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能制造
搜索文档
投资10亿元!新能源重卡头部企业又一生产线开建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0 16:36
三一新能源商用车项目落地朔州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与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投资协议 总投资10亿元 主要生产重卡拖挂自卸车 项目分三期建设 [1][3] - 一期项目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建设生产线 计划2025年9月底首台新能源商用车下线 同步启动二三期规划 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 [3] - 项目采用三一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 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及机箱桥等关键部件 车辆性能和经济性较优 [4] 项目技术特点与生产模式 - 致力于绿色电力与智能制造深度耦合 依托开发区增量配电网建设和绿电直连模式 推动大规模使用新能源电力 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 [4] - 已发布行业新能源全生态解决方案 通过车辆与补能设施协同组合 形成覆盖全运距场景的全生态方案 [6] 朔州市产业优势 - 煤炭生产洗选发运能力均超2亿吨 短途货运卡车保有量13万辆 为新能源重卡提供广阔应用场景 [5] - 新能源已并网和在建装机容量1107.2万千瓦 绿电资源丰富 [5] - 位于晋陕蒙煤炭"金三角"核心地带 可辐射内蒙古陕西等地 覆盖中西部地区 [5] 企地合作基础 - 2023年7月以来 三一集团单晶硅拉晶切片组件电池等项目陆续落地朔州 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 实现产值35亿元 [6] - 5GW单晶硅项目创下81天签约 62天建成纪录 成为三一最快落地投产项目 [6] - 朔州市已建设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6] 未来发展规划 - 将以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为基础 持续深化合作 拓展宽体车搅拌车装载机挖掘机等产品类型 [6] - 同步发展配套产业 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共建低碳物流新生态 [6]
锡业股份: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6 02:16
公司债券概况 - 公司存续债券包括24锡KY01(代码148721 SZ)和24锡KY02(代码148747 SZ),发行规模均为10亿元 [1][2][3] - 24锡KY01起息日为2024年4月26日,票面利率3 5%,期限2年,附发行人续期选择权(每2年可延长)和递延付息选择权 [2] - 24锡KY02起息日为2024年5月28日,票面利率2 78%,期限3年,附发行人续期选择权(每3年可延长)和递延付息选择权 [3] 行业经营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锡锌铜铟等金属矿的勘探开采选矿和冶炼,拥有锡冶炼产能8万吨年阴极铜产能12 5万吨年锌冶炼产能10万吨年 [6][7] - 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 7%,冶炼和压延加工投资增长24 2%,行业增加值增速8 9%高于全国工业3 1个百分点 [8][9] - 公司锡金属国内市场占有率47 98%,全球市场占有率25 03%,铟资源储量全球第一,国内原生铟市场占有率29 79% [10]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17 95亿元,同比下降1%,其中锡锭收入147 24亿元占比35 08%,铜产品收入85 86亿元占比20 46% [10][11]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从49 24%降至40 19%,流动比率从1 39提升至1 63,EBITDA利息倍数从8 30提升至11 87 [18]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 44亿元,较2023年14 08亿元增长2 55% [12] 募集资金使用 - 24锡KY01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偿债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4锡KY02募集资金3 5亿元用于偿债6 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3][16] - 两期债券募集资金均已按约定用途使用完毕,未发生变更或违规使用情况 [13][16] 偿债能力 - 报告期内两期债券均未涉及兑付事项,发行人偿债意愿正常,未发生可能影响偿付能力的重大事项 [17][18]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主要由于经营性应收款减少及应付款增加 [12]
重磅!这一商用车氢动力系统工厂投产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0 14:24
氢能战略布局 - 公司氢动力系统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氢能商用车全产业链布局进入新阶段,整合氢燃料发动机、电驱桥、储氢系统等全自主制造能力 [1] - 工厂深度承接公司氢能源技术资源,链合国际先进工艺,定位为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储氢技术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1] 智能制造体系 - 工厂建成三大专业化生产线: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300kW产能)、重型电驱桥生产线、车载储氢系统生产线,配备拧紧电枪、可视化操作系统及智慧物流AGV配送系统 [2] - 通过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覆盖智能生产调度、能耗监控等环节,构建零碳化智慧物流工厂标杆 [4] 氢能技术突破 - 公司氢燃料商用车累计推广3200多辆,运营里程超1.2亿公里,服务奥运会等国家级项目 [5] - 在液氢制取、储运、加注及车载储氢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推动"制-储-加-用"液氢产业链完善 [6] - 掌握燃料电池发动机八大核心技术,产品矩阵覆盖80kW-300kW功率段,年产能规划5000台,适配重卡/轻卡等多场景需求 [8] 行业动态 - 5月重卡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解放/重汽领衔,乘龙进入前三 [12] - 解放实现单月销量破万辆里程碑 [12] - 东风柳汽发布三项重大战略举措 [12] - 新能源重卡领域出现单笔50辆交付及100辆订单签约 [12] - 纯电动公交车招标规模达10760万元对应80辆 [12]
天能以“AI+生态”重构智能制造新范式
金投网· 2025-05-06 16:11
核心战略与生态体系 - 公司以AI+生态为核心战略 构建覆盖智能制造 产业链协同 数字营销的全维度生态体系 [1] - 将人工智能深度植入制造基因 实现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 [1] - 以数据为纽带打通产业全链路 探索智造筑基 生态共赢的转型路径 [1]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 依托物联网 机器人 AGV 大数据 AI 5G等技术优势 对生产过程进行颠覆性变革 [1] - 2019年启动未来工厂建设项目 引进自动化程控设备 智慧工程PCS控制系统等智能化装备 [1] - 应用数字孪生和模拟仿真构建3D模型 实时管控产品全生命周期 [1] - 以ERP MES DCS为主线打通生产制造全业务流程 [1] - 引进低能耗低损耗设备 加强过程管理 构建绿色智造体系 [1] 工业互联网与生态协同 - 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枢纽连接上下游核心企业 实现生态协同 [2] - MES系统与供应商系统直连 原材料库存周转率大幅提升 [2] - AI+专家模式加速技术转化 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2] -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连接亿万终端用户 实时反馈数据指导工艺改进 [2] 智能工厂建设与复制 - 2022年启用铅电行业首家全产业链智能工厂(吴山智能工厂) [2] - 将建设经验和运营模式复制至界首 濮阳 沭阳 台江 马鞍山等核心智造基地 [2] - 濮阳公司加快5G智慧物流 预测性维护 生产监测等应用建设 2024年11月获国家级5G工厂 [2] - 濮阳公司5G网络覆盖率超98% 人力投入减少三分之二 交货时间缩短20% 产能增加20% 产出提高30% [2] 数字化营销与终端管理 - 数万个终端网点数据实时可视化 空白市场识别效率提升5倍 [3] - 用户画像数据驱动3000多家共赢商开展个性化营销 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占比持续突破 [3] -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生成5000多条个性化营销内容 提升转化率和客户留存率 [3] - 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 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的战略转型 [3]
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力 浙江龙盛去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4-16 00:28
文章核心观点 浙江龙盛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主营业务聚焦纺织用化学品和中间体业务 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 未来将聚焦特殊化学品领域构建全球领先生产服务体系 [1][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8.84亿元 同比增长3.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0亿元 同比增长32.36% [1] 主营业务情况 染料业务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91亿元 同比增加0.94% 销量达23.84万吨 同比增长7.17% 公司精准施策 以“量”保稳 开拓优质客户群体 [1] 中间体业务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82亿元 同比增长4.58% 销量达10.62万吨 同比增长16.55% 公司推进产业链纵向延伸战略 打通MAP - EF生产体系降本增效 [2] 助剂业务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02亿元 同比增长7.63% [3] 公司优势与地位 - 中间体板块自给能力强 一体化布局降低成本 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抗风险、盈利水平 [3] - 整合德司达优势 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用化学品生产服务商 全球拥有年产30万吨染料及10万吨助剂产能规模 市场份额居行业首位 [3]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特殊化学品领域 构建全球领先的生产服务体系 依托绿色智能制造 推动制造模式升级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 发展专精特新业务板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