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多措并举助力企业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海南日报· 2025-10-24 09:39
公司业务与规划 - 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夏威夷果的日常坚果加工业务 [1] - 公司计划在车间二层开展开心果加工业务 制作开心果酱产品销往欧洲中高端市场 [1] - 公司近期在与每日坚果品牌洽谈合作 计划为其提供坚果加工服务 [1] 公司产能与业绩 - 公司已建成年产2万吨的加工生产线 [1] - 公司预计年出口额达到5亿元 [1] - 公司成为东方市首家享受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企业 [1] 政策支持与效率 - 公司从2024年初签约到政策落地全流程用时不到一年 [1] - 公司成功案例入选2025年海南省营商环境宣传年优秀典型案例 [1] -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实施全周期陪跑服务模式 在项目洽谈阶段提前介入并精准解读政策优势 [1] 生产优化与成果 - 通过指导优化生产线布局和工艺流程 公司夏威夷果加工增值率达到30%以上 [1] - 公司成功获批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试点资格 [1]
为封关做准备 海南自贸港首批经认定自产货物企业名单公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02:16
政策核心与定义 - 海南省发布首批纳入《经认定的海南自产货物企业(货物)名录》的企业及货物名单,涉及4个市县的4家企业共5种货物 [1] - 经认定的海南自产货物是指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生产加工并被加工增值备案企业采购使用、纳入增值成分的货物 [1] - 封关运作后,加工增值备案企业使用经认定的海南自产货物,可在计算增值率时从境内采购料件价格中扣除海南自产货物价格,纳入增值成分 [1] 具体企业及货物 - 首批入选的4家企业分别来自澄迈、保亭、乐东、东方4个市县 [1] - 纳入名录的自产货物具体为咖啡豆、椰子、日晒腌制盐、小包装食盐和精制盐 [1] 政策实施时间与目的 - 建立供货关系的加工增值备案企业采购使用名单内企业的自产货物,自2025年12月18日起可被纳入增值成分 [1] - 此举是为封关运作后企业适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提前做准备,以便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优惠 [1] 后续工作安排 - 海南省商务厅将联合市县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海关,加强跟踪服务 [1] - 后续工作重点为指导自产货物企业做好与加工增值备案企业的购销、测算等工作,支持企业拓展更多客户 [1]
海关总署: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将在四个方面作出优化
新华网· 2025-08-12 14:24
政策核心与定位 - 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之一 [1] 政策试点与优化背景 - 该政策于2021年7月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开展试点 [1] - 封关后政策主要在四个方面作出优化 [1] 政策优化具体内容 - 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取消对享惠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限制 [1] - 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1] - 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将海南自贸港自产货物的价值计入增值部分 [1] - 扩大加工增值累计的适用范围 [1]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将从四方面优化完善
新华网· 2025-08-12 14:04
政策优化方向 - 海关总署将从四个方面对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进行优化完善 [1] - 政策优化针对封关后的实施阶段 [1] - 优化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政策效能 [1]
与现行试点政策相比作了哪些调整优化?
搜狐财经· 2025-08-06 08:50
政策核心定义 - 对海南自贸港内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且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 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但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1] 政策发展历程 - 政策于2021年7月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开展试点 试点范围最初仅2.3平方公里 [1] - 经过4年多发展 试点范围已由洋浦保税港区扩大至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域 [1] - 海关总署会同相关部门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 制定了封关运作后的税收征管暂行办法 [1] 封关后政策优化要点 - 放宽企业享惠门槛 取消对享惠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限制 [1] - 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此前仅允许保税货物开展试点 [1] - 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 将海南自由贸易港自产货物的价值计入增值部分 使企业更容易达到30%的增值率 [1] - 扩大加工增值累计适用范围 允许保税货物经上下游不同企业加工产生的增值部分累计计算 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1] 政策影响评估 - 封关运作后政策享惠门槛降低 受益面扩大 能够较好满足岛内企业生产需要 [1] - 政策有利于培育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1]
财政部:海南自贸港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
搜狐财经· 2025-08-04 17:06
海南自贸港税制改革 - 财政部将继续深化海南自贸港税制改革 包括落实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现行优惠政策 适时调整进口征税商品目录 进一步优化离岛免税购物政策 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税收政策 推进销售税改革研究工作[4] 海关监管优化 - 海关对海南自贸港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监管原则 "一线"进口对零关税货物和保税货物实施径予放行 "二线"出岛申报手续简化 报关单项目从105项压缩至42项[5][6] - 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将进行四方面优化: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取消60%主营业务收入限制 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将自产货物价值计入增值部分 扩大加工增值累计适用范围[7] 贸易管理清单 - 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 限制进出口货物 物品清单》 取消60个商品编码的旧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 覆盖约80%纳入进口许可证管理的旧机电产品 允许38个商品编码产品开展保税维修 实现全国最高开放水平[8] 零关税政策升级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 从现行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占全部商品税目比例达到74% 比封关前提高近53个百分点 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单位[9] 封关运作安排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正式启动时间为2025年12月18日 封关不是封岛 人员往来保持便捷高效 到海南出差旅游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10][12] - 封关政策已准备就绪 包括进口征税商品目录 禁限清单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 硬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信息系统建设完成 压力测试正在推进[11] 封关政策特征 - 现阶段封关政策措施概括为"四个更加":实施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高至74%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实施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 实施更便利的通行措施设置10个二线口岸 实施更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13] - 全岛封关运作将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政策制度 一线与境外实施自由便利进出举措 二线与内地实施精准管理 岛内实现要素相对自由流通[14]
上半年企业新增享惠货值超31亿元
海南日报· 2025-07-30 09:16
政策实施成效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应用攻坚行动成效显著,企业享惠货值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2] - 2023年以来累计内销货值达100.3亿元,同比增长122%,免关税约8.4亿元,同比增长121% [2] - 2024年上半年新增享惠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4.42倍,减免税款约2.33亿元,同比增长5.1倍 [1][2] 企业参与情况 - 加工增值试点申报企业达到200家,同比增长426%,获批资格企业123家,同比增长224% [2] - 享惠企业数量达48家,同比增长153% [2] - 政策应用场景新增10个,累计达到44个 [2] 行业覆盖与货品应用 - 48家享惠企业覆盖10个行业类别,其中农副食品加工18家、医药制造13家、珠宝首饰制造7家、食品制造4家 [2] - 货品应用场景涉及44种,包括牛羊肉制品、猪肉制品、海参、珍珠饰品、蓝宝石饰品、食品添加剂、聚丙烷等 [3] 未来发展举措 - 持续深化加工增值政策应用攻坚行动,加大新场景挖掘和政策推介力度 [3] - 加快构建加工增值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精准招商,重点开展“案例招商、集群招商” [3] - 聚焦细分产业形成典型案例,招引同类型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加工增值产业品牌 [3]
海关总署副署长答21:海南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受益面将扩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2:42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于2020年6月发布 五年来已初步建立政策制度体系 [1] - 海南岛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高至74% [1] - 加工增值达到30%的产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1]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发展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2021年7月首次在洋浦保税港区试点 2024年9月扩围至全岛符合条件企业 [2] - 政策实施4年来备案企业122家 内销货值100.3亿元 免税8.4亿元 [2] - 覆盖行业从粮油玉石肉类扩展到医药珠宝石化等多个制造产业 [2] 封关后政策优化内容 - 取消企业鼓励类产业收入占比60%的限制 放宽享惠门槛 [3] - 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3] - 允许海南自产货物价值计入增值部分 优化计算公式 [3] - 上下游企业加工增值可累计计算 鼓励产业链延伸 [3]
海关总署副署长答21:海南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受益面将扩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2:33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 - 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6月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支持海南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五年来推出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创新举措,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2] - 海南岛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后将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 [2] - 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 [2]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发展 - 2021年7月海关总署印发《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暂行办法》,明确实施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3] - 2022年9月政策扩围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重点园区,2024年9月进一步扩围至海南自由贸易港内符合试点条件的企业均可开展 [3] - 政策实施4年来,海南省共有加工增值备案或获批试点企业122家,加工增值内销货值约100.3亿元,免税约8.4亿元 [3] - 覆盖行业从最初的粮油、玉石、肉类等领域,拓展到医药、珠宝、石化等多个制造产业 [3] 封关后加工增值政策优化 - 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取消对享惠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限制 [4] - 扩大进口料件范围,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 [4] - 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将海南自由贸易港自产货物的价值计入增值部分 [4] - 扩大加工增值累计的适用范围,允许保税货物经过上下游不同企业加工制造产生的增值部分累计计算 [4] 政策效果评估 - 封关后的加工增值政策享惠门槛降低,受益面扩大,能够较好满足岛内企业生产需要 [5] - 政策有利于培育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5]
海南自贸港2025年12月封关运作,零关税商品税目将从1900个扩至6600个
搜狐财经· 2025-07-23 11:23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时间节点 - 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时间节点选择具有改革开放纪念日象征意义 [1] "零关税"政策调整 - 现行进口"零关税"商品清单涵盖约1900个税目 封关后将扩展至约6600个税目 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1] - "零关税"商品占全部商品税目比例达74% 较封关前提升53个百分点 [1]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 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企事业单位 [1] 封关政策体系特征 - 货物"零关税"政策更优惠 "一线"进口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高至74% [1] - 贸易管理措施更宽松 对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1] - 通行措施更便利 设置8个"一线"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 [1] - 监管模式更高效 实行低干预高精准管理 [1]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优化 - 享惠企业门槛放宽 取消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限制 [2] - 进口料件范围扩大 加工增值计算公式优化 海南自产货物价值可计入增值部分 [2] - 加工增值累计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2] 封关准备进展 - 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禁限清单等政策文件已制定完成 [2] - 封关硬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信息系统建设到位 [2] - 压力测试演练推进中 "管得住"能力明显增强 [2] 人员与货物管理 -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无需额外办理证件 [2] - 大多数货物及所有人员物品交通工具进出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封关前后基本无变化 [2] 禁限清单管理制度创新 - 首次全面列明禁止限制管理措施范围 [2] - 取消60个商品编码旧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 [2] - 允许38个商品编码产品开展保税维修 实现全国最高开放水平 [2] 战略意义 - 全岛封关运作是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标志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新阶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