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材料

搜索文档
洁美科技(002859):25Q2业绩超预期,新品放量未来增长可期
中泰证券· 2025-08-12 19:24
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维持)[4] 核心观点 - 25H1实现营收9.62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18.78%,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19.57%[5] - 25Q2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15.19%,环比增长32.41%,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降4.69%,环比增长92.03%[5] - 25Q2毛利率34.29%,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06个百分点,净利率11.3%,同比下降2.9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56个百分点[5] - 受益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需求回暖及AI终端应用推动的换机需求,25Q2营收创历史新高[6] - 公司优化产业基地布局,完善产业链一体化,推动智能制造及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Q2利润率环比回升[6] 业务表现 - 电子级封装材料25H1营收8.08亿元,同比增长9.97%,菲律宾生产基地持续向主要客户送样测试及批量供货,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新厂房建设完成,预计三季度试生产[8] - 薄膜材料25H1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61.29%,MLCC用途离型膜产品在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等客户端稳定批量供货,并完成韩日系大客户(三星、村田)的认证和批量供货[8] - 复合集流体领域,计划2025年增加7条复合铝箔生产线(4条已到位安装)和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3条已预定)[8] - 高端服务器市场增长,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出可用于PCB的载体铜箔,已送样至终端评估[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3.61/4.99亿元,对应PE为45/32/23倍[9]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11/27.41/34.34亿元,同比增长27%/19%/25%[4]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9/0.84/1.16元[4]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5.4%/38.3%/38.7%,净利率分别为11.0%/13.2%/14.5%[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ROE分别为8.1%/10.6%/13.1%[1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45/32/23倍,P/B分别为3.7/3.4/3.0倍[4][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EV/EBITDA分别为64/49/39倍[13]
减持稀土资产一身轻?有研新材一季度净利暴增14698.12%,去年亏损近3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5-01 20:21
文章核心观点 有研新材2025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因减持亏损子公司有研稀土减亏所致;公司铂族产品毛利率低、稀土业务由盈转亏,同时在布局新兴固态电池材料 [2][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盈利6738.47万元,去年同期仅45.54万元,增长6692.93万元,增幅14698.12%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1.46亿元,同比下降15.49%;利润总额1689.05万元,同比锐减93.56%;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34.78%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减少18.67%;利润总额4917.84万元,同比增长113543.53%;归母净利润6738.47万元,同比增长14698.12% [7] 业务板块情况 铂族金属材料业务 - 过去几年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但近4年毛利率在1% - 2%左右,收入从2021年的116.59亿元降至2022年的93.47亿元 [4] 稀土材料业务 - 2019年投资9180万元完善稀土产业链布局 [3] - 2021 - 2022年营收从27亿元增长到39.89亿元,2022年公司净利润达历史最高2.7亿元 [4] - 2023年产出5398.78吨稀土材料,售出5347.8吨,收入28.32亿元,同比下降29.01%,毛利2.11亿元,毛利率维持在7%以上 [5] - 2024年实现收入24.37亿元,同比下降13.95%,毛利率减少7.5个百分点至 - 0.05% [6] 固态电池材料业务 - 专注固态电解质原材料研发和生产,处于研发小试阶段,配合国内外客户验证或小批量供货 [8] 子公司情况 - 有研稀土自2023年以来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2.91亿元 [2] - 2024年公司将有研稀土持股比例从88.72%减至45%,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超3000万元 [2][7] - 目前有研稀土股权结构为公司持股45%,中国稀土集团持股38.7244%,中国有研持股5%,中国稀有稀土持股11.2756% [8] 行业情况 - 2020 -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带动稀土需求爆发,价格大幅推涨 [5] - 2022年2月 - 2023年,需求增速放缓、供给加速释放,稀土价格大幅下行,2023年底氧化镨钕、氧化铽价格较高点跌幅分别达80%、68%,2024年6 - 7月价格进一步下跌后略有回暖 [5] - 目前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大多为液态电池和液态电极,极少数是半固态,大部分企业固态电池处于研发阶段,进展不同 [9]
有研新材:高增长表象下的隐忧与突围
搜狐网· 2025-04-29 18:23
2024年业绩表现 - 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 49%至91 46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滑34 78%至1 48亿元 [1] - 核心业务普遍承压 铂族金属收入同比减少28 94% 稀土材料收入下滑13 95% 毛利率锐减7 5个百分点 红外光学材料收入下降20 16%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2023年的2 21亿元转为-5452万元 显示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 [2]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净利润同比暴增147倍至6738万元 主要依赖子公司有研亿金净利润同比增加67%及有研稀土同比减亏64% [1][3] - 扣非净利润为6294万元 同比扭亏 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仍为-3 17亿元 [3] - 一季度业绩增长存在低基数效应 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6200万 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过亿 未呈现显著增长 [1] 业务板块分析 - 铂族金属受新能源汽车影响价格持续下跌 稀土材料受行业供需失衡影响 红外光学材料受出口管制政策冲击 [2] - 薄膜材料收入同比增长46 53% 但难以抵消其他业务下滑 [2] - 12英寸靶材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批量供货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稀土绿色提取技术入选国家低碳技术目录 [4] - 口腔正畸产品收入创历史新高 但市场规模有限且竞争激烈 [4] 技术研发与投入 - 在高纯金属靶材 稀土绿色冶炼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2024年新参与制定71项标准 授权国外专利27项 中国发明专利41项 [4] - 研发费用仅占营业收入的2 27% 未来若不能持续加大投入 技术优势可能被稀释 [4] 未来挑战与战略 - 业绩与大宗商品价格高度相关 半导体 稀土等行业周期性波动难以规避 [5] - 高端材料国产化趋势下 国际巨头技术壁垒高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5] - 子公司业绩贡献可持续性存疑 若外部环境生变 盈利反弹或难延续 [5] - 公司正通过产能扩张(如山东德州靶材基地)和产业链整合(投资赣州齐飞)优化布局 但效果需要时间验证 [5] 整体评价 - 技术突破与子公司阶段性发力为业绩注入强心针 但主营业务抗风险能力不足 现金流承压等问题仍未解决 [6] - 业绩增长的持续性需要斟酌 需关注行业周期演变与内部改革的实质性进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