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型配置策略

搜索文档
策略周观点:财报和中观景气改善的交集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非银金融、消费、制造、科技、TMT、锂电池、光伏设备、电商、纺织服饰、乳制品与调味品、航运、军工、机器人、汽车、金融、酒类、食品饮料、国防军工、机械设备、核电、煤炭、新能源、半导体元件、工程机械、电池、化妆品、中游材料、中游组件逆变器、电池片、跨境电商、餐饮、PVC 玻璃等 公司:兴全、易方达、阿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走势**:上周市场缺乏明确主线,本周预计维持震荡,多空因素并存。多头因素有资金面和现货端情绪较好、关税缓和降低无序脱钩风险、出口修复带动盈利预期上修;空头因素有股指期货基差走扩反映偏空情绪、政策对冲力度减弱、社融数据偏弱以及传统日历效应影响[1][4][5] - **板块配置**:维持泛科技、内需和红利策略,有三点边际变化。一是公募新规利好权重股,最终选定基准以大盘中盘风格为主,大金融行业占比不低;二是科技板块投资支出逻辑有瑕疵,但产业事件密集催化短期交易机会;三是哑铃型配置策略在波动率下行环境下表现优异,建议关注上证 50[1][6] - **港股走势**:受关税缓和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港股吸引力有望提升,人民币升值利于南向资金流入,偏好港股资产配置[1][7] - **公募基金考核新规影响**:从公司层面看,新规下大部分基金经理若不满足考核要求公司压力大;投资经理相对淡定,应对策略有换策略和换基准;监管角度未来可能将业绩基准换成全收益指数,市场最终可能走向指数化。还建议关注主动运作的指数增强产品,如兴全沪深 300 增强和易方达沪深 300 精选增强[8] - **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监管选择**:一是坚守行业和风格,将基准换成行业或风格指数;二是以宽基作为基准指数,需面对更大竞争,最终靠业绩说话[9] - **市场资金面**:上周市场整体资金面环比基本持平,融资资金净流入但 ETF 北向交易活跃度低,成交平均额中枢小幅回落,交投情绪下滑。外资主动配置型净流出 A 股和港股,被动配置型净流入,关注其动向对市场风格的影响。内部资金热度小幅回暖,融资余额回升,杠杆资金把握主题性机会,ETF 大幅净流出[10][11] - **行业 ETF 资金流向**:主要净流出消费板块,制造和科技板块小幅净流出。产业资本持续发力,大股东增持和企业回购数量走高,有望成为市场新的托底力量[12] - **港股和美股资金面**:上周港股小幅卖出,南向资金单周流出规模达近两年来最高值;美股继续净卖出[13] - **四月份 A 股景气数据**:全行业景气数据环比下行,内需消费板块底部修复,制造板块景气改善放缓,TMT 板块整体景气韧性强[2][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5 月 14 日市场主要交易逻辑集中在公募欠配预期,但实际公募调仓并不明显[3] - 周四社融数据偏弱,但 618 预售高频消费数据良好,推动当天市场表现[3] - 阿里财报低于预期导致金融和酒类行业回调,科技端事件催化机器人、汽车等行业强势表现[3] - 截至四月底,亚洲区域配置型外资对 A 股仓位回升,全球配置型外资仓位回落至去年 9 月份水平[10] - 上周前四个交易日融资资金净流入约 43 亿元,规模有所缩减,国防军工、机械设备、非银金融板块净流入居前,汽车、计算机、食品饮料板块净流出居前[10][11] - 上周 ETF 净流出约 250 亿元,宽基与行业各占一半,宽基 TFE 主要净流出沪深 300、中证 500 等指数[11] - 今年 3 月新能源车销量和动力电池装机量环比回升,5 月电池排产数据继续改善,中游材料价格环比修复[15] - 今年 3 月光伏装机量有所改善,中游组件逆变器、电池片出口额环比修复,但整体 capex 削减力度不够[15] - 今年 3 月电商零售额及跨境电商出口数据环比明显修复,临近 618 促销力度不弱[15] - 今年 3 月纺织服饰国内零售同比增速持续修复,五一黄金周及 618 促销活动刺激短期需求上行[15] - 今年 3 月乳制品产量同比降幅收窄,4 月份牛奶零售额降幅低于生鲜乳平均价反映利润率可能改善,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回升,PVC 玻璃价格环比回落带来成本端压力减轻[15]
关注中等期限品种配置机会
长江证券· 2025-05-11 2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当前债券市场处于政策预期与基本面现实的多重博弈中,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特征,5月央行“双降”政策落地但市场反应克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5%附近窄幅震荡,投资者对后续政策空间持审慎态度。收益率曲线呈平坦化形态,机构可通过优化久期结构和加强流动性管理把握结构性机会,3 - 5年期信用债配置价值值得关注,需密切跟踪理财资金动向和政策信号边际变化 [2][6][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定力与曲线博弈:平坦化形态下的结构性机会挖掘 - 债券市场处于政策预期与基本面现实的多重博弈,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特征,5月央行“双降”后市场反应克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5%附近震荡,投资者谨慎源于理财资金配置短久期品种和5月政府债供给压力大。收益率曲线平坦,机构可把握结构性机会,关注3 - 5年期信用债,跟踪理财资金和政策信号 [6][16] 3 - 5Y信用债领涨,长久期二永债表现突出 - 4月28 - 30日,3 - 5年期AAA信用债指数微涨0.06%,5 - 7年期下跌 - 0.04%,7 - 10年期国股份行二级资本债上涨0.48%。基金和保险增持3 - 5年期二永债,理财对长久期参与度有限。建议聚焦3 - 5年期高等级信用债,如经济强省AA + 城投债和股份行二永债 [7] 理财修复动能不足,资金面阶段性趋紧 - 理财市场季节性波动,第14周规模回升1.93万亿元,第18周减少0.50万亿元,资金流入持续性弱。4月下旬全市场资金情绪指数从46升至50,跨月流动性阶段性趋紧但未极端紧张。利率债GVN占比波动大,信用债GVN占比整体下降 [8] 策略建议:哑铃型配置,等待政策催化 - 建议采取“中短久期城投 + 二永债交易 + 产业债防御”的哑铃型组合,城投债聚焦经济强省2 - 3年期AA + 品种,二永债把握4 - 5年期股份行品种利率波动机会,产业债优选公用事业、煤炭等内需板块。理财偏好短久期,3 - 5年期信用债利差有压缩空间,关注政策动向及外需变化 [9][45] 关注中等期限信用品种的结构性机会 3 - 5YAAA指数领涨信用品种 - 2025年4月28 - 30日,债券市场表现分化,总全价指数涨0.25%,国债总全价指数涨0.31%优于信用债的0.04%。细分来看,10年以上国债全价指数涨幅0.92%,3 - 5年AAA信用债指数涨幅0.06%,7 - 10年国股份行二级资本债指数涨0.48%。利率债长期限品种稳健,信用债波动小,金融债中长期品种表现强 [17] 4月初理财回补规模超去年同期,但持续性略显不足 - 4月初理财规模回补1.93万亿元,创近四年同期最高单周增幅,第二、三周各升0.25万亿元,中下旬回落。4月21 - 29日,理财产品累计净值小幅波动,机构间有分化 [21] 月末流动性阶段性趋紧,但未出现极端紧张情况 - 4月22 - 30日,全市场资金情绪指数波动上升,从46升至50,资金面阶段性趋紧但未极端紧张。4月18 - 30日,利率债GVN占比波动大,信用债GVN占比整体下降 [26][29] 拉久期策略占优,信用下沉性价比略显不足 - 4月24 - 30日,各券种收益率差异化波动,利率品种震荡,商行二永债下行幅度大且中长端显著,城投债与产业债下行幅度小,或有补涨空间。不同评级收益率下行及利差修复幅度无明显分化,下沉性价比不足,高等级商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表现较好 [32][34]
机构称当前市场环境下,哑铃天平略微偏向于红利资产,可借道标普红利ETF(562060)一键布局
新浪基金· 2025-04-28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28日午盘标普红利ETF(562060)下跌,成份股涨跌互现 ;市场后续或维持震荡,建议关注业绩基本面线索挖掘,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 [1] 市场表现 - 4月28日午盘标普红利ETF(562060)跌0.19%,成交额452.77万元,成份股涨跌互现,上海银行领涨,华旺科技领跌 [1] 市场展望 - 华泰证券认为随着政治局会议召开、业绩期和海外扰动第一阶段进入尾声,市场或迎短暂“空窗期”,资金观望情绪渐浓,节前或维持震荡格局,后续关注五一高频数据和美国4月非农 [1] - 华安证券表示海外扰动在经济基本面上的兑现仍未落地,市场5月将继续维持震荡,中央政治局会议积极定调,国内政策有望发力对冲出口边际走弱影响 [1] - 未来政策有储备托底并视对经济冲击程度出台对冲,市场有望继续维持震荡,若对冲政策落地超预期可更乐观 [2] 配置建议 - 华泰证券建议将视角聚焦在业绩披露后基本面线索的挖掘,不确定性下赔率优先,中期维持红利、内需、自主可控的哑铃组合,边际增配服务消费和科技中高性价比品种 [1] - 华安证券认为5月市场向上动能和向下风险均有限,缺乏持续明确主线,建议采取“哑铃型”配置策略,一端配置成长科技,一端配置稳健型红利资产,当前市场环境下哑铃天平略微偏向红利资产 [2]
港股“哑铃型”配置策略备受青睐,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冲击6连涨,长和领涨超3%
新浪财经· 2025-04-15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截至2025年4月15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及成分股表现,分析港股红利ETF博时的行情、收益、规模等情况,列出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给出港股配置建议 [1][2][3][5] 行情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5日10:08,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HSSCHKY)上涨0.10%,成分股长和(00001)、统一企业中国(00220)、中煤能源(01898)、中银香港(02388)、中国飞鹤(06186)分别上涨3.16%、1.78%、1.40%、1.18%、1.11% [1] - 截至2025年4月15日10:08,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上涨0.22%,冲击6连涨,最新价报0.91元 [1]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周累计上涨5.09% [1]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恒隆地产、兖煤澳大利亚、建发国际集团等涨跌幅分别为0.99%、 -1.64%、 -0.35%等 [5] 流动性与规模 - 港股红利ETF博时盘中换手0.14%,成交524.91万元,截至4月14日,近1年日均成交7888.62万元 [1] - 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规模达36.82亿元 [1] 资金流向 - 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近2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3740.82万元 [1] 收益能力 - 截至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年净值上涨23.59%,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535/2714,居于前19.71%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4.1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4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4.95%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8.18% [2] 风险指标 - 截至2025年4月11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年夏普比率为1.41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9% [2] 费率与跟踪精度 - 港股红利ETF博时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月跟踪误差为0.034% [2] 指数相关 - 港股红利ETF博时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该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2]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HSSCHKY)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兖矿能源(01171)、恒隆地产(00101)等,合计占比28.39% [3] 配置建议 - 国泰君安国际认为港股未来短期或横盘整固,配置上可选择“哑铃型”结构,高分红风格或阶段性占优,内需相关行业或受益于消费政策预期升温,长期科技成长风格是超额收益来源 [5] 产品信息 -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场外联接为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A(014519)、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C(014520) [6]
波动加大,券商热议“春季躁动”行情,如何把握?
券商中国· 2025-03-04 07:27
市场表现 - 3月首个交易日A股冲高回落,沪指收跌0.12%报3316.93点,创业板指收涨1.2%,两市成交1.66万亿元 [1] -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三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5.7亿元,单日最高流入1亿元 [2] 春季行情分析 - 长城证券指出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升值推动资金流入中国科技成长资产,港股、中概股、A股科技板块估值提升,M2-M1同比高位及政策利好加速"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3] - 光大证券认为历年"春季躁动"行情受货币政策、经济数据、会议催化,2025年行情已开启,政策支持及赚钱效应将提升市场估值,当前A股估值处于2010年均值附近 [3] - 中信建投表示全球风险偏好下降但中国科技成长板块仍为主线,外部扰动稳定后春季行情有望延续,产业趋势共识下中国资产信心重估趋势将持续 [4] 配置策略 - 华夏基金提出2月市场上行主因DeepSeek催化科技股重定价,短期风险偏好回落或致科技主题受挫,红利资产性价比提升,长期仍看好政策与市场逻辑共振下的红利资产 [5] - 光大证券建议维持"科技+红利"哑铃型配置,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及高股息行业(通信、公用事业、银行) [5][6] 自由现金流ETF - 华夏国证自由现金流ETF(159201)填补Smart Beta工具箱空白,上市三日累计成交10亿元,联接基金同步上报 [6][7] -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聚焦高自由现金流率企业,2024年修订后强化"现金奶牛"筛选,覆盖沪深北交易所,剔除金融地产行业,主板权重占比96.95%(深交所38.28%,上交所58.67%) [8][10] - 指数成份股筛选综合流动性、ROE稳定性及自由现金流指标,按季度调仓,历史年化收益16%,2019-2024年连续6年正收益,2024年收益28% [11] 自由现金流策略价值 - 高自由现金流企业具备稳定分红能力及抗风险特性,财务真实性高于净利润,长期超额收益显著,符合增量资金配置需求 [11] -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默顿强调现金流稳定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高自由现金流率资产成为投资者新共识 [12] - 华夏基金推出自由现金流ETF为指数投资提供新工具,延续其权益指数产品创新传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