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现实
搜索文档
中国科技馆VR体验空间启动运营
科技日报· 2025-10-09 16:40
VR沉浸体验空间《时空迷局·恐龙危机》中,观众将化身时空管理局的特工,深入危机四伏的史前世 界,在被生化改造的恐龙包围中执行艰巨任务。17分钟的紧张旅程,结合逼真的场景与互动叙事,带来 心跳加速的冒险体验。 同期,VR动感飞椅体验也将为观众提供另一种风格的沉浸乐趣。座椅随场景同步起伏摆动,精准适配 剧情动作,让观众身体全程"参与"冒险。国庆期间将推出三部精彩短片:《月球工厂》讲述了2040年人 类在月球建立工厂,迈向一级文明的关键征程。《小行星带上的人们》让观众跟随回收者在小行星带中 寻找珍贵铂金矿石,体验宇宙探险家的日常。《航向·异星》让观众化身太空战士,远征被外星生物占 据的神秘星球,展开一场从外太空到地表的激烈空战。(记者赵卫华) 自10月1日起,中国科技馆VR体验空间正式面向公众售票运营。此次VR体验空间项目是中国科技馆积 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等政策号召的具体实践。 观众可步入这个奇幻的科技世界,亲身体验两大空间:MR沉浸式艺术体验《达芬奇·时空之轮》和VR 沉浸式体验空间《时空迷局·恐龙危机》。其中,《达芬奇·时空之轮》作为全国首秀项目,利用先进的 M ...
库克即将卸任,硬件主管约翰・特纳斯成苹果CEO热门候选人
搜狐财经· 2025-10-06 22:47
公司领导力与技术战略 - 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凭借供应链与运营能力将公司推向市值新高并拓展了多条高盈利产品线 [3] - 公司在混合现实、生成式AI、智能家居与自动驾驶等关键前沿领域的推进速度略显保守 [3] - 市场期待公司重拾技术冒险精神以应对关键前沿领域的挑战 [3] 潜在继任者特质与影响 - 潜在继任者特纳斯兼具工程背景与团队号召力并被赋予产品路线图与功能定义等核心决策权 [5] - 潜在继任者在公司内部打破了硬件主管的传统边界并实质性影响公司战略方向 [5] - 过去一年潜在继任者的公众曝光度显著提升主持发布了重大改版产品iPhone Air并频繁亮相媒体 [5] - 潜在继任者以稳健著称其务实与创新兼容的特质被视为公司在AI与新硬件浪潮中需要的平衡点 [5]
苹果暂停Vision Pro开发,全力转向AI智能眼镜,挑战Meta
华尔街见闻· 2025-10-02 19:39
苹果公司战略调整 - 苹果暂停Vision Pro头戴设备改版计划,将资源转向开发智能眼镜以与Meta竞争 [1] - 公司内部宣布从Vision Pro项目调派人力,以加快智能眼镜的开发进度 [1] - 战略调整部分归因于Vision Pro首发表现不如预期,被批评太重、太贵且缺乏足够内容与应用 [6] 苹果智能眼镜产品规划 - 公司正开发至少两种智能眼镜:第一款代号N50,无屏幕,需与iPhone配对使用,目标最快2025年公开,2027年上市 [1] - 第二款具备屏幕功能,旨在挑战Meta Ray-Ban Display,原计划2028年推出,现正加速研发 [2] - 智能眼镜将配备扬声器、摄像头,支持语音操控与手机连线,并可能具备健康追踪功能 [6] 行业竞争格局 - 智能眼镜已成为科技公司新战场,各家公司竞速开发以AI为核心的设备,未来可能取代智能手机 [1] - Meta在智能眼镜领域领先,其2023年推出的新版Ray-Ban Meta成为爆款,并计划在2027年推出配备双屏幕的下一代版本 [3][12] - 其他科技巨头如亚马逊、Google和OpenAI也纷纷投入下一代AI硬件设备的开发 [5] 苹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公司在智能眼镜领域远落后于Meta,其产品将依赖语音互动与人工智能,而Apple Intelligence平台和Siri的升级进程已落后 [3] - 公司正押注重建版Siri,最快2025年3月推出,以支持智能眼镜等一系列新设备 [4] - 苹果尚未完全放弃Vision Pro,计划对其做小幅芯片升级,并尝试将营销方向转向企业客户 [9][10] 设备开发历史与未来展望 - Vision Pro开发始于2016年,公司为其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与十年时间,但CEO库克当时即表示智能眼镜是比密闭式头戴设备更好的选择 [9][11] - 苹果已取消代号N107的有线眼镜计划,以及Vision Pro的简化版和改版计划 [6][7] - 苹果与Meta均在持续研发真正的AR眼镜,旨在以更先进技术将数字内容与现实世界融合 [13]
苹果暂停Vision Pro开发,全力转向AI智能眼镜,挑战Meta
美股IPO· 2025-10-02 11:53
苹果公司战略转向 - 苹果公司已暂停原计划于2027年推出的Vision Pro轻量版头显项目(代号N100),将资源重新分配以加速AI驱动的智能眼镜研发 [1][3] - 此次战略转向的直接原因是Vision Pro首发表现不如预期,被批评太重、太贵且缺乏足够的内容和应用 [6] - 公司尚未完全放弃Vision Pro产品线,仍计划对现有设备进行小幅芯片升级,并可能在未来推出更轻、更便宜的版本 [1][7] 智能眼镜研发计划 - 公司正开发至少两款智能眼镜:第一款代号N50,无屏幕,需与iPhone配对使用,目标是最快2025年公开,2027年上市 [3] - 第二款具备屏幕功能,旨在挑战Meta的Ray-Ban Display,原计划2028年推出,目前正在加速研发进度 [3] - 智能眼镜将大幅依赖语音互动与人工智能,配备扬声器、摄像头,并可能具备健康追踪功能 [5][6] 行业竞争格局 - 在智能眼镜领域,苹果目前远落后于Meta,Meta早在2021年推出首款产品,其2023年新版Ray-Ban Meta成为爆款 [4] - Meta计划在2027年推出下一代配备双屏幕的智能眼镜版本 [8] - 除苹果与Meta外,亚马逊、Google以及OpenAI(与前苹果设计大师Jony Ive合作)也均在积极开发下一代AI硬件产品 [5] Vision Pro项目现状与挑战 - Vision Pro售价3499美元,被公司内部认为过度设计,存在缺陷,其向消费者市场的推销努力成效不彰,现正尝试转向企业客户 [6][7] - 公司此前还取消了另一项名为N107的有线眼镜计划,该产品原计划作为Mac等设备的外接数字屏幕 [6] - 公司为原始Vision Pro项目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与超过十年时间 [7]
迎国庆中秋假期 中国科技馆打造推出贯通古今融合创新“科普盛宴”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0:15
中国科技馆国庆中秋活动概览 - 中国科技馆于10月1日至8日正常开放,精心打造一场贯通古今、融合创新的"科普盛宴" [1] 主题科普活动 - "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主题科普活动涵盖"科学嘉年华"、"科学N次方"、"筑梦星球-科学教育+"、"礼赞科学家"四大板块,为不同年龄层观众呈现多元科学体验 [3] - "科学嘉年华"每日上演液氮实验、气球叠罗汉等互动科学秀 [3] - "科学N次方"体验活动带领观众走进《超能加速》与《隐形高手》两大前沿科技主题,包括"威力无穷"、"冻感变变变"等经典科学表演和"创造我的机器人"、"低温实验室"等互动体验 [3] - "筑梦星球-科学教育+"联动科学家、工程师、教育专家、科技教师,带领青少年开展科学探究 [3] - "礼赞科学家"版块组织"红领巾讲解员"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并推出《中国低温科技的"冰封奇迹"》、《蹄兔非兔》两场科普讲座 [3] 华夏科技学堂古代科技体验 - 华夏科技学堂推出四大古代科技体验活动,包括探秘先秦独辕马车结构并亲手制作模型的"戎车既安如轾如轩"活动 [3] - "凌空劲弩矢下如雨"活动追溯弓弩演进史,观众可组装诸葛连弩 [4] - "铜戈铁戟的兴与衰"活动通过组装戈、矛、戟等比例模型,展示长柄兵器与作战方式的演变关系 [4] - "熔铜化剑炼铁成兵"活动系统介绍冷兵器生产工艺的技术演进,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的发展脉络 [5] 特效影院创新体验 - 特效影院推出MR沉浸式艺术体验"达·芬奇-时空之轮",观众可自由行走在沉浸式互动空间中,通过手势识别与力反馈系统操控达·芬奇手稿中的经典发明 [7] - 同步推出VR动感飞椅体验《月球工厂》、《小行星带上的人们》以及VR沉浸体验空间《恐龙·时空迷局》 [7] - 《寻找外星人》球幕互动漫游打破传统线性叙事模式,观众可自主选择探索路线,形成四种不同的宇宙漫游体验 [7] - 球幕影院献映《宇宙大爆炸》,巨幕影院推出《大自然隐秘的王国》,4D影院安排《蜜蜂的世界》等亲子动画短片 [7] 人工智能互动应用 - 智能体"胖科"全新升级,支持拍照识别展品获取图文讲解、生成个性化合影海报,AI游记功能将参观路线、勋章收集和海报制作融合 [7] - 智能体矩阵可切换全国15家科技馆,实现走到哪问到哪的便捷体验 [7] - 全新上线的AI导览机提供全馆地图、专业音频解说服务,并可转化为趣味冒险,通过破解展品知识谜题获得独特体验 [7] - 10月1日至7日特别推出AI智能眼镜体验活动,观众可戴上眼镜"拿起"核心舱、"步入"应县木塔,与"复活"的恐龙互动 [8] 海洋展厅升级 - 历时3年升级改造的海洋展厅以"人海和鸣:从畏惧到共生"为主题,分为"源·敬畏"、"近·认知"、"融·感悟"、"梦·归途"四大展区 [10] - 海洋展厅通过25件展品展现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演变历程,展示珍贵的深海生物标本、矿石样品、海洋科考装备实物 [10] - 展厅融入海洋神话、海洋歌曲等文化元素,并结合VR等先进技术,打造立体化、多维度的沉浸式海洋探索空间 [10]
文化+科技,打开传承发展新视野(文化中国行·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9 06:42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 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如多媒体技术记录非遗、深度学习系统成功缀合78对殷墟甲骨碎片、“何以文明”数字大展走进联合国及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6] - 故宫博物院已完成对100多万件藏品的数据信息采集,数字文物库收集超10万件高清文物影像,敦煌研究院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和212个洞窟三维重建,数据总量超500TB[7] - 国际经验包括利用卫星遥感和雷达传感技术探查考古遗址、360度全景拍摄实现虚拟现实体验、以及采用播客和数字化地图吸引年轻观众[8]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中国利用实时监测系统、三维数字扫描和沉浸式体验保护60处世界遗产地,为世界树立新标准[7] 文化产业创新与增长 - 2024年文博文创爆发式增长,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累计销售百万件,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天宫藻井冰箱贴带动文创销售3500万元[9] - 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第三代产品成为全球超级IP,在中国、美国、英国市场引发热潮,公司通过文化适配与场景共创进行全球营销[10] - 2025年初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154亿元登顶全球动画电影,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以超16亿元票房破国产二维动画纪录[10] - AIGC、VR、MR等技术深度融入文化内容生产,AI推动内容生产进入智能批量化阶段,大空间VR技术增强沉浸感并助力文化海外传播[10][11][12] 文化交流与互鉴 - 论坛举办“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包括电影音乐会和导演对谈,纪念中国电影120周年和世界电影130周年[14] - 法国前总理指出电影是文明对话载体,中法在电影修复、合拍、影人交流方面成果丰硕[14] - 多位国际嘉宾强调文明对话重要性,指出通过尊重文化多样性、传承人文经典来引导技术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5][16]
行业聚焦:全球脊柱手术机器人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26 12:21
全球脊柱手术机器人行业核心观点 - 脊柱手术机器人是一种集成精准定位、三维影像导航、机械臂控制及实时反馈技术的智能辅助手术系统 能显著提升手术精度与安全性 并推动数字化、微创化和智能化手术发展 [1] - 全球脊柱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1年将达到9亿美元 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9.6% [1]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前四大厂商(Medtronic、Globus Medical、Zimmer Biomet、天智航)占据大约94.0%的市场份额 行业集中度极高 [5] - 全球前9强生产商排名基于2024年调研数据 头部企业包括Medtronic、Globus Medical、Zimmer Biomet、天智航、Brainlab等 [3] 产品类型细分 - 引导式手术机器人是最主要的产品类型 占据全球市场大约99.0%的份额 [8] 应用领域细分 - 微创手术是脊柱手术机器人的最大下游应用市场 占据大约80.7%的份额 [10]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全球人口老龄化导致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疾病及脊柱损伤患者数量持续上升 推动微创和精准手术需求扩大 [16] - 人工智能、影像融合、导航定位和机器人控制技术进步为产品创新奠定基础 新一代机器人更轻量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16] - 医疗资源集中化趋势促使大型医疗集团积极投资先进设备 各国政府对高端医疗装备的支持政策保持市场高景气度 [16] - 国际龙头企业如Medtronic、Globus Medical、Zimmer Biomet等通过推出升级产品和并购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16]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脊柱手术机器人将向智能化、集成化和微创化方向发展 结合AI、大数据和机器视觉技术提升自主决策能力 [18] -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增强现实(AR)与混合现实(MR)技术融合将使手术规划和术中导航更加直观高效 [18] - 设备将更加模块化、轻量化 以适应中小型医院需求并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18] - 随着全球医疗资源整合与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脊柱手术机器人将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 [18]
MBZUAI 机器人实验室招收2026 Fall 全奖博士生/访问研究生等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23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为一篇关于MBZUAI大学左星星博士领导的RCL实验室的招生宣传材料 旨在吸引对机器人学、3D计算机视觉和具身智能等领域有浓厚兴趣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 [1][2][3] 招生方向与要求 -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学、3D计算机视觉、混合现实、状态估计、基于学习的视觉-惯性SLAM、多传感器融合、强化学习、VLN/VLA、人形机器人-物体交互以及具身人工智能 [2] - 对申请者的核心要求是对机器人、混合现实或人工智能有浓厚兴趣 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 并拥有自我管理能力、驱动力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3] - 博士申请者需有以主要作者身份在领域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的经历 具备机器人相关经验或竞赛经验者将获得额外考虑 [3] - 硕博研究生申请需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绩 实验室同时招收访问研究生和国内实习生 [3] 待遇与资源 - 博士生在免除学费外 可获得每年约42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免税奖学金 [3] - 实验室提供免费往返机票、充足的GPU计算资源以及机器人、传感器等硬件资源 [3] - 访问研究生和国内实习生可获得工资 实验室也接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留学生 [3] - 实验室已下单购买大量机器人硬件 部分已到货使用 大部分将在2025年11月前运抵 [4] 申请流程与时间 - 2026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申请系统于2025年9月1日开放 早期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 晚期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15日 建议在11月15日前完成申请 [6] - 访问研究生和国内实习生可全年申请 [6] - 申请者需先将英文简历、成绩单和代表论文发送至指定邮箱 实验室将择优组织考核面试 同时申请者必须在学校官方申请系统中提交完整材料 [7] - 邮件标题需注明"[Position]+[Name]+[Affiliation]" [8]
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
人民网· 2025-09-19 06:13
论坛概况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于9月17日在西安举行 主题为"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 - 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9个国际组织的约800名嘉宾参会 [1] - 论坛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等议题展开讨论 [1] 技术应用案例 - AMD通过AI大模型训练成为"顶级画师"助力山西永乐宫壁画修复 重现800年前中国色 [2] - 联想研发六足机器狗在山西应县木塔实现非接触状态下毫米级文物细节还原 [2] - 甘肃敦煌运用数字照扫、三维建模等技术高精度重现"数字藏经洞" [2] - 腾讯与国家文物局合作"云游长城"项目 用户可通过手机沉浸式体验长城 [3] - 陕西省文物局联合西影集团将MR全息可视导览与Vision Pro混合技术应用于石峁遗址展示 [3] - 西北大学使用3D扫描、无人机航拍、激光雷达等技术为丝路文化遗产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已完成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遗址典型文物数字化提取 [5] 国际合作成果 - 乌拉圭利用数字技术生成珍贵文献数字副本 通过非侵入式方式探索古物与遗迹 [2] - 赞比亚博物馆在中国等国家支持下实现展品数字化展示和口述历史数字化记录 [4][5] - "数字敦煌"向全球公开展示30余个洞窟高清资源 [5] -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汇聚99个国家丝绸文物数据 [5] 行业发展方向 -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保护体系 传续文明根脉 [2] - 应用AI、VR、AR、MR等技术突破时空限制 实现文化遗产从专家专属走向大众共享 [3] - 加强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全球互联互通和合规共享 [4]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可持续方式分享文化遗产 [3]
混合现实概念走强,淳中科技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17 14:47
混合现实概念股表现 - 混合现实概念板块呈现强势上涨态势 [1] - 淳中科技股价涨停 [1] - 中石科技 长盈精密 鸿利智汇 罗曼股份 炬光科技 兆威机电等公司跟随上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