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绿证价格大涨9月天然气消费增速回调-20251103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3 15: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核心观点 - 绿证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2025年三季度绿证平均交易价格较一季度增长210% [8] - 全球天然气价格涨跌互现,美国Henry Hub现货价格周度环比上涨11.16%至$3.57/mmBtu,创近半年新高 [4][11] - 2025年9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31.9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6%,主要受工业用气需求疲软拖累 [4][32] - 拉尼娜现象导致冷冬概率较高,叠加2024/25冬季供暖需求较弱形成的低基数,预计4Q25及1Q26城市燃气销售增速有望快速提升 [4][32] - 国际油价中枢下降利好挂钩油价的长协资源成本回落,推动我国进口天然气综合成本下降 [4][32] 电力行业总结 - 2025年9月全国核发绿证2.29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58亿个,占比68.86%;1-9月累计核发绿证21.08亿个,可交易量14.35亿个 [4][8] - 绿证市场量价齐升,三季度均价较一季度增长210%,主要因市场机制完善、需求拓展和国际认可度提升 [8] - 多年期绿色电力交易规模超300亿千瓦时,分布式项目聚合参与绿电交易规模达28亿千瓦时 [8] - 水电受益于秋汛来水偏丰,扭转三季度发电形势;绿电运营商环境价值释放增强长期回报;核电延续高速核准节奏,2025年已核准10台机组 [4][9] 燃气行业总结 - 全球气价分化明显:美国Henry Hub现货周涨11.16%,荷兰TTF现货周跌5.42%至€30.35/MWh,英国NBP现货周跌5.42%至73.15便士/色姆 [4][11] - 美国10月LNG原料气需求达166亿立方英尺/日,创历史新高,推动气价回升;欧洲天然气库存水平为82.84%,约为五年均值的90.7% [13][18] - 中国LNG全国出厂价4407元/吨,周度环比上涨3.11%;LNG综合进口价格3693元/吨,周度环比上涨6.93% [4][30] - 城市燃气行业受益于成本回落和价改推进,推荐关注港股城燃企业和天然气产业链一体化标的 [4][33] 其他板块投资建议 - 火电:煤价下跌后部分电价稳定地区盈利能力大幅改善,降息周期中财务费用有下降空间 [4][9] - 电源装备:雅下工程开工推动需求长期释放 [4][9] - 气电:广东容量电费提升将提振气电盈利稳定性 [4][9] - 环保:受益于化债和互换便利推进,关注业绩稳健的高股息标的 [4]
高盛:美国电力项目储备,光伏风电集中未来两年,天然气和储能未来规划激增
美股IPO· 2025-11-03 12:39
当前电力装机增长态势 - 2025年前9个月美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32吉瓦 达到高盛全年预测的54% 主要由19吉瓦太阳能和11吉瓦电池储能贡献 光伏和储能合计占比超过90% [3][4] - 可再生能源项目延期率处于高位 约36.5%规划光伏项目和38.6%规划风电项目面临超过6个月延期 而天然气项目延期率仅为11.2% [5] - 煤炭产能退出速度慢于预期 今年仅退出约2吉瓦 远低于高盛预测的13吉瓦 [5] 短期与长期项目规划分化 - 规划中的太阳能项目总容量达到122吉瓦历史新高 绝大多数计划在2026至2027年并网 仅这两年规划的光伏项目容量就分别达到高盛对这两年预测的94%和99% [1][3][6] - 2028年之后可再生能源项目储备急剧下降 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和储能项目集中上马 约65%规划天然气项目预计在2028至2030年间投产 [7] - 规划天然气项目容量同比激增127%达40吉瓦 规划储能项目容量同比激增60%达67吉瓦 仅2028年一年规划天然气项目就相当于高盛对该年预测的103% [1][3][7] 行业核心制约因素 - 劳动力短缺是实现电力增长目标的核心制约因素 为满足2030年需求 电力和电网行业需要增加超过50万个工作岗位 [8] - 美国30%的电工已接近退休年龄 而培养一名熟练技术人员需要3-5年 [9] - 工人短缺已成为仅次于政府审批延误的第二大项目延期原因 可能严重影响项目执行并推高劳动力成本 [10]
美国电力项目储备:光伏风电集中未来两年,天然气和储能未来规划激增
华尔街见闻· 2025-11-02 16:57
当前电力装机增长态势 - 截至2025年9月,美国年内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32吉瓦,主要由19吉瓦太阳能和11吉瓦电池储能贡献,完成高盛全年预测的54% [1] - 当前电力扩张主要由绿色能源驱动,光伏和电池储能在前九个月新增容量中合计占比超过90% [2] - 可再生能源项目延期率处于高位,约36.5%规划光伏项目和38.6%规划风电项目面临超过6个月延期,而天然气项目延期率仅为11.2% [2] - 煤炭产能退出速度慢于预期,今年仅退出约2吉瓦,远低于预测的13吉瓦 [2] 长期项目规划与结构转变 - 规划中太阳能项目总容量达122吉瓦历史新高,天然气和储能规划容量同比激增127%和60%,分别达到40吉瓦和67吉瓦 [1] - 在建和待审批可再生能源项目绝大多数计划在2026至2027年并网,这两年规划光伏项目分别占预测新增容量的94%和99% [3] - 2028年之后可再生能源项目储备急剧下降,约65%规划天然气项目预计在2028至2030年间投产 [3] - 仅2028年一年规划天然气项目就相当于高盛对该年预测新增容量的103%,储能项目规划容量也达67吉瓦 [3] 行业核心制约因素 - 劳动力短缺是实现电力增长目标的核心制约因素,为满足2030年需求,电力和电网行业需增加超过50万个工作岗位 [4] - 所需岗位中约30万名分布在制造业、建筑和运维领域,另有20.7万名分布在输配电领域 [4] - 美国30%电工已接近退休年龄,培养一名熟练技术人员需3-5年,工人短缺是仅次于政府审批延误的第二大项目延期原因 [4]
2025年中国波浪能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11-01 16:07
波浪能行业概况与定义 - 波浪能是海洋能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储量、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可预测性,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 - 行业内部普遍按照能量的捕获方式将波浪能发电装置分为越浪式、振荡浮子式及振荡水柱式三大类,且每一类通常有固定式和漂浮式之分 [8] - 波浪能发电能量转换经过三级:一级转换为捕能机构将波浪能转换为传动系统所需能量,二级转换为传动系统将能量转换成发电机所需形式,三级转换为发电机将能量以电能形式输出 [11] 全球波浪能市场现状 - 全球海洋能资源丰富,理论年发电量超过76×10^12 kW·h,有望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保障 [1][15] - 2024年全球IEA OES成员国波浪能运营容量为3.2 MW,已授予和在建容量为3.2 MW,已或许可容量为1.4 MW [1][15] - 美国、英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发布中长期海洋能发展目标,将海洋能作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方向 [1][15] 中国波浪能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中国波浪能装机容量为3.83 MW [2][17] - 与其他海洋新能源如海上风能、太阳能等相比,波浪能的能量密度最高,成为当前全球海洋能开发的热点方向之一 [2][17] - 国内波浪能产业前期发展速度较慢,大型项目较少,因此行业装机容量集中度较高 [2][20] 中国波浪能产业政策环境 - 自然资源部、发改委等六部门于2025年2月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海洋能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电力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1][13] - 政策支持在波浪能资源富集区域稳步推进建设兆瓦级波浪能规模化试点工程,鼓励波浪能与海上风电同场开发,共建共享配套基础设施 [1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14] 波浪能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波浪能行业领先企业主要包括杭州巨浪能源科技、南网科技、华电科工、山东华特拓疆、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等 [2][20][21] - 杭州巨浪能源科技是我国首家专业致力于海洋波浪能开发的企业,在波浪能领域拥有40多年的研发积累 [21] -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研制的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已完成长期远海并网发电 [21] 波浪能技术发展路径 - 加大波浪能开发装备研制力度,推动波浪能开发装备产业化发展是加快中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关键一环 [2][17] - 典型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点头鸭式、摆式、点吸收式和振荡水柱式等,其中点吸收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 [9] -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包括研制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核心装置,突破规模化开发瓶颈,支撑可再生能源多元协同化发展 [14]
全球首张!我国项目获颁“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氨”国际认证
科技日报· 2025-11-01 16:07
项目认证与核心特点 - 国家电投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正式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系统(ISCC EU)审核,获颁全球首张“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氨”认证证书 [1] - 认证的“可再生”属性指项目所产的绿氨完全由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备 [3] - 认证的“非生物来源”特指通过“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氢合成氨”这一全流程工业化路径生产的氨产品,区别于传统利用秸秆、沼气等生物质原料制氨方式 [3] 行业意义与市场影响 -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3] - 证书的取得标志着大安项目所生产的绿氨成功获得进入国际绿色氨市场的“通行证” [3] - 该项目对推动全球氢能及氢基能源的规范化、商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3]
新闻发布︱新华社: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长47.7%
国家能源局· 2025-11-01 11:03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有力支撑全社会电力供应。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 电量达2.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5%,约占全部发电量四成左右,达到同期工业用电量的六成左右。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能源重点项目资金和要素保障不断强化,项目投资加快 形成实物工作量,全国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达到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8.2%。( 王希 戴小河 ) (来源:新华社) 记者3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 84.4%。其中,水电新增716万千瓦,风电新增610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含光热)新增2.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05 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当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国家能源局锚定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有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接近22亿千 ...
3.10亿千瓦、7.46亿吨……中国经济三季度报数据亮眼“多点开花”
央视网· 2025-11-01 10:41
可再生能源行业 - 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 [1][3] - 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约占全部新增装机的84.4%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89万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四成 [3] 钢铁行业 - 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粗钢产量7.46亿吨,实现产量调控目标 [5]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为960亿元,同比增长1.9倍 [5] - 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抗风险能力提升 [5] 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全国贸促系统签发原产地证书等各类证书数量同比增长17.64% [7] - 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份数共计24.25万份,同比增长25.57% [7]
多部门发布中国经济三季报 涉及能源生产、钢铁企业运行、外贸、老旧小区改造
央视网· 2025-11-01 00:40
央视网消息:国家能源局、中国贸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10月31日发布前三季度最新数据,涉及能源生产、钢铁企 业运行、外贸、老旧小区改造等多方面。 今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长47.7% 国家能源局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 84.4%。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89万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四成左右,有力支撑了全社会电力供应。 今年前三季度:贸促系统签发原产地证书同比增长17.64% 中国贸促会10月31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等各类证书,较上年同比增长 17.64%。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份数共计24.25万份,同比增长25.57%,印证了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展现出较强韧性。 今年前三季度:钢铁企业利润总体提升 抗风险能力增强 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粗钢产量7.46亿吨,实现粗钢产量调控目标。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 业利润总额为960亿元,同比增长1.9倍,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 ...
MasTec(MTZ)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1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收入接近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 [4] - 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3.74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为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4] - 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48美元,比市场预期高出近0.20美元 [4] - 季度末积压订单为168亿美元,环比增加约3.25亿美元,所有业务板块均实现积压订单增长 [4] -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上调至140.75亿美元,调整后EBITDA指引为11.35亿美元,略高于此前指引区间的低端 [25] - 2025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为6.40美元,较2024年增长62% [25] -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89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3600万美元,略低于预期 [26] - 季度末总流动性约为20亿美元,净杠杆率为1.95倍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通信业务 - 第三季度收入增长33%,EBITDA增长38%,全部为有机增长 [5] - 第三季度EBITDA利润率为11.3%,较去年同期提升40个基点,较第二季度提升140个基点 [5][18] - 积压订单为51亿美元,尽管季度收入创纪录,仍实现小幅环比增长 [18][19] - 无线业务因地域扩张和向现有客户提供新服务而实现稳健增长 [8] - 有线业务需求强劲,受益于宽带基础设施建设 [8] 清洁能源与基础设施业务 - 第三季度收入增长20%,EBITDA增长36%,几乎全部为有机增长 [5] - 第三季度EBITDA利润率为8.5%,较去年同期提升100个基点,较第二季度提升110个基点 [5][21] - 可再生能源需求非常健康,业务执行良好,利润率达到高个位数目标 [12] - 工业和基础设施业务持续增长,关键项目执行带来强劲利润率 [12] - 积压订单为50亿美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2%,预订出货比为1.1倍 [12] 电力输送业务 - 第三季度收入增长17%,EBITDA增长21%,全部为有机增长 [5] - 第三季度EBITDA利润率为9.4%,较去年同期提升30个基点,较第二季度提升70个基点 [5][20] - 利润同比比较受到风暴恢复服务缺失以及GreenLink项目因许可延迟导致产量低于计划的影响 [9] - 积压订单同比增长11%,尽管消耗率增加,仍较第二季度略有增长 [10] - 季末后,输电和变电站集团获得了该部门有史以来第二大项目,预计2026年中启动 [11] 管道基础设施业务 - 第三季度收入增长20%,EBITDA利润率为15.4% [13][23] - 积压订单为16亿美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14] - 本季度新增预订超过6亿美元,预订出货比为1.2倍 [14] - 利润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预计第四季度将是该部门年内利润率最高的季度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非管道部门(通信、清洁能源与基础设施、电力输送)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EBITDA增长31%,EBITDA利润率提升60个基点 [6] - 电信基础设施市场保持活力,客户持续进行资本投资以支持全国宽带部署和AI应用 [7] - 电网投资需求前景乐观,客户对负荷增长和资本支出预测的反馈非常积极 [10] - 管道市场前景显著改善,天然气将在未来能源发电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6][15] - 数据中心建设相关的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为光纤部署带来额外增长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业务多元化有助于从发电和输电格局变化中受益 [6] - 持续优化运营模式以产生最佳利润率结果,并看到多个实现更好利润率的杠杆 [16] - 资本配置策略优先支持通过设备和产能扩张实现的强劲有机增长机会 [27] - 同时评估机会性的增值收购,并保持股票回购授权 [27] - 在输电项目执行方面,公司专注于审慎的风险管理方法 [54] - 数据中心市场提供巨大机遇,公司已参与多个环节,未来有望承担更大角色和更高收入份额 [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所有服务的终端市场的市场条件持明显乐观态度 [4] - 对基于各业务强大需求驱动因素的预期增长保持强烈信心 [16] - 管道部门的短期和长期增长前景乐观 [15] - 对2026年共识预期的10%收入增长和20%以上的EBITDA增长感到满意 [45] - 通信业务在2026年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74] - 可再生能源业务积压订单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为2026年强劲前景提供支持 [58] 其他重要信息 - GreenLink项目2025年收入预期从3.75亿至4.25亿美元下调至约2.5亿美元,但项目最终将建成,预计2026年活动将增加 [38][39] - 管道项目授予方式发生变化,客户在签订最终合同前即做出承诺,导致可见积压订单低于实际可见度 [15][30] - 公司预计管道部门收入在2027年及以后有望达到或超过历史高点(约35亿美元) [30][68] - 风电业务取得显著成功,预计将获得公司历史上四个最大风电项目中的三个 [84] - 电池存储业务已成为投资组合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是2025年的增长驱动因素 [8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管道积压订单和2026年收入方向性指引 [29] - 管道业务授予方式发生变化,客户在最终合同签订前即做出承诺,导致积压订单可见度较低但公司内部可见度更高 [30] - 对202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充满信心,但实质性增长将在2027年及以后,对达到或超过历史收入高点(约35亿美元)的能力比上一季度更有信心 [30][68] 问题: 资本支出水平和并购策略,特别是燃气发电领域 [32] - 近期资本支出预计略高于折旧(约3亿美元),2026年可能达到3.5亿美元左右,取决于增长来源 [33] - 并购策略重点不变,未来将更活跃,但联合循环燃气发电并非重点领域,尽管客户要求探索新机会可能创造新的收入流 [34] 问题: GreenLink项目许可问题对指引的影响以及公司同时执行大型项目的能力 [36] - 第四季度指引变化主要源于GreenLink,该项目2025年收入预期下调至约2.5亿美元,但项目将建成,时间表若不变则未来年份负荷将增加 [38][39] - 新获得的输电项目(部门第二大)将有助于抵消GreenLink的影响 [39] - 公司对不同业务线的大型项目执行能力感到舒适,电力输送业务80-90%为维护性、经常性业务,项目部分虽增长潜力大但对整体组合风险较小 [40][41][42] 问题: 2026年每股收益8美元目标是否仍可实现或可能上调 [44] - 对市场共识的2026年10%收入增长和20%以上EBITDA增长(对应每股收益超过8美元)感到满意 [45] 问题: 第四季度利润率影响因素,运营支出投资与毛利率对比 [46] - 高速增长需要在新地域、新客户方面的投资,这些投资会暂时影响利润率,但将带来回报,公司重点仍是利润率改善 [47][48] 问题: 通信业务投资阶段和未来利润率演变 [50] - 利润率已改善至11.3%,第四季度预计同比提升近100个基点,尽管因新地域投资存在拖累,但市场热度高,BEAD计划、数据中心和AI驱动的光纤需求将提供进一步增长动力 [50][51][52] 问题: GreenLink项目延迟对整体盈利性的影响及输电项目风险考量 [53] - 预计GreenLink项目盈利性不会受到实质性影响,仅为时间推移,公司对该项目成功保持信心 [54] - 在所有业务中均采取审慎的风险管理方法,并通过合同保护来管理风险 [54] 问题: 为超大规模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及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目标 [57] - 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很高,公司已参与电力、光纤、土木工程等多个环节,未来有望承担更大角色并获取更高收入份额 [57] - 此前讨论的达到10亿美元数据中心收入的目标仍在推进中 [57] 问题: 清洁能源业务利润率可持续性及2026年增长展望 [58] - 清洁能源与基础设施业务表现强劲,利润率有望维持并进一步改善,积压订单处于历史高位,可再生能源业务增长快于基础设施业务,对2026年及以后前景感到舒适 [58] 问题: Hugh Brinson项目全额是否计入积压订单以及第四季度现金流驱动因素 [60] - Hugh Brinson项目主要部分已计入积压订单,部分潜在部分尚未计入 [61] - 第四季度现金流改善主要源于收入环比下降以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第三季度的69天改善至年中60多天的水平 [62] 问题: 通信业务有线与无线增长分化及Lumen合同影响 [64] - 有线业务规模大于无线业务且增长更快,无线业务主要受AT&T设备更换项目驱动,该项目始于2024年第四季度,推动了2025年增长,但第四季度比较基数更具挑战 [65] - 第四季度收入增长预计为中个位数 [65] 问题: 管道业务"影子积压订单"的规模及输电项目奖项 [67] - 公司认为管道业务收入有能力达到或超过历史高点(约35亿美元),这比上一季度更有信心 [68] - 季末后宣布一项重要的输电项目奖项,将于2026年中启动,详情将在下次财报会披露 [69] 问题: 历史积压订单转换率是否适用于未来 [70] - 积压订单的持续增长本身即预示业务势头,尽管未精确计算历史转换率,但公司看到业务动量和未来机会的支持 [72][73] 问题: 通信业务2026年增长展望 [74] - 通信业务在2026年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74] 问题: 输电项目执行容量(目前为两个大型项目)是否会扩大 [75] - 公司计划继续建设输电业务以承担更多项目,目标是从一个项目发展到两个,最终到三个,但需循序渐进 [76] 问题: 单循环燃气发电机会 [77] - 单循环燃气发电是巨大机遇,公司目前已有一定参与,但该业务风险特征不同,公司将谨慎参与 [78] 问题: 当前管道周期竞争环境和项目经济性 [80] - 项目盈利机会与历史水平无显著差异,目标是实现历史高水平利润率,而非追求过高利润,旨在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获取其资本支出中的可观份额 [80] 问题: 新地域扩张是受客户拉动还是公司主动布局 [82] - 新地域扩张既有现有客户需求拉动,也有新客户机会,公司品牌认知度提升带来更多新客户机会,扩张方式上近期以有机增长为主,认为长期回报更高 [82][83] 问题: 可再生能源业务中风力发电的角色 [84] - 可再生能源增长主要受太阳能驱动,但风力发电业务也保持健康,公司已获得重大风电项目,凸显了该业务的持久性和实力 [84] 问题: 电池存储业务增长及管道业务劳动力限制 [86] - 电池存储业务已成为投资组合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是2025年的增长驱动因素,预计2026年将继续增长 [87] - 管道市场活动复苏需要时间进行工程设计、许可和材料准备,早期的一些限制正在缓解,预计活动将在2026年下半年真正增加 [88]
前三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长47.7%
中国新闻网· 2025-10-31 21:26
前三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长47.7%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王梦瑶)中国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31日在北京指出,今年前三季 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10亿千瓦,同比增长47.7%,约占新增装机的84.4%。 张星在当天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有力推动能源结 构优化。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98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约占中国电力总装 机的59.1%,其中,水电装机4.43亿千瓦,风电装机5.8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含光热)装机11.27亿千瓦, 生物质发电装机0.47亿千瓦。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澍楠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有力支撑全社会电力供应。张星表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继续 保持稳定增长,约占同期工业用电量的60%。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