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团播为何这么火?
新浪财经· 2025-07-20 09:26
团播行业现状 - 抖音平台每天有超过1.5万个团播同时在线,形成激烈竞争格局 [1] - 社交平台话题"自从做了团播后,差点忘了以前是干什么的了"累计播放量超过4.5亿次 [1] - 团播行业2022年兴起后3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从草根模式转向工业化规模作战 [1] - 2025年团播预计成为直播行业增长最快赛道之一,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1] 团播爆火驱动因素 - 5G网络普及和直播技术进步实现多人实时互动,AI虚拟主播和实时美颜技术降低素人参与门槛 [2] - MCN机构和综艺制作团队入场推动团播专业化,通过练习生选拔、舞蹈培训等工业化流程孵化精品IP如"银河系女团" [2] - "偶像养成""组队PK"等玩法满足Z世代对社交参与感和情感共鸣的需求,用户可通过打赏决定选手表演内容或去留 [2] 行业现存问题 - 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量跟风模仿导致以"热舞+PK"为主流形式 [3] - 部分MCN机构采用软色情擦边、虚假人设等手段博眼球,存在刷量刷榜行为 [3] - 版权问题突出,未经授权使用音乐影视片段现象频发 [3] - 收入分配失衡,头部主播占据70%以上流水,底层主播月收入不足万元甚至被机构压榨 [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处于从流量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关键期 [3] - 未来需通过内容创新、生态优化、监管协同实现从野蛮生长到绿色发展的跨越 [3]
一路超越:东鹏饮料逆袭背后的“顺势”密码
搜狐网· 2025-07-18 17:13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5年6月东鹏饮料股价盘中触及328元新高,较2021年5月46.27元发行价涨幅近6倍 [1] - 市值一度达到1664亿,相当于4个农夫山泉体量,超越茅台成为A股"最贵消费股" [1] 发展历程与市场策略 - 2003年由饮料厂改制起步,早期销售凉茶等产品,2009年推出东鹏特饮切入蓝领市场 [2][3] - 采用错位竞争策略,产品定价为红牛一半(3元vs6元),首创防尘瓶盖设计解决户外工作者卫生问题 [3] - 2012年销售额破亿,2013年签约谢霆锋代言并更改广告语"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3] - 2016年抓住红牛商标纠纷机遇,市场份额从2019年15%升至2024年47.9%,超越红牛 [4][5] 营销与渠道建设 - 2016年推出"扫码送红包"活动,单日最高参与人数达200万 [4] - 构建"五码关联"数字化营销网络,库存周转天数35天(行业平均50天),促销精准度提升40% [5] - 终端网点超400万家,地级市覆盖率100%,形成下沉市场统治力 [5] 产品多元化战略 - 2023年提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升级为"1+6多品类战略" [6][8] - 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成为首个十亿级单品,与能量饮料形成"双子星"矩阵 [8] - 推出无糖茶饮"上茶"、即饮咖啡"东鹏大咖"等产品,构建全品类矩阵 [8][9] 品牌与文化营销 - 2016年起布局电竞营销,赞助CGU赛事和RNG俱乐部,深度绑定电竞文化 [6] -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营销 [6] - "东鹏能量"已形成文化符号和精神共鸣,深度链接消费者情感心智 [6] 行业数据与竞争格局 - 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235亿元增至2024年680亿元,8年涨幅近3倍,年复合增长率12% [4] - 红牛市场份额从2016年63%降至2017年58%,释放至少70亿销量空间 [4] - 2017-2019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21.6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38.80% [5]
大V的邪教本质
虎嗅· 2025-07-18 08:07
知识付费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 行业头部公众号单篇付费文章可实现五万以上流量和过万付费用户,形成高转化率变现模式 [2] - 核心商业逻辑在于精准捕捉用户焦虑情绪,通过"缓解焦虑-制造新焦虑"的循环机制实现持续盈利 [2] - 主流变现渠道包括付费文章、会员订阅、课程销售及线下活动,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 [7] 内容生产者运营策略 - 头部账号普遍采用"党同伐异"的社群运营策略,通过培养核心粉丝群体强化传播影响力 [3][7] - 建立权威人设是关键成功要素,采用确定性话术(如"最懂/最正确"等)增强用户粘性 [7] - 评论区管理呈现高度控评特征,形成单向度赞美生态以维护创作者权威形象 [4][8] 行业生态现状 - 当前媒体生态中真正的内容创作者占比不足,多数从业者实质为流量导向的内容营销商 [9] - 内容生产呈现快餐化趋势,主流产品形态为两千字短文或五分钟短视频,深度内容稀缺 [10] - 成功账号普遍采用NPD(自恋型人格)式表达风格,通过心理操控实现用户留存 [7] 用户行为特征 - 当代用户核心需求为情绪价值,焦虑成为最易变现的基础情绪 [2] - 用户普遍存在"权威崇拜"心理缺陷,易被确定性话术吸引 [7] - 粉丝社群表现出强烈的趋同效应,对异见容忍度极低 [4][6] 内容创作本质探讨 - 优质创作应平衡自我表达与读者视角,技术层面需掌握节奏/语感等基础要素 [11][12] - 真正创作者区别于营销者的核心在于不以流量变现为首要目的 [11][13] - 行业存在表达技巧与商业目的的根本性冲突,后者往往压倒前者 [7][9]
IP盛宴,次元破壁,从BW2025现场调研看潮玩谷子发展趋势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潮玩谷子赛道、IP 衍生品市场 - **公司**:晨光集团、齐心集团、广播股份、卡游、集卡社、Keep、万代、齐之浩兰、德利、奥飞娱乐、布鲁可、创元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潮玩谷子赛道变化和趋势** - **IP 衍生品市场扩容**:2024 年泛二次元用户群体达 5.03 亿人,整体产业规模突破 2700 亿元,中国 IP 衍生品市场规模达 1742 亿元,2020 - 2024 年复合增速 15%[1][2] - **IP 多元化及国风国漫崛起**:Bilibili World 2025 展会中,晨光、广播、吉卡社等推出国风国漫 IP 产品[1][2] - **产品类型相互渗透**:卡游、集卡社从卡牌扩展到毛绒玩具、摆件等,Keep 将运动奖牌与 IP 结合,传统文创企业向谷子类产品延伸[2][3] - **产品情绪价值突出**:游戏互动及社交属性强的产品更受欢迎,如万代推广卡牌类产品[1][3] - **Bilibili World 2025 对行业的影响**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展会期间上海整体文旅预定增速环比上涨 35%,场地周边高新酒店暑期提前订房增速高达 475%[4] - **促进品牌发展**:众多头部企业展示 IP 联名产品,拉近与粉丝距离,提高品牌认知度并促进销售[4] - **潮玩谷子赛道未来发展方向** - **IP 矩阵构建**:通过热门与差异化 IP 布局提升竞争力,如柯南、初音未来等热门 IP 及虚拟性小说改编人物形象设计[5] - **产品类型多样化**:基于授权 IP 开发更多周边产品,实现连带销售[5][7] - **跨界合作**:如 Keep 将运动奖牌与二次元文化结合,丰富品牌内涵,拓宽市场空间[2][7] - **情绪价值提升**:注重情绪价值和社交属性,通过游戏互动增强用户体验和粘性[3][7] - **盲盒产品表现**:盲盒产品在展会表现出色,标注清晰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文具类盲盒增加可玩性设计,提升情绪价值[2][9] - **行业发展趋势及推荐企业**:行业发展迅速,成功企业需具备强大 IP 运营和渠道把控力,推荐晨光股份、布鲁可、齐心集团等[10][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卡牌游戏厂商特别活动**:卡游推出三国对战卡牌游戏,设置对战桌;万代推出航海王和数码宝贝卡牌对战活动[6] - **展会其他互动活动**:完成小型互动任务换纪念品、内容发布与 coser 互动、设置谷子自主交换区域等[7][8]
卖手链、发绳……轻轻创业的年轻人把生意做“小”
中国青年报· 2025-07-16 07:15
轻量化创业模式 - 年轻人从个人需求出发创业,产品包括瑜伽袜、发圈、手机壳等,单日销量一两百单即算"爆款"[1] - 依托中国工厂供应链,将小众需求转化为可持续生意,月流水可达10万元,投入小风险低[1] - 工厂为适应小单定制需求改变规则,接单门槛降低至1单,支持深度个性化定制[1][5] 细分赛道案例 - 手机壳品牌"TWIXO"通过艺术设计赋予产品情感价值,从月流水3000元发展到日流水3000元[4][6] - 二次元周边创业者开发酒坛造型"谷美"装饰品,满足粉丝个性化摆阵需求[8][9] - 一次性袜子品牌瞄准透气防臭痛点,试图改变行业暴利现状[9][10] - 多巴胺色系瑜伽袜创新设计,增加松紧带解决阔腿裤穿着痛点[11][12] 供应链变革 - 外贸工厂转型柔性供应链,数码印花等技术支持一件起订,降低创业者库存压力[13][14] - 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东莞玩具厂、苍南印刷厂等能快速配套全产业链资源[15][17] - 物流成本优化,快递单价低至3.5元,支持小批量高频次发货[14] 年轻创业者特质 - 采用全外包模式运营,核心团队不超过5人,专注设计与营销[16] - 对品质要求严苛,瑜伽袜打样修改4-5次,毛绒玩具退货率达60%[19][20] - 注重IP故事构建,潮玩角色设定完整世界观提升用户粘性[27] - 跨境布局高端市场,避开低价竞争,瞄准海外中产消费群体[23][24] 情绪消费趋势 - 88.2%年轻人存在压力,超60%通过消费释放情绪[25] - 产品设计强化情感连接,如追星手链附赠主题卡片增强拆包仪式感[25][26] - 毛绒玩具"拉比"因叛逆人设受追捧,用户反馈其具有情绪治愈效果[26][28]
从券商研报看新消费下半场:增长潜力充足
中国证券报· 2025-07-16 04:57
新消费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体育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3%,显示升级类消费加速 [1] - 技术驱动与情绪价值是新消费的核心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创造个性化供给可能性 [1][2] -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反映新技术与扩内需政策共同驱动消费升级 [2] 新消费细分赛道表现 - 潮玩、黄金珠宝、新茶饮行业成为港股热点,代表企业包括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 [1] - 新茶饮品牌加速扩张,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相继上市,满足解渴、悦己、社交需求 [2] - AI消费领域活跃,人形机器人赛事、AI眼镜新品推出,影石创新上市显示科技产品普及趋势 [2] 消费主体与需求变迁 - Z世代和银发族推动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品质化迭代,银发群体带动医疗健康、康养服务增长 [3] - 95后收入提升后追求个性表达和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创新主力 [3] - 政策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 [3] 企业战略与政策建议 - 新消费企业需从渠道开拓转向产品服务升级,通过限量属性品类催生二手市场交易 [3][4] - 品牌应优化供应链和发货节奏,防控二手价格炒作以维持长期增长 [4] - 政策层面建议减负增收,如降房贷利率、租房补贴,宽松货币政策降低消费信贷门槛 [4] 行业增长前景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消费成为GDP增长主动力 [2] - 情绪价值驱动的行业如潮玩、美妆及焕新升级的传统品类如黄金珠宝被看好 [3] - 下半年新消费增速预计与名义GDP同步,具备穿越周期潜力 [4]
【数字营销】每个品牌都在强调的“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7-15 12:30
Z世代消费观与情绪价值 - 泡泡玛特联名手办8天售罄,薄荷色LABUBU拍出108万天价,体现Z世代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消费力[1] - 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销售额30.4亿元,同比暴涨726.6%,超越MOLLY成为泡泡玛特最赚钱IP[9] - 年轻人通过潮玩社交,形成身份认同感,消费逻辑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8][9] 消费行为的两面性 - 消费者既追求拼多多、军大衣等高性价比商品,又愿为盲盒、电竞、手办支付溢价,体现对消费"掌控感"的需求[5] - 蜜雪冰城、库迪咖啡成功抓住年轻人对"小资"消费品祛魅的时机,低价优质策略契合消费心理[5] 品牌营销的"活人感"策略 - 京东外卖借网友调侃迅速接梗,官宣猪猪侠为虚拟骑手,强化品牌鲜活形象[11][12] - 京东联合惠英红推出"红的会赢"口号,美团、饿了么以"黄的更灵""蓝的一定赢"参与营销战,活人感沟通提升消费者共鸣[14][16] 仪式感与怀旧经济 - 王老吉、好望水推出高考定制罐,每日鲜语春节推出"好运新年奶",品牌通过节点营销提供情绪价值[19][20] - 可达鸭、凯蒂猫数码相机引发抢购,怀旧成为社会转型期情感出口,老剧翻红、短视频怀旧内容受追捧[24][26] 治愈型消费趋势 - 近三成年轻人因"情绪价值疗愈身心"消费,陶艺、瑜伽、Citywalk等体验式消费增长[23] - 猫咖狗咖、微景观工位等治愈场景兴起,标本键盘等产品成为对抗机械工作的情感代偿[22][23]
品类即品牌,一双Crocs卡骆驰洞洞鞋里的商业自在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4 12:14
洞洞鞋市场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洞洞鞋从"丑鞋"转变为Z世代夏季日常必备单品,成为舒适与表达之间的生活方式象征[3] - 95后消费者中平均每4人拥有1双洞洞鞋,被列为年轻人必备的四种鞋类之一[5] - 消费场景从家居扩展到通勤、户外、社交等多场景,打破传统鞋类功能分工[5] - 消费人群从儿童、大学生扩展到白领、都市女性等非传统用户群体[10] Crocs品牌战略分析 - 通过"情绪价值"系统性打造品牌形象,将产品转化为"社交货币"和"共享情绪容器"[13][16] - 建立"洞门人"社群文化体系,消费者从"用户"转变为"成员",形成文化认同[22] - 产品创新包括推出5cm厚底堆堆鞋和6cm珊瑚鞋,拓展产品边界[17][19][21] - 配套产业如鞋花DIY促进用户个性表达,形成完整的产品生态系统[22] 品类发展与市场竞争 - 洞洞鞋市场进入"快变快卷"阶段,多个品牌密集推出新品线[10] - 行业推测显示洞洞鞋市场达千亿级规模且持续释放潜力[10] - Crocs通过设计创新和文化共鸣建立竞争壁垒,避免陷入价格战[11][12] 品牌价值与消费者心理 - 品牌主张"天生自在"契合年轻人"被允许做自己"的心理需求[26] - 消费者从功能消费转向价值认同,形成"Crocs式生活"的预设[25] - 品牌构建了无需注册的"文化会员机制",通过UGC内容自然裂变[27] - 产品适配"不想精致、只想做自己"的情绪状态,形成持久号召力[29][30][32]
“短剧热”后,年轻人为何又迷上“团播”
中国青年报· 2025-07-14 11:09
行业趋势 - "团播"成为继短剧之后年轻人追捧的新兴直播形式,由4-8名主播共同参与才艺表演并配有控场主持人[1] - 2022年兴起时场景设置简单,现已发展为灯光、舞美、布景、运镜等全方位精致的表演形式[1] - 行业呈现风格多元化趋势,涵盖国风、奇幻、酷炫等多种风格,满足不同观众审美需求[3] 商业模式 - 观众通过刷弹幕、送礼等方式可"指挥"主播表演,打赏金额直接影响主播表现机会和收入分配[1] - 采用"去中心化"造星模式,主播成名路径依赖观众直接支持而非传统经纪公司资源垄断[3] - 提供轻量化追星体验,大部分观众打赏数额较小,心理负担较轻[3] 用户行为 - 观众获得强烈权力感,可通过打赏即时影响表演内容和主播去留,形成双向互动关系[2] - 相比选秀节目,参与门槛更低,观众能实时看到自己的投入对主播成长的影响[2][3] - 主播人设标签广泛覆盖各类审美偏好,容易吸引不同喜好观众"入股"[3] 运营特点 - 日均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主播面临昼夜颠倒、身体损耗等职业压力[4] - 分成机制存在不公现象,职业周期短暂,主播易陷入情感依赖与职业迷茫[4] - 行业依赖持续创新,需不断更新舞台创意和主播吸引力以维持用户粘性[5] 市场定位 - 主打提供即时情绪价值,满足年轻人在虚拟空间获得掌控感的需求[2] - 相比短剧需要更长时间获取"爽感","团播"能提供随时可得的即时满足[2] - 定位为压力较小的娱乐方式,强调参与感和贡献可见性[3]
中金:解码新消费
中金点睛· 2025-07-14 07:50
新消费核心观点 - 新消费是消费升级趋势的深化演进,更是大消费行业的经营理念升级,围绕目标客群的多元诉求,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为创新点,持续推出契合市场需求演变的产品与服务 [4] - 新消费的"新"主要体现在品类新、场景新、稀缺性和热门性四个方面 [5] - 消费者喜爱度及其变化是衡量新消费公司投资价值的首要标准,实用价值和情绪价值是从需求端能吸引和打动消费者的创新突破点 [6] - 新消费品类面临快速迭代与焕新,不能从"网红"到"长红"的原因包括竞争加剧、质价比失衡、差异化不足等 [6] - 供给端企业应通过强化创新、优化渠道、增加品类露出等努力保持消费者喜爱度,实现持续增长 [7] 广阔消费市场与新消费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平稳增长,2000-2019年复合增速为13.2%,2019-2024年为3.6%,逐步从增量市场过渡至存量市场 [9] - 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仅39.1%,低于发达国家,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9] - 房价收入比逐步改善,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居民消费信心逐步企稳回升,居民储蓄有望进一步释放 [12] - 中国消费市场需求特征复杂多元,Z世代、Alpha世代、下沉市场、城市中青年、新老年人等都是典型的新型客群 [17] Z世代与Alpha世代消费特征 - Z世代和Alpha世代人口分别约有2.6亿和2.2亿,合计约占2024年总人口的35% [20] - 消费理念表现为关注内心需求,乐于享受生活,重视体验;更加关注产品品质和功能性;受社交媒体影响大,易被种草,勇于尝新 [21] - 2024年双十一年轻人"快乐消费"占比显著 [23] 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 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占比约64%,2024年对消费前景乐观的受访者占比达89%和88%,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 [23] - 下沉市场孕育万店连锁,过去长期优质供给缺位,企业进入可快速填补市场、占据消费者认知 [23] 银发群体消费特征 - 202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2.2亿,占比约15.6%,自评经济状况非常宽裕和比较宽裕的合计占比达22.2% [24] - 70.1%的老年人拥有产权属于自己或配偶的住房,对住房满意度达71.8% [24] - 少子化、家庭小型化背景下催化创新智能家居、宠物经济的发展,催生各类老年旅游新场景 [24] 城市中青年消费分级 - 城市中青年消费决策愈发倾向于"消费分级",在必需品上更谨慎,在解压性精神和体验类消费上有更多需求 [27] - 18-49岁中青年更多前往折扣店/低价商品店购物获取最优性价比 [27] - 2024年新中产预期消费升级的品类占比最高的是旅游出行(38.6%)和兴趣培训(37.1%) [27] 基础设施与知识产权保护 - 移动互联网、物流网络、供应链水平、5G、AI、移动支付等基础设施完善助力新消费发展 [32] -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有助于激发更多新消费相关优秀创作者的积极性 [32] 线上流量经济 - 新媒体矩阵重构消费认知,流量经济催化热门品牌和产品的诞生 [34] - 直播电商模式降低认知门槛,通过"场景化种草+即时互动"模式大幅降低新品科普成本 [34] 线下优质商圈 - 消费者愈发看重"消费体验",线下商圈和门店具备更强互动属性 [37] - 2024年中国Top 50商场销售额占比达58%,较2023年提升6个百分点 [37] 实用价值与情绪价值 - 实用价值是基础,包括质价比、科技含量与功能性、健康养生等 [49][51][52] - 情绪价值是加分项,包括国货偏爱、陪伴、社交、认同、宠溺感、高级感等 [54][56][62][64] - 消费者购物动机中"犒劳自己/愉悦心情"占比约42%,较2021年提升9个百分点 [46] 新消费迭代原因 - 气泡水行业市场份额下降因未跟上消费趋势变化、质价比失衡、竞争格局恶化 [66] - 现制茶饮品牌更迭快因初期较高定价、复杂门店经营难度导致受众有限 [66] - 运动户外品牌更替因产品创新迟滞使消费者出现倦怠 [67] - 宠物经济行业洗牌因未能把握渠道转型、结构变化和高端化趋势 [67] 流量舆论与二手市场 - 潮玩品类具备"社交货币"属性,隐含二手价格炒作机会 [68] - Labubu搪胶毛绒玩偶二手平台存在显著溢价 [69] - 应对二手价格炒作需健康货盘管理、线下门店运营、线上技术防控等措施 [71][72][73] 供给端增长策略 - 咖啡茶饮行业通过产品店型模式创新驱动增长,瑞幸生椰拿铁上市4年累计销量突破12亿杯 [76] - 运动户外行业推进DTC运营网络模式,上海始祖鸟博物馆门店年销售额超亿元 [78] - 茶饮、咖啡、餐饮品牌迈入万店经营时代,提升品类露出 [85] - 黄金珠宝行业老铺黄金填补"高端定位+黄金品类"空白市场 [88] - 宠物行业打造多品牌多系列矩阵满足多样化需求 [90] - IP潮玩行业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收入同增375%至50.7亿元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