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华曦达报考港交所上市:业绩有所波动,多名高管曾被警告
搜狐财经· 2025-05-26 14:50
公司上市及资本运作 - 华曦达递交港交所上市招股书 曾在新三板挂牌(代码430755)并于2025年2月终止挂牌 [1] - 终止新三板挂牌原因为"中长期经营发展战略及资本市场发展路径规划需要" 港交所上市目的为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及融资能力 [3] - 2023年6月曾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请 经历3轮问询后于2024年1月撤回 考虑因素包括境外发展规划 [5] 公司历史及股权结构 - 成立于2003年10月 前身为深圳市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92亿元 法定代表人李波 [3] - 主要股东包括李波、深圳市创展互联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3] 公司合规事件 - 2023年因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 被深圳证监局及新三板出具警示函及纪律处分 涉及人员包括董事长李波等高管 [5] - 2022年因2017年上半年会计错误导致超额分派利润1027.73万元 收到新三板口头警告 并在2021年度利润中调减 [5] - 2021年因2019年年报会计错误收到口头警告 涉及销售成本、股份付款及收益等项目调整 后通过董事会及股东决议更正 [7][8] 业务发展及产品布局 - 初期从事加密芯片开发销售 后扩展至数字电视模块和电视棒 [8] - 2012年推出基于Android的数字视讯解决方案 开始海外电信运营商业务 [8] - 2017年推出XMediaTV流媒体平台 2020年进军网络基础设施领域 产品包括Wi-Fi路由器等 同年推出XHome家庭设备管控平台 [8] - 2024年推出家庭AI智能体Cedar 具备情境感知、语义理解和自主设备控制能力 形成AI Home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29亿元、23.67亿元(-6.85%)、25.41亿元(+7.36%) [9][11] - 同期毛利分别为4.77亿元、5.00亿元(+4.82%)、4.83亿元(-3.40%) [9][11] - 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1.91亿元(-23.78%)、1.37亿元(-28.23%) [9][11] - 销售硬件产品收入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97.7%、97.1%、91.1% 金额为24.70亿元、22.98亿元、23.15亿元 [11] - 海外收入占比同期为97.0%、95.8%、94.7% 主要来自美洲和欧洲 [11] 成本结构 - 2024年销售成本20.58亿元 研发成本1.61亿元 销售及分销开支1.30亿元 行政开支7417万元 [10] - 其他收入及收益2022-2024年分别为5513万元、2622万元、3752万元 [10]
景业智能: 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5月)
证券之星· 2025-05-22 20:2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Hangzhou Boom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1] - 公司成立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2189714万元 [1] - 公司于2022年3月4日获中国证监会注册,首次公开发行2060万股普通股,并于2022年4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担任,需经董事会过半数决议通过 [2] - 公司设立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职工代表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 [110]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134][138] 股东与股东会 - 股东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一次 [48] - 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 [49] - 股东会特别决议需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包括修改章程、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 [82] 股份发行与转让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 [18] - 公司设立时发行5280万股,由7名发起人以净资产折股方式认缴 [20] - 公司董事、高管所持股份在上市后一年内不得转让,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30] 经营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 [4][5] - 经营宗旨为持续创新,为国家强大和产业发展提供可靠智能整体解决方案 [14] 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临时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 [117][119] - 董事会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担保事项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121] - 独立董事占比三分之一,具有特别职权如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 [131] 高级管理人员 - 公司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3名,由董事会聘任 [141] - 总经理每届任期3年,负责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和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144][145] - 高管不得在控股股东单位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行政职务 [143]
奕瑞科技2024年报及2025Q1点评:新管线增长迅猛,看好长期业绩弹性
浙商证券· 2025-05-20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下半年以来受招投标放缓和新能源检测需求波动影响,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略有承压,但处于战略升级关键窗口期,中长期投资价值较强 [2] - 公司新管线拓展和研发进入快车道,随着与传统大客户合作深入、新产线新产品打开成长天花板,市场地位和全球市占率有望持续稳定提升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4.18、5.19、6.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9.7倍,考虑公司情况,维持“增持”评级 [10]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18.3亿元,YOY -1.7%,归母净利润4.7亿元,YOY -23.4%,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YOY -25.8% [1] - 2025Q1,收入4.8亿元,YOY -1.9%,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 2.7%,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 -9.2% [1] 成长性 - 短期在建工程转固后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或对利润端有压力,中长期所涉猎领域快速壮大,新产品和新客户拓展有序,助力向影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2] - 2024年推出64排医疗CT探测器模组等医疗新产品,高端DSA探测器量产,推进光子计数探测器研发取得进展 [2] - 2024年新核心部件业务营收1.26亿元,同比增长45.5%,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业务营收8680万元,同比增长226.3% [2] 各领域进展 高压发生器及组合式射线源领域 - 2024年经济型及中高端CT高压发生器量产交付,大功率射线源完成系列化产品研发和转产,三款微焦点射线源量产销售,完成两款微焦点射线源研发 [3] 球管领域 - 完成微焦点球管、透射靶球管、齿科球管及部分C型臂/DR球管研发,部分CT球管开发完成,微焦点球管量产销售 [3] 综合解决方案领域 - 在不同应用领域实现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开发,部分产品商业化并批量交付 [3] 科学仪器领域 - 推出手持式背散射成像仪等产品,挖掘更广泛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 [3] 新市场新客户拓展方面 - 在多地建立海外销售或客户服务平台,2024年多个大客户产品良性增长,齿科产品海外小批量销售,工业产品营收近1亿元 [4] - 完成部分医疗CT用二维准直器研发及国内客户导入并量产,开拓安检CT用二维准直器并推广多家客户实现量产 [4]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及净利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0.1%,同比下降7.7pct,销售净利率为24.6%,同比下降7.9pct,预计与产品结构变化有关 [9] - 展望2025 - 2027年,随着低毛利率新产品规模化放量摊薄费用,毛利率有望回升,经营性费用率有望降低 [9] 期间费用率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4pct,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2.1pct,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0pct,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2.8pct [9] 经营性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6亿元,YOY 5.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为94.2%,同比提升明显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4.18、5.19、6.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9.7倍,维持“增持”评级 [10]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31.40|2234.47|2690.81|3228.35| |(+/-) (%)|-1.74%|22.01%|20.42%|19.9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5.18|598.55|743.02|901.32| |(+/-) (%)|-23.43%|28.67%|24.14%|21.31%| |每股收益(元)|3.25|4.18|5.19|6.30| |P/E|38.15|29.65|23.88|19.69|[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E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等有相应数据变化 [13] 利润表 - 2024 - 2027E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项目有相应数据变化 [13]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现金净增加额等有相应数据变化 [13]
奕瑞科技(688301):2024年报及2025Q1点评:新管线增长迅猛,看好长期业绩弹性
浙商证券· 2025-05-20 16: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下半年以来受招投标放缓以及新能源检测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及2025Q1业绩略有承压,但公司处于战略升级关键窗口期,中长期投资价值较强 [2] - 公司新管线拓展和研发进入快车道,随着与传统大客户合作深入、新产线新产品不断推出,市场地位和全球市占率有望持续稳定提升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4.18、5.19、6.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9.7倍,考虑公司情况,维持“增持”评级 [10]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18.3亿元,YOY -1.7%,归母净利润4.7亿元,YOY -23.4%,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YOY -25.8% [1] - 2025Q1,收入4.8亿元,YOY -1.9%,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 2.7%,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 -9.2% [1] 成长性 - 公司目前处于战略升级关键窗口期,在建工程转固后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或对利润端有一定压力,但中长期来看,涉猎领域快速壮大,新产品和新客户拓展有序,助力公司向影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2] - 2024年成功推出64排医疗CT探测器模组等医疗新产品,高端DSA探测器进入量产阶段,积极推进光子计数探测器相关关键技术研发并取得显著进展 [2] - 2024年新核心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45.5%,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80万元,同比增长226.3% [2] 新业务布局 高压发生器及组合式射线源领域 - 2024年,经济型及中高端CT高压发生器开始量产交付,应用于手术机器人3D导航及介入诊断与治疗的大功率射线源完成系列化产品研发和转产,90kV、130kV和150kV三款微焦点射线源量产销售,完成180kV、240kV微焦点射线源的研发 [3] 球管领域 - 已完成微焦点球管、透射靶球管、齿科球管及部分C型臂/DR球管研发,完成部分CT球管开发,微焦点球管已实现量产销售 [3] 综合解决方案领域 - 已在DR、C型臂、兽用、胃肠、骨龄、齿科CBCT、医用螺旋CT、工业等不同应用领域实现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的开发,部分产品成功实现商业化并已开始向客户批量交付 [3] 科学仪器领域 - 推出手持式背散射成像仪、开放式离子源残气分析仪、封闭式离子源残气分析仪及软件,挖掘更广泛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 [3] 新市场新客户拓展 - 在美国、德国、韩国、印度、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巴西、南非等地建立海外销售或客户服务平台 [4] - 2024年多个大客户的多项产品保持良性增长,齿科产品海外客户实现小批量销售,工业新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等产品实现营业收入近1亿元 [4] - 已完成部分医疗CT用二维准直器的研发及国内客户导入,进入量产销售阶段,积极开拓安检CT用二维准直器,并推广多家安检CT客户,实现量产 [4]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及净利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0.1%,同比下降7.7pct,销售净利率为24.6%,同比下降7.9pct,预计与产品结构变化有关 [9] - 展望2025 - 2027年,随着公司低毛利率新产品规模化放量摊薄费用,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经营性费用率有望逐步降低 [9] 经营性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6亿元,YOY 5.9%,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为94.2%,同比提升明显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4.18、5.19、6.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9.7倍,维持“增持”评级 [10]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831.40|2234.47|2690.81|3228.35| |(+/-) (%)|-1.74%|22.01%|20.42%|19.9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65.18|598.55|743.02|901.32| |(+/-) (%)|-23.43%|28.67%|24.14%|21.31%| |每股收益(元)|3.25|4.18|5.19|6.30| |P/E|38.15|29.65|23.88|19.69|[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2027E(百万元)| |----|----|----|----|----| |流动资产|3954|4238|4911|5949| |现金|2099|2218|2704|3419| |交易性金融资产|113|150|150|150| |应收账项|803|880|957|1165| |其它应收款|23|49|44|55| |预付账款|39|36|50|59| |存货|798|826|928|1023| |其他|78|78|78|78| |非流动资产|5129|5508|5609|5492| |金融资产类|0|0|0|0| |长期投资|72|72|72|72| |固定资产|1441|2509|3132|3401| |无形资产|221|266|310|354| |在建工程|2930|2153|1569|1113| |其他|465|507|526|552| |资产总计|9083|9746|10520| - | |流动负债|900|1032|1060|1106| |短期借款|135|165|150|158| |应付款项|573|588|579|607| |预收账款|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192|279|331|342| |长期借款|3536|3437|3452| - | |其他|2026|2026|2026|2026| |负债合计|1510|1411|1426| - | |少数股东权益|4437|4469|4513|455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4639|5277|6020|6921| |负债和股东权益|9083|9746|10520| - |[13] 利润表 |项目|2024(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2027E(百万元)| |----|----|----|----|----| |营业收入|1831|2234|2691|3228| |营业成本|914|1102|1325|1574| |营业税金及附加|11|13|16|19| |营业费用|70|101|121|145| |管理费用|138|123|148|178| |研发费用|310|302|350|420| |财务费用|(4)|155|151|141| |资产减值损失|10|15|13|18|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9)|50|50|50| |投资净收益|37|40|45|50| |其他经营收益|136|150|160|160| |营业利润|507|664|822|994| |营业外收支|0|0|1|0| |利润总额|507|665|823|994| |所得税|57|75|92|111| |净利润|450|590|731|883| |少数股东损益|(15)|(8)|(12)|(1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65|599|743|901| |EBITDA|673|1048|1308|1544| |EPS(最新摊薄)|3.25|4.18|5.19|6.30|[13]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百万元)|2025E(百万元)|2026E(百万元)|2027E(百万元)| |----|----|----|----|----| |经营活动现金流|360|777|1001|1091| |净利润|450|590|731|883| |折旧摊销|69|223|331|406| |财务费用| - | - | - | - | |投资损失|(37)|(40)|(45)|(50)| |营运资金变动|(340)|(46)|(9)|(135)| |其它|223|(105)|(158)|(153)| |投资活动现金流|(1129)|(557)|(368)|(213)| |资本支出|(1369)|(500)|(350)|(200)| |长期投资|(36)|(1)|0|0| |其他| - | - | -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275|(56)|(18)|(13)| |短期借款|(61)|30|(15)|8| |长期借款|0| - | - | - | |其他|1644|0|0|0| |现金净增加额|381|119|486|715|[13]
长联科技(301618) - 301618长联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38
公司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15日15:30 - 16:30,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形式为线上文字互动 [2] - 参与人员包括通过全景网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开平、财务总监奉亚军、独立董事袁同舟、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幸勇、保荐代表人王辉 [2] 项目相关 - 硅基智能设备项目包括硅基材料项目与智能设备项目,硅基材料在研提升物理性能、优化交联时间和效率,智能设备项目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结合材料、工艺与设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展关注后续公告 [2][3] - 新投资项目进展及经营情况关注后续公告 [3] 业绩对比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38%,三棵树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约2.97%,杭华股份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约6.72% [3] 公司措施 - 成本管理上,加强研发投入、优化配方降低材料成本,加强内部流程优化管理降低人力和管理成本;收入方面,通过开发新产品、新应用,进入新领域提升收入水平 [3] 盈利增长点 - 行业发展机遇,“材料 + 设备 + 工艺”解决方案满足下游制造变智造需求 [4] - 技术革新机遇,掌握丙烯酸、聚氨酯、硅基材料等技术方向,满足客户功能化、环保化需求 [5] - 硅基材料应用空间和市场容量大,提供增长动力 [5] 行业前景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该行业在科技进步、消费升级推动下有广阔发展空间和新增长机遇 [5] 核心技术与竞争优势 - 核心技术有新型乳液聚合技术等多项,除生物基水性材料技术小批量试产,其他均大批量生产,形成完整技术体系,全链条服务客户 [5] - 核心竞争优势包括进入知名品牌供应体系、深耕垂直化专业能力、形成三位一体成本管控体系、具备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优势、有应用型研发团队和自动化印花实验室技术优势 [6] 盈利水平 - 2024年利润总额8,022.5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003.16万元 [7] 公司计划与经营状况 - 公司按发展战略经营,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可持续、健康、稳定、平衡的较快增长,为股东创造回报 [7]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海外市场主要在东南亚,无直接出口美国业务,关税无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难以准确评估 [7]
新产业(300832):海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驱动,流水线开始成批量装机
国信证券· 2025-05-13 19: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 2025Q1公司收入稳健增长 2024年营收45.35亿(+15.4%) 归母净利润18.28亿(+10.6%)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25亿(+10.1%) 归母净利润4.38亿(+2.6%) [1][10] - 海外业务成核心增长驱动 2024年海外收入16.84亿(+27.67%) 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同比增速达27.03% 国内业务受集采影响增长缓慢 [2][16][19] - 流水线开始成批量装机 2024年T8流水线全球装机87条 2025年一季度销售/装机39条 X8高速发光仪装机量也持续增长 [19] - 2024年毛净利率有所下滑 各项费用率较稳定 2025Q1综合毛利率下滑致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 [3][20]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下滑明显 因2024年底升级ERP系统 应付账款延迟支付 [22] - 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矩阵 发布高速X10发光仪和高速C10生化仪 2024年新增试剂注册证40项 [24] - 考虑集采等政策影响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37/24.31/28.84亿 同比增长11.4%/19.4%/18.6% [4][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营收分别为39.3亿、45.35亿、51.67亿、60.42亿、70.58亿 增速分别为29.0%、15.4%、13.9%、16.9%、16.8% [5][28]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16.54亿、18.28亿、20.37亿、24.31亿、28.84亿 增速分别为24.5%、10.6%、11.4%、19.4%、18.6% [5][28] - 2024年毛利率72.07%(-0.89pp) 销售费用率15.76%(-0.28pp) 研发费用率10.00%(+0.69pp) 管理费用率2.76%(+0.04pp) 财务费用率 - 0.77%(+0.01pp) 销售净利率40.32%(-1.77pp) [3][20] - 2025Q1综合毛利率下滑至68.01% [3][20] 业务情况 - 国内业务 2024年国内收入28.43亿(+9.32%) 试剂收入同比增长9.87% 发光仪装机1641台 大型机占比74.65% 2025年一季度受集采影响同比增长0.11% [2][16] - 海外业务 2024年海外收入16.84亿(+27.67%) 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6.47% 销售发光仪4017台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67.16%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速达27.03% [2][16][19] - 流水线业务 2024年T8流水线全球装机87条 2025年一季度销售/装机39条 2024年X8新增销售/装机1048台 累计装机量达3701台 2025年一季度销售/装机303台 [19] 研发进展 - 仪器研发 更高通量的1000速X10发光仪和2000速C10生化仪于2024年初发布 开放式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SATLARS T8和智慧实验室平台iXLAB在2024年内上市 [24] - 试剂研发 2024年新增试剂注册证40项 搭建小分子夹心技术法研发平台 已有12个小分子夹心法试剂项目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 [24] 投资建议 - 考虑集采等政策影响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37/24.31/28.84亿(2025 - 26年原为23.80/29.52亿) 同比增长11.4%/19.4%/18.6% 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17/15X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5]
新产业(300832.SZ)海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驱动,流水线开始成批量装机
国信证券· 2025-05-13 17: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 2025Q1公司收入保持增长,海外业务成核心增长驱动,T8流水线批量装机,虽2024年毛净利率下滑、2025Q1现金流受一次性因素影响,但产品矩阵不断完善,考虑集采等政策影响下调盈利预测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4][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5.35亿(+15.4%),归母净利润18.28亿(+10.6%),扣非归母净利润17.20亿(+11.2%);2025年一季度营收11.25亿(+10.1%),归母净利润4.38亿(+2.6%) [1][10] - 2024年毛利率72.07%(-0.89pp),销售净利率40.32%(-1.77pp);2025Q1综合毛利率下滑至68.01% [3][2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6亿,同比下滑4.36%;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滑较多,因2024年末应付账款延迟支付 [22] 业务情况 - 2024年国内收入28.43亿(+9.32%),试剂收入同比增长9.87%,发光仪装机1641台,大型机占比74.65%;2025年一季度国内业务受集采影响同比增长0.11% [2][16] - 2024年海外收入16.84亿(+27.67%),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6.47%,销售发光仪4,017台,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67.16%;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同比增速达27.03% [2][16] - 2024年T8流水线上市首年全球装机87条,25Q1销售/装机39条;2024年X8新增销售/装机1,048台,累计装机量达3,701台,25Q1销售/装机303台 [2][19] 研发进展 - 仪器研发方面,2024年初发布X10发光仪和C10生化仪,SATLARS T8和iXLAB上市 [24] - 试剂研发方面,2024年新增试剂注册证40项,搭建小分子夹心技术法研发平台,12个小分子夹心法试剂项目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 [24] 投资建议 - 考虑集采等政策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0.37/24.31/28.84亿(2025 - 2026年原为23.80/29.52亿),同比增长11.4%/19.4%/18.6%,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17/15X [4][25]
昌红科技(300151)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6: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151,证券简称昌红科技;债券代码 123109,债券简称昌红转债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时间是 2025 年 5 月 12 日 14:00 - 15:30,地点为现场会议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有东方证券杜林等 16 名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力等 [2]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提供从产品设计到注塑成型的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底层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及高分子塑料耗材、智能制造产品、半导体耗材三大领域 [2] - 业务主要为医疗器械及高分子塑料、智能制造、半导体耗材领域提供精密模具和自动化生产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2] 公司竞争力与外销情况 - 公司竞争力在于精密模具设计制造等工程工艺经验丰富,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具备“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2] - 公司外销收入比例高,原因是经营理念为服务行业龙头客户,客户多为国际客户,且在越南、菲律宾设有海外生产基地 [2][3] 美国关税影响 - 2024 年度公司直接出口美国产品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不超过 3%,对公司影响较小,各业务板块有不同主要供应地区 [3] 半导体板块进展 - 晶圆载具在研产品 7 个,多个产品进入国内主流晶圆厂“小批量及验证”阶段,FOUP 产品获某国内主流晶圆厂商采购订单,今年一季度产生数百万收入 [3] 可转债情况 - 公司发行可转债尚未转股,还有 2 年到期,将积极考虑下修转股价格方案,争取效益增长和市场价值认同 [3]
好博窗控退考A股上市,原计划募资5.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2 00:3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4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增榜 [2] - 主要股东包括孙朝霞、博嘉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好博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2] - 公司是一家系统门窗控制装置及整体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系统门窗控制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系统门窗整体解决方案 [4] 业务与产品 - 系统门窗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内开内倒、窗纱一体、悬挂外开、平开门等多种产品系列 [4] - 拥有wehag、HOPO、iHandle、HESE、HOPO essential、essential等量产品牌 [4] - 销售渠道覆盖全国范围内的五千余家门窗厂,重要客户包括墨瑟、新豪轩、派雅、富轩、轩尼斯、亿合、飞宇、皇派、米兰之窗、安格尔、沃伦、优顿、森鹰等国内门窗厂 [4] - 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门窗控制装置、STORO系统门窗解决方案产品、智能化门窗控制产品三类产品组成,其中门窗控制装置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76%(2021)、91.11%(2022)、91.57%(2023)、91.26%(2024上半年) [6] 财务数据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6.68亿元、8.00亿元、10.42亿元,2024上半年营收4.44亿元 [4] - 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5636.11万元、9055.74万元、1.94亿元,2024上半年净利润7428.93万元 [4] - 2021年至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014.41万元、8581.49万元、1.88亿元,2024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7308.54万元 [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9.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6.95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1年的43.05%降至2024年6月的19.96%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24.78%、26.60%、37.54%,2024上半年为11.37% [6] 上市相关 - 公司于2023年6月递交招股书,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期间多次更新资料并经历两轮问询 [5] - 2024年5月10日,公司及保荐人国信证券撤回上市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审核 [1] - 原计划募资5.7亿元,用于好博窗控智能系统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5.79亿元 [2][5]
新产业: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收入展现增长韧性-20250505
信达证券· 2025-05-05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为海内外业务贡献增长动力,2024年公司营收45.35亿元(yoy+15.41%),国内营收28.49亿元(yoy+9.24%),国外营收16.86亿元(yoy+27.60%),海外中大型机占比提升至67.16%,“仪器+试剂”协同效应凸显 [2] - 技术攻关完善产品矩阵,打造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加大研发投入,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AGLUMI X8累计装机量达3701台,新一代X10系列在国内注册阶段,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T8上市首年全球装机87条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63、60.74、72.2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8%、17.7%、18.9%,归母净利润为20.12、24.29、3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0.7%、24.7%,对应2025年4月30日股价,PE分别为20、17、14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30、45.35、51.63、60.74、72.2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9.0%、15.4%、13.8%、17.7%、18.9% [3][4]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54、18.28、20.12、24.29、30.2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4.5%、10.6%、10.1%、20.7%、24.7% [3][4] - 毛利率分别为72.9%、72.1%、70.4%、71.8%、73.8%,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21.9%、21.3%、21.2%、23.0%、25.4% [3][4] - EPS(摊薄)分别为2.10、2.33、2.56、3.09、3.85元,市盈率P/E分别为24.90、22.52、20.46、16.96、13.60倍,市净率P/B分别为5.46、4.80、4.35、3.90、3.46倍 [3][4]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50.64、50.56、60.53、71.98、86.48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1.58、45.63、45.89、46.03、46.09亿元 [4] - 流动负债分别为5.91、9.09、10.38、11.15、12.25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64、4.52、5.92、6.63、7.52亿元 [4] - 资产总计分别为82.22、96.19、106.42、118.01、132.57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6.78、10.43、11.68、12.45、13.55亿元 [4]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成本分别为10.64、12.67、15.28、17.13、18.94亿元,销售费用分别为6.29、7.15、8.16、9.72、11.55亿元 [4] - 管理费用分别为1.07、1.25、1.39、1.82、2.17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3.66、4.54、5.16、6.07、7.22亿元 [4] - 营业利润分别为18.95、21.11、22.99、27.77、34.62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18.93、20.93、22.99、27.77、34.62亿元 [4] - 净利润分别为16.54、18.28、20.12、24.29、30.28亿元 [4]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18、13.56、20.61、23.86、29.5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91、 - 7.05、 - 2.10、 - 1.41、 - 1.39亿元 [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5.69、 - 7.90、 - 11.36、 - 13.57、 - 16.91亿元,现金流净增加额分别为5.68、 - 1.26、7.25、8.88、11.26亿元 [4]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广证恒生和方正证券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