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规范
icon
搜索文档
召回超过百万台,充电宝品牌的暴雷给我看懵了
虎嗅APP· 2025-06-29 17:04
充电宝爆炸事件核心分析 - 罗马仕和Anker因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的问题分别召回49万台和71万台移动电源 [7][9] - 安普瑞斯外包生产过程中违规替换电池隔膜原材料导致正负极接触引发爆炸 [9] - 问题电芯已流通市场一年以上 劣质隔膜问题逐渐暴露 [9] 涉事企业责任追溯 - 罗马仕2019年前未在移动电源中集成基础过充温度保护装置 [20] - 罗马仕移动电源曾多次引发火灾事故 包括今年3月港航航班起火事件 [16] - Anker召回时提供防爆袋 处理方案优于罗马仕的盐水浸泡法 [27] 行业监管升级影响 - 民航局新规要求2024年8月前发售充电宝必须印有3C标识 [29] - 新规执行不统一 部分机场暂存无标识充电宝 高铁地铁也开始检查 [37][38] - 相机锂电池等产品因基层理解偏差遭遇误检 [35] 充电宝行业生态问题 - 行业陷入价格战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 [42] - 手机品牌充电宝使用ATL/光宇等高端电芯 但专业品牌多采用安普瑞斯等供应商 [44][46] - 130元价位33W快充2万毫安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合理售价应在300元左右 [47] 历史教训警示 - 2007年玩具行业因含铅油漆事件损失惨重 利达公司老板自杀 [48][49] - 违规材料节省成本微乎其微(每玩具不足0.01元)但摧毁整个行业 [49] - 供应链各环节需严守质量底线 避免重蹈覆辙 [50]
珠海冠宇: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31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相关 | | --- | | 2025 年跟踪评级报告 债券 | | 中鹏信评【2025】跟踪第【411】号 01 | | 信用评级报告声明 除因本次评级事项本评级机构与评级对象构成委托关系外,本评级机构及评级从业人员与评级对象不存 | | 在任何足以影响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 | 本评级机构与评级从业人员已履行尽职调查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的评级报告遵循了真实、客观、 | | 公正原则,但不对评级对象及其相关方提供或已正式对外公布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 作任何保证。 | | 本评级机构依据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工作程序对评级结果作出独立判断,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 | 本评级报告观点仅为本评级机构对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个体意见,不作为购买、出售、持有任何证券的 | | 建议。本评级机构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评级报告及评级结果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 | | 本次评级结果自本评级报告所注明日期起生效,有效期为被评证券的存续期。同时,本评级机构已对受 | | 评对象的跟踪评级事项做出了明确安排,并有权在被评证券存续期间变更信用评级。本评 ...
破解陪诊师身份之困
经济日报· 2025-06-27 08:19
行业现状 - 老年人"就医难"问题日益突出,陪诊师成为医疗系统与老年群体间的"专业桥梁"[1] - 以上海为例,持证陪诊师已突破千人规模[1] - 行业面临监管标准缺位、身份悬置等问题,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尚未收录陪诊师[1] - 部分机构以陪诊之名行"高级黄牛"之实,扰乱医疗秩序[1] - 从业者以45岁以上转岗人员为主,劳动权益保障不足、职业晋升通道缺乏导致人才结构失衡[1] - 陪诊定价体系初步形成,但老年人自主消费意愿薄弱,市场需求集中在低价区间[1] 发展建议 - 短期要务是推动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建立全国性服务规范[2] - 人才培养方面可借鉴"微专业"模式,在职业院校开设老年陪护课程,与医院共建实训基地[2] - 职业保障方面可通过开发专属保险险种、推广补贴政策增强吸引力[2] - 产业发展方面可延伸"陪诊+"产业链,探索与康复辅具租赁、居家照护等服务捆绑的套餐模式[2] - 政府可强化兜底保障,将陪诊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通过补贴撬动低收入群体需求[2] - 企业可用"科技赋能+人文关怀"突破服务规模化瓶颈[2]
2025年光子嫩肤服务品牌推荐:消费需求多样化催生个性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头豹研究院· 2025-06-23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光子嫩肤服务市场展开研究,指出行业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外发展差距有限,未来随社会对医美接受度提升将进一步增长,分析了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并推荐十大品牌,还阐述了行业规范化、个性化与科技融合、连锁化与数字化运营的发展趋势 [4][6][27] 各部分总结 市场背景 - 光子嫩肤属能量治疗类医美,通过光电器械操作实现美白嫩肤,行业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产设备诞生于21世纪初,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增长 [4] - 光子嫩肤是脉冲光能量治疗,属非手术类医美,用非相干强脉冲光低能量密度非剥脱方式治疗,波长550 - 1200MM,短波治色素沉着和血管病变,长波治皮肤损伤和老化 [5] - 1998年光子美容技术提出并应用,2001年光子嫩肤技术正式介绍且国产设备诞生,2004年美国产品上市,2013年复星医药控股飞顿激光,2021年新氧收购奇致激光且美白嫩肤项目同比增长416.54%,行业发展受光学技术驱动,国内与国际发展相近,设备供应商格局变化大,需求上升 [6] 市场现状 - 2017 - 2022年中国光子嫩肤行业市场规模从8.2亿元增至24.2亿元,预计2023 - 2027年从27.0亿元增长到48.0亿元,历史增长因诊疗次数增加,未来需求旺盛且监管趋严使服务成本提升 [7] - 供给端活跃,本土企业布局推动国产设备突破,行业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型,产业链规模化效应凸显,供给能力升级 [8] - 需求强劲,非侵入性、低恢复期契合消费者需求,用户群体多元化,消费升级倒逼供给端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9][10] 市场竞争 - 十大代表品牌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从代表性门店光子嫩肤TOP项目销售量、行业深耕度、项目数量三个维度评估企业 [11] - 行业竞争格局分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以晶肤为代表竞争力强,第二梯队以美莱为代表部分项目突出,第三梯队以爱思特为代表竞争力弱 [14][15] - 推荐艺星医美、美莱医美、伊美尔、医美国际、联合丽格、爱思特、华韩医疗、晶肤医美、米兰柏羽、瑞丽医美十大品牌,并阐述各品牌优势 [16][17][18][19][20][21][23][24][25][26] 发展趋势 - 政府监管增强,行业向规范化运营转型,形成统一标准和流程,提升服务安全性和可靠性,巩固市场地位 [27] - 消费需求多样化,服务向定制化演变,技术突破吸引年轻客群,男性市场和银发经济促使开发专属套餐,拓展细分场景 [28] - 头部机构布局连锁化与数字化模式,降低成本、精准获客、提升坪效和客户粘性,行业资源向规模优势企业集中,领先者构建长期壁垒 [29]
“一胎99子”,短剧为何越来越癫?
新京报· 2025-06-17 19:26
文 | 王可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一胎99子"不是神话传说,而是一部短剧的真实设定。近日,短剧《麒麟送子,天降喜福》因离谱剧情被骂上热搜,后遭平台火速下 架。 当"爽剧"沦为"癫剧",平台是否在纵容"黑红也是红"? 01 谁在收割流量 《麒麟送子,天降喜福》的剧情堪称"电子发癫"——女主因怀"龙种"临盆时天降祥瑞,一口气生下99个儿子,婴儿被叠成"金字塔"搬 运进宫,反派国师还称孩子是"妖孽"。虽然短剧靠爆点收拢流量已成共识,但"一胎99子"的设定,仍因为其远超常规题材的话题性突 然火上热搜。 荒诞剧情能在平台播出,短剧的内容审核环节成为关注焦点。 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通知中明确,对于"总投资额度不足30万元且非重点推荐的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 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的职责,负责内容审核把关与版权核定,定期将审核剧目信息报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备案。" 也就是说,这部以"奇幻题材"为名上线,两天狂揽4500万播放量的"癫剧",如果投资额度不足30万元,则只需短剧平台自审就能和观 众见面。而平台自审,实际上存在监管盲区,即便舆论发酵后悄然下架,这种"先爆后下"的模式已经以争议内容完成了用户 ...
透视行业创新背后的风险暗礁,从蔚来换电权益滥用风波谈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13:52
蔚来换电权益滥用事件 - 公司上线线索征集入口打击非个人用途的免费换电权益滥用行为,强调首任车主权益仅限个人非运营使用[1] - 部分车主将车辆用于工地供电、工厂照明等商业用途,社交平台出现权益明码标价交易,单次换电成本达50-80元,高频滥用导致单用户年亏损3万元,换电业务亏损同比扩大80%至12亿元[2] - 公司表示不会以行驶里程判定运营车,但缺乏明确判定标准,主要依赖车主举报和人工核实[3] 商业模式与行业问题 - 换电权益作为品牌护城河却因流动性限制不足沦为套利工具,反映商业模式创新与风险预估失衡,过度依赖补贴营销导致"承诺-亏损-缩水"循环[2] - 行业普遍存在"终身质保""免费充电"等权益滥用问题,车企缺乏智能监测和追溯机制,陷入"放养式管理"困境[3] - 前端创新与后端运营脱节,用户基数增长使个体套利演变为群体资源挤占,暴露商业模式中规则韧性建设的缺失[4] 行业应对与改进方向 - 需建立合理成本模型和权益保护机制,行业应抵制无底线竞价等恶意竞争行为[4] - 加强权益规则教育,通过细则讲解和线上线下活动提升用户契约意识,明确权益边界条件[5]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服务型补贴加剧财政压力,资本驱动下企业忽视风险防控体系建设[5][6] 事件启示 - 事件成为行业发展转折点,警示车企需平衡服务创新与规则制定、成本控制[6] - 行业需从用户增长导向转向高质量发展,构建与权益规模匹配的风控体系[4][6]
别让珠宝电商直播“雾里看花”
中国青年报· 2025-06-17 06:56
珠宝电商直播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珠宝电商零售额达2982.6亿元,金银珠宝类商品增幅在18类商品中位居第三[2] - 珠宝直播凭借直观展示和实时互动优势成为电商新风口,但存在夸大营销、以次充好、伪造证书等乱象[2] - 抖音电商平台珠宝饰品行业年均增速达54%,24-30岁女性是黄金饰品消费主力,30-40岁女性主导珍珠消费[5] 年轻消费群体特征 - 年轻消费者成为珠宝电商重要驱动力,33岁消费者近两年直播珠宝消费超12万元[5] - 00后青睐水晶饰品,30-40岁女性为珍珠直播消费主力,单场珍珠直播销售额可达100万元[6] - 年轻消费者偏好新颖设计,关注垂直类账号和珠宝设计师主播,注重"无中间商差价"理念[7] 直播模式优势 - 直播提供直观、便捷购物体验,消费者可通过"珠宝溯源"了解生产加工全过程[7] - 主播对设计理念的讲解和珠宝知识普及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强,某主播粉丝数超5万[8] - 直播降低珠宝消费门槛,让商家更精准把握需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8] 行业乱象与规范 - 存在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现象,如伪造证书、仿珍珠冒充真珍珠销售,涉案金额达59.97万元[9][10] - 部分商家提供"珠宝鉴定证书定制"服务,单价低至1元/张,可当日完成并支持扫码验证[10] - 深圳发布《珠宝贵金属产品直播营销管理要求》,云南发布珠宝直播商家"黑榜"名单以规范市场[11]
上门做菜好,规范不能少(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专业厨师提供"私厨服务",擅长烹饪的厨艺爱好者在社交平台"接单"……近年来,上门做菜逐渐走红, 服务越来越多样。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7日 09 版) 上门做菜受到青睐,有其内在原因。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对生活品质和个性化用餐的需求。在快节奏 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既追求用餐便利,又渴望品尝到可口的菜肴。通过上门做菜服务,消费者可以自 主选择食材,把控烹饪环节,实现从菜品种类到口味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适应了特定场合的需 求。在产后休养、家庭宴请等场景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专业厨师上门,这样既能保证私密氛围,又 能享受大厨烹制的美味佳肴。上门做菜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和就业选择,让他们能够将爱好 和厨艺"变现",创造相对灵活的收入。 (责编:牛镛、岳弘彬)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上门做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安全问题。陌生人上门,双方的人身 安全存在一定风险;餐食卫生一旦出现问题,也容易引发纠纷。其次,服务关系认定和责任划分存在争 议。菜肴的制作过程、食品的卫生安全缺乏相应行业规范,一旦出现意外,责任难以明确。再者,行业 面临盈利难题。个体从业者面临沟通成本高、服务内容趋同等问题 ...
网红主播美颜泛滥成灾,平时是美女,忘记开美颜瞬间变老太太
新浪财经· 2025-06-15 06:20
行业现象分析 - 网红主播因关闭美颜功能导致形象反差巨大 引发舆论对过度美颜现象的关注 [1] - 美颜技术已成为直播行业普遍工具 包括磨皮、瘦脸、大眼等多种滤镜效果 [3] - 美颜技术被主播作为获取流量和收益的重要工具 在平台推流和粉丝打赏链条中扮演关键角色 [3] 用户影响 - 美颜技术导致观众陷入真假难辨的困境 尤其影响追求"恋爱陪伴感"的男性用户 [5] - 部分用户因被高颜值蒙蔽而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如持续刷礼物和为爱充值 [5] - 当主播真实面貌暴露时 会造成观众心理落差和信任危机 [7] 行业生态影响 - 过度依赖美颜导致主播同质化严重 真实个性和才艺被忽视 [7] - 美颜滥用扭曲了直播生态 使内容创作偏离真实本质 [7] - 行业需要反思直播内容应以真实打动观众 而非依赖虚假人设 [9] 发展建议 - 观众需要提高媒介素养 理性认识美颜技术制造的虚拟形象 [11] - 行业应考虑引入规范和监管 合理使用美颜技术 [11] - 直播行业应回归内容本质 注重真实和有价值的表达 [13]
第二批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工作启动
快讯· 2025-06-12 16:44
工信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二批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工作。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自愿申 请,如实填报《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申请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 部门、有关中央企业集团负责组织本地区(本集团)企业申请材料的初审工作,并按要求将经初审符合 条件企业的申请材料等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