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复兴

搜索文档
让铀再次伟大---大摩点评美国核电规划
华尔街见闻· 2025-06-03 11:38
美国核电复兴计划 - 特朗普政府签署四项行政命令加速核电建设 目标是2050年实现400吉瓦核电产能 较当前100吉瓦增长四倍 [2] - 计划包括对现有产能进行5吉瓦功率提升(相当于900吨铀需求 占2030年需求的1%) 2030年前开建10座新大型反应堆 审批期限缩短至18个月 [2] - 2050年目标将使美国核反应堆建设规模比中国当前规划大24% 延续COP28峰会提出的全球核电产能增长三倍目标 [2] 铀市场供需分析 - 摩根士丹利认为400吉瓦核电规划强化铀长期需求前景 维持2025年铀价积极看法 [1] - 高盛指出全球铀矿供应体系面临挑战 现有矿山资源枯竭 新建项目投产周期长 预计2025年起缺口加速扩大 2040年达1.3亿磅 [1] - 美国核电开发对铀需求直接影响有限 但可能重新点燃投资者兴趣 特别是通过铀ETF需求 [1] 核电建设实施挑战 - 美国需每年开建20座平均1吉瓦反应堆才能实现目标 但当前无在建反应堆 历史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仅新增3座 [3] - Vogtle 3号和4号机组耗时超十年 成本达初始预算两倍 新目标要求的建设速度是1953-1978年高峰期的3倍 [3][7] - 小型模块反应堆(SMR)可能2030年末前部署 但单座规模较小 需更多数量才能达到目标产能 [8][9] 核燃料供应链现状 - 美国核燃料供应链高度依赖进口 三分之二浓缩和转化需求靠海外 几乎所有开采铀矿来自外部 [8] - 预计2030年美国矿山满足40%国内需求 加拿大或填补大部分缺口 浓缩产能有望在2030年实现自给自足 [8] - 多家企业扩大产能:Orano计划2028年前建700万分离功单位工厂 Urenco将美国产能扩大70万分离功单位(2027年) GLE预计2030年利用能源部尾料建600万分离功单位设施 [10]
核电迈向“SMR纪元”! 美国电力巨头GE Vernova预测2030年SMR陆续部署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5:17
特朗普核电复兴行政令影响 - 特朗普签署4项行政命令推动核能产业改革 包括扩大规模 缩短审批周期等 核管会被要求在18个月内决定新核电站申请 [1] - 行政令可能促使美国最早在2027年获批开始大规模建设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 2030年末或2031年初有望纳入核电站系统 [2] - 该政策推动美股OKLO等核能股近期持续大涨 [1] SMR技术优势与行业趋势 - SMR单机功率不超过300MW 采用预制部件现场组装 可降低建设成本并加快工期 相比传统千兆瓦级核电站具有显著优势 [3] - SMR契合AI时代需求 其分布式 可扩展特性与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高度匹配 可实现"源-负荷同地"降低输电损耗 [4] - 行业认为SMR将成为AI时代核能扩张主旋律 尤其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需求旺盛 [3][4] GE Vernova业务进展 - 公司BWRX-300反应堆获准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部署 将成为西方首座投入建设的SMR 预计2030年运营 可供电30万户家庭 [6] - 田纳西河谷管理局已提交申请 计划在橡树岭建设GE Vernova反应堆 预计年底前会有更多客户申请使用该技术 [6] - 数据中心客户对SMR兴趣"非常高" 愿意为零碳高效能源支付溢价 [6] 公司业务结构与表现 - GE Vernova是GE分拆的能源科技公司 主营燃气/核电 风电及电网解决方案三大板块 致力于电力脱碳 [2] - 当前核心业务为核电系统扩张和燃气轮机制造维护 受益于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 股价年内飙升48% [6] - 公司战略定位是平衡能源三难困境(可靠性 可负担性 可持续性) [2] AI时代核能需求 - 2024年起AI时代加速到来 ChatGPT Sora等大模型推动数据中心成为核心基础设施 需要24小时稳定清洁能源 [4] - 核能因其清洁 稳定 高效属性 成为亚马逊 谷歌 微软等科技巨头首选能源 支持力度达197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 [5] - 美国目前产生全球约30%核能 政策转向将显著影响行业格局 [5]
港股概念追踪|美国准备大建核电站 天然铀显著受益核电需求增长(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7 10:10
美国核能产业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4项行政命令推动美国核能产业改革,包括扩大核能规模、产业链发展、缩短审批周期等 [1] - 政策要求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进行监管改革,加快先进反应堆开发,支持核燃料循环前端 [1] - 行政命令预计到2035年带来约35吉瓦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同时延长现有资产服役时间 [1] - 此举被投行Jefferies评价为美国数十年来对核能产业最大力度的干预 [1] 天然铀供需与价格趋势 - 天然铀现货价格修复至71美元/磅,投行认为短期价格低迷将回归长协价格水准 [1] - 到2035年,U3O8年需求量预计从4000万磅增加1000万至1500万磅,2030年代初初始堆芯装载需1200万至1500万磅 [2] - 天然铀供需偏紧格局或进一步强化,远期需求增长确定性加强而供给能力不足,推动价格长牛趋势 [2][2] - 浙商证券认为新政将带动全球核电资本开支提升,天然铀作为燃料显著受益 [2] 港股天然铀相关企业动态 - 中广核矿业(01164)2025年Q1生产天然铀6591吨,计划完成率1107%,持有天然铀1262吨(约328万磅U3O8),加权成本7137美元/磅 [3] - 中广核矿业已签订未交付销售量3679吨(约956万磅U3O8),加权售价8188美元/磅 [3] - 中核国际(02302)2024年销售天然铀约577万磅,总收入1841亿港元(同比+217%),净利润195亿港元(同比+834%) [3]
特朗普核能复兴令点评:核电发展再强化,天然铀长牛可期,底部修复区间积极布局
浙商证券· 2025-05-25 2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签署4项行政命令推动美国核能产业改革,或吹响美国核电复兴号角,强化全球核电发展蓝图,带动产业资本开支强度提升,天然铀将显著受益于远期核电需求增长,长牛可期[1] - 本轮核电复苏周期已持续多年,发展中国家持续推动新机组建设,美国核电发展热情和资本投入强度将提升,虽目标落地情况需谨慎观察,但趋势确定,且加快SMR审批利好相关公司及权益投资热度[2] - 天然铀需求将随美国核能规模扩充和SMR应用推广而强化,远期供需矛盾未解决,价格将持续上涨,5月以来现货价格逐步修复,仍处于底部向上修复区间,推荐关注中广核矿业[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特朗普核能复兴令要点 - 部署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保障军事、国家安全设施以及AI等先进计算基础设施所需能源[6] - 改革NRC,促进反应堆技术发展,重申2050年核电装机容量提升至400GW,要求NRC在18个月内发布最终规则,新反应堆申请审批不超过18个月[6] - 2030年前拥有10台新建大型机组在建[6] 核电发展趋势 - 自2019年中国复批核电机组、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支持核电重启以来,本轮核电复苏周期持续深入,发展中国家持续推动新机组建设,核电发展趋势明确[2] - 美国“核电复兴令”意在重塑核工业与增强核电供给规模,虽目标落地情况需谨慎观察,但核电发展热情和资本投入强度提升趋势确定[2] 天然铀市场情况 - 天然铀需求将随美国核能规模扩充和SMR应用推广进一步强化,远期供需矛盾未解决,价格将持续上涨[3] - 5月以来天然铀市场不确定性消除,现货价格逐步修复至71美元/磅,仍处于底部向上修复区间,推荐关注中广核矿业[3]
10台核电机组新获核准:预计拉动投资超2000亿元,哪些公司将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4-28 14:19
核电技术自主化 - 本次核准的10台核电机组中有8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从"引进消化"转向"自主输出" [1][3] -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超90%,关键主设备实现100%国产化 [3] - 2022-2024年国内共核准31台核电机组,其中20台为"华龙一号"技术 [3] 核电项目审批动态 - 2024年4月27日国内核准10台核电机组,涉及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浙江三门、山东海阳、福建霞浦五个项目 [3] - 中广核集团是本次获批机组最多的企业,获得防城港三期和台山二期共4台机组 [3] - 2024年国内核电审批创纪录,首次核准11台机组,2022-2023年每年核准10台机组 [7] 核电投资规模 - 本次核准的10台机组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设备投资占比超40%,核岛设备占设备投资近60% [5] - 2024年中国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较2023年增长520亿元 [7] 核电行业格局 - 核岛主设备核心产品由国企主导,民企主要布局阀门、乏燃料运输等细分零部件 [5] - 国内已形成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三大设备制造集团为主体的供应格局 [5] - 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达1.13亿千瓦,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本次核准后总规模将超1.25亿千瓦 [7] 核电发电贡献 -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以不到2%的装机占比贡献全国近5%的发电量 [8] - 在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海南5省,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20% [8] 国际核电趋势 - 31国签署《三倍核能宣言》,承诺到2050年核能装机容量增至2020年的三倍 [7] - 中国通过规模化建设抢占技术标准主导权,核电规模已反超俄罗斯、法国和美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