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剂

搜索文档
中化国际: 中化国际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9:1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0,675万元到-94,911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6,067万元到-89,49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32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2,525万元 每股收益0.003元 [1] 业绩预亏原因 主营业务影响 - 主要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但通过营销拓市增收 生产提负降耗 供应链降本等措施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1] - 碳三装置稳定运行 产能负荷逐月提升 一体化产业链效能及成本优势逐步显现 新装置亏损环比收窄 [1] - 销量同比增长 产能利用率同比提升13% 生产不变价成本同比降低2.4% 维修成本下降14% [2] - 通过集中采购 采购成本节降3.5% 物流端单吨成本下降4.2% [2]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60%-70% 债务结构优化 维持资产负债结构稳健 [2] 各板块表现 - 基础原料及中间体板块:销量增长30%-45% 毛利率增长0.5-3个百分点 环氧丙烷等产品价格仍处低位 [3] - 高性能材料板块:环氧树脂价格同比上涨7% 销量持平 双酚A 苯酚丙酮价格下跌 成本节降效应凸显 [3][5] - ABS业务:西欧市场需求低迷 收入同比下降2% 销量增长3% 对美销售毛利同比下降 [5] - 芳纶业务:价格同比下跌23% 销量下降 毛利减少 [5] - 聚合物添加剂板块:防老剂价格下跌15% 收入下降13%-20% 销量同比环比均减少 [5] - 化工材料营销板块:毛利率基本持平 LPG业务购销价差剧烈波动 工程塑料价格走低 需求低迷 [5] 非经营性损益影响 - 确认淮安骏盛破产清算相关处置损失 上年同期因资产证券化项目确认收益约8.4亿元 本期无相关收益 [5] - 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5]
明年再见!DT新材料品牌活动:尼龙改性及高性能化加工技术高级研修班(第八期)圆满结束
DT新材料· 2025-07-06 23:39
研修班概况 - 2025年7月4-5日由DT新材料主办、宁波盈诺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支持的第八期"尼龙改性及高性能化加工技术高级研修班"在宁波甬江实验室举办 [1] - 活动邀请九位行业权威专家围绕高温尼龙、高性能助剂、改性加工技术等生产难点进行专题研修 [3][4] 核心议题与专家分享 材料性能突破 - 李鸣峰(克劳斯玛菲机械)详解高温尼龙改性工艺中的螺杆组合设计、加工特性及配方工艺匹配案例 [12][14] - 朱雄波(重庆博材高分子)系统讲解尼龙材料开发难点,包括激光焊接技术、生产异常处理及汽车水室料应用 [15][18] 工艺与应用创新 - 孔新(上海博睿信化工)探讨改性尼龙创新应用场景开发全流程,涵盖市场分析、开发工具及典型案例 [19][21] 参与单位 - 支持单位包括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苏州纽迈分析仪器、南京力迅螺杆等七家产业链企业 [25][26] 后续活动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正在开放报名 [29]
呈和科技终止重组股价三连阳 营收净利9连增业绩有望延续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6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终止与映日科技的重大资产重组,原因是交易双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变化[1][2] - 重组始于2024年4月,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标的公司整体估值预计为18亿元[2][3] - 映日科技曾冲击创业板IPO失败,2022年4月申请被受理,2023年2月审核终止[4] 市场反应 - 重组终止后,呈和科技股价未出现大跌,反而连续收出三根阳线,6月27日微跌0.02%,6月30日上涨0.62%,7月1日上涨1.47%[1][6] - 与市场惯例不同,近期其他公司如光智科技收购终止后复牌股价连续两日跌逾6%[5] 映日科技概况 - 映日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等领域[4] - 市场曾质疑两家公司协同效应,因产品化学成分和下游应用场景差异较大[4] 呈和科技业务优势 - 公司属于精细化工领域细分行业龙头,主营产品包括成核剂、合成水滑石、抗氧剂等,是成核剂和合成水滑石国产品牌龙头企业[7] - 通过自主研发具备超过300种不同型号助剂规模化生产能力,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 - 公司客户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8] 财务表现 - 2016-2024年连续9年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营收从1.68亿元增长至8.8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27亿元增长至20.50亿元[8] - 2024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营收2.20亿元(+14.9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15.82%)[8] - 2016年以来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入[9]
证券代码:603125 证券简称:常青科技 公告编号:2025-04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02 10:5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价格于2025年6月30日、7月1日连续2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形 [2][3] 生产经营情况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生产经营秩序正常 [3] - 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已投产,但生产线实现全面达产并产生经济效益尚需一定时间,未来市场变化存在不确定性 [3] 重大事项核查 - 经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核实,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收购等 [4][9] 媒体报道与市场传闻 - 公司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也未发现需要澄清回应的内容 [5] 其他股价敏感信息 - 公司未发现其他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7] 募投项目进展 - 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已投产,但全面达产及效益释放仍需时间,市场变化可能导致效益不达预期 [3][6] 信息披露声明 - 公司所有信息均以指定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为准,提醒投资者注意信息真实性 [8] 董事会声明 - 公司董事会确认,截至公告日,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筹划中的重大事项,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 [9]
能之光业绩大幅波动内控问题频发 分红3299万不差钱仍募3350万补流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9
公司概况 - 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等领域,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多个终端市场 [4]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5.69亿元、6.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0%、2.34%、7.38%,增速常年维持在5%上下 [5]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5594.09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45%、127.80%、12.31%,波动较大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53%至1.33亿元,净利润骤降23.21%至1189万元 [6]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2.03%、16.85%、17.05%,呈持续增长趋势,而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0.81%、20.2%、19.86%,持续下滑 [5] - 2023年毛利率逆势增长4.82个百分点,而同行均值同比下滑0.61个百分点 [5] - 2022-2024年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31.83%、15.53%、10.79%,其中2022年依赖度较高 [6]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033.17万元、1092.84万元、1319.29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6%、1.92%、2.16%,持续低于同行均值2.72%、3.05%、2.88% [6] - 研发费用率远低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6] 内控问题 - 2024年4月因挂牌时存在股权代持未披露被全国股转公司出具警示函 [7] - 2024年5月因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问题被宁波证监局出具监管关注函 [7] - 2024年6月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全国股转公司监管工作提示 [7] - 2022-2023年存在员工个人账户代收保证金行为,暴露内控缺陷 [8] - 2022-2024年存在少量第三方回款,占营收比例分别为0.00%、0.13%、0.04% [8] 募资与分红 - 本次IPO拟募资1.6亿元,其中335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8]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仅17.2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890.74万元 [8] - 2022-2023年现金分红共计3299.43万元,接近补流募资金额 [8]
关键收购,溢价超13倍!交易所抛九大问题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12:04
交易概况 - 阳谷华泰拟以14.43亿元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较净资产溢价超过13倍(增值率1330.32%)[3][7] - 波米科技主营业务为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研发生产,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封装及液晶显示面板领域[3] - 截至2024年末波米科技拥有技术人员33人,报告期研发费用分别为0.19亿元和0.2亿元[3] 监管关注焦点 - 深交所提出九大方面问题,包括跨行业收购必要性、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无形资产评估增值35倍的合理性等[3][8] - 要求补充披露标的资产技术先进性、研发投入与持续创新能力的匹配性,以及跨行业收购的合规性[4] - 需量化分析标的资产持续亏损原因(报告期净利润-0.09亿元和-0.12亿元)及盈亏平衡时点预测[5] 公司回应 - 收购符合向化学新材料领域延伸的战略,响应国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5] - 收益法估值较高源于标的公司成立时间短、研发投入高但业绩未释放,且行业成长性突出[9] - 历史股权转让作价差异因发展阶段不同,本次交易定价具有合理性[9] 财务与评估细节 - 波米科技报告期营业收入分别为0.33亿元和0.34亿元,尚未盈利[5] - 资产基础法评估中无形资产增值4.67亿元(增值率3524.31%),但未披露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评估结果[9] - 阳谷华泰当前总市值66.78亿元(截至6月27日收盘)[9]
关键收购,溢价超13倍!交易所抛九大问题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11:53
交易概述 - 阳谷华泰拟以14.43亿元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较净资产溢价超过13倍(增值率1330.32%)[4][9] - 波米科技主要从事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制造、先进封装与液晶显示面板领域[6] - 标的资产2024年末拥有技术人员33人,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0.19亿元和0.2亿元[6] 跨行业收购合理性 - 公司称收购符合向化学新材料延伸的战略,响应国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7] - 标的资产报告期营业收入0.33亿元和0.34亿元,净利润亏损0.09亿元和0.12亿元[7] - 深交所要求说明持续亏损原因、盈亏平衡时点及对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影响[7] 估值公允性争议 - 收益法评估中预测客户销售存在不确定性,大部分客户仍处于产品认证阶段[9] - 公司解释高估值源于标的成立时间短、研发投入高但业绩未释放,行业成长性突出[10] - 资产基础法下无形资产评估增值4.67亿元(增值率3524.31%),但未披露固定资产等明细评估结果[10] 监管关注重点 - 深交所九大问题涉及跨行业必要性、关联交易定价、股份代持嫌疑及无形资产评估合理性[4] - 特别要求补充披露技术先进性证据、研发投入可持续性及业务整合管控计划[6][10] - 需量化说明无形资产评估参数依据及未纳入评估专利的情况[10] 市场数据 - 阳谷华泰当前总市值为66.78亿元[11]
渤海钻探取得石油钻井液助剂添加搅拌装置专利,避免药液堆积残留
搜狐财经· 2025-06-29 06:21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石油钻井液助剂添加搅拌装置"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027150U,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 [1] - 该专利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通过搅拌机构(包括传动杆、清洗刷和旋转驱动器)解决钻井液助剂在罐内堆积残留的技术问题,提升钻井液质量 [1] - 专利设计特点包括:第一清洗刷接触搅拌箱底壁并绕传动杆轴线旋转,第二清洗刷接触侧壁并沿传动杆轴向移动,实现全面清理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162.14亿人民币,总部位于天津,主营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0条、专利3227条、行政许可75个 [2]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注册资本4869亿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主营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11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446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28个 [2]
突发!呈和科技终止收购……
国际金融报· 2025-06-28 12:31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终止筹划两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1] - 终止原因包括标的公司股东结构复杂、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意见不一,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较大变化[4][5] - 公司强调终止不会对业务、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也不损害股东利益[8] 标的公司映日科技概况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消费电子、光伏及汽车电子等领域[3]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于2023年撤回,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6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65%[3] - 主要股东包括张兵(30.09%)、天津美泰(12.61%)、罗永春(6.57%)等,合计持股53.04%[5] - 前任实控人罗永春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判刑,新三板挂牌审查曾质疑其股权转让真实性,公司回复称与标的无关[7] 呈和科技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业绩持续增长[7] - 2020-2024年营收从4.60亿元增至8.82亿元,净利润从1.17亿元增至2.50亿元[8] - 2025年Q1营收2.20亿元(同比+14.97%),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8]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拓展及国内外市场开拓[8] 交易背景与协同效应 - 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标的整体估值18亿元[3] - 公司认为与标的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存在良好协同效应[3] - 标的曾计划在新三板挂牌,但交易终止后其资本路径存不确定性[7]
年产12.05万吨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项目投产
DT新材料· 2025-06-27 22:46
公司募投项目进展 - 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已于2024年12月试生产,目前完成工艺调试并正式投产 [3] - 项目新增总产能12.05万吨/年,包括特种单体6.05万吨/年、中间体1万吨/年、亚磷酸三苯酯4万吨/年及其衍生物2万吨/年 [3] - 产品线覆盖双稀交联剂、烷基苯乙烯及低酚/无酚亚磷酸酯系列,强化高分子材料领域布局 [3] 核心产品与应用领域 - 高分子新材料特种单体产品包括二乙烯苯、α-甲基苯乙烯等,应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环保涂料、特种橡胶等高端领域 [4] - 专用助剂以亚磷酸三苯酯系列为主,服务于PVC塑料改性、TPU及SBS热塑性弹性体等工业场景 [4] 产能扩张与技术方向 - 新增间/对/混甲基苯乙烯、2-乙烯萘等特种单体产能,填补高性能树脂原料缺口 [3][4] - 无酚亚磷酸酯产能扩充响应环保趋势,适配聚氨酯和塑料改性行业需求升级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