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策略关键验证期之后的观点更新:A股供需格局展望重回临界值-2025051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6 17:11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验证期已过,基本面主要矛盾切换,外需回落担忧犹存,国内实际对冲力度成主要矛盾,5月两个重要催化使A股震荡区间中枢抬升,短期将试探震荡区间上沿 [2] - 中期供需格局展望未系统扭转,特朗普政策后续扰动担忧仍在、美国进口需求自然回落、国内供给绝对压力偏高 [2] - 2025年A股盈利能力底部微抬,但未确认有效改善 [2] - 二季度A股是中枢偏高的震荡市,基本面决定向上有顶,政策和流动性决定向下有底且中枢偏高 [3]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公募基金需经历调整期,强化被动权益产品发展趋势 [3] - 短期和长期结构方向都是科技,继续看好港股好于A股 [3] 各部分总结 短期市场表现 - 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金融政策全面宽松,与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直接关联,利于维持短期风险偏好和A股市场活跃 [2][12] -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A股供需格局可能重回“临界水平”,若国内刺激政策强势,2025H2盈利能力或改善 [2] - 国内政策及时对冲,平准基金托底市场预期,五一假期后A股风险偏好小幅改善,短期将试探震荡区间上限 [2] 中期供需格局 - 需求侧美国补库存对进口需求支撑消退,外需存在回落压力,25Q3压力或加大,特朗普关税后续仍可能有扰动 [2][19] - 供给侧中游制造供给出清幅度将是“历史级别”,25年固定资产增速持续回落,上游周期固定资产增速先反弹后回落 [36][39] 盈利预测更新 - 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显示,全A两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24Q4为 -55%大幅低于预期,25Q1为6.3%高于预期,变化逻辑不清晰 [2][48] - 采用修正后的毛利 – 三费同比、其他费用率,修正后24年全年利润同比为 -6.2%,24Q4 - 25Q1单季利润同比为7.8%、2.4% [2][62] - 不同情形下2025年全A两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不同,盈利能力底部微抬但未有效改善 [2] 25Q1景气方向 - 一季度需求小幅回暖,全A两非25Q1TTM收入同比小幅高于24Q3,但供需格局仍偏弱,固定资产周转率下行 [74][77] - 业绩改善线索明确的景气方向稀缺且集中,主要是消费、医药和AI算力三个方向 [3] - 25Q1表现较好的行业集中在以旧换新、新消费alpha和医药领域,AI算力营收增速触底回升,订单回升指向后续营收改善 [85][87] - 一季报披露后,盈利预期上修的一级行业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商贸零售、钢铁、传媒和家电 [92] 公募基金改革 - 公募基金改革要点是“四个突出”,与市场原有预期相比有“三个柔和”之处 [3][95] - 强化被动权益产品发展趋势有“三个共振”,公募基金“逆势而为”重要性提升,规模顺周期扩张力度可能受限 [3] - 未来低估板块中短期修复速度可能加快,公募参照业绩基准“补齐低配方向”或成高频中短期机会 [3] 结构推荐 - 短期科技相对性价比占优,机器人微观结构占优,主题弹性好于国内AI,长期A股重启结构牛需科技重磅产业催化 [3] - 继续看好港股好于A股,出口链修复、公募“补齐低配方向”是短期主题性机会 [3]
日元贬值催生洼地 绩优基金Orbis加码日本药店、地产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07 17:44
基金投资策略调整 - 管理规模达30亿美元的Orbis国际股票基金将日本股票占比从去年底的10%激增至24% [1] - 该调仓推动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达16%,超越99%的全球非美股基金 [1] - 三至五年期业绩稳居同类前1% [1] 日本市场投资逻辑 - 日元兑美元汇率年内反弹近10%,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主要货币 [1] - 日元升值带来"双重收益":汇兑收益和企业盈利修复弹性 [1] - 过去十年日元贬值导致本土企业利润被侵蚀,形成"被低估的黄金坑" [1] 重点持仓行业与公司 - 日本药店行业获得4%资金配置,看好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议价能力 [2] - 重仓鹤羽控股(年内上涨30%)、Sundrug、杉木控股和Welcia四家连锁药房 [2] - 持有鹤羽控股约10%股份,计划反对永旺公司的收购案 [2] - 朝日集团(40%股息支付率)和三菱地所(受益租金上涨)为另一重仓标的 [2] 其他市场配置 - 欧洲防务板块中清仓年内涨幅超150%的德国莱茵金属 [2] - 保留韩国韩华航空和日本三菱重工持仓,因亚洲军工股估值具吸引力 [2] - 对欧洲银行股采取谨慎策略,因欧央行降息预期 [2] 核心投资理念 - 坚守自由现金流收益率策略,寻找持续产生12%-14%现金流回报的企业 [3] - 重仓壳牌(SHELUS)和英美烟草(BTIUS)等现金流稳健标的 [3] - 日本逐步走出通缩,汇率周期与产业变革共振带来投资机会 [3]
哈佛、耶鲁带头,美国大学捐赠基金争相出逃私募股权基金
华尔街见闻· 2025-05-07 09:59
美国高校捐赠基金减持私募股权 - 普林斯顿大学捐赠基金正在研究私募股权份额潜在出售的可行性 [1] -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规模超2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计划减少部分私募股权敞口 [1] - 哈佛大学530亿美元捐赠基金中近40%配置给私募股权 目前正就出售约10亿美元份额进行谈判 [1] - 耶鲁大学探索在二级市场出售私募股权 交易规模可能高达60亿美元 [1] 流动性压力与政策因素 - 私募股权公司向投资者返还资金的时间达10多年以来最长 导致机构面临流动性压力 [2] - 截至2024年底 私募行业在29000家未售出公司中持有约3.6万亿美元未实现价值 [2] - 2023年投资者分配资金占资产净值的比例降至创纪录的11% 长期平均水平为25% [2] - 特朗普政府中止对哈佛超过20亿美元的拨款 并审查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高校的联邦资金 [3] 市场反应与交易困境 - 机构在二级市场出售股权可能面临大量潜在买家 但抛售头寸或导致更大损失 [3] -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因出价过低已排除出售整个基金份额 考虑通过特殊目的实体出售优先股 [3] - 亿万富翁Bill Ackman批评哈佛非流动性投资配置 认为其只能以"显著折扣"抛售私募份额 [3] 行业结构性失衡 - 过去十年美国大学过度配置难以估值的私募资产 打乱捐赠基金结构平衡 [2] - 捐赠基金是高校建设图书馆、资助财政援助和支付教授薪酬的主要资金来源 [2] - 当前更多大学依赖捐赠基金满足运营预算 导致管理机构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2]
最新民调!事关特朗普政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2:52
美国经济状况与政策影响 - 59%的民众认为特朗普政策恶化了美国经济状况 较3月的51%上升 [1] - 60%的民众称政策提高了社区生活成本 仅12%认为有助于降低物价 [1] - 34%的美国人对经济持乐观态度 29%悲观 37%担忧 [1] 特朗普政府支持率与公众情绪 - 特朗普公众支持率跌至42% 低于三周前的43%和就职时的47% [3] - 59%受访者认为美国正丧失全球信誉 75%反对其竞选第三任期 [3] - 经济问题支持率降至最低 多地抗议裁员、关税及移民政策 [3][5] 抗议活动与政策争议 - 华盛顿、纽约等城市爆发抗议 反对裁员、加征关税及驱逐移民 [3][5] - 全美50州曾单日超千场抗议 华盛顿因裁员政策抗议常态化 [5] - 非营利组织批评移民驱逐违反正当程序 国民服务队担忧联邦资金削减 [4][5] 企业运营与政策反馈 - 建筑公司代表称加征关税导致运营成本上涨 与降物价承诺相悖 [5] - 特朗普执政两月内遭超150起诉讼 涉及多项政策合法性争议 [5]
债市启明|美国财政压力对美债影响几何?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9 08:09
美国2025财年预算决议 - 2025年4月10日美国众议院以216票对214票通过了参议院修订的2025财年预算决议,该决议是国会内部指导文件,设定了政府在特定时期内的财政收支预期,但不具有法律效力、无需总统签署和直接拨款 [2] - 预算决议主要为后续立法确定财政方向和规模,以及为国会内部的预算协调和审议提供基础,按照《1974年国会预算法》,预算决议应在4月15日前通过,但实际较多财年未有决议通过 [2] - 若无新决议通过,前一决议的支出限额和收入下限会自动在剩余年份延续,或者通过法定形式设立国会预算 [2] 财年预算法案与政府停摆风险 - 与预算决议不同,财年预算法案具有法律效力,规定了政府特定财年的具体支出计划,预计今年预算法案需要在9月30日前通过,否则国会需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以避免政府停摆风险 [3] - 预算法案需在新财年开始前(10月1日前)完成立法,否则需依赖"持续决议(CR)"临时拨款为受影响的机构和项目提供临时资金,若政府资金耗尽且临时法案未通过则会导致政府停摆 [3] - 1997年以来,美国联邦预算法案普遍晚于新财年开始时点生效,2025年3月14日国会通过了一项支出法案,为政府提供资金至9月30日 [3] 特朗普减税政策对财政赤字的影响 - 2017年通过的《减税和就业法案》(TCJA)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其在2018-2027财年对赤字的净影响为1.1-1.4万亿美元 [4] - 若今年特朗普推动TCJA到期条款延长,赤字压力将进一步攀升,美国税务基金会预计,若将TCJA条款永久性延长,2025-2034财年赤字总额将增加4.6万亿美元 [4] - 虽然美国税务基金会预计特朗普关税政策未来十年可增加1.5万亿美元财政收入,但其仍难以完全对冲减税政策对于赤字的影响 [4] - 国会预算办公室2025年3月报告称,若2017年税收法案被延长且财政政策不变,2054年公众持有的债务将达GDP的214%;若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2054年该债务将超GDP的250% [4] 美债利率影响因素 - 2017年-2018年,美联储加息、减税法案和特朗普关税政策共同促使美债利率上行 [5] - 自2015年末起美联储加息,使10Y美债利率中的实际短期利率预期在2017年-2018年不断上升 [5] - 2017年12月减税和就业法案通过参议院后,10Y美债利率中通胀预期上行,同时市场对美国财政的担忧加剧,推动了期限溢价上行 [5] - 2018年3月,特朗普开始加征关税,进一步推动10Y美债利率中的通胀预期和期限溢价上行 [5] 10年期美债利率展望 - 后续10Y美债波动还需观察特朗普政策、美国经济承压状况和美联储表态,10年期美债利率中枢或一段时间在4.0%以上 [6] - 当前美国通胀预期攀升,若特朗普关税政策及表态无法缓解市场对通胀的担忧,美债资产吸引力会被削弱 [6] - 预计市场对财政压力和通胀风险的担忧,会使美债利率中的期限溢价和通胀预期维持高位 [6] - 后续美债利率下行空间的打开或需等待特朗普对于关税政策转向缓和或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顺利、或者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联储出现转鸽表态 [6]
兴业证券王涵 | 燎原·重估——特朗普的“空城计”——经济每月谈第十一期
王涵论宏观· 2025-03-19 10:09
特朗普政策对美国的影响 - 特朗普对内以"提升政府效率"为由,通过"政府效率部"削减联邦预算,削弱民主党及传统官僚体系影响力 [3] - 对外强化"美国优先",对墨西哥、巴拿马施压,并向加拿大、丹麦提出领土要求,同时改变拜登"联欧抗俄"战略,单方面与俄罗斯接触 [3] - 美国工业产值全球占比降至12%,制造业空心化削弱其地缘干预能力,动摇盟友体系 [6] - 美国政府债务率升至122%,净利息支出预计2026年超1万亿美元,占政府收入近20% [6] - 美元在中国涉外收付款中占比从68%降至44%,人民币占比从22%升至51%,全球美元储备占比降至1995年以来低点 [6] 美国实力衰退与内部矛盾 - 美国在全球25-64岁高等教育人口中占比降至10%,"AI霸权"战略因中国科技企业突围而出现裂痕 [10] - 美国前10%与后10%收入比值从1967年9.2倍升至2023年12.4倍,后50%民众仅持有全国2.4%净财富 [10] - 家庭收入分布从1960年"纺锤形"转变为两端占比显著增加的极化形态 [11] 特朗普的"空城计"策略 - 对内营造"特朗普治下美国一直赢"叙事,通过MAGA力量压制政治对手 [13] - 对外榨取盟友利益,如要求北约盟国增加军费、对加墨加征关税,并利用地理优势在欧亚大陆制造"可控混乱" [13] - 俄乌调停陷入两难,停火条件分歧未收窄,若失败将动摇其政治基本盘信心 [14] - 中东空袭胡塞武装以安抚亲犹太势力,可能是俄乌僵局的间接结果 [14] 未来政策展望 - 可能加大对俄乌问题的极限施压,但各方核心诉求分歧大且美国缺乏政治资本 [16] - 潜在"转移视线"手段包括:激化贸易摩擦、地缘冒险(如格陵兰岛主权问题)、内政党争、金融冒险(如美债置换或美元贬值) [16] - 特朗普计划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但比特币价值体系不稳定,长期风险高 [16] 中国经济的确定性 - 2024年中国文娱与科技表现亮眼:《黑神话:悟空》销量2800万份,《哪吒》票房150亿元,DeepSeek-R1等AI技术突破美国垄断 [18] - STEM毕业生年超500万,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16.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整 [18] - 2025年1-3月沪深300上涨4.6%,标普500下跌6%,A股市净率1.38(历史31.5%分位数)显著低于美股的4.80(94.4%分位数) [18] - 国际资本或增配A股及中国科技企业一级市场投资,因中国资产兼具低估值与高质量属性 [19]
美股在跌什么?(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11 09:40
美股下跌原因分析 - 纳指近四周下跌13%,核心原因是衰退预期下的流动性紧缩恐慌 [1] - 亚特兰大联储将一季度GDP预期从+3.9%下调至-2.4%,主因居民消费和净出口疲软 [1] - 特朗普政策"五大杀器"(关税、移民、裁员、减支、预期引导)加剧经济数据走弱 [2][4][5] 美国经济数据走弱表现 - 消费端:1月零售销售和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大幅低于预期,拖欠90天以上信用卡贷款占比创2012年新高 [2] - 投资端:2月ISM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大跌6.5%,资本开支意向指数掉头向下 [2] - 贸易端:贸易逆差创新高拖累一季度GDP [7] 特朗普政策实际影响 - 关税:对中国已加征20%关税影响有限,对墨加征25%关税计划一再推迟 [2] - 移民:首月逮捕约2万非法移民,立场较竞选时软化 [3] - 裁员减支:联邦政府裁员超1万人,原计划2万亿减支目标缩减至1万亿 [4] 流动性压力来源 - 美联储缩表持续,隔夜逆回购余额走低接近流动性拐点 [11] - 中国科技和欧洲财政吸引资金分流,美股资金流入减少 [11] - 日本薪资增速创新高,央行紧缩阴影引发carry trade平仓风险 [12] 潜在政策应对措施 - 加速推进减税立法和外资投资审查便利化 [13][14] - 灵活调整财政减支节奏 [15] - 施压美联储转向宽松(降息/结束QT) [16] - 以关税谈判换取外资增持美国资产 [17] 四象限投资框架 - 欧洲财政扩张+美国衰退延续:做空美元美股,增持非美资产 [18] - 欧洲财政受阻+美国衰退延续:增持黄金和债券 [19] - 欧洲财政扩张+美国衰退扭转:全球风险资产反弹 [20] - 欧洲财政受阻+美国衰退扭转:回归"美国例外"交易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