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
搜索文档
威孚高科(000581) - 2025年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4 17:12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正构建“自主研发+战略并购+头部协同”三驾马车完整体系,横向拓展新能源汽车赛道核心部件,纵向延伸至液压、热管理、具身智能等非汽车领域 [2] - 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业务规划布局及相关零部件产品开发,并推进产业链投资合作 [4] - 与博世签署《新时期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汽车智能化、氢能、行走液压和工业液压、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技术工业应用等领域推进合作 [6] 毫米波雷达业务 - 第六代毫米波角雷达已量产并获多家国内主流主机厂定点,2026年产销目标约300万颗 [2] - 产品具备成本与规模化优势,共享博世全球供应链与威孚本地化供应链,满足全球100多个国家出口认证要求 [2] - 未来将加速前雷达、4D成像雷达、分布式雷达技术的开发应用 [2] 合资与合作项目 - 威孚金宁与保隆科技合资成立威孚保隆(威孚金宁持股55%),致力于提供全主动悬架系统电液泵,产品已获头部客户项目定点 [3] - 威孚智行座椅公司2025年预计实现汽车座椅产销超20万套 [4] 传统核心业务进展 - 后处理系统业务中汽油净化器、柴油净化器销量同比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5] - 进气系统业务四缸柴油增压器销量增长且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汽油增压器新获头部客户项目并逐步量产,六缸增压器销量同比增长且获多个重点客户项目 [5] 财务与分红 - 公司自1995年上市以来累计募资40.38亿元,累计现金分红31次共123.68亿元 [6] - 自2024年起实施中期分红,未来将在平衡业务发展资金需求前提下坚持高水平分红策略 [6] - 30亿元科创债拟用于偿还负债、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投资建设等 [6] 其他事项说明 - 追回的4.5亿元诈骗资金影响其他应收款、货币资金科目,但不影响三季报利润总额 [6] - 氢能、热管理业务实施集团统一规划,国内外基地深度协同开发 [4]
文安县欣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4 05:19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文安县欣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营营,注册资本200万人 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金属结构制造;塑料制品制造;五金产品制造;合成 材料销售;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 件、零部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金属制品销售;日用杂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技 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专业设计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 (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继峰股份(603997):Q3符合预期且毛利率创近五年最高
华泰证券· 2025-11-03 11:33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投资评级为“买入”[1][5][7] - 目标价为17.66元人民币[5][7] - 基于2026年23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可比公司2026年一致预期市盈率均值为23倍[5][12] 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6.08亿元,同比下降4.94%,环比增长2.23%[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9724.5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6.62%,环比增长96.76%[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61.31亿元,同比下降4.58%[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7.21%[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150.06%[1] 业务板块分析 - 座椅业务第三季度收入达14.2亿元,主要受益于极氪9x、理想纯电新车、蔚来ES8、领克等车型项目量产[2] - 公司持续获得国内新势力与自主品牌项目,并成功突破宝马全球项目[2] - 格拉默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为35.9亿元,归母净利润5600万元,较第二季度的2800万元实现翻倍增长[2] - 格拉默欧洲区第三季度营收2.49亿欧元,经营性EBIT利润率环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4.1%[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6.48%,同比提升2.3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09个百分点,创2020年以来近五年单季度最高水平[1][3] - 第三季度净利率为1.96%,同比大幅提升13.6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31个百分点[3] - 第三季度四费率为13.41%,同比下降5.74个百分点,环比微升0.13个百分点,整体控费稳健[3] - 研发费用率环比上升0.37个百分点,主要因座椅研发队伍扩张[3]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格拉默完成战略性重组,剥离多年亏损的美国TMD业务,欧洲区推进人力成本优化,为2025年带来业绩弹性[4] - 座椅业务在手订单充沛,根据公司中报,2025年下半年将有10个项目量产,规模效应加速显现[4] - 公司已覆盖头部新势力、头部自主品牌及传统合资客户,并向全球座椅Tier1企业发展[2][4] - 出风口、隐藏门把手、冰箱等新业务逐步放量[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223亿元、256亿元、295亿元[5]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4亿元、9.82亿元、13.28亿元[5]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4元、0.77元、1.05元[11]
【前瞻分析】2025年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区域竞争格局及行业前景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20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域汽车(600741.SH);富维股份(600742.SH);天成自控(603085.SH);继峰股份 (603997.SH);双林股份(300100.SZ);上海沿浦(605128.SH);双英股份(837677.NQ)。 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区域竞争格局:亚太地区占据汽车座椅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PrecedenceResearch披露的数据,2024年,亚太地区占据汽车座椅市场主导地位,区域市场占比约 达41%。佛吉亚、江森自控等国际供应商凭借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同时 通过合资合作加速本土化渗透。以华域汽车、丰田纺织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则通过技术许可、自主研发和 供应链整合,逐步提升中高端市场份额。 北美地区市场占比约为28%,安道拓、李尔、麦格纳等国际Tier1供应商凭借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占据 主导地位,其业务覆盖从座椅骨架、机械部件到智能化集成的全链条,深度绑定通用、福特、Stellantis 等本土车企,并通过合资合作强化市场渗透。 图表2:2024年全球汽车座椅区域格局(单位:%) 预计2030年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180亿美元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不断 ...
【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竞争梯队及投融资情况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30 10:52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华域汽车、富维股份、天成自控、继峰股份、双林股份、上海沿浦、双英股份等 [1] 上市企业融资活动 - 汽车座椅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定向增发进行融资,融资目的主要用于收购企业股权、项目扩产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继峰股份于2024年4月通过非公开增发融资11.63亿元,用于合肥汽车内饰件生产项目、长春汽车座椅头枕扶手及内饰件项目、宁波北仑年产1000万套汽车出风口研发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富维股份于2022年8月通过非公开增发融资6.22亿元,用于长春汽车智能化产品及定制化项目和创新研发中心项目 [3] - 天成自控在2020年7月融资4.85亿元用于航空座椅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座椅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在2016年9月融资4.95亿元用于乘用车座椅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继峰股份于2019年10月融资29.16亿元用于购买宁波继烨投资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3] - 华域汽车在2016年12月融资8.91亿元,用于多项收购及产能扩充项目,包括购买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多个精密零部件制造项目 [3] - 双林股份在2018年7月融资16.22亿元用于购买宁波双林汽车部件投资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在2014年12月融资5.33亿元用于购买湖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5%股权 [3] - 双英股份于2017年2月通过非公开增发融资1.83亿元,用于支付中介费用、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华域汽车于2009年3月融资8.52亿元,用于向上汽集团购买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相关资产和负债 [3] 行业投融资事件 - 截至2025年,汽车座椅行业投融资事件较多,业务种类包括智能化汽车座椅及座椅零部件技术研发等 [4] - 2025年2月,光华荣昌获得中信信托成长投资,咸孚力达股权转让至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 [5] - 2024年7月,天成自控通过股权转让融资1.6422亿元,投资方为云南国际信托 [5] - 2024年4月,旭阳座椅获得长春市股权投资基金天使轮投资 [5] - 2023年10月,海纳川安道拓发生股权转让,投资方为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5] - 2022年9月,全盛集团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无锡云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机构 [5] - 2022年5月,全盛集团获得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杭州翱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 [5] - 2021年10月,延锋座椅通过股权转让融资80.6364亿元,投资方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5] - 2021年9月,李尔金杯股权转让金额达23275亿元,投资方为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延锋云鹤股权转让金额为1320万元,投资方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5] - 2021年6月,全盛集团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徐州润汇企业管理中心 [6] - 2020年9月,宏立至信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为Magna International [6] - 2018年,全盛集团完成天使轮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涌锌投资和安吉乾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6] - 2017年至2018年,彤明高科完成B轮及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领集团等多家机构 [6] - 2017年,光华荣昌完成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德同资本、瀚华金融、盛初集团、朗盛投资、邓普敦商贸等 [6] - 2016年,清泰智能和感恩科技分别获得天使轮和A轮投资,投资方包括相城创投和铭恩资本 [6] - 2016年,东风李尔和英提尔交运均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分别为东风汽车集团和交运股份 [9] - 2014年,友邦实业和延锋座椅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分别为张家港金茂创投和华域汽车,金龙座椅获得金龙汽车投资 [9] - 2013年9月,光华荣昌获得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荣昌汽车部件 [9] 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进入汽车座椅行业 [11] - 其他企业布局进入行业的时间较多集中在2000年前后 [11] - 从注册资本规模看,华域汽车注册资本超过30亿元,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11] 行业市场集中度 - 全球汽车座椅市场长期被李尔、佛吉亚、安道拓等海外巨头主导 [13] - 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国势力崛起速度加快 [13] - 2024年中国汽车座椅行业市场集中度CR3为50%,CR5为69% [13]
华域汽车前三季度净利46.9亿元 完成收购清陶能源49%股权事项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9:52
其中,第三季度华域汽车营业收入为461.8亿元,同比上升9.4%;归母净利润为18.0亿元,同比上升 12%。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982.4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2%。 华域汽车业务范围包括汽车等交通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的零部件及其总成的设计、研发和销售等,公司 主要业务涵盖汽车内外饰件、金属成型和模具、新能源等。同时,公司汽车内饰、座椅、轻量化铸铝、 汽车电子等业务和产品已积极拓展至国际市场。 据披露,围绕"智能化、电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华域汽车三大智能平台进一步聚焦整车头部客户和重点 车型项目。华域汽车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新获取业务的全生命周期订单中,新 能源汽车相关车型业务配套金额占比超过 80%,国内自主品牌配套金额占比超过60%。 另外,华域汽车所属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产品品类,除在全球汽车内饰市场保 持较高的占有率外,旗下汽车座椅和被动安全等核心业务板块,借助其全球客户关系和运营能力,已在 大众、通用、奥迪、宝马、奔驰、特斯拉等全球重点客户上取得配套定点。此外,公司轻量化铸铝、油 箱系统及汽车电子等部分优势业务和产品也已进入欧、美、韩、澳及东 ...
陕西积极开展环评试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陕西日报· 2025-10-20 06:46
环评试点改革核心举措与成效 - 环评试点改革通过环评豁免、告知承诺、数据共享等创新举措强化园区环保主体责任,推进区域、规划与项目环评的体系衔接,为入园企业减负[1] - 改革在陕西多个市和省级园区实践,共有107个项目享受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政策红利,25个项目享受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政策红利[1] 西安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 - 西安入选全国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城市,划分塑料制品业、玻璃制造及制品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11个小类中的4个为试点行业[2] - 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扩能项目因符合豁免条件,环评审批用时10天,比常规审批时长缩短近两个月[2] - 西安市共咨询试点企业100余家,其中21家企业获得政策红利,涉及投资6.38亿元,节省环评及排污许可办理成本约100万元,平均加快投产时间约35个工作日[4] -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针对试点行业特点编制全过程环境准入指引,特别细化施工期扬尘防控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要求[3][4] 宝鸡产业园区环评联动试点 - 宝鸡姜谭经开区作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园区,对符合园区规划及环评要求的17个大类48个小类项目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告知承诺制审批[6] - 宝鸡山崎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通过告知承诺制简化审批,省去至少两个月时间和数万元费用,新厂房面积是原厂房两倍多[5][6] - 园区建立“事前承诺、事中评估、事后抽查”机制,制定21条环境准入条件从源头把控项目质量[7] - 2024年4月至9月底,宝鸡市已有22个建设项目享受政策红利,涉及总投资约11.97亿元[7] 旬阳高新区数据共享与智慧监管 - 旬阳高新区投资40余万元建设环保安全双重预防网络监管总平台,对企业环保安全隐患实行分级管控,实现线下排查与线上监测结合[8][9] - 园区依据规划环评及“三线一单”要求编制生态环保责任清单、禁止限制类入园项目清单,并编制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9] - 园区紧盯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重点环节,督促企业加强治污设施运营维护,鼓励企业开展环境科技研发[9] - 改革以来旬阳高新区39个项目享受到环评试点政策红利,园区服务效率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增强[10]
“成色”足、“动能”强!区域协调发展跨域聚力 织密“发展经纬”绘就融合新图景
央视网· 2025-10-19 17: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超33万亿元 [3] - 拥有9座GDP“万亿之城”和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份额近三分之一 [3] - 形成“一小时通勤圈”和“4小时产业圈”,实现产业链无缝衔接 [3] - 方厅水院作为跨省域项目,采用“近零碳”设计,光伏瓦年发电量可覆盖全年用电需求 [10] - 示范区探索“跨域项目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将审批流程优化为“一个文件、一个公章” [11] - 太浦河通过“联合河湖长制”实现“共保联治”,水质持续提升 [13] - 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落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700家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十四五”期间落地1.2万个产业协同项目,推进医保异地结算等民生事项“一网通办” [18] - 天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的汽车座椅产线将530多个零部件组装成成品,产能从配套日产200辆提升至400辆 [20][24] - 企业产品向京津冀地区6家整车企业供货 [26] - 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布“六链五群”培育方案,包括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28] - 三大园区为京津冀18家整车厂提供配件,全车价值超七成零部件来自京津冀三地,形成“三地共造一辆车”格局 [29]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成渝实现1小时高铁直达,每天开行动车组超100对 [32] - 共同培育以三国、三峡、三星堆为代表的多条文旅精品线路 [32] - 汇聚科技型企业超7万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 [34] - 该地区生产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全国每10辆汽车就有1辆为“川渝造” [36] - 共建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中欧班列开行量全国第一,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比五年前提高40% [38] - 实现935家医院222项检查结果互认和355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 [38] - 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跃升至8.7万亿元 [3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深中通道通车使深圳、中山、广州南沙从绕行两个多小时缩短至跨海20多分钟 [44] - 截至9月22日,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超3900万车次,日均约8.73万车次,最高峰单日达18.16万车次,占珠江跨江车流量20% [44] - 港珠澳大桥作为规则衔接之桥,2025年以来单日车流量和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47] - 珠江口航道是全球最繁忙航道之一,每日船舶流量达5000多艘次 [42]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如潮汕英歌舞演出队伍从60多支增至130多支,年演出上百场 [48][53] - 茂名马安村通过交通改善发展旅游业,引入低空经济,游客可乘直升机俯瞰竹海 [57]
2025年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概况 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41亿美元【组图】
前瞻网· 2025-10-10 12:09
本文核心内容: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市场规模;全球汽车座椅行业贸易流向;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区域竞争格 局 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发展历程 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发展可以分为早期起步阶段、技术发展阶段和现代智能化阶段。早期(汽车发明至20 世纪初)设计简陋,从马车座椅演变而来,后出现沙发式及可调节座椅;20世纪初中期至末为技术发展阶 段,头枕、气囊等安全设计及舒适填充材料引入,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升;21世纪至今进入现代智能化阶 段,功能向智能化、个性化发展,环保材料应用成趋势,智能座椅通过传感与AI适配需求。 | 发展阶段 | 分析内容 | | --- | --- | | | 汽车刚发明时,座椅设计简单粗糙,以模仿马车座椅为主,如卡尔 · 本茨制造的第一辆 | | 早期起步阶段(汽车发明初期 | 三轮汽车,座椅是板凳加软垫结构,仅满足基本乘坐需求。1907年,通用汽车推出沙发 | | -20 世纪初) | 式座椅,提升了舒适性。1921年,可调节式汽车座椅出现,为乘客提供了更个性化的乘 | | | 坐体验。 | | | 20 世纪中期,汽车安全性要求提升,座椅技术革新。1950年代末,汽车座椅引入头枕、 | | 技术发展阶段(20 ...
上海沿浦20251008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汽车零部件(特别是座椅与骨架)、人形机器人以及液冷技术(应用于AI服务器等领域)[1][2][3][11] * 纪要核心讨论的公司是上海沿浦(亦被称作上海延普)[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上海沿浦业绩展望与投资逻辑 * 公司2025年业绩预计呈现V型反转 第一季度增速较慢 第二季度增长50% 第三季度预计放缓至20%-30% 第四季度有望加速至100%[2][3][5] * 投资逻辑基于产业变革中国产供应链的崛起 类比宁德时代、福耀玻璃等 公司在汽车座椅这一单车价值量大的细分市场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座椅和骨架业务预计带来数倍市值增长空间[2][3] * 业绩预期改善的驱动因素包括下游需求回暖 例如问界M8填补M7空缺且M7改款预售良好 以及领跑品牌9月销量达6万多台和比亚迪高端车型表现优异[5] 新业务拓展:人形机器人 * 公司将人形机器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已公告与上海机器人研究院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2][6] * 公司依托与上海电气集团的合作、高管团队背景及上海机器人产业园 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优势 计划加速向整机研发转型[2][6] * 合作模式中 上海电科集团提供国家级平台和技术数据支持 公司利用制造能力实现核心零部件研发和量产 预计2026年初会有新机型落地等明显成果[7][8] *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 一个本体售价十几万元 若内部消化5,000到1万台加上外部需求 总量可达几十亿元[8] 传统核心业务:汽车座椅 * 座椅业务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市场空间达千亿规模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看到积极变化[2][9] * 该业务相较于机器人更快更直接落地 有望支撑公司中期爆发性增长[9][10] 行业视角:液冷技术 * 液冷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正成为主流解决方案 AMD与OpenAI关于6G瓦订单的合作若落实将带来超过200亿元的增量市场[11] * 提示除NVIDIA外 应关注AMD、Intel、华为等公司的ASIC产品潜力[11] * 提及液冷相关公司如飞龙股份(批量订单即将下达)、银龙股份及美丽信(液冷布局超预期且有领先优势)[11] 其他重要内容 * 短期(三四季度)是观察公司业绩的重要窗口期 问界系列销售恢复及与其他品牌合作深化将推动收入提升[5] * 公司拥有丰富的小零部件制造工序 可为机器人的工业应用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8] * 公司发展路径规划为短期靠高增长业绩支撑 中期靠座椅业务 远期依托机器人产业趋势[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