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一线调研】戈壁滩上的保险投资进化论
经济观察网· 2025-06-28 13:37
青海新能源产业发展 - 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5821万千瓦占比93.5%,新能源装机4325万千瓦占比69.5%居全国首位[1] - 共和光伏产业园是全球最大光伏产业园区和单体光伏电站,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的光牧互补模式[2] - 光伏板冲洗水提高土壤涵水能力促进植被生长,羊群除草形成生态循环系统[2] 青海黄河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电力总装机2893.12万千瓦,占青海省发电量供电量约60%[3] - 拥有水、光、风、火、储能等多种电源品种的综合性能源企业[3] - 2019年通过混改引入8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242亿元,中国人寿90亿元领投成为第二大股东[4] 保险资金投资策略 - 中国人寿2017年出资80亿元投资债转股基金,2019年追加90亿元股权投资青海黄河公司[4] - 2025年通过资产置换认购电投产融增发股份,涉及电投核能26.76%股权价值152亿元[6] - 保险资金聚焦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匹配规模大周期长的资金特性[5] 国寿资产运营管理 - 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6.3万亿元,第三方资产近9000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元[7] - 建立投后分类分级风险跟踪体系,通过公司治理参与标的公司经营决策[8] - 采用资产负债联动机制平衡期限结构与收益,明确限制类产业投资负面清单[8]
立新能源: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转让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48
关联交易概述 - 立新能源拟将下属四家全资子公司各49%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能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北疆公司,转让价格分别为1,710,933元、489,020元、0元、0元,以2025年4月30日为基准日,以评估值为作价依据 [1] - 四家子公司股东同比例增资,注册资本分别由5000万元、5000万元、4400万元、8800万元增加至19,370.22万元、24,008.36万元、5,955.10万元、11,891.84万元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关联方介绍 - 北疆公司为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29,197万元,经营范围涵盖能源开采、发电、储能技术等 [2] - 北疆公司2024年资产总额427,138.32万元,净资产106,623.31万元,2025年Q1净利润-609.62万元 [3] 交易标的基本情况 - 四家标的公司均为2025年新设项目公司,主营发电、储能技术服务等,目前均无财务数据 [4][5][6] - 和田县立新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净资产评估值349.17万元,皮山县立新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净资产评估值99.80万元,其余两家评估值为0 [7] 交易协议主要内容 - 股权转让协议:和田县立新49%股权转让价1,710,933元,皮山县立新49%股权转让价489,020元,其余两家0元转让 [9][10] - 增资协议:四家公司增资后注册资本合计增加38,825.52万元,增幅最高达480%(皮山县立新) [8][10][12] 交易目的及影响 - 交易可减少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项目投资收益 [13] - 不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更,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不产生同业竞争 [13][14] 决策程序 - 董事会及独立董事会议已审议通过,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14][15] -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 [13]
申能股份20250618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申能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布局** - **电力板块**:能源类型多元化,煤电占比不到 50%,天然气发电占比 15 - 20%,新能源占比较高且风电比例突出;2025 年一季度海南 CD2 一期 60 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已并网;参股两个抽水水电站及秦 2 秦 3 核电项目 [2][3] - **油气板块**:主要开发东海平湖、南海恩平、新疆柯坪三地资源;东海平湖处于中后期,南海 NPK 持续勘探,新疆进行前期 3D 地震扫描 [2][4] - **金融投资**:参股森浩集团体系内公司、中天合创;持有约 20 亿元二级市场金融股票,包括浦发银行、华电国际及上海国际 ETF [2][5] - **经营情况** - **电价与成本**:上海地区电价相对稳定,现货市场打开对本地发电企业影响有限;2025 年上海地区煤电价格在年度长协 C63 基础上波动,燃煤成本稳定;截至 2025 年 4 月末,公司控股企业入炉标煤不含税价格在 850 - 870 元之间,同比降幅约 10% [2][3][9] - **发电量**:一季度发电量同比下降,主要因安徽和上海机组大检修及电网调试,以燃煤发电量下滑为主;4 月份单月情况同比高于去年,但累计燃煤发电量同比仍略有下降 [9] - **业绩表现**:一季度煤电竞争进一步修复,新能源、汽电及油气管输等领域表现与去年同比相近;2025 年具体业绩数据将在二季度公告披露 [8] - **发展规划和资本开支** - **未来规划**:未来五年重点围绕新疆、海南、上海进行大规模新能源投产,预计投入约 1300 亿元,资本金投入约占 20%;十四五期间总资金需求 1000 多亿,20%的资本开支平均分布在后续年份 [2][7][10] - **2025 年资本开支**:主要集中在新疆 2GW 光伏和 1.35GW 风电(风电部分可能延至 2026 年),以及上海 50 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预计新能源装机总量在 3 - 3.5GW [3][10] - **资金来源**:十四五期间 20%权益资金(约 200 - 250 亿元)通过公司利润、分红以及创新金融工具(如永续债)筹集;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已发行 34 亿元永续债,利率创行业最低水平,今年股东大会将提交 150 亿永续债注册议案 [21] - **项目情况** - **海上光伏项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开建,明年完成;整体造价约 7 元/瓦,收益率符合预期 [2][3][13] - **新能源项目电价**:新疆地区新能源电价相对较低,预计 136 号文细则出台后有正向带动;海南地区 CDR 项目一期标杆电价约为 0.42 元/千瓦时;上海地区新能源项目收益率有保障 [19] - **2025 年新增装机量**:可能达到 2.8 - 3 吉瓦(不包括上海海上光伏和新疆陆上风电),确定完成并网的有海南 CG2 一期 60 万千瓦、新疆塔城和库赛尔县 200 万千瓦光伏 [20] - **其他方面** - **煤炭采购结构**:长协煤占比约 70%(自产与外购各占一半),市场煤占比 30%(包括内贸现货和进口,主要是印尼低卡数煤),2025 年长协比例稍有下降,市场煤增加 [8] - **中天合创分红**:煤价下跌影响中天合创分红,预计 2025 年分红可能减少,但整体稳定性仍有保障 [3][15] - **火电脱亏**:2025 年火电脱亏情况良好,没有亏损,燃煤价格下行改善盈利 [3][17] - **绿电营收**:一季度营收与去年同比持平,但面临限电影响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天然气发电**:上海地区天然气发电执行两部制电价,容量电价与电量电价利润贡献比例约为 1:7,气电机组旱涝保收,气价波动不影响发电企业利润 [16] - **火电辅助服务收入**: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较小,每年约贡献 1 亿元左右收入 [24] - **新能源装机目标**:到 2030 年末力争达到 35 吉瓦总装机容量,清洁能源占比预计达 60%,风光新能源装机目标为 1800 万千瓦;2025 年预计增加 300 万千瓦,总计接近 1000 万千瓦 [25] - **“十五五”投资收益率**:行业平均资本金收益率在 6.5%左右,风电项目略高;总投资回报率约 8 - 9%;公司因融资成本低和项目获取能力强,投资收益率和回报率有竞争优势 [26]
茂名市茂南区环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6-12 20:04
公司基本信息 - 茂名市茂南区环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张海键 [1] - 注册资本4000万人民币 由茂名市茂南区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 - 营业期限从2025年6月11日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茂名市茂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 股东结构 - 唯一股东为茂名市茂南区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 [1] 经营范围 - 核心业务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市政设施管理 城乡市容管理 城市绿化管理 [1] - 涉及新能源领域 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 [1] - 工程相关服务涵盖工程和技术研究 工程管理服务 建设工程施工(需批准) [1] - 技术服务类包括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转让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软件开发 [1] - 营销策划类业务含市场营销策划 广告设计制作发布 平面设计 [1] - 设备销售涉及新能源原动设备 智能输配电设备 机械电气设备 电子专用设备 [1] - 租赁服务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租赁 机械设备租赁 [1] - 许可项目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 电力设施安装维修 发电输电供电业务(需批准) [1] 行业分类 - 国标行业分类为金融业>资本市场服务>其他资本市场服务 [1] 注册信息 - 公司地址位于茂名市碧桂园一号商业楼28号商铺二层252-2 [1]
固态电池突发短路相关研究取得新突破,固态电池板块爆发式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6-09 10:2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医药 国防 固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 家电 地产 食品饮料等板块走弱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1.24% 成分股曼恩斯特 先导智能涨超5% 瑞泰新材 新宙邦 德方纳米涨超2% [1]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王春阳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 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背后的析锂动力学 [1] - 固态电池凭借突破性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 本质安全特性和出色低温性能 正加速取代传统锂电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 [1] - GGII数据显示 2024年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将达7GWh 2027年将是产业从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 [1] 新能源ETF产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唯一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 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包括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核能 动力电池 电池材料 充电设施 整车 电机和电控等 [2]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管理费率为0.15% 托管费率为0.05% 合计仅为0.2% [2] - 新能源ETF基金(516850)及其联接基金(017571/017572)聚焦新能源赛道 侧重电池 电力 光伏等板块 [2] - 碳中和ETF(15979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 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 聚焦电池 电力 光伏设备等低碳主题公司 [2]
华银电力:拟投资13.98亿元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
快讯· 2025-06-06 16:58
新能源项目投资 - 公司拟投资建设三个新能源项目,包括株洲市醴陵市沩山风电场项目、郴州市桂东县普洛风力发电项目和衡南县向阳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总装机规模为230兆瓦 [1] - 三个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3.98亿元 [1] 项目资金来源 - 株洲市醴陵市沩山风电场项目资金来源为资本金30%,银行贷款70% [1] - 郴州市桂东县普洛风力发电项目资金来源为资本金30%,银行贷款70% [1] - 衡南县向阳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资金来源为资本金20%,银行贷款80% [1] 项目建设周期 - 株洲市醴陵市沩山风电场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 [1] - 郴州市桂东县普洛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期为16个月 [1] - 衡南县向阳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期为7个月 [1] 项目预期效益 - 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 [1] - 项目将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盈利能力 [1]
越秀资本: 2024年度广州越秀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19:31
公司概况 - 广州越秀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市国资委下属多元金融上市平台,拥有"不良资产管理、融资租赁、投资管理+战略投资中信证券"的"3+1"核心产业结构及控股期货、金融科技等业务单元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7][14] - 公司前身为广州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通过资产重组更名为越秀金控,2022年12月更名为现名,证券简称变更为"越秀资本" [14] -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注册资本及总股本均为50.17亿元,越秀集团持有公司47%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国资委 [14][16] 业务结构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主要来自融资租赁业务(26.01%)、不良资产管理业务(12.94%)和期货业务(56.75%),2023年营业总收入147.93亿元,同比增长4.39% [24][25] - 融资租赁业务运营主体为越秀租赁,2023年租赁资产不良率0.36%,关注类应收融资租赁款占比1.60%,拨备覆盖率424.61% [26][28][30] - 不良资产管理业务运营主体为广州资产,2023年收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原值123.15亿元,累计回收现金/累计收购成本上升至64.73% [31][33] - 投资管理业务运营主体为越秀产业基金和越秀产业投资,2023年在管基金规模同比增长20.28%,新增8个项目上市 [37][39]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总资产1871.70亿元,同比增长8.0%;所有者权益415.46亿元,同比增长6.1% [9][49] - 2023年营业总收入147.93亿元,同比增长4.39%;净利润33.20亿元,同比下降4.21%;平均资本回报率8.23%,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 [9][48] - 2023年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77.80%,同比上升0.39个百分点;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率57.63%,同比上升0.72个百分点 [9][54] - 2023年母公司口径EBITDA 22.72亿元,同比增长50.46%;总债务/EBITDA 12.06倍,同比下降5.01倍 [56] 行业比较 - 与同行业相比,越秀资本业务风险较低,核心主业竞争力强,盈利能力处于较优水平,2023年平均资本回报率8.23%,高于中航产融(2.22%)和国发集团(4.69%) [12][13] - 2023年公司总资产1871.70亿元,低于中航产融(5065.01亿元)和国发集团(2285.11亿元),但高于五矿资本控股(1679.34亿元) [12][13] 战略投资 - 公司战略持股中信证券8.68%股权,维持第二大股东地位,2021-2023年确认投资收益分别为15.90亿元、16.18亿元和16.31亿元 [42] - 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增持中信证券H股,截至2023年末直接、间接合计持有中信证券12.87亿股股份 [42]
越秀资本: 广州越秀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信用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19:30
公司债券发行概况 - 本期债券分为两个品种,品种一为3年期,品种二为10年期,总计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5] - 债券票面利率为固定利率,采取单利按年计息方式,不计复利[6] - 募集资金将用于赎回到期公司债券本金[6] - 本期债券无担保或其他增信措施[17]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构建"融资租赁、不良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战略投资中信证券"的"3+1"核心产业结构[8] - 业务板块包括控股期货、金融科技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8] -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收入达30.69亿元,占比提升至23.19%[22] - 融资租赁业务收入32.49亿元,占比24.54%,仍为主要收入来源[22]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资产2,198.12亿元,同比增长17.43%[10]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32.36亿元,同比下降10.53%[10] - 2024年净利润27.34亿元,同比下降17.65%[10] - 资产负债率79.11%,较上年上升1.31个百分点[10] - 母公司口径总债务257.99亿元,短期债务占比34.37%[56] 主要业务板块分析 融资租赁业务 - 应收融资租赁款余额527.37亿元,不良率0.46%[26] - 新能源业务装机规模达10.60GW,2024年发电量89.20亿度[26] - 业务模式以售后回租为主,占比95.09%[24] 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 2024年收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原值313.77亿元[29] - 累计回收现金380.92亿元,回收率56.65%[29] - 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余额59.74亿元[31] 投资管理业务 - 在管基金规模499.64亿元,其中母基金173.71亿元[36] - 2024年4个项目完成IPO,51个项目退出[34] - 投资组合包括ABS投资(38.63%)、股权投资(21.17%)等[37] 股东与治理结构 - 控股股东越秀集团持股43.82%,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国资委[16] - 董事会下设5个专业委员会,包括战略与ESG委员会[59] - 获得银行授信1,901.34亿元,未使用额度977.20亿元[57]
北京科锐: 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2 16:15
公司董事会决议 - 北京科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5月30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到董事9名,实到9名,会议由董事长付小东主持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对全资二级子公司增资并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议案》,表决结果为全体董事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投资项目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科锐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二级子公司固安科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 - 固安科锐将在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投资新建并运营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三期)项目,总投资额约1,700万元 [1] - 新能源科技将对固安科锐增资不超过510万元以支持该项目 [1] - 项目建成后所发电量将按约定折扣优惠优先供应给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1] 战略发展目标 - 该项目旨在把握能源市场机遇,加快公司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步伐,增强综合竞争力 [1]
又一上市公司3.5亿卖壳,新实控人公司曾科创板IPO失败
梧桐树下V· 2025-06-01 09:34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赛维电力将持有的37,175,000股股份(占总股本14.2981%)以每股9.42元、合计3.5亿元转让给新余金紫欣企业管理中心,转让后金紫欣成为控股股东,刘洪超、丁立中、刘浩成为共同实际控制人 [1] - 过户完成后赛维电力持股比例从18.1442%降至3.8462%,金紫欣持股比例从0%增至14.2981% [1] - 转让股份涉及质押状态,质权人出具同意函允许转让37,175,000股质押股份 [3]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2020年甘胜泉以5.5亿元收购公司22%股份后,公司通过收购新余赛维电源科技进入光伏组件行业 [4][5] - 2021年计划投资300亿元建设新能源项目,2022年宣布投资3.548亿元建设600MW HJT电池项目及80.2亿元滁州光伏项目 [6][7] - 2024年终止滁州项目合作,以3,800万元转让滁州赛维能源科技100%股权 [9]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累计净亏损近6亿元(-1.09亿/-1.50亿/-1.45亿/-1.60亿),2024年营收仅1.87亿元导致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1][13] 法律风险 - 公司及子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1,198.07万元(占2024年净资产4.12%),强制执行金额1,232.57万元(占净资产4.24%) [15] - 主要诉讼包括釜川智能科技3,126万元买卖合同纠纷、深之蓝建设1,307万元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合计涉案金额超1亿元 [17] 新控股方背景 - 接盘方新余金紫欣成立于2025年1月,由新余高欣(42.49%)、江西金资(28.33%)、共青城紫能(22.66%)及滁州紫锳(6.52%)出资设立 [18][19] - 实际控制人刘洪超、丁立中、刘浩控制的紫光照明曾于2020年冲击科创板IPO但2022年撤回,主营特种LED照明及光伏EPC业务 [21][22] - 紫光照明注册资本1.24亿元,三人合计持股超50%,旗下拥有7家子公司涉及光伏组件销售、光储充解决方案等业务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