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平权
搜索文档
“海底捞婚礼”爆火:95后“反套路”婚庆革命与消费平权浪潮
搜狐财经· 2025-05-06 20:19
核心观点 - 95后新人选择海底捞婚礼颠覆传统婚宴模式 仅花费2万元实现高满意度婚礼 体现Z世代对传统婚庆产业的价值重估和消费平权意识觉醒 [1][4][8] - 该事件在社交媒体获得病毒式传播 抖音获赞超百万 话题阅读量达3亿次 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事件 [5] - 反映婚庆行业结构性变革 传统酒店婚宴预订量下降20% 非传统场地婚礼订单增长180% 行业面临跨界竞争和去中心化挑战 [10][11] 消费行为变革 - 95后新人中仅32%选择传统酒店婚宴 超六成认为婚庆公司套路多 体现对标准化婚庆剧本的抵制 [6] - 新人更看重参与感而非仪式感 追求开盲盒式体验 海底捞婚礼宾客满意度达95% [4][7] - 消费选择体现平权主义觉醒 小红书极简婚礼话题数万条笔记分享千元婚礼案例 [8] 行业格局演变 - 传统婚庆重资产模式遭遇挑战 高端婚庆公司百万装修的仪式堂比不上火锅氛围 [9] - 非传统场地婚礼订单2023年增长180% 小而美工作室蚕食大型婚庆公司市场份额 [11] - 太原多家五星级酒店婚宴预订量同比下降20% 酒店推出火锅主题婚宴但缺乏服务基因 [10][11] 商业模式创新 - 海底捞婚礼基础餐费1.8万元含50人餐标 布置费用2000元 员工表演免费 实现极致性价比 [4] - 餐饮+婚庆跨界模式兴起 海底捞尝试推出婚礼服务包 包含场地布置、表演团队和专属菜单 [16] - 平台整合资源 飞猪等上线目的地婚礼产品线 整合酒店、交通、摄影等服务 [16] 社会文化变迁 - 婚礼宾客构成变化 父母邀请亲友仅占30% 其余为新人自主邀请的同事同学游戏好友 体现人际圈层迭代 [12] - 年轻人掌握婚姻话语权 对父辈婚礼必须庄重观念进行温和反抗 折射文化转型期特征 [13] - 商业空间被重新定义为情感容器 海底捞、剧本杀店等满足都市青年流动中的亲密关系建构需求 [13] 未来发展趋势 - 婚庆服务转向用户共创模式 新人成为婚礼剧本编剧 AI工具和VR预览技术普及让人人都能设计婚礼 [14] - 婚礼形式更加多元 参考日本无宾客婚礼、冰岛极光婚礼等案例 可能出现元宇宙婚礼和公益婚礼等模式 [15] - 行业生态融合加速 餐饮、文旅、娱乐、科技等领域跨界融合成为重要趋势 [16]
从厂白牌到爆品:鸣鸣很忙打破量贩零食固有认知
华夏时报· 2025-05-05 05:27
文章核心观点 在“消费平权”浪潮下高性价比的量贩零食赛道崛起,鸣鸣很忙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以聚焦质价比、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精细选品体系支撑高增长,通过“薄利多销+高效周转”模式实现规模扩张,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逻辑,打破“厂白牌=低质”和“只拼价格”的印象 [1][5] 公司背景 - 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战略合并而来,截至2024年末全国门店数量达14394家,成为国内量贩零食行业领先者 [1] 选品体系 - 选品团队超180人,采取“精选+定制”模式,建立涵盖初选、试吃、试卖、推广四个环节的选品决策机制 [2] - 在库SKU中约25%为定制产品,超四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形式,降低消费者尝新门槛 [2] - SKU库中产品数量为3380个,单店SKU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规模商超2倍,每月上新上百款新产品 [2] - 建立自有实验室,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抽检,拥有142名质量控制人员,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供应链筛选体系 [2] 盈利模式 - 通过“薄利多销+高效周转”模式实现规模扩张,2024年毛利率维持在7.5% - 7.6%,净利率由2022年的1.7%提升至2024年的2.1%,经调整后净利率达2.3% [3] - 约99.5%的收入来源于商品销售,加盟费和服务费收入不足0.5%,多数产品厂商直供,避免成本堆叠 [3] - 依托36座仓储中心、物流辐射圈和24小时配送体系,将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6天 [3] 市场表现 - 截至2024年末58%的门店位于县城和乡镇,2024年全年门店累计吸引超16亿人次消费,注册会员1.2亿,年复购率达75% [3] 加盟商体系 - 强调“总部让利—加盟商增效—规模扩张”的良性循环,为加盟商提供培训、运营支持、数据系统与品牌赋能 [4] - 2024年全国门店营收突破555亿元,加盟商体系扩容至7241家 [5] 未来规划 - 计划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加强产品开发能力、扩大质量检测实验室、优化门店陈列与网络支持、升级加盟商培训体系等 [5]
下沉市场的零食革命者:解码鸣鸣很忙港股IPO背后的商业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04 04:2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通过战略合并构建双品牌矩阵,凭借下沉市场策略、供应链驱动的商业模式取得成功,但发展面临品类扩张、下沉市场饱和、供应链承压等挑战,其IPO是下沉市场消费升级需求的资本化呈现,保持价差优势是检验长期价值的关键 [1][7][8] 万店帝国的崛起轨迹 - 2017年成立的“零食很忙”与2019年诞生的“赵一鸣零食”于2023年战略合并形成“鸣鸣很忙”双品牌矩阵 [1] - 8年构建起覆盖全国28省的14394家门店网络,58%分布于县城与乡镇 [1] - 2024年GMV突破555亿元,日均新开门店21家,全年交易单数超16亿次,会员复购率达75% [1] - 营收从2022年的42.86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393.44亿元 [1] 下沉市场的精准卡位策略 - 绑定中国城镇化进程,将58%门店下沉至县城与乡镇,填补国际品牌与区域小店的中间空白带 [3] - 以比传统商超低25%的定价策略,实现无糖酸奶、进口零食等品类的城乡同价 [3] - 通过3380个SKU(25%为定制产品)满足新消费需求,月均上新百款产品形成消费黏性 [3] 供应链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 - 与《2024胡润中国食品百强榜》50%企业合作,减少中间商层级,实现成本压缩与品控优化 [5] - 散装称重占比超40%,单店SKU达1800款(为同类商超2倍),形成动态机制 [5] - 99.5%收入来自商品销售,通过规模化采购让利加盟商,形成共生关系 [5] 资本盛宴背后的隐忧 - 2025年推出的3.0店型新增日化、潮玩等品类,可能稀释零食主业的核心竞争力 [7] - 县域单店覆盖人口已降至2.3万人,部分区域出现加盟商过度集中导致的内部竞争 [7] - 年采购额超300亿元的体量下,平衡厂商直供比例与产品差异化需求是关键考验 [7]
年轻人涌入“鸣鸣很忙们”
36氪· 2025-04-30 19:49
文章核心观点 - 零食行业质价比成为潮流,“鸣鸣很忙们”通过供应链提效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对安全、美味又便宜零食的需求,呼应消费平权和第四消费时代到来,背后藏着社会深刻变革密码 [1][6][17] 分组1:为何大家会去鸣鸣很忙 - 农村出身的王佳乐受过去农村零食环境影响,长大后对零食无感,但村里开了多家零食店,他下班后会去逛,买价格便宜的泡面,韩式辛拉面让他觉得新鲜且满足,零食量贩解决其零食从匮乏到丰富的问题 [2][3] - 武汉城市青年李成因本地零食店贵且有食品安全问题,转向零食很忙等店,这些店饮料和小孩爱吃的零食便宜且是正品,解决其对零食价格从敬而远之到重新消费得起的问题,让他恢复对行业的信赖 [5] - 近几年遍地开花的零食量贩给消费者提供生活选择,受到欢迎,鸣鸣很忙 2024 年全国开店总数超 1.4 万家,营业收入超 555 亿,已向港交所递表准备上市,零食行业大盘在增长,消费者消费行为和选择转变为追求质价比 [6] 分组2:“鸣鸣很忙们”受欢迎背后,是消费平权的兴起 - 现制茶饮行业蜜雪冰城、瑞幸咖啡,商超领域盒马生鲜通过供应链提效实现质价比,取得成功,零食行业质价比之风开启发展新机遇 [7] - 80 后王礼认为零食量贩店拉平各地空间和信息差距,消除供应、品质和价格差,让他感受到“消费平权”,这得益于鸣鸣很忙在供应链上的大额投入 [8] - “消费平权”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为保障消费者权利,过去零食集散地在杂货铺、大型商超和老一代零食专卖店,在质价比上不完美,鸣鸣很忙通过工厂源头直采打出质价比理念,赢得人心 [10][11] - 小镇青年在“消费平权”中获得感更深,“下沉红利”迭代到“脱域平权”阶段,县域零食消费激活创造新财富蛋糕,“鸣鸣很忙们”开店有返乡创业人员和本地青年贡献,扩大就业、活络市场 [11][12] 分组3:“鸣鸣很忙们”,呼应了第四消费时代的到来 - 中国消费正处于第三消费时代中后期,向第四消费时代过渡并有第五消费时代特征苗头,“鸣鸣很忙们”契合第四乃至第五消费时代特征 [13] - Small(小规模):人们喜欢身边小型购物和休闲场所,鸣鸣很忙、瑞幸、蜜雪冰城开店密度契合便捷性消费需求,人气不受电商影响,且店铺品类更丰富 [13][15] - Sociable(社交性、人情味):鸣鸣很忙店铺变成大众社交和打卡驿站,瑞幸店铺设有座位休憩区,体现品牌综合“质价比” [15] - Sensuous(从感官刺激到精神按摩):人们吃零食是为情绪和生活搭子,盒马超市卖一人份商品体现关爱,鸣鸣很忙的质价比升华成综合感知、多元体验和社会情绪沟通 [15][16][17] - 质价比理念延展产生引领意义,各行业回归价值理性,形成“幸福经济学”,成为主导大众价值认同的关键因素,质价比是生意逻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