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耐火陶瓷制品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进出口情况及未来趋势研判:2025年上半年耐火陶瓷制品出口量同比增长12.45%,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3 10:06
行业概述 - 耐火陶瓷制品是经过高温烧结形成的具有优异耐火性能的陶瓷制品,包括陶瓷砖、陶瓷管、陶瓷板等,具有高熔点、低热导率、良好抗热震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能在极端高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而不发生变形、熔化或化学反应 [2]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深入推进,带动钢铁、水泥、玻璃、石油化工等高温工业对耐火材料的旺盛需求,为耐火陶瓷制品行业提供重要支撑 [4] - 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应用于钢铁、建材、水泥、陶瓷、化工等领域,由于钢铁、水泥等领域需求减少,自2020年起中国耐火材料产量持续下滑,2024年中国耐火材料产量为2207.11万吨,同比下降3.73% [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包括粘土、高铝矾土、硅石、碳化硅、氮化硅等,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为建筑、冶金、化工、电力等应用领域 [6] - 在建筑行业应用于地面、墙面、屋顶等部位,具有防火、耐磨、美观等优点,在冶金行业应用于高温炉窑、高温管道、高温容器等部位,具有优异耐火性能和耐磨性能,在化工行业应用于化工设备内衬、管道、储罐等部位,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在电力行业用于锅炉炉膛、烟道等部位以承受燃烧产生的高温 [6] - 碳化硅凭借卓越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成为耐火陶瓷制品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材料,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期,2024年中国碳化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2.62亿元,同比增长9.42% [8] - 石化行业是下游应用领域之一,耐火陶瓷制品主要用于炉窑内衬、反应器、烟气净化设备、管道衬里等,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6.28万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比重稳定在12%左右 [10] 行业发展现状 - 随着材料科学突破性进展,产品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不仅在耐高温性方面表现优异,抗热震性和抗腐蚀性也取得显著改善,通过创新成分设计、优化微观结构和精密生产工艺,中国耐火陶瓷制品整体品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耐火陶瓷制品行业进口量为2936.14吨,同比下降25.97%,进口金额为6.64亿元,同比下降7.65%,出口量为5.42万吨,同比增长12.45%,出口金额为12.17亿元,同比增长2.96%,呈现明显贸易顺差态势 [1][12] 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区域集群化特点,传统产区企业依托资源与成本优势占据中低端市场,技术领先企业通过研发高性能、环保型产品主导高端领域 [15] - 代表企业包括邓州市宇恒耐火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华耐国际(宜兴)高级陶瓷有限公司、宜兴市胜达耐火陶瓷有限公司、维苏威高级陶瓷(中国)有限公司、无锡顺佳特种陶瓷有限公司、唐山市晨皓耐火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宜兴市耀伟耐火陶瓷有限公司、河南金盛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濮阳华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嘉兴皓特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等 [15] 重点企业分析 - 宜兴市胜达耐火陶瓷有限公司生产氧化锆陶瓷、氧化铝瓷、滑石瓷、堇青石瓷、刚玉莫来石瓷等产品,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现有员工70多人,年产量超过100万美元,超过80%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东南亚和中东国家 [17] - 无锡顺佳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完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产品有推板、承烧板、素材匣钵等,为国内外磁性材料、电子、陶瓷、冶金等行业提供配套服务,部分产品出口韩国、日本及欧洲等国家 [19] 行业发展趋势 - 高效化: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如采用自动化成型设备和智能烧成技术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生产效率,高性能复合材料研发成为重点,纳米增强技术和纤维增韧手段应用使制品在高温下强度、耐磨性和抗热震性得到全面提升 [21] - 定制化:针对钢铁、水泥、玻璃等不同行业特殊工况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数字化设计工具和3D打印技术引入使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模块化设计理念普及让制品能灵活适配复杂设备结构 [22] - 环保化:无铬、低硅等环保材料研发逐步替代传统污染性成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得到推广如回收废旧耐火材料再加工,节能工艺改进如低温烧成技术和余热回收系统应用减少碳排放 [23]
2025年中国汽车消音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研判:汽车消音器规模达215.1亿元,高效化、智能化、环保化成为发展主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09:26
行业概述 - 汽车消音器是汽车排气系统核心部件 承担降噪、净化废气、降低有害排放、提升驾驶舒适性、优化排放性能及保障发动机效能的关键作用 [1][3] - 产品通过科学设计降低排气系统背压以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 采用耐高温抗腐蚀材料确保严苛工况下的稳定表现 [1] - 按消声原理与结构可分为抗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型消声器三类 [3] 市场规模 - 中国汽车消音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108.93亿元增长至2024年194.0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5.53% [1][13]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5.1亿元 [1][13]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 包括钢材、铝合金、有色金属、玻璃纤维等 其中钢材是主要材料 其品质直接影响产品寿命和性能 [7] - 中国钢材产量从2017年10.5亿吨增长至2024年14亿吨 年复合增长率4.2% 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7.34亿吨 同比增长4.6% [8] - 产业链下游为汽车行业 中国汽车产量从2017年2901.54万辆增长至2024年3128.2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10.8% 销量从2017年2887.89万辆增长至2024年3143.6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12.19% [11]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量1562.1万辆同比增长12.5% 销量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 [11]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分散竞争格局 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有限 产业集中度较低 [15] - 代表企业包括广东华创风实业、瑞安市奔克汽车配件、SMC(中国)、湛江市华夏消声器等 [2][15] - SMC(中国)有限公司为SMC集团独资子公司 投资额达5亿美元 占地52万平方米 员工近5100人 是世界最大气动元件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17] - 湛江市华夏消声器有限公司具有三十多年历史 通过ISO/TS16949:2016认证 产品出口美国、德国和伊朗 [19] 发展趋势 - 高效化:通过CFD和声学仿真技术优化气流结构与降噪性能 轻量化设计提升燃油经济性 集成化设计减少能量损失 [21] - 智能化:主动降噪系统动态调整内部结构或释放反向声波 物联网技术实现状态监测功能 与整车控制系统深度交互 [22] - 材料环保化:不锈钢或钛合金替代传统镀铝钢板 岩棉等无机纤维取代玻璃纤维 无铬钝化等绿色技术降低环境负荷 [2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出口情况、重点企业及前景展望:下游汽车产量持续增长,汽车玻璃升降器规模将达164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9:08
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概述 - 汽车玻璃升降器主要分为电动和手动两大类,结构上包括臂式(单臂式、双臂式)和柔式(绳轮式、带式、软轴式)[2] - 臂式升降器采用齿轮齿板传动,成本低且在国内普遍使用,柔式升降器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的特点[2] - 核心组件包括操纵机构、传动机构、升降机构、玻璃支承机构及平衡弹簧等[3] 行业发展历程与产业链 - 中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技术差距[5] - 上游包括钢材、塑料、电动机等原材料,中游为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汽车整车[7] - 电动机作为核心部件,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从2017年27918.2万千瓦增至2024年35321.7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3.42%[9] 市场规模与出口情况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60.24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5.93%,预计2025年增至163.89亿元[1][15]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20年61.35亿美元增至2024年73.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76%,预计2025年达74.31亿美元[13] - 中国车窗玻璃升降器出口量从2020年0.87万吨增至2024年1.4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3.23%[16] 行业竞争格局与代表企业 - 国际领先企业包括Brose、Grupo Antolin、Hi-Lex Corporation等[19] - 国内代表企业有贵航股份(2025年Q1营收5.92亿元,同比增8.77%)、龙口泰进机械(配套北汽福田、一汽等)、芜湖莫森泰克等[20][22]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集成传感器实现防夹、语音控制,结合车联网优化交互[24] - 轻量化:采用铝合金、工程塑料减轻重量,模块化设计简化结构[26] - 环保化:推广无铬化处理、可回收材料,降低制造过程污染[27]
研判2025!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高端领域需求释放,推动感光材料市场规模持续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5 09:14
行业概述 - 感光材料是一种具有光敏特性的半导体材料,分为银盐感光材料和非银盐感光材料两大类 [3] - 银盐感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摄影领域,非银盐感光材料在印刷、电子、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 - 行业经历了从胶片到数码的转变,传统胶片需求下降,高性能感光材料在专业领域仍有需求 [5] 市场规模 - 2019年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规模为251.2亿元,2024年增长至343.2亿元 [1][12] - 光刻胶作为关键材料在半导体领域需求增长,2024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达114.4亿元,同比上涨4.8% [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光敏物质和辅助剂,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于摄影、医疗、印刷、半导体等领域 [8] - 半导体领域的光刻胶需求推动感光材料增长,印刷电路板和平板显示也是重要应用场景 [10] 竞争格局 - 早期由柯达、富士等外资企业主导,现形成外资企业、国内上市公司及中小企业共同竞争格局 [14]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乐凯胶片、容大感光、广信材料、强邦新材等 [1][14] 重点企业 - 乐凯胶片2024年感光行业营业收入5.98亿元,同比下降11.33%,受数码影像冲击明显 [15] - 强邦新材2024年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上涨8.39%,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上涨15.37% [17] 发展趋势 -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需求增长,医疗影像和3D打印等高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19] - 环保政策趋严,企业需加强环保技术研发以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处理难题 [20] - 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企业需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1][22]
研判2025!中国汽车防冻剂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中国汽车防冻剂行业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需求推动市场扩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31 09:24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汽车防冻剂行业市场规模为124亿元,同比增长7.54% [1][11] -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需求更高性能、更环保的防冻剂,推动企业研发投入 [1][11] - 防冻剂主要功能包括防冻、防腐蚀、防锈、防垢,按成分分为乙二醇型、丙二醇型、甘油型等 [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乙二醇、水、甘油及各类添加剂,乙二醇占防冻剂成本30%-60% [4][6] - 2025年6月中国乙二醇价格为4365元/吨,同比下降6.03%,成本下降推动高性能产品研发 [6] - 下游应用集中于汽车行业,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量1562.1万辆(+12.45%),销量1565.3万辆(+11.43%) [7] 市场规模与贸易 - 2025年1-5月中国防冻剂进口量0.39万吨(-45.58%),出口量1.33万吨(+38.85%),国产替代加速 [9] -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实现进口替代,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2.91%至1.26亿元 [9]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龙头主导+本土崛起"格局,中石化长城润滑油主导高端市场,产品单价较传统高30%-50% [13] - 中石油昆仑垂直整合乙二醇原料(自给率45%),民营龙头如龙蟠科技聚焦中低端市场 [13] - 外资品牌壳牌、美孚在高端售后市场面临本土品牌挤压 [13] 重点企业 - **中石化长城能源**:2025年产能200万吨,OAT技术冷却液冰点-50℃,沸点116℃,国内市占率18% [14] - **龙蟠科技**:2025年Q1营收15.92亿元(+7.99%),第三代E81冷却液电导率≤50μS/cm,抗腐蚀性能达国标5倍 [16] - **统一石化**:新能源专用NE100冷却液电导率≤100μS/cm,线上销售占比25% [14] 发展趋势 - **环保化**:开发生物基可降解防冻剂,减少亚硝酸盐/磷酸盐使用,低VOCs产品成主流 [18] - **高性能化**:有机型冷却液(OAT)因长寿命、抗沸性强成为热点,适配电动车800V高压平台 [19][20] - **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实现冷却液状态实时监测,数字系统提升维护效率 [2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巡逻车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品牌及未来趋势:随着我国公共安全需求日益提升,巡逻车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3 09:35
行业概述 - 巡逻车是为治安、维和人员专门设计开发的车 市场中使用较多的为四轮方向盘式电动巡逻车 可乘坐2-8人 安装有警示灯、鸣笛和喊话装置[3] - 按动力来源可分为电动型和燃油型 按车身结构可分为封闭式和半封闭式 按使用场景可分为警用巡逻车、保安巡逻车、景区巡逻车和特种巡逻车[3] - 行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显著 直接促进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链发展 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1][1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巡逻车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0亿元[1][12] -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 执法部门装备投入逐年增加 行业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1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主要包括钢铁、铝合金、塑料、橡胶、玻璃等原材料 以及电机、电控系统等零部件和焊接、冲压等设备[8] - 中游为整车制造环节 下游应用包括公安系统、城管部门、景区/园区管理方、企事业单位安保部门等终端用户[8] - 钢材作为核心原材料 在车架和车身结构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中国钢材产量从2017年10.5亿吨增长至2024年14亿吨 年复合增长率41.95% 2025年1-5月产量6.06亿吨 同比增长5.2%[9] 竞争格局 - 国内代表品牌包括凯顺、玛西尔电动车、鸿畅达、傲虎、忠辉观光车、朗晴、欧倢、嘉骏、诺乐、鑫跃、朗动、中宜等[14] - 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能达4万台小型车辆 产品涵盖100余款车型 国内市场占有率30%-35% 出口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 - 深圳市凯顺电动观光车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变形车、特种车、改装车[17]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转型加速 集成人脸识别、行为分析、车牌识别等功能 5G技术支持远程指挥与多车协同 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自主路径规划[25] - 细分场景定制化需求增长 景区巡逻车注重解说功能 社区巡逻车强化安防属性 边境巡逻车突出越野性能[26] - 环保化趋势显著 锂电池技术使续航突破200公里 氢燃料电池车型试点 轻量化材料降低能耗 燃油车逐步退出政府采购目录[27] 发展挑战 - 智能化升级存在技术瓶颈 环境感知、自主决策等功能仍处于发展阶段 多目标识别AI算法存在准确率不足和响应速度慢问题[22] - 产品可靠性面临挑战 电池续航衰减、零部件耐久性问题突出 恶劣气候条件下性能波动大 智能系统故障率和维护成本较高[23] 历史演进 - 起源于19世纪末的马车或自行车巡逻 20世纪初向汽车机械化转变[5] - 20世纪后半叶电子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带来革命性变革 实现实时信息处理和安全感知能力提升[5] - 21世纪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应用场景扩展至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6]
2025年中国蚊帐行业分析:技术创新与环保升级双轮驱动,行业迈向百亿市场新纪元
头豹研究院· 2025-07-21 2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蚊帐发展历程、现状、产业链、竞争格局等,解析未来发展空间与趋势 2024 年市场规模 80 亿元,预计以 5.6%速率增至 105.7 亿元,得益于消费者对睡眠质量要求上升,推动高品质、功能性蚊帐需求增长。未来,租房需求增长和睡眠经济崛起将带动行业发展,行业将朝着智能化、便捷化、安全化、个性化方向转型[5][67] 各部分总结 中国蚊帐行业概述 - 定义及功能:蚊帐通过物理隔绝阻挡蚊虫,具环保、便捷等特点,功能包括防蚊、防尘、装饰等,相比其他驱蚊工具更环保便捷[11][12] - 应用场景:广泛多样,家庭卧室需大面积防蚊,宿舍要求安装简单,户外露营要轻便易携带[14] - 分类:按结构分为方顶、蒙古包、吊顶、折叠蚊帐,适用于不同场景[20] - 发展历程:历经材质革新、功能迭代和文化意义变迁,未来智能化、轻量化、环保化将引领发展[27] - 发展环境:政策推动向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转型,市场随家纺行业波动,2024 年以来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4] 中国蚊帐行业产业链解析 - 产业链图谱:上游为面料、辅材和设备提供商,中游为蚊帐制造商,下游通过全渠道销往消费者[34] - 上游分析:原材料以棉和涤纶为主,中国纤维产量增长确保供应,价格方面棉花下跌、涤纶震荡,行业朝智能化、环保化、功能化发展[36][40][43] - 中游分析:大型家纺企业覆盖基础需求,新品注重升级创新;自主创新品牌在细分领域建壁垒;贴牌/零售店以性价比覆盖大众市场[5][47][53] - 下游分析:消费者主力为 24 - 40 岁女性,偏好 100 - 300 元产品,倾向通过旗舰店购买,关注防摔和折叠/免安装功能[55][60] 中国蚊帐行业发展空间 - 市场规模:2020 - 2024 年 CAGR 为 7.3%,预计 2025 - 2029 年 CAGR 为 5.6%,高品质、功能性需求及政策、电商模式推动增长[67] - 驱动因素:租房需求增长提供稳定增量,睡眠经济崛起带动向高附加值健康管理产品转型[68][69] - 发展趋势:加速智能化转型,强化安全设计,提升便捷性,迎合个性化审美[71] 中国蚊帐行业竞争现状 - 竞争格局:美朵嘉凭借高安全标准和创新功能设计实现高溢价,占据领先地位,部分品牌款式丰富但附加值低[75][78] - 典型企业(美朵嘉):专注细分场景和年龄段,产品多样,核心优势是高安全标准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79][8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儿童床垫行业发展背景、产需情况、市场规模及前景展望:随着消费升级和育儿观念革新,儿童床垫规模增长至179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9 10:36
行业概述 - 儿童床垫根据儿童骨骼发育特点设计,分为1-5-7岁、8-10岁、11-13岁、14-18岁四个成长阶段,针对性支撑脊椎发育[3][5] - 产品材质包括弹簧床垫、乳胶床垫、棕榈床垫、记忆棉床垫和3D材料床垫[3] - 核心功能包括护脊、抗菌、透气,面布需100%纯棉,内部胶水需环保材质以确保安全性[5] 市场规模 - 行业规模从2015年92.16亿元增长至2024年179.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66%[1][17] - 2024年产量约3392.84万个,需求量3080.22万个,供需缺口约312.62万个[16] - 0-14岁人口基数达2.23亿(2024年),为市场提供持续需求基础[7] 发展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与科学育儿理念普及推动高端化需求,90后/95后父母更关注品质、功能与安全性[1][17] - 政策支持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如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家装绿色化、智能化升级[9][11] - 睡眠健康认知深化,床垫更换周期缩短,环保材料(天然乳胶、竹纤维)应用比例提升[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天然乳胶2024年产量37.14万吨,需求量102.64万吨,进口依赖度高[14] - 中游制造:全国专业儿童床垫制造商约20家(年产20万张以上),中小企业为主[20] - 下游渠道:电商平台(如京东京造)与线下专卖店并行,智能化售后服务成竞争重点[12] 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包括喜临门(2024年床垫营收52.7亿元,+5.04%)、慕思股份(26.79亿元,+3.8%)[23][25] - 市场集中度低,区域性品牌(如雅兰、晚安、穗宝)与全品类家居企业(全友、金可儿)并存[20][21] - 行业向智能化、环保化转型,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面临淘汰压力[20][28] 未来趋势 - 智能化:集成AI压力传感、温控系统及健康数据监测功能,实现动态支撑调节[27] - 环保化:水性胶粘剂替代甲醛胶水,天然乳胶/有机棉使用率提升,包装可降解化[28] - 个性化:分龄分段定制(硬度可调)、IP联名设计,结合体型扫描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29]
研判2025!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规模上涨16.78%[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9:18
码垛机器人行业概述 - 传统人工码垛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受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正加速推进自动化改造[1] - 码垛机器人凭借高效、精准、稳定优势成为制造业升级必然选择,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315.2亿元,同比上涨16.78%[1][13] - 码垛机器人集成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通过"感知-决策-执行"三环节实现三维空间作业,具备智能路径规划能力[3] 码垛机器人分类 - 按机械结构分为笛卡耳式(四自由度构造简单)、旋转关节式(示教编程灵活)、龙门起重架式(大范围重载)[4][5] - 按堆放要求分为单层(基础输送带排列)、多层(升降台分层堆码)、排列式(推板集料台堆叠)[5] 行业驱动因素 -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9年12.60%增至2024年15.60%,劳动力减少推动智能化转型[7] - 202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60.6万亿元,2025年1-5月同比上涨5.30%,装备制造领域物流需求增长超10%[1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中游为系统集成制造商,下游覆盖食品饮料、化工等应用领域[9] - 南京埃斯顿业务覆盖全产业链,2024年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30.32亿元[16] - 沈阳新松2024年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12.03亿元,产品涵盖焊接、码垛等场景[18] 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ABB、发那科在标准化场景占优,国内企业埃斯顿、新松聚焦细分领域非标市场[15] - 高精度3D视觉系统和柔性抓取算法成为技术分水岭[15] 发展趋势 - 智能化:从自动化向人机交互升级[20] - 集成化:模块化设计满足多品种小批量需求[21] - 环保化:政策驱动技术绿色转型[22][23] 相关企业 - 上市公司包括机器人(300024)、埃斯顿(002747)、新时达(002527)等10家[1] - 非上市公司涵盖越疆科技、大族机器人等系统集成商[2]
2025年中国空调滤纸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前景展望:空调产业持续发展和消费者环保意识提升,空调滤纸行业规模超百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27
行业概述 - 空调滤纸是空气过滤系统的关键材料 通过物理拦截或化学吸附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汽车空调、商用中央空调及工业净化设备[3] - 核心性能指标包括过滤效率、风阻、容尘量和耐久性 按功能可分为基础过滤型、高效PM2.5型和复合功能型 按应用场景可分为家用、车用及工业级滤纸[3] - 植物纤维作为关键基础材料 通过木浆、竹浆等天然原料形成三维网状多孔基材 提供机械支撑并实现梯度过滤 我国植物纤维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9] 市场规模 - 中国空调滤纸市场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2020年受疫情影响空调产量同比下滑3.8% 滤纸更换需求阶段性推迟导致市场规模波动[13] - 2021年起市场逐步回暖 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 2024年行业规模扩大至103.55亿元[13] - 中国空调产量从2017年17861.53万台增长至2024年26598.4万台 年复合增长率达5.85% 2025年1-5月产量13490.9万台 同比增长4.74%[10] 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三个阶段:2000年前萌芽阶段完全依赖进口 2000-2015年快速成长阶段实现国产替代 2016年至今高质量发展阶段[5] - 2013年全国性雾霾问题推动HEPA高效过滤技术突破 过滤效率达95%以上 实现进口替代[5] - 现阶段特征包括材料创新(纳米纤维技术使过滤效率突破99.97%)、功能复合化(集成活性炭、抗菌层等)、智能化升级(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监测)[5]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植物纤维、涂布树脂、造纸助剂等原材料及供浆系统、成形设备等[7] - 中游生产制造通过浆料制备、湿法成形、功能涂布等工艺流程将原材料转化为滤纸产品[7] - 下游应用于空调制造行业 最终服务于商业建筑、医疗卫生、住宅及交通领域[7] 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较为成熟产业体系 头部企业建立技术优势并与大型空调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 中型企业深耕车用滤纸、医用级滤纸等细分市场 小型企业参与低端市场价格竞争[15] - 代表企业包括再升科技、杭州特种纸业、沈阳长城过滤等 再升科技2024年高效节能材料营收7.76亿元(同比增长19.38%) 干净空气材料营收5.37亿元(同比下降45.2%)[17] - 沈阳长城过滤年产值达8000万元 产品覆盖过滤纸板、滤纸、滤布滤袋等 服务诺维信、百威英博、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19] 技术壁垒 - 材料研发和生产工艺壁垒体现在高性能滤材研发需要较高技术水平 如纳米材料、活性炭纤维等 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需精确控制[21] - 环保法规要求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增加生产成本并对环保技术和设备提出更高要求[23] - 品牌和技术专利形成市场壁垒 新进入者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24] 发展趋势 - 高性能化方向注重过滤效率和耐用性平衡 新型纳米纤维材料将PM2.5过滤效率提升至99%以上 抗菌抗病毒功能强化 特种滤纸需求增长[25] - 智能化转型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反馈 智能滤芯与空调系统联动 大数据分析优化产品设计[26] - 环保化发展提高可降解材料和再生纤维使用比例 推广无胶粘合技术 研发节能型滤纸降低空调系统能耗[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