - 2024年荣获欧洲质量研究协会(ESQR)颁发的“质量选择奖”,标志国际化发展新起点 [7] - 2024年佑磊国际凭借健康零食创新获BIZZ奖项“激励奖”,涵盖管理体系、创新等七个维度 [8] - 刘孝婷在2024 BIZZ ASIA活动上荣获商业卓越奖 [3] 产品与市场战略 - 旗舰产品Vegky香菇干主打健康绿色食品,推出低钠、低糖、高营养等多元化产品 [9] - 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品牌故事分享)强化消费者触达与情感链接 [9] - 与其他健康食品品牌及环保组织合作,联合营销提升市场知名度 [9]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数字化转型包括电商平台建设和大数据技术应用 [9] - 投资环保包装材料、减少碳足迹,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10] - 生产过程中注重可持续且符合商业伦理的原材料采购 [10] 行业趋势与展望 - 石材行业面临个性化需求上升趋势,公司注重生产效率提升和先进技术应用 [4] - 健康零食市场需求增长,公司通过产品多元化满足消费者需求 [9]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开拓更广阔发展空间 [4][10]
见面Lite丨吉姆罗杰斯对话王石:在不确定旷野中寻找投资与人生的答案
华尔街见闻· 2025-02-28 12:37
投资理念 - 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所投资领域 不追逐风口 而是专注熟悉领域[4][5] - 寻找价格低廉且正发生积极变化的标的 需提前2-3年发现市场变化迹象[7] - 投资第一原则是不要赔本 只投入可支配资金并专注非常了解的领域[8] - 受冲击行业若出现积极调整可能蕴含巨大机会 如疫情后的旅游业变革[7] 中国投资机遇 - 中国正经历第四次崛起 企业家精神是重要驱动力[4][16] - 1984年中国尚未建立股市 但已显现巨大潜力 早期投资者获得超额回报[15] - 实地考察破除对中国的误解 发现其人民勤劳聪慧且重视教育[16][17] - 新疆、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蕴含丰富投资机会与文化价值[17] 全球化视野 - 驾车穿越不同国家能发现被忽视的投资机会 如中国证券交易所设立[15] - 实地考察比二手信息更可靠 多数国家实际情况与宣传存在差异[11] - 非洲部分国家仍处贫困 但对比研究可发现各国发展差异与潜力[11] - 旅行是最佳教育方式 能破除偏见并建立独立判断能力[9][12] 创业精神 - 创业需保持好奇心与勇气 如王石二次创业聚焦碳中和领域[21] - 成功企业家普遍热爱事业 将工作视为乐趣而非负担[22] - 年轻一代需继承冒险精神 开拓陌生领域以应对内卷困境[20] - 明确目标并找到乐趣是克服创业困难的核心动力[22] 行业观察方法 - 通过跨文化商业观察发现机会 如西安旅游业与硬通货积聚[20] - 关注技术变革如人工智能 但需认识到世界持续变化的本质[8] - 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自然人文景观反映地区独特发展路径[15] - 比较各国历史辉煌周期 中国是唯一多次崛起的文明体[16]
字节跳动的图虫往事
晚点LatePost· 2024-11-04 21:53
字节跳动的创业文化演变 - 字节跳动早期通过收购具有创业精神的团队(如图虫)来注入创新活力,创始人张一鸣看重创业者对推荐系统的信念与执行力 [3][6] - 公司采用“App工厂”模式,头五年推出几十个新产品,其中至少三个用户破亿,抓住智能手机与4G普及红利 [4] - 早期员工如陈林、张楠、张利东等均来自创业背景,打破规则推动头条、抖音等核心产品成功 [9][10] 图虫的发展历程 - 图虫始于2009年北大摄影协会会长沈振宇的创业项目,早期定位摄影师社区,支持960像素高清图片上传,积累小众用户但商业化困难(年收入仅几十万) [6] - 2014年字节以约1500万元收购图虫,意图规避图片版权风险并探索相册产品“时光相册”,后因需求不成立项目终止 [6][7] - 2016年字节收购东方IC并入图虫,转向版权售卖业务,但随抖音崛起及AIGC冲击(如文生图工具普及),图虫逐渐边缘化并于2024年10月出售 [7][8] 大公司病的显现与挑战 - 字节员工从2018年4万增至超10万,新业务创业者需面对多层汇报与职能部门制约,创新空间压缩 [4][11] - 双月会等机制失效,管理层难以直接支持创业者,集体决策替代单一路径依赖(如游戏、教育行业试错成本高) [11] - 2023年CEO梁汝波承认大公司病严重,大模型布局落后同行五年,人才流失至初创公司效率显著提升 [11] 行业规律与公司生命周期 - 公司规模扩张后流程制度化,员工易混淆“过程与实质”,层级成为创新负担 [12] - 字节效仿Google管理方法但难逃官僚化,收购团队反馈Google现况类似“老鼠困于流程迷宫” [11][12] - 创业精神识别难度增加,悬殊体量下收购谈判难以平等,安全选择优先于高风险创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