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品
icon
搜索文档
商品期货开盘,烧碱主力合约涨超3%,氧化铝、20号胶、橡胶、纯苯、焦煤涨超2%,集运欧线涨2%,玻璃、焦炭、纯碱、苯乙烯、纸浆、红枣等涨超1%。
快讯· 2025-07-10 09:04
商品期货开盘,烧碱主力合约涨超3%,氧化铝、20号胶、橡胶、纯苯、焦煤涨超2%,集运欧线涨2%, 玻璃、焦炭、纯碱、苯乙烯、纸浆、红枣等涨超1%。 ...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同比 2.9%,预期 2.9%,前值 3.2%。
快讯· 2025-07-10 07:56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 -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 9%,与市场预期一致 [1] - 前值为3 2%,显示物价增速有所放缓 [1]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环比 -0.2%,预期 -0.1%,前值 -0.2%。
快讯· 2025-07-10 07:56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环比 -0.2%,预期 -0.1%,前值 -0.2%。 ...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月率 -0.2%,预期-0.2%,前值-0.20%。
快讯· 2025-07-10 07:52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月率 -0.2%,预期-0.2%,前值-0.20%。 ...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年率 2.9%,预期2.90%,前值3.20%。
快讯· 2025-07-10 07:52
日本6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年率 2.9%,预期2.90%,前值3.20%。 ...
工业金属中,为何铜价长期趋势更好?
长江证券· 2025-07-10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往几年铜价持续走强领涨工业金属,2024 年 5 月伦铜上破 11000 美元/吨创 2006 年以来新高,2000 年至 2025 年 7 月 3 日工业金属铜铝铅锌价格分别累计上涨 431%、58%、319%、124%,通过多金属对比探究影响长周期铜价走势的底层逻辑 [2][4][16] - 对大宗品价格而言,理想模式是需求有增长同时供给受约束,需求侧决定行业天花板高度,供给侧影响行业盈利厚度,长期应优先选择需求稳定增长且成本曲线陡峭的品种 [5] - 铜是典型的需求有增长且供给有约束的品种,需求端铜需求上行趋势最稳,供给端铜供给对需求响应最弱,价格易涨难跌 [6][21][29] - 长期铜价长周期趋势向上,短期虽面临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但综合考虑全球制造业周期底部位置、产业端供给支撑和权益端较低估值,建议配置具备资源优势且有较强量增预期的资源铜企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为何工业金属中,铜价长期趋势更好 - 过往几年铜价持续走强领涨工业金属,2024 年 5 月伦铜上破 11000 美元/吨创 2006 年以来新高,2000 - 2025 年 7 月 3 日工业金属铜铝铅锌价格分别累计上涨 431%、58%、319%、124%,将通过多金属对比探究长周期价格走势底层逻辑 [2][4][16] 铜:需求有增长,供给受约束 - 需求端,铜是最主流导电材料,超过 70%的铜充当电的载体材料,在替代品出现前,全球用电总量增加会使全球用铜总量伴随增长,1980 年至今全球耗铜量年均增速与全球用电量增速、全球 GDP 增速基本吻合,耗铜量 CAGR2.5%,用电量 CAGR3.24%,GDP CAGR3.05% [21] - 供给端,全球铜资源储量相对少,仅约为铁矿石和铝土矿的几十分之一,有限资源储量散落在 1375 座铜矿山,矿山分布离散,成本曲线陡峭,边际供给获取需更高价格激励;单体铜矿小、新发现绿地铜矿少、矿山可研 + 建设周期超 5 年,供给难以及时响应需求变动,铜价易涨难跌 [29] 长期维度:金属价格 - 供需分析框架 - 需求端核心三维度为体量、增速、结构,体量表征行业天花板高度,增速表征行业成长性,结构表征需求稳定性,结构越分散需求越稳定 [5] - 供给端核心三维度为储量、品位、矿山离散度,储量和品位影响金属品种价格中枢,储量越少品位越低价格中枢越高;矿山离散度通过成本曲线影响价格上行斜率,资源离散度越高,成本曲线越陡峭,获取边际增量供给需更高价格激励,供给对需求响应越弱势,越易涨价 [5] 投资:买入具备资源优势的低估值量增铜企 - 长期铜价长周期趋势向上,短期虽面临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但综合考虑全球制造业周期底部位置、产业端供给支撑、权益端较低估值,结合美联储表态偏鸽派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建议配置具备资源优势且有较强量增预期的资源铜企,如紫金矿业、洛阳钼业、藏格矿业等 [47]
将促进商品指数场外衍生品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7-10 01:39
指数系列概况 - 中证商品指数公司发布中证能源化工产业指数系列,填补国内权威商品指数体系在细分板块领域的空白 [1] - 指数系列包括中证能源化工产业期货指数、中证能化产成品期货指数和中证有机化工品期货指数 [2] - 指数系列具有权威性高、可投资性强、代表性强的特点 [1] 指数设计特点 - 中证能化产成品期货指数专注于能源下游产成品(如燃料油、聚丙烯),帮助炼化、塑料加工企业把握终端市场趋势 [2] - 中证能源化工产业期货指数覆盖全产业链(含原油、动力煤等),为大型集团提供跨板块风险管理方案 [2] - 中证有机化工品期货指数聚焦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如苯乙烯、PTA),助力精细化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2] 指数应用价值 - 指数系列可作为投资者评价收益的基准,也可作为实体产业运行状况的行业指标 [1] - 制造企业可通过指数走势预判原材料成本变化,灵活调整采购、库存与定价策略 [3] - 政府部门可借助指数高频数据,实时监测工业成本压力,精准评估稳增长政策效果 [3] 市场影响与产品创新 - 当前国内仅有18只商品型场内基金产品(其中14只挂钩黄金价格),聚焦能源化工板块的ETF仅有1只 [3] - 指数系列为开发精细化的能源化工主题ETF奠定了基础,将有效完善我国商品指数基金产品图谱 [3] - 指数系列将加速商品指数场外衍生品的创新发展,如挂钩该指数的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等工具 [4] 投资与配置价值 - 指数系列的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原油价格、产能周期、产业链利润及政策影响等 [2] - 指数系列与股、债相关性低,可分散组合风险,提高组合收益风险比 [2] - 指数系列深度联动宏观经济,与PPI强相关,是洞察经济趋势的"风向标" [3] 金融机构产品规划 - 金融机构可开发三类产品:商品期货指数ETF、银行结构性存款、公募FOF [4] - 商品期货指数ETF可降低直接投资期货的门槛 [4] - 银行结构性存款可将指数表现与存款收益挂钩 [4]
CPI同比连续4个月下降后6月转为上涨,专家:核心CPI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折射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02
CPI数据 - 6月CPI同比结束连续4个月下降趋势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新高[1][4] - 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影响食品价格降幅收窄服务价格上涨0.5%[1][3] CPI驱动因素 - 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国际原油价格上冲带动能源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3] - 汽油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3.8%转为上涨0.4%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1%较上月下降1.7%明显改善[4] - 鲜菜价格环比上涨0.7%水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7%均高于历史均值猪肉鸡蛋价格环比下降显著低于历史均值[4] PPI数据 - 6月PPI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与上月相同[1][5] - 上半年PPI同比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9%[5][7] PPI驱动因素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6]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煤炭加工价格下降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5个百分点[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2%纺织业价格下降0.2%[6] 后市展望 - 预计下半年PPI同比降幅小幅收敛全年同比下降2.3%左右好于上半年[8][9] - 国际油价或延续回落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有望震荡上行[8] - 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建投资偏低耐用品消费需求边际放缓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磨底[8]
研客专栏 | 国内期货史上,从跌势转涨势比较大的几波行情都是什么?
对冲研投· 2025-07-09 20:54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2001–2007年) - 美联储连续降息至1%(2003年),叠加中国加入WTO后工业化加速,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爆发,流动性泛滥 [2] - 铜价从2002年低点1.5万元/吨飙升至2006年8.5万元/吨(涨幅超400%),主因中国电网基建爆发性需求 [3] - 橡胶从2001年6000元/吨涨至2006年3万元/吨,受汽车产业扩张及东南亚供应紧张推动 [3] - 2003年国内城镇化政策落地,需求预期逆转前期熊市 [4] 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与政策刺激(2008–2011年)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商品暴跌(铜半年内从6万至2万/吨),2009年中国推出"四万亿"计划+宽松货币政策 [6] - 棉花从2008年低点1万元/吨暴涨至2010年3.3万元/吨,因新疆减产与纺织业复苏 [7] - 螺纹钢从2009年初3400元/吨至2011年5000元/吨,基建投资拉动钢厂补库 [8] - 供给侧收缩(如棉花减产)与需求端刺激政策共振 [9] 供给侧改革引爆黑色系反转(2016年) - 2012–2015年工业品产能过剩(螺纹钢跌至1616元/吨),2016年政策强制去产能 [11] - 焦煤从2015年底515元/吨涨至2016年1600元/吨(涨幅288%),因煤矿关停+"276工作日"限产 [13] - 螺纹钢从1616元/吨升至3500元/吨,地产基建回暖叠加去产能 [14] - 政策主导的供应收缩迅速扭转价格,空头被迫平仓引发踩踏式上涨 [15] 疫情后全球复苏与新能源革命(2020–2021年) - 2020年初疫情冲击致商品暴跌(原油负价格、铜3.5万元/吨),随后全球央行放水+中国率先复产 [17] - 铜价从2020年3月3.5万/吨到2021年7.8万/吨再到2024年8.9万/吨,绿色转型(电车、光伏)拉动长期需求 [18] - 集运欧线从2020年6月1000点到2021年10月10000点,中国率先控制疫情,全球需求复苏中国产能供应全球 [18] - 碳中和政策+供应链中断重塑供需格局 [19] 地缘冲突与资源民族主义(2023–2025年) - 2023年4月佤邦发布禁矿令,引发全球锡矿紧张 2025年3月刚果(金)Bisie锡矿停产(占全球供应6%),引爆沪锡单日涨停+8%,期权单合约暴涨3238倍 [21] - 缅甸禁矿令(中国进口锡矿降17.8%)+印尼资源枯竭,供应缺口扩大至1.2万吨/月 [21] - 集运欧线从2023年10月701.6点至2024年7月4769.9点(涨幅580%),红海冲突+欧洲补库导致运力短缺 [22] - 几内亚政府自2025年5月起频繁收紧矿权,撤销了包括Axis矿区在内的多家矿业公司许可证 氧化铝2700元/吨涨至3200元/吨 [23] 关键启示 - 行情反转多由突发性事件(如矿山停产、战争)或强政策(供给侧改革、货币宽松)触发 [25] - 低库存+刚性需求下,供应扰动易引发价格弹性剧增(如沪锡期权3000倍涨幅) [25] - 实体供需矛盾(如新能源用铜)叠加投机资金涌入,放大波动空间 [26]
商品日报(7月9日):多晶硅表现依然强势 焦煤午后大幅拉升
新华财经· 2025-07-09 19:44
此外,昨日刚上市的纯苯在原油和煤炭价格均走强的成本支撑下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涨幅2.50%。但福能期货表示,主要利好来自成本端原油价格走 强,以及华东某炼厂常减压装置着火带来的供应扰动,然而纯苯自身基本面暂无有力支持,预计价格上行空间有限,震荡运行为主。下半年来看,纯苯整体 供需宽松,基本面支撑有限,后续关注成本端原油价格走势,前期推荐的空苯乙烯、多纯苯套利策略也可继续关注。 铜、镍、金跌超1% 7月9日,多晶硅涨超5%,焦煤涨超3%,纯苯、焦炭、氧化铝涨超2%,SC原油、PVC、烧碱、棕榈油、纯碱、锰硅、玻璃、鸡蛋、苹果涨超1%。 截至9日下午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389.57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2点,涨幅0.16%;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1926.53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05 点,涨幅0.16%。 多晶硅延续强势焦煤大涨近4% 7月9日,国内商品市场大面积上涨,减产预期推动多晶硅盘面继续拉升,继昨日收涨停后,今日盘中再度涨超6%,最终收涨5.03%。宏观政策导向带动行业 自律预期使得多晶硅现货报价大幅上调,期货盘面获得上行空间。但展望后市,光大期货认为,在价格覆盖现金流成本乃至完全成本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