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柔性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生益科技涨2.02%,成交额10.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385.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1:1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8日盘中上涨2.02%至54.58元/股 成交额10.54亿元 换手率0.82% 总市值1325.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385.63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01%和10.5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9.89%和25.2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2.7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3%/22.79%/85.02% [1] 资金与交易特征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 买入总额3.97亿元(占比15.76%) 卖出总额9.45亿元(占比37.51%) [1] - 股东户数7.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5% 人均流通股31,561股 较上期增加16.6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1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5.47亿元 [3]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覆铜板和粘结片占比65.96% 印制线路板占比28.6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占比3.3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概念板块涵盖液态金属、覆铜板、纳米概念、柔性电子、5G等 [2] 机构持仓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7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2177.00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86.03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1542.83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49.05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1131.32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88.69万股 [3] - 嘉实沪深300ETF持股975.07万股(第九大股东) 为新进股东 [3]
兴业科技(002674.SZ):拟与苏州能斯达共同研发基于天然皮革、生物基础材料的柔性电子皮肤
格隆汇APP· 2025-09-17 18:07
战略合作 - 兴业科技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基于天然皮革和生物基础材料的柔性电子皮肤 [1] - 兴业科技负责天然皮革、高生物基再生皮革和环保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1] - 苏州能斯达负责传感器技术 [1] 技术研发 - 双方共同研究传感器技术与天然皮革和生物基础材料的结合 [1] - 合作孵化柔性电子皮肤产品 [1] 市场应用 - 利用各自品牌和客户渠道优势推动科技面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汽车座椅方向盘、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鞋履和箱包等皮革制品 [1]
兴业科技拟携手苏州能斯达研发柔性电子皮肤
智通财经· 2025-09-17 18:07
战略合作 - 公司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共同研发基于天然皮革和生物基础材料的柔性电子皮肤 [1] - 合作推动科技面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汽车座椅方向盘 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 鞋履 箱包等皮革制品 [1]
兴业科技(002674.SZ)拟携手苏州能斯达研发柔性电子皮肤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8:04
战略合作 - 公司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共同研发基于天然皮革和生物基础材料的柔性电子皮肤 [1] - 合作推动科技面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汽车座椅方向盘、消费电子智能穿戴设备、鞋履、箱包等皮革制品 [1]
莱特光电涨2.36%,成交额3154.8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0.8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6 10:4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6日盘中上涨2.36%至25.15元/股 成交3154.86万元 换手率0.71% 总市值101.2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33% 近5个交易日涨2.91% 近20日跌6.02% 近60日涨5.32%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90.83万元 大单买入274.14万元占比8.69% 卖出183.30万元占比5.81% [1] 资金流向与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540户较上期减少11.99% 人均流通股23785股较上期增加13.62% [2] - 国泰江源优势精选混合A新进第七大股东持股335.13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第九大股东持股254.53万股 [3] - 交银科技创新混合A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254.02万股 泰康创新成长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8.84% 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36.7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5亿元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OLED有机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占比94.48% 面板用清洗液占比4.9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专精特新 柔性电子 OLED等 [2]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成立于2010年2月21日 于2022年3月18日上市 [2]
苏州,让我爱上中国的N个理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06:49
何安德 李长明 西蒙·海德 大卫·西蒙·哈特曼 布莱兹加林·安德烈·根纳季耶维奇 外籍专家在江苏省苏州市工作和生活是什么体验?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外人才研究中心)联合江苏省苏州市科技 局组织开展"走进魅力苏州"采访调研活动。本报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苏州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 以及人才服务中心,与聘专单位和外籍专家进行座谈交流。采访中,许多外籍专家为苏州的创新环境、 营商环境和生活环境点赞,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苏州让他们爱上中国的N个理由吧。 "这座城市的科研环境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其'破壁'能力" 李长明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苏州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器件研究院院长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院院长 我是一名深耕材料科学与能源领域的海归科学家。自1988年起,我便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从事前沿技术 研发。2012年,我决定返回中国。2015年,我选择在苏州定居,并出任苏州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院长,带领团队聚焦先进功能材料、生物传感与芯片、光电能源转换及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工作,在 苏州至今已有10年时间。作为一名经历过中外科研生态对比的科学家,我深切感受到苏州在吸引外籍人 ...
生益科技涨2.03%,成交额13.6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60.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11: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54.22元/股 总市值达1317.15亿元 成交金额13.67亿元 换手率1.0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260.2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6.54% 大单买入占比28.06%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31.2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6.48%/21.32%/88.46%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 卖出总额占比37.5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覆铜板和粘结片占比65.96% 印制线路板占比28.63% 其他业务合计约5.4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所属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5G/覆铜板/柔性电子等前沿领域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5.75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4.25%至7.51万户 人均流通股增加16.61%至31,561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7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持1640.04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集体增持:华泰柏瑞ETF增持186.03万股 易方达ETF增持149.05万股 华夏ETF增持188.69万股 嘉实ETF新进975.07万股 [3]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液滴打印,为脑机接口带来新思路
生物世界· 2025-09-15 08:00
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提出新型超薄膜材料转移策略"液滴打印" 利用液滴实现脆弱薄膜在复杂基底上的无损贴附[3][4][6] - 液滴在薄膜与目标表面间形成润滑层 通过局部滑移动态释放应力 防止面内拉伸和应力集中[4][6] - 该技术使非延展性脆性薄膜能完整包裹微生物尺度微组织或光纤等精密表面[6] 实验成果 - 活体动物实验中成功将2微米厚硅基电子膜贴附到小鼠神经和大脑表面[4][6] - 形成保形神经电子接口 以高时空分辨率实现红外光调控体内神经[4][6] - 无需任何延展性工程改造即实现超薄膜与生物组织的精准贴合[6] 应用前景 - 解决薄膜贴附中的应力破坏难题 为柔性电子和脑机接口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3][7] - 生物电子接口在健康监测 医疗诊疗和增强现实领域展现广阔应用前景[6] - 技术突破推动可穿戴电子 神经康复等前沿技术发展[3]
太科幻了!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液滴打印”新技术
观察者网· 2025-09-13 19:37
技术突破 - 开发液滴打印技术实现超薄膜材料无应力保形贴附 通过液滴构建临时润滑层使薄膜局部滑移动态释放应力 避免器件因拉伸破裂[1] - 该技术可将纳米级厚度金属 硅等非延展性电子膜无损转移至光纤 植物 活体细胞表面 转移精度大幅提升[2] - 在活体动物实验中成功将超薄硅基电子膜打印贴附至小鼠神经和脑部表面 构筑无损保形生物电子界面[2] 应用领域 - 解决柔性电子发展瓶颈 实现对起伏不平皮肤 大脑或神经表面的高保形贴附[1] - 通过调节液滴成分实现干细胞膜转移和生物粘附等功能[2] - 为可穿戴电子 脑机接口和神经康复等前沿技术提供关键技术支撑[1][2] 研究成果 - 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共同第一作者包括李安博士 李会增副研究员等 通讯作者为宋延林研究员等[2] - 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支持[1] - 技术展示在草履虫上打印的金薄膜 光纤上的石墨烯纳米片 玻璃管上的硅膜及大鼠模型的脑机接口[4]
生益科技涨2.14%,成交额27.3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34.8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4:2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14%至53.90元/股 总市值达1309.37亿元 单日成交金额27.36亿元 换手率2.1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34.8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34%卖出占比13.23% 大单买入占比30.92%卖出占比26.45%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29.8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07%/20.23%/86.51% 年内两次登龙虎榜 最近3月19日净卖出5.48亿元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5年6月27日 1998年10月28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工业西路5号 [2] - 主营业务覆盖覆铜板及粘结片(收入占比65.96%) 印制线路板(28.6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3.37%) 及其他业务(2.04%) [2] - 属于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液态金属 覆铜板 纳米概念 柔性电子和5G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0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3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5.75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7.51万户 较上期减少14.25% 人均流通股31,561股 较上期增加16.6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67亿股较上期减少1640.04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持股变动显著:华泰柏瑞ETF增持186.03万股 易方达ETF增持149.05万股 华夏ETF增持188.69万股 嘉实ETF为新进股东持股975.07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