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浮动管理费
icon
搜索文档
回归业绩基准 基金投资酝酿新风格
上海证券报· 2025-05-19 02:06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核心内容是围绕基金运营模式、行业考核评价制度、权益类产品发展等关键环节,着力引导基金管理人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 [1] - 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是主要导向,投资者更重视能跟住业绩比较基准、波动较低且风险可控的产品 [1] - 2018年以来换手率在5—10倍、持仓股票和行业相对均衡分散、管理规模在5亿元—50亿元、中小市值风格、价值均衡风格的主动权益基类金更容易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1]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分析 - 当前全市场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一半以上产品以沪深300指数为核心基准,15%以中证800指数为基准 [2] - 金融板块持仓回归金额达2649亿元,占该板块自由流通市值的4.6%,显著高于其他行业 [2] - 煤炭、石油石化、电力及公用事业等周期类高股息板块具有关注价值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超配行业主要集中在科技与制造,低配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与基建 [2] - 医药、电子行业自2020年以来分别平均超配4.3%和3.4% [2] - 非银金融、银行2020年以来分别平均低配7.9%和6.9% [2]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变更情况 - 截至5月14日,5月以来有9只基金变更了业绩比较基准,今年以来变更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有近120只 [3] - 变更涉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养老目标FOF、一级混合债基、二级混合债基等多种类型 [3] - 业绩比较基准是构建组合时的重要参考标准,以业绩比较基准构建的FOF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长期相对稳定 [3] 浮动管理费基金新模式 - 新一批浮动管理费基金将采用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3] - 对符合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产品业绩表现确定适用管理费率水平 [3] - 产品设立层面将投资者利益纳入其中 [3]
亏麻了,基金经理不能再领千万年薪
搜狐财经· 2025-05-15 22:36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已有基金公司迅速反应,对新政中多次提到的重要指标"业 绩比较基准"进行变更。 基金行业内,饱受投资者诟病的机构公司"旱涝保收""躺平赚钱"等现象正在由此消亡。 近日,中国证监会公开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针对目前 基金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揽子具体的、可操作的改革措施,以推动行业加快实现高质 量发展。 其中,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 钩的薪酬管理机制等新规引发投资者群体高度关注与讨论。 管理费将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 所谓业绩比较基准,是用来衡量基金表现优劣的参考标准,通常由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市场指数、指数组 合或固定收益率构成,常见如某混合型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5%+中债总指数收 益率*25%"。业绩比较基准一般反映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收益特征,也用于评估基金经理的投资能 力。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表示,此次新政要求管理费与基金业 绩表现关联,将敦促基金公司从规模驱动转向业绩驱动,基金公司将更加注重投资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系统性监管框架,引领行业行稳致远
平安证券· 2025-05-09 17:57
报告核心观点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督促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强调4个突出,关注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和被动权益产品发展,对行业有多方面影响,未来权益市场有望修复 [3][4][5] 《方案》解读 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 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绑定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6] - 调降各类费用,降低投资者成本 [6] - 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实施长周期考核 [6] - 建立与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强化强制跟投 [6] 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明确相关机制 [7] - 加强透明度建设,揭示业绩和管理费信息 [7] - 重塑评价评奖业态,构建长周期评价体系 [7] 突出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 - 提升对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 [8] - 启动直销服务平台,促进投顾业务发展 [8] 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工作导向 - 提升权益类基金指标权重 [9] - 发展各类权益产品,适配不同风险偏好 [9] - 优化注册安排,加快发行速度 [9] 2大关注重点 基金公司考核激励方案改革调整 - 浮动管理费是重点,先在头部机构新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广,借鉴海外经验,或重塑投研团队 [11][12][16] - 关注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引导关注长期回报 [17] - 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国内费率仍有下降空间 [18][19][21] - 关注基金经理管理质量与风险,约束产品数量和规模 [22] - 薪酬调整非“一刀切”,激励“长期投资”和新晋基金经理 [23] 政策鼓励被动权益产品大发展 - 权益产品注册提速,不同类型产品有不同注册时效 [24]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改革绩效、薪酬机制,提升超额收益稳定性 [25][26] - 政策鼓励且主动权益投资者信心待恢复,中短期被动权益发展趋势或延续 [29][30][40] 《方案》对于公募基金行业的影响 - 配置类资金定价权提升和低利率环境投资需求,推动主动权益配置结构优化 [41] - 浮动费率指数增强产品或成布局方向,但需关注规模容量 [45] - 投顾和策略服务需求显著提升,可借鉴贝莱德经验,强化资产配置和服务能力 [50][51][52] 总结 - 当前市场估值低,政策发力,未来权益市场有望修复 [56] - 推出方案利于引导资金,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行业发展 [57]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央行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证监会表态,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08:49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同时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1] - 自2025年5月7日起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2%、1.4%和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为2.0%,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为1.5% [1] - 将支持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原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 [2] 科技创新金融支持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总额度达8000亿元,不再分列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和支持技术改造贷款的额度 [3]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可发行,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4] - 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工作已完成,近5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6] 行业活动与政策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和速滑馆举办,参赛机器人需满足自研或采购等六大条件 [1] - 工信部与商务部开展2025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重点推动纤维新材料应用、品牌建设及纺织生物医用材料与下游企业对接 [8]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新设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浮动费率模式,头部机构需发行此类基金占比不低于60% [5] 信用体系优化 -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报告需涵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和刑事裁判等信息 [7] 医疗健康动态 - 世卫组织正在制定使用GLP-1RA和GLP-1RA/GIP双受体激动剂治疗成人肥胖的指南,预计2025年8月或9月出台最终方案 [5]
公募重磅改革方案落地,有哪些要点?基金公司最新解读
券商中国· 2025-05-07 23:02
核心观点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25条举措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形成高质量发展拐点 [1] - 方案重点包括优化收费模式、强化利益绑定、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完善考核机制等 [1][2][5] - 行业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不低于60%的浮动费率权益类基金 [3] 收费模式改革 - 推行浮动管理费机制,根据业绩比较基准分档收取管理费(基准档/低档/升档) [2] - 首批创新型基金将按持有时间(≥365天)和年化收益率分档收费 [2]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制定监管指引并严格监管基准选用行为 [3] 考核与激励机制 - 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权重≥50%,基金经理考核中业绩权重≥80% [6] - 实施长周期考核,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80% [6] - 薪酬与业绩挂钩,业绩低于基准10个百分点需降薪,显著超基准可适度提薪 [6] - 投研团队考核周期调整为3-5年,建立激励递延及跟投机制 [7] 权益类基金发展 - 推动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提升监管分类评价中权益类基金指标权重 [8] - 支持浮动费率基金、指数基金、主题投资基金及互换便利操作试点产品 [8] - ETF注册缩短至5个工作日,主动权益类基金注册缩短至10个工作日 [9] - 权益基金规模扩大可增加股市资金供给,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9] 销售与投研能力建设 - 建立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纳入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投资者盈亏等指标 [10] - 支持头部公司综合财富管理能力提升,鼓励中小公司差异化发展 [11] - 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启动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出台投顾业务管理规定 [11] - 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合规管理和内部问责 [11][12]
绑定投资者利益!基金经理薪酬与收益挂钩、费率调降......公募业重大改革方案落地
华尔街见闻· 2025-05-07 19:08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旨在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强化投资者回报绑定、提升权益投资规模、完善考核机制等,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1][2][7] 优化基金运营模式 - 建立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推行分档费率,持有期达标且业绩符合基准适用基准费率,低于基准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适用升档费率 [8] - 头部机构需在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基金数量占主动权益类新发产品的60%以上 [8] -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明确其设定、修改及披露机制,约束投资行为 [9] - 降低投资者成本:调降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引导下调指数基金和货币基金管理费率,减少登记结算等固定费用 [3][9] 考核与激励改革 - 基金公司考核以投资收益为核心,降低规模排名权重: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 [2][10] - 实施长周期考核,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10] - 基金经理三年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需降薪,显著超越基准可适度提薪 [2][12] - 基金公司评价纳入投资者盈亏占比、权益类基金占比等指标,相关加分幅度提升50% [3][10] 权益投资扩容 - 提升权益类基金注册效率:ETF最快5工作日完成注册,主动权益类基金和宽基指数基金10工作日,混合/债券型基金15工作日 [3][13] - 支持浮动费率产品创新,发展主题指数基金,研究场外宽基指数试点产品 [13] - 销售机构评价纳入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占比、投资者盈亏等指标 [14] 行业高质量发展 - 支持头部机构创新业务,鼓励中小公司差异化发展,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及违规机构出清 [5][17] - 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团队制管理模式,鼓励AI等技术应用,支持员工持股激励 [16] - 优化产品结构:拓展FOF、养老目标基金等含权中低波动产品,适配不同风险偏好 [17] 监管与合规强化 - 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动态调整产品注册节奏,约束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及持股集中度 [4][19] - 修订基金法提高违法成本,严打内幕交易,强化股东资质穿透核查 [21] - 加强声誉管理,督促机构快速应对舆情,打击虚假信息传播 [20]
吴清: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 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
快讯· 2025-05-07 10:31
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比较成熟,将尽快发布。方案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 源,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的收取机制,扭转基金 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将投资者盈亏等关于投资者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 (人民财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