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机制

搜索文档
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让山更青水更绿 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策解读)
人民日报· 2025-06-07 05:29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策解读 - 五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新时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及具体措施,强调地方主导、中央引导的"统分结合"模式 [1][4] - 目标分两阶段: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补偿机制,2035年实现重点流域全覆盖并向更广范围拓展 [5][6] 补偿机制实践成效 - 新安江治理案例:皖浙"水质对赌"协议实施12年,跨省断面水质连续达Ⅱ类标准,年均向千岛湖输送70亿立方米优质水 [2] - 全国已有24个省份建立30个跨省流域补偿机制,江苏等省实现省内重点流域全覆盖 [3] 机制建设重点方向 - 中央财政在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组织机制建设,每三年评估调整补偿指标和资金规模,采用中央国库统一划拨资金模式 [5] - 鼓励地方拓展两两协商机制至支流及全流域,中央通过水污染防治资金奖励省际机制建设 [6] 市场化多元化补偿举措 - 培育碳排放权、排污权等资源要素交易市场,引导生态受益方补偿保护方 [7] - 发展生态产业建立惠益分享机制,政府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 [7] - 探索森林、草原、海洋等多元化补偿途径,推动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6][7] 监管与支撑体系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并公开结果,对治理不力省份扣减资金 [7] - 加强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健全长效监测机制及污染溯源研究 [8]
财政部等五部门重磅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6-06 21:45
政策文件发布 - 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1] - 文件明确中央财政在长江、黄河干流推动建立统一机制,根据各省流域保护治理实效确定补偿资金核算规则,并负责资金收缴划拨[1] - 对流域省份自行拓展的两两协商补偿机制,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奖励资金[1] 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定义 - 横向生态补偿是在生态保护地区和受益地区之间通过经济手段进行补偿的制度安排[2] - 核心目标是协调区域间生态利益关系,激励上游环保同时让下游承担部分成本[2] - 2016年财政部已印发指导意见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基准、方式、标准等重大问题[2] 新安江模式案例 - 新安江流域2012年启动首个跨省生态补偿试点,建立"水质对赌"机制[3] - 2024年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补偿办法更健全[3] - 全国24个省份已建立30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部分省份实现省内重点流域全覆盖[3] 中央统一机制必要性 - 为解决地区间补偿协议签订和履行等难点堵点问题[4] - 中央统一机制框架下补偿资金全部来源于地方财政,由地方自行解决[4] - 财政部设置专门明细科目规范资金缴纳划拨程序[4] 中央与地方机制关系 - 中央统一机制不改变现有责任划分,仍以地方为主[5] - 采取"统分结合"原则,区分中央统一动作和地方自选工作两个层次[5] - 鼓励地方继续拓展既有两两协商机制,中央财政对成效好的省份给予奖励[5] 市场化多元化机制建设 - 加快培育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资源要素交易市场[6] -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治理,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局面[6] - 探索拓展森林、草原、湿地等多元化补偿途径,推动从单一资金补偿向多种方式转变[6]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025060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06 19:08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覆盖国内宏观、大类产业、地方政策以及海外重要政策和事件,梳理了2025年5月30日至6月5日期间海内外重要政策动态,为投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3]。 各部分总结 一周政策要览 - 国内宏观:5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加大国企技能人才薪酬激励;6月3日,国务院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6月5日,国务院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央军委发布军事设施建设条例,央行将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3][5]。 - 国内产业:5月30日,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四部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6月1日,教育部部长发文谈教育强国;6月3日,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汽车经销商商会抵制“价格战”;6月4日,国家能源局开展新型电力系统试点;6月5日,商务部回应美方限制措施[3][5]。 - 地方政策:5月30日,上海将举办陆家嘴论坛,北京发布物业改革计划;5月31日,福建省委书记会见轻工业联合会会长;6月3日,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6月4日,深圳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广州国资国企“拼经济”,上海推动基础设施REITs扩容[3][6]。 - 海外动态:5月30日,美国提高进口钢铁关税;6月1日,美国延长对中国301条款关税部分豁免,日本央行预留债券交易损失拨备;6月2日,印度敲定电动汽车政策;6月3日,李强会见日本访华团;6月4日,王文涛出席世贸组织会议,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举行;6月5日,美国限制12国公民入境,习近平同特朗普通电话[3][7]。 海内外重要政策详览 - 宏观重要政策:5月30日,国务院等三部门推动国企建立技能导向薪酬制度;6月3日,国务院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12][13]。 - 产业重要政策:6月5日,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科技创新金融,央行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6月3日,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多部门支持民营经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5月30日,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四部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6月1日,教育部应对人口变化提升教育服务;6月2 - 5日,商务部回应美方经贸问题,多部门开展试点、完善制度[14][15][16]。 - 地方重要政策:5月30日,上海举办陆家嘴论坛,北京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5月31日,福建探讨轻工业发展;6月3日,北京优化入境旅游;6月4日,深圳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广州国资国企“拼经济”,上海推动基础设施REITs扩容[17][18]。 - 海外重要政策及事件:5月30日,美国提高进口钢铁关税;6月1日,美国延长对中国301条款关税豁免,日本央行预留债券交易损失拨备;6月2日,印度出台电动汽车政策;6月3 - 5日,多场国际会议举行,美国限制12国公民入境,中欧政策调整,中美领导人通话[19][20]。
财政部: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证券日报网· 2025-06-05 19:12
政策文件发布 -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 [1] - 《意见》作为顶层设计文件,系统部署补偿机制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 [1] - 《实施方案》作为落实文件,明确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建立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 市场化机制建设 - 加快培育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等资源要素交易市场,合理配置生态环境权益 [2] - 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惠益分享机制 [2] - 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治理 [2] 多元化补偿途径 - 鼓励地方探索森林、草原、大气、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多元化补偿途径 [2] -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推动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多元化补偿方式 [2] - 推动补偿方式从单一政府资金补偿向多种方式转变,从协同治理向共同发展转变 [2]
五部门:长江、黄河干流将建成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16:55
政策目标与时间框架 - 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基本建立覆盖重点河流的跨区域补偿机制 推进重大引调水工程补偿机制建设 探索多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机制[1] - 到2035年实现补偿机制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 并向更广范围更深内涵拓展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功能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1] 补偿机制设计 -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 依据干流入境出境断面水质变化及年度变化情况[1] - 水质指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30%) 氨氮(30%) 总磷(40%)三项污染物指标 根据政策效果动态调整补偿资金规模[1] 政策背景与试点经验 - 国务院常务会议5月23日专题研究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 - 新安江流域2012-2022年累计拨付补偿资金57亿元 皖浙两省通过多轮试点取得显著效果[2] 制度完善方向 - 五部门联合发文旨在补齐制度短板 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补偿机制[2] - 横向补偿指上游保护水质使下游受益 下游需对上游给予合理补偿 区别于中央财政纵向补偿[2]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健全,补偿方式向多元化拓展
第一财经· 2025-06-05 09:57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 国家将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长效化运行 [1] - 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各地基本建立覆盖辖区内重点河流的跨区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 - 到2035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覆盖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 [2] 补偿机制创新 - 鼓励上下游、左右岸建立三方或多方参与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 - 推动补偿方式从财政补偿向市场化补偿拓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的不同环节 [2] - 推动补偿方式从资金补偿向多元化补偿拓展,鼓励地方通过联建生态产业园区、技术援助、智力支持等方式丰富补偿方式 [2] 多元化补偿实践案例 - 北京、天津通过技术援助、智力支持等方式帮助河北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实现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 [5] - 库布齐沙漠治理中,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定向人才培养和定向招工等方式鼓励居民参与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发展 [5] - 多元化补偿为当地居民提供培训和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 [4] 多元化补偿的必要性 - 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要素,仅靠单一资金补偿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5] - 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多元化补偿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6] - 多元化补偿促进区域间合作与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6]
五部门发布实施方案 在长江、黄河干流建立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央广网· 2025-06-05 09:14
在明确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前提下,有关部门此次还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 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中央财 政积极发挥协调引导作用,在长江、黄河干流建立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组织相关省参与,实 现经济利益省际合理横向转移。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至其他重点流域。要统一核算补偿资金,分别从 空间、时间两个维度,依据各省干流入境、出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变化以及本省干流全部断面水 质较以前年度变化情况,统一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 《意见》明确,要推动建立覆盖更加全面、权责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 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生态环境 部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战峰表示,《意见》的出台为各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 更明确的指导。 董战峰:横向的生态补偿在不同领域、不同地方进展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如何在探索中不断解 决这个问题,能够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我想也是《意见》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 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记者 王逸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 ...
城市24小时 | 锂电产业大省,“掘金”千亿风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00:1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 四川省推动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目标构建网络完善、规范有序、循环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1] - 2024年底四川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402万辆,未来2-3年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 [1]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领先 [1] - 退役电池回收可满足每年24%锂、312%钴、168%镍需求,对资源安全和环保意义重大 [2] - 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但2023年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2] - 四川作为锂电大省,锂矿储量全国最丰富,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20%,正构建全产业链 [3]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财政部等五部门提出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4] 航空产业 - 贵州省强调更大力度推进航空产业城建设,推动航空装备制造和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6] 对德合作 - 湖南省出台政策支持对德合作,对新引进德企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7] 数字贸易 - 深圳计划到2030年将数字贸易比重提高至50%,2035年提高至55% [8] 城市更新 - 中央财政将补助超200亿元支持20个城市更新行动,东部城市补助不超8亿元,中部不超10亿元,西部和直辖市不超12亿元 [9][10] 特色食品产业 - 工信部发布首批39个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对象,覆盖28个省份,产业规模超25万亿元 [11][13]
6月4日周三《新闻联播》要闻22条
快讯· 2025-06-04 20:17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今年前4个月国家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超10万亿元 [4] - "两新"政策持续发力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5] - 我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 [6] - 各地扎实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建设 [7] - 《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印发 [10] - 我国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 [11] - 我国将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2] -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今年第三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14] 行业动态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6月中旬开启 [13] - 2025年全国"服务消费季"在南京启动 [15] - 美国提高进口钢铝关税至50%政策生效 多个行业将受影响 [17] 科技与创新 - 科技助力夏收夏种 筑牢粮食丰收基础 [8] - 数字赋能 重庆高效治理超大城市 [9] 国际事件影响 - 俄乌冲突持续 涉及能源与基础设施 [16] - 胡塞武装打击以机场 美运输机受阻 [20] - 加拿大林火蔓延 烟雾飘至美国欧洲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