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
搜索文档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8:11
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物流行业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社会物流总额达263.2万亿元,同比增长5.4% [1][2] - 物流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品物流贡献率达81%,高端制造、绿色物流等领域增长强劲 [2][6] - 物流供给规模稳步扩张,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多式联运、航空物流等领域表现突出 [7][8][9]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果巩固 [11][12] - 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驱动行业提质增效,新能源物流车、无人设备、数字化平台等应用加速 [14][15] 物流需求总量与结构 -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各季度增速分别为5.7%、5.5%、5.2% [2] -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贡献率达8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增速快于工业品平均水平3.5和3.4个百分点 [2] - 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1.0%,但三季度同比增速加快至3%,机床与集成电路进口物流量增速达13%和8.9% [3]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6%,三季度增速加快至8.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 [4] - 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5%,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生产物流量分别增长29.7%、46.9%、14.0% [6] 物流供给规模与细分领域 - 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50.6%,9月升至51.2% [7] - 铁路货运发送量39.1亿吨,同比增长2.8%,中欧班列开行超1.4万列,中亚班列开行超1万列,同比增长22.8% [8] - 航空货邮运输量740万吨,同比增长14.0%,新开国际货运航线169条,周增航班超352班 [9] -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9月为132.5点,环比回升1.1点,黄金周主题商品销售火热 [10] 降本增效与物流效能 - 社会物流总费用14.2万亿元,同比增长4.3%,与GDP比率14.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1] - 运输费用8.1万亿元,同比增长4.7%,保管费用4.5万亿元,同比增长4.3%,管理费用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 [12] - 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5.6%,民航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5%,仓储物流设施利用率连续处于50%以上 [12] - 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发送1277.8万标箱,同比增长16.9%,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18% [13] 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 - 无人叉车在移动机器人智能设备中占比约18%,增速约20%,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8% [14] - 新能源轻卡累计销售121929辆,同比增长88%,多家快递企业投入超千辆无人车 [14] - 重点物流企业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7%,铁路网络货运平台入驻汽车14.3万辆,完成铁公联运运量2.42亿吨 [15] 物流服务价格与微观主体 - 9月公路物流运价指数105.1点,环比回升0.01%,快递服务单票价格环比回升0.02% [16] - 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值1006.71点,环比下跌5.9% [16] - 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下降0.2元,收入利润率回升至3.3% [18]
腾俊国际陆港以开放枢纽重塑国际物流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33
公司运营里程碑 - 腾俊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于10月15日正式成为云南首家D类铁路专用线 [2] - D类专用线变更标志着公司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迈上新台阶 [2] - 铁路专用线于2019年8月21日正式进入运营 [6] 基础设施与能力 - 公铁物流中心建成3条铁路货运专用线,每条均可满足50节标准整列列车编组和发运要求 [6] - 配备5台承重40.5吨门式起重机、1台流动式起重机及重型叉车等设备 [6] - 设施包括散堆装货场、站台仓库、集装箱露天堆场、10层综合办公楼,并与公共铁路站场无缝对接 [6] 业务表现与增长 - 2025年1-9月,公司铁路运输中转量达203.23万吨,同比增长25% [9] - 同期,中老铁路跨境运输完成7163.75TEU,同比增长107%,创历史新高 [9] - 运输品类涵盖磷矿石、磷酸氢钙、铁矿粉、金属硅、橡胶、化肥、食糖等大宗货物 [9] 服务模式与创新 - 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境内外集货、仓储、多式联运、报关清关代理、终端配送、库存管理等 [9] - 全国首创“中老铁路+保税”模式,实现老挝钾肥进口与硫酸铵出口双向高效流通 [10] - 该模式已为“云南号”、“郑和号”提供稳定货源支撑,保障区域农资供应与农业生产需求 [10]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D类专用线承诺敞开办理非本单位货物发到业务,并公开物流服务项目及费用标准,推动形成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2] - 公司大力推进“公转铁”政策,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与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绿色物流”发展 [9] - 公司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物流枢纽,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积极力量 [10]
利用闲时运力运输快递 广西南宁启动轨道物流联运试点
央广网· 2025-10-17 09:56
项目概述 - 南宁地铁与顺丰速运联合启动轨道物流联运试点,利用地铁4号线洪运路站至总部基地站区间的闲时运力运输快递 [1] - 项目采用"地面电力无人车+地下地铁"的创新运输方式,自8月20日起实施 [1] - 试点全程坚守"服务乘客优先"原则,运输时段精准匹配地铁平峰班次,杜绝与客流高峰重叠 [1] 运营模式与安全保障 - 实行严格"客货分离",快递通过专用通道装卸、运输,不占用乘客空间 [1] - 配备专人全程押运,并落实全环节安检,目前运输品类仅限文件、电商小件、日用品等非易燃易爆物品 [1] - 具体流程为快递从顺丰中转场出发,由地面电力无人车运至地铁站,经地铁运输后再通过路面送至网点,实现"无缝衔接" [1] 社会服务与资源利用 - 南宁地铁已在1号线至5号线共46个站点投放69个智能寄件柜与存包柜,为市民提供快递寄件、行李临时存放服务 [1] - 后续将根据市民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投放范围,让轨道服务从"出行"延伸至"生活" [1] - 合作核心出发点是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物流落地,利用地铁平峰期闲置运力 [2] 效率与环保效益 - 经测算,预计试点每月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160棵成年树木的固碳量 [2] - 匹配地铁平峰班次后,快递运输时效较传统路面提升20% [2] - 利用现有地铁运力无需额外增加能耗,通过"地铁+末端网点"的衔接优化,实现"降本、提效、减碳"三重目标 [2]
服务中国中西部,韵达的又一场升级
观察者网· 2025-10-09 20:09
中西部及乡村网络拓展 - 公司在中西部地区深度布局,例如在四川米易建立39个快递站,在新疆阿拉尔的16个乡镇团场实现服务全覆盖[1] - 公司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县级区域覆盖率超过99.6%,乡镇覆盖率高达99.8%[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向西向下向外”工程,县级区域覆盖率超过99.8%,报告期内新增乡镇网点1300余家[8] 业务量增长与市场份额 - 2024年公司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8.19%,达到183.65亿票,市场份额稳定在17.12%[10] - 2024年公司快递业务量增长26.14%,超过行业平均增速[3] 运营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 - 2024年公司单票核心运营成本同比下降21.91%,四项费用减少13.85%[3] - 在四川合江通过共享仓储和运输资源,使场地成本降低15%以上,运输成本减少25%,按日均处理20万件快递计算,单件物流成本减少0.5元,日均节省运营成本10万元[6] - 在青海民和、四川达州等地引入智能快递柜后,官亭镇驿站2人即可处理800-1000票包裹,效率提升50%[7] 科技应用与智能化建设 - 公司实施“1+N+AI”科技战略,布局无人车、无人机等技术,并迭代数字化工具如客户管家[3] - 公司全网共建有59套自动化设备,单套设备日处理快件峰值超过150万票,在22个城市投入末端派送无人车进行测试运营[13] - 在湖南岳阳,公司无人车单次可配送1000件包裹,满电续航140公里,整合50余个社区及乡镇需求实现共同配送[7] 农产品上行与助农成效 - 公司通过“智橙网”等时效产品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并在内蒙古呼市、安徽亳州新建分拨中心以缩短农产品出港时效[3][6] - 四川合江荔枝2025年寄递量同比增长22%,流通效率提升40%,果农收入随之增长,湖北宣恩20万斤黄金梨通过“智橙网・韵鲜达”实现“早上摘、次日到”[9] 服务质量与网络韧性 - 公司72小时妥投率位居行业前列[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全网拥有3875辆新能源车辆,电子面单使用率超过99.9%,每年减少纸张消耗数万吨,“瘦身胶带”全年使用405万卷,减少胶带用量超过910万平方米[15] 社会公益与ESG实践 - 2024年公司社会公益捐赠总投入924.16万元,组织志愿服务2次,并通过“韵・苗”助学项目持续资助困难学子[16] - 公司“快递进村”项目入选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将ESG理念内化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3]
桐乡联邦国际快递
搜狐财经· 2025-10-03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 桐乡联邦国际快递在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物流成本、跨境通关、服务时效、信息技术和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1] - 公司需通过优化运输网络、加强通关能力、提升服务透明度、推进信息技术和推广绿色物流等措施应对当前挑战 [8][9][10][12][13] - 未来发展方向依赖于智能物流系统建设、与跨境电商深度合作、拓展国际网络、持续改进客户体验以及履行环境责任 [14][15][17][19][20] 当前挑战 - **物流成本压力**:国际快递业务环节多、流程复杂,燃油价格波动、航运费用上涨及人工成本增加加剧了整体物流成本压力 [2] - **跨境通关复杂**:需应对各国差异化的海关政策、进口标准和税费规定,部分商品限制增加了通关难度和不确定性 [3] - **服务时效与客户体验**:国际物流环节多、时效控制难度大,运输途中信息透明度不足影响客户体验 [4] -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部分环节依赖传统操作,信息系统整合不完善,物流数据未能实时共享,影响管理效率和异常响应速度 [5] - **环境保护压力**:国际快递大量使用飞机、卡车等交通工具,环境负担较重,面临降低碳排放和减少资源消耗的要求 [6] 解决方法 - **优化运输网络与成本控制**: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配置运输工具组合引入多式联运,结合集中仓储和规模化操作提高仓储利用率,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 [8] - **加强跨境通关能力**:提升报关团队专业水平,利用政策咨询服务预判风险,通过电子报关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化传输,提高通关效率 [9] - **提升服务时效与透明度**:建立信息跟踪系统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控,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动态调整资源,加强末端配送能力和合作伙伴网络建设 [10] - **推进信息技术建设**:整合订单、仓储、运输和客户服务系统,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路线规划与库存管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提高系统稳定性 [12] - **推广绿色物流措施**:优先采用能效高、排放低的交通方式,推广新能源车辆和环保包装材料,优化运输计划减少空载率和重复运输 [13] 未来发展方向 - **智能物流系统建设**:引入物联网设备实现货物智能感知和监控,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运输路径和资源配置,通过自动化仓储和分拣设备提高处理能力和准确率 [14] - **跨境电商深度合作**: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提供定制化物流方案,拓展海外仓储和配送网络以缩短配送时间 [15] - **国际网络拓展与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建立海外仓和分拨中心,通过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提高本地化服务能力和协同作业水平 [17][18] - **客户体验持续改进**: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立多渠道沟通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如灵活配送时间和增值服务,加强售后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 [19] - **环境责任与社会价值**:将环保理念融入企业战略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透明的环境绩效报告增强客户和社会信任 [20]
威海-大连航线首艘新能源车运输船投运,环渤海绿色物流通道扩容
经济观察报· 2025-10-02 12:01
事件概述 - 新一代新能源汽车运输专用船舶“绿安平”轮于10月1日在山东港口威海港正式启航 [1] - 该事件标志着威海至大连航线首次实现新能源汽车专船运输 [1] - 船舶由威海海大客运公司运营 [1] 船舶与运营细节 - “绿安平”轮可搭载110余辆新能源汽车 [1] - 船舶配备国际先进消防系统,构建了全方位的消防安全防护网络 [1] - 船舶重点针对动力电池热失控等风险设置了多重防护措施 [1]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000万辆 [1] - 环渤海区域的山东、辽宁两省新能源汽车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 [1] - 新航线首次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端到端”的直达运输模式,有效缓解环渤海湾新能源车主的跨海出行困境 [1] - 此前新能源车因电池安全规范限制,跨海运输需采取电池拆卸或特殊报备等复杂流程 [1] 战略意义 - 航线的建立完善了威海港绿色物流体系 [1] - 通过打通新能源汽车跨海运输瓶颈,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支撑 [1]
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基本形成
人民日报· 2025-09-30 03:57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进展 - 新一批19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发布,连接生产、流通、消费的“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基本形成 [1] - 截至目前,纳入建设名单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达到105个,其中中西部地区基地总数达到64个,改善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9] - 已形成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等“四横”,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等“四纵”的冷链物流大通道,促进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发展 [9] 代表性基地特色与功能 - 杭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余杭+钱塘”双片区模式构建,两片区总占地面积1799亩,总投资73.5亿元,建成后冷库库容86万立方米,冷链相关设施占比约69% [2] - 余杭片区依托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提供批发交易、冷冻冷藏、冷链区域分拨等综合冷链服务;钱塘片区发展中央厨房、净菜加工、生鲜食材共储共配,服务范围覆盖杭州都市圈及长三角城市群 [3] - 河北沧州基地距黄骅港多功能码头仅14公里,依托立体交通网络高效集散冷链产品,定位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冷链物流服务基地、雄安新区冷链物流保障基地 [3][5] - 深圳盐田基地发挥毗邻港口优势,引导企业参与全球冷链产品生产和贸易,构建国内外衔接的物流通道网络,打造国际冷链物流门户枢纽 [5]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杭州基地应用物联网、5G及AI技术实现商品从入库到配送全程可追踪、可溯源,使用智能穿梭车、自动分拣机等设备提升分拣准确率与运转效率 [6] - 钱塘片区实现“人车”分流,货车快速上楼、直达仓库,通过数字化平台提升物流作业效率 [6] - 沧州基地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储提升空间利用率与出入库效率,智能货架系统实时感知货物信息,气调保鲜技术延长产品保鲜期 [7] - 杭州基地余杭片区冷库机房完成“无氨化”改造,钱塘片区计划在仓库屋面铺设发电光伏,年可实现绿电500万千瓦时,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6] 产业协同与经济效益 - 杭州基地通过信息化统筹让商户“拼车”运输,运费立省50%以上,通过智慧市场管理平台降低物流成本 [2] - 冷链基地建设有助于保障长三角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增强区域农产品保供稳价能力 [3] - 遵义辣椒批发市场、长春瓜果蔬菜储藏基地等使特色农产品高效发往全国市场,长春基地储藏量相当于50万台300升冰箱的储存量 [8] - 杭州基地缩短蔬菜、禽蛋、水产供货时间窗口,损耗率大幅下降,货品从农场到城市全程可溯 [8]
南航物流:数智赋能“空中网络” 打造绿色物流新生态
新华社· 2025-09-29 09:2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强化高端产品服务 拥抱数字化转型 打造绿色物流新生态 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1] - 将一体化智慧物流平台深度嵌入湾区跨境电商产业带 实现跨境电商物流全流程可视化 [1] - 通过智慧化 创新化 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实践 持续优化航空物流服务体系 [2] 智能化建设与技术创新 - 加速货站智能化升级 加大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研发投入 提升货物收运 仓储 进出港 中转运行效率 [1] - 自主研发3D智能验板系统 解决集装货物板型轮廓人工校验精准度低 溯源难 耗时长等问题 提高货站验板效率和准确性 [1] - 在行业内率先应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ONE Record标准 与跨境电商产业实现数据共享 [1]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聚焦绿色物流发展 为供应链可持续 绿色化 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1] -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国内邮单的数字流程 减少纸质单据提交 保管 数据核对等中间操作环节 [2] - 推广国内电子邮单 减少纸质单据传递环节 提高上下游单位工作效率 节省纸质票证传递成本 [2]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航空货运需求稳步提升 社会对航空货运关注度越来越高 对行业环境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 - 现代跨境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增长 推动企业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1] - 航空物流服务体系优化支撑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 [2]
上海联邦国际快递
搜狐财经· 2025-09-28 11:25
公司业务与服务范围 - 上海联邦国际快递是一家专注于国际快递和物流服务的公司,提供包裹寄送、文件传递和货物运输等服务 [1][3] - 公司通过整合航空、海运和陆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跨国货物的高效运输,服务范围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 [3] 定价策略与成本控制 - 国际快递费用根据包裹重量、体积、目的地及运输方式等因素灵活定价,体积小、重量轻的包裹价格相对合理 [3] - 客户可根据时效需求选择不同运输方案以控制成本,企业用户通常能享受优惠政策以降低整体物流成本 [3] 运输时效与服务选择 - 公司提供标准快递和加急快递两种选择,递送时间根据目的地国家、海关处理速度及运输方式有所不同 [5] - 标准快递适合对时效要求不高的包裹,加急快递则适合需要快速送达的文件和货物 [5] 操作流程与客户体验 - 客户操作体验经过优化,只需提供准确的收发件信息、物品清单及相关证明材料,公司协助完成包装、运单填写和报关手续 [6] - 部分服务点支持在线下单和查询,方便客户实时跟踪包裹状态,客服团队可提供专业指导以减少误操作 [6] 包裹安全与风险管理 - 公司通过严格的包装要求、专业的货物装载及运输流程保障包裹安全,快件在运输过程中会经过多次扫描和记录以确保信息透明 [7] - 若包裹出现遗失或损坏,公司根据服务协议进行处理,建议客户寄送贵重物品时选择保险服务以降低风险 [7] 服务覆盖范围与限制 - 公司服务范围广泛但并非覆盖所有国家和地区,部分国家因当地政策、海关限制或物流条件可能导致服务受限 [8] - 客户在寄送前应确认目的地是否支持寄递服务,避免因目的地限制导致包裹滞留或退回 [8] 海关报关与合规要求 - 公司协助客户准备报关所需文件如发票、装箱单等,不同国家对进出口物品有不同规定,某些物品可能需要额外许可或禁止寄送 [9] - 客户应了解目的地国家相关规定,避免因违禁品或申报信息不完整导致包裹被扣留,合理填报物品信息有助于加快通关速度 [9] 客户服务与售后保障 - 公司设有客户服务部门,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解答疑问和处理异常情况如包裹延误、丢失或损坏 [14] - 客户可联系服务人员进行投诉和理赔申请,公司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并在合理范围内提供相应赔付 [1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举措 - 公司推动绿色物流,采用环保包装材料,优化运输路径以减少碳排放,客户在寄送过程中可选择环保包装选项支持环境保护 [14]
欧洲500辆纯电物流车订单落定 谁家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5 14:53
合作深化与订单增长 - 全球物流巨头DHL与上汽大通新增500辆EV30纯电物流车订单 距离7月300辆订单仅隔两个月 [1] - 上汽大通成为DHL欧洲地区采购量最大的中国品牌 并成为其全球绿色物流战略核心伙伴 [1] - 双方合作持续深入 从7月300台欧洲最大单到此次500台订单 印证公司新能源产品全球竞争力 [2] 产品技术与性能优势 - EV30搭载行业首创纯电动专属平台 城市道路续航超400公里 30分钟快充至80%电量 [5] - 车辆获得Euro NCAP 2025新规下商用车五星安全评级 并针对欧洲场景优化低地板设计 [5] - IP67防尘防水等级保障高出勤率 在邮政配送和商超运输等场景中成为DHL电气化中坚力量 [6] 市场地位与全球布局 - 上汽大通产品已覆盖欧洲27个国家 多款车型稳居欧洲中国商用车品牌销量榜首 [7] - 公司在多个新能源细分市场市占率超过50% [7] - 此次订单助力DHL实现2030年车队60%电气化目标 推动公司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升级 [7] 客户认可与合作关系 - DHL全球车队、IT与运输采购高级副总裁Matthias Schwarz带队试乘试驾 对公司产品性能表示高度认可 [2][4] - DHL作为全球物流巨头对合作车型技术可靠性和场景适配度要求极高 上汽大通凭借深厚信任和产品实力成为其首选 [2] - DHL高层亲自检验EV30大空间设计 进一步验证产品实用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