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光刻机大消息!中芯国际放量创新高,科创半导体ETF涨2.64%
格隆汇· 2025-09-17 10:29
半导体行业 - 中芯国际盘中放量大涨近10%创下历史新高 股价首破120元[1] - 科创半导体ETF大涨2.64%[1] - 中芯国际据正在测试中国首款国产DUV光刻机 采用浸没式技术[1] -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人工智能芯片RTX6000D未获大公司青睐[1] - 腾讯已和多家芯片厂商合作适配人形机器人[1] 机器人行业 - 机器人概念延续火热 机器人ETF上涨1.85%[1] - 机器人ETF自9月5日至今涨超14%[1] - 马斯克称下周将召开关于擎天柱机器人的会议[1] - 机器人ETF年内净流入118.33亿元 最新规模198.98亿元[2] - 机器人ETF权重股包含汇川技术 绿的谐波和石头科技等龙头企业[2]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 科创半导体ETF聚焦半导体国产替代设备+材料[1] - 成份股涵盖中微公司(刻蚀设备) 拓荆科技(薄膜沉积设备) 华海清科(CMP设备) 沪硅产业(300mm硅片) 天岳先进(碳化硅衬底)[1]
一条消息引爆机器人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9-17 06:06
机器人板块表现 - 机器人板块涨幅第一 主要受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评估AI5芯片并召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及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会议的消息刺激[2] - 市场对机器人量产和未来应用产生预期 除特斯拉链外 国内科技厂商如华为 字节 比亚迪 小米纷纷加码具身智能 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2] - 机器人产业形成"百花齐放"格局 吸引资金关注 且容量较高 做多意愿较强[2] 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大跌 主要受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药品(尤其是实验性药物)实施严格限制的消息刺激[2] - 该消息引发恐慌性抛售[2] 市场整体状况 - 沪指自9月以来已高位震荡半个月[2] - 当前A股市场完全依赖消息刺激[2] - 市场出现快速电风扇式板块轮动 建议仓位保持在6成左右[2]
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涨近5%位列ETF榜1,盘中净申购800万份
新浪财经· 2025-09-16 14:19
技术进展与产品规划 - 马斯克计划周六对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 下周召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 擎天柱机器人及车辆产量会议 [1] - Optimus V3完成最终设计 2026年启动百万台级量产 采用26执行器仿生臂与AI思维重新定义灵巧手标准 [1] - 机器人Miro在美的智能工厂实现双臂5公斤抓取能力 日处理30亿条数据 2024年节省300万人工小时 [1] 市场表现与产品动态 - 人形机器人含量超70%的机器人ETF鹏华(159278)盘中涨幅近5% 为同类ETF最佳表现 单日净申购200万份 [1] - Optimus V2.5版本先行预热 美的全球首个多场景智能体工厂落户湖北荆州并投入应用 [1] 指数成分与权重结构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1.12% 包含石头科技 科沃斯 机器人 双环传动等企业 [2] - 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石头科技(688169) 科沃斯(603486) 机器人(300024) 覆盖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 [2]
特斯拉致命车祸被裁定赔偿超17亿元,马斯克回应:将上诉
北京商报· 2025-08-02 14:53
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赔偿案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2019年Model S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 [1] - 判决要求公司向遇难者家属及伤者支付合计2.43亿美元赔偿金(约17.48亿元人民币) [1] - 赔偿金构成包括1.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特斯拉承担33%责任)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 [1]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对裁决提起上诉 [1]
特斯拉致命车祸被裁定赔偿超17亿元!马斯克回应:将上诉
搜狐财经· 2025-08-02 13:27
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判决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2019年Model S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 [1] - 判决要求公司向遇难者家属及伤者支付总计约2.43亿美元赔偿(约17.48亿元人民币) [1] - 赔偿金构成包括1.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特斯拉承担33%责任)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 [1]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对裁决提起上诉 [1]
特斯拉车祸被判赔超2亿美元!马斯克称将上诉
中国证券报· 2025-08-02 13:05
特斯拉赔偿金事件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2019年Model S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 [1] - 判决要求特斯拉向遇难者家属及伤者支付约2.43亿美元赔偿金 [1] - 赔偿金包括1.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金(特斯拉承担33%责任)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金 [1]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对裁决提起上诉 [1]
特斯拉被判为一起致命车祸支付超 2 亿美元赔偿金,马斯克将上诉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20
核心判决结果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对2019年自动驾驶致死事故承担部分责任 需支付赔偿金约2.43亿美元(现汇率约合17.5亿元人民币)[1] - 判决包括1.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金(特斯拉承担33%责任)及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金[1]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示将对裁决提起上诉[1] 事故细节 - 事故发生于佛罗里达州基拉戈 涉事车辆为配备Enhanced Autopilot系统的Model S且系统处于启动状态[3] - 驾驶员George McGee称其低头捡手机时认为车辆能自动刹车 但车辆以超过96公里/小时速度冲进十字路口撞上路边车辆及两人[3] 双方争议焦点 - 原告律师指控Autopilot系统存在危险缺陷 且特斯拉及CEO马斯克曾向消费者、股东与公众发布误导性言论[3] - 特斯拉辩称已清楚告知用户如何使用Autopilot 事故责任应由驾驶员驾驶行为承担[3]
倍耐力最新一代Cyber轮胎登陆中国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8-01 13:45
倍耐力Cyber轮胎技术进入中国市场 - 倍耐力Cyber轮胎于7月31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该智能轮胎能与车辆动态管理电子系统交互,并已接受本土汽车制造商的测试 [1] - 中国车企高度关注数字系统演进,旨在为车辆引入创新功能 [1] 技术合作与研发 - Cyber轮胎技术由倍耐力研发,通过与博世合作已应用于量产车型 [1] - 技术通过轮胎内置传感器采集信息,经倍耐力专用软件与算法处理后实时传输至车辆电子系统 [1] 功能与性能提升 - Cyber轮胎技术可显著提升车辆安全性、性能表现及能效 [1] - 在上海天马赛车场的测试中,搭载Cyber轮胎的改装莲花跑车Emeya显示该系统可显著缩短制动距离 [1] - 测试采用P Zero R和P Zero轮胎的不同专属配置,通过提供轮胎准确信息优化电子控制系统(如ABS),充分发挥轮胎抓地性能 [1] 未来应用方向 - Cyber轮胎技术不仅能提升驾驶能效,还可直接向驾驶员提供更高效的驾驶建议 [2] - 未来将把收集到的数据共享至自动驾驶系统及更先进的ADAS系统,为车载系统赋予"触觉感知"能力 [2]
本周精华总结:马斯克 & 特斯拉|从一个“吃瓜”动作聊开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15 11:40
马斯克的管理风格与性格特质 - 马斯克具有极端化的工作方式,在Model S生产危机期间直接睡在工厂与团队共同解决问题[2] - 其思维方式强调系统整体优化优先于局部用户体验,体现在Model Y遮阳棚等设计细节上[7] - 通过研究复杂策略游戏和人物传记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被传记作者比喻为"自己的游戏引擎"[8] 特斯拉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Model Y虽存在设计瑕疵但销量表现突出,反映出产品力与用户体验的权衡[7] - 公司正从硬件制造商向数据/网络驱动型公司转型,Robotaxi项目将成为关键转折点[8] - 7月8日Robotaxi发布会涉及自动驾驶全产业链布局,包括车辆、芯片、算法及调度系统[7][8] 特斯拉未来发展方向 - Robotaxi项目旨在构建自动驾驶网络系统,实现"车辆运营即服务"的商业模型[7][8] - 短期销量压力不会改变公司技术突破导向的战略,坚持通过创新而非降价应对市场竞争[8] - 7月8日的Robotaxi发布将成为观察公司战略执行力的重要节点[7][8]
创维汽车的野心
格隆汇· 2025-06-09 09:47
公司表现与增长 - 2022年12月交付3116台,海外出口1098台,全年总销量21916台,同比增长255.72% [2] - 2021年7月创维EV6上市后年销量突破2万台 [5] - 2022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业务占营收比重达20%,港股股价在2023年1月涨幅达49.26% [8] 公司战略与布局 - 2010年进入新能源客车领域,2014年纯电客车销量第二,盈利1.5亿元 [3] - 2017年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2020年推出天美ET5,2021年更名为创维汽车 [5] - 海外布局44个国家和地区,计划2025年前推出4款纯电车型及混合动力车型 [6] - 布局动力电池,利用2.2万平方米厂房建设1.2GWh动力电池项目 [8] 技术与生态优势 - 拥有3亿产品用户和1.1亿酷开系统用户,Skylink系统覆盖4.1亿用户数据 [5] - 具备12年造车基因和创维集团生态基因支持 [5] - 开沃集团为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领军企业,提供基础赋能 [5] 未来目标与挑战 - 目标成为全球十强品牌,市值3000亿元,计划再投入300亿元 [8] - 2023年1月创维EV6在C-NCAP碰撞测试中获"一星"评价,综合得分率仅39.9% [9][12] - 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后半场,需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生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