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率

搜索文档
国常会重磅部署!紧抓快干、靠前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3-12 21:32
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 - 会议通过《国务院2025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各部门主动对号入座,细化措施加快落实,与不确定因素抢时间,紧抓快干、靠前发力 [1][3] - 强调牵头部门需勇于担当破题,参与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并做好政策储备 [3] - 2025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但宏观经济政策留有后手,将依据形势动态调整,增量与存量政策共同支撑经济增长 [3] 财政政策动向 - 2025年财政赤字率设定为4%,显示财政扩张力度加大以稳定经济,财政支出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4] - 财政部门将统筹存量与增量政策,研究制定更大力度、精准的举措支持提振消费,包括优化供给与需求、改善民生等 [4] 快递行业绿色转型政策 - 审议通过《快递暂行条例》修改草案,重点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完善综合性支持政策 [1][5][6] - 要求夯实快递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上下游全链条治理,降低包装回收等运营成本,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6] - 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已印发行动方案,目标2025年底全面建立绿色包装标准体系,禁止有毒有害包装,中央财政将通过预算资金支持全流程监管能力建设 [7] 快递行业经济作用与挑战 - 快递行业连接生产与消费,支撑网络零售发展,对稳就业、保民生和经济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6] - 当前快递包装消耗大量资源,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需通过系统性治理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过度使用 [6][7]
企业信贷需求改善政策力度再创新高
湘财证券· 2025-03-11 17: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制造业景气度重回扩张区间 [3] - 建筑业景气度提升明显 [3] - 新增社融迎来开门红 [3] - 企业信贷需求大幅改善 [3] -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多个现象 [3] - 建议关注“两会”后释放的政策信号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 2025年2月制造业PMI录得50.2重回扩张区间,生产指数达52.5,新订单指数达51.1,生产端提升更明显,节后生产正常化是主因;出口景气度提升,新出口订单指数达48.6,虽受特朗普加征关税影响,但上半年美国企业提前进口囤货,我国出口表现有望好于预期 [8] - 2025年2月建筑业PMI录得52.7,较前值上涨3.4个百分点,1月下滑至收缩区间或与春节因素有关,节后复工复产推动其上升;在财政发力和房地产宽松政策背景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边际改善对建筑业景气形成支撑,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好发展态势 [13] - 2025年2月服务业PMI录得50.0,较前值下降0.3个百分点,春节假期出行娱乐暂告段落是主因,但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和内需提振,服务业景气度未来有望逐步提升;服务业景气度恢复对整体经济稳定增长有重要意义,需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对其支持力度 [13] 企业信贷大幅增长 - 2025年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达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成主要支撑项,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3800亿;企业单位信贷需求大幅改善,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4.78万亿元,同比大幅增加9200亿元,反映实体经济有所改善,宏观经济复苏态势明显 [16] - 在国家重视经济建设工作和宽松政策支持下,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双轮驱动正循环正在建立,两会预计出台更多宽松型利好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复苏;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注使企事业单位信心空前高涨,在扩产能、更新设备带动下,企业融资需求提升,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23] 政府工作报告 - 总量目标具延续性,外部不确定性加强,内部有利因素不断积聚,有利因素可对冲外部不确定性负面影响;宽松性政策继续加码,创新驱动和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民营经济重视度加强,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地方债务风险显著减轻,地产销售边际回暖,消费市场逐步复苏等;2025年设定GDP增长目标5%左右,与2023 - 2024年目标相近 [27] - 政策力度再创新高,2025年赤字率提升至4%创历史新高,贴合市场预期上限,体现财政宽松力度大;我国具备较大举债空间,中央政府杠杆率低且高储蓄率为增发国债提供可行性;当前物价水平低位徘徊,提升赤字率可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总需求 [28] - 2025年拟安排专项债额度4.4万亿元,较去年增加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专项债中划拨8000亿元用于化解隐性债务,2025年化债外可用资金规模3.6万亿元;专项债投向和使用范围大幅扩大,用作资本金上限比例从25%提高至30%,利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29] - 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2%左右,当前我国CPI增速长期位于1%以下,PPI同比连续28个月下降,政策重心转向“提振价格水平”,目标下调更符合实际情况,物价温和回升为货币政策实行打开窗口 [30]
两会再提楼市、股市,释放了什么信号?
虎嗅APP· 2025-03-05 21:1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宏观政策,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风险;报告中的超预期政策释放了多方面信号,涉及GDP增速、财政赤字率、房地产、股市、生育政策和科技产业等领域 [1][2] 分组1:两个关键数字 - 2025年我国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与去年持平;财政赤字率为4%左右,为近年来新高 [2] - GDP增速关乎政策力度和就业基本盘,每增长1个点可拉动150 - 200万个就业;今年外贸承压,稳增长重任落到消费上 [5][6][8] - 4%的赤字率释放财政加码信号,按当前GDP总量意味着5.6万亿财政空间;新增赤字可用于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收储等拉动经济,但要防范债务风险 [9][10][13] 分组2:房地产 - 过去会议对房地产定调变化,今年报告着墨多,未来一两年最大任务是“止跌回稳”,包括成交量和房价 [15][16][19] - 房地产市场已调整3年多,与高峰相比,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降40%以上,房价回落2 - 3成;当前部分超大特大城市房价降幅收窄、成交量回暖 [20][21][23] - 止跌回稳不等于上涨,不同城市分化,人口净流入的超大特大城市或先行,三四线城市房价探底难 [24][25][26] 分组3:股市 - 重要会议多次强调“稳住楼市股市”,释放对资本市场重视信号,股市地位凸显 [29][30][34] -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能扭转预期、接力楼市形成财富效应、为新兴产业和地方国资提供直接融资 [36][37][38] 分组4:刺激生育 - 报告提出逐步推进学前免费教育、发放育儿补贴、发展托幼一体服务等刺激生育政策 [41] - 生育补贴力度是关键,湖北天门高额补贴使2024年出生人口增17%;学前免费教育财政负担不大,利好婚育意愿 [45][47][49] 分组5:科技产业 - DeepSeek扭转中美AI竞赛战局,人工智能成资本市场叙事主线和地方政府布局重点 [55][56] - 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装备 [57] - 大国科技交锋影响城市竞争,未来产业是城市竞争关键,科技革命重构经济版图和城市竞争格局 [60][61][63]
全国两会,五大看点
吴晓波频道· 2025-03-05 00:26
两会特别基调 - 强调上一轮刺激效果并预告下一轮刺激蓄势待发 构成两会特别基调 [5] - 当前处于"强刺激周期"第二季度尾声 政策密集出台拼经济 [4] - 两会议题和数据相比往年"更新更近" 反映最新宏观变化 [3] 两会核心议程 - 全国政协会议3月4-10日举行 聚焦常委会报告及政府工作报告讨论 [9][10] - 全国人大会议3月5-11日举行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预算等关键文件 [11] - 地方代表团审议会政策脉络更清晰 定调区域经济重点和全国发展抓手 [12][13] 宏观经济目标 - 2025年GDP增速目标预计5% 参考各省加权平均目标5 3%及2035战略要求 [15][17] - CPI目标或下调至2% 财政赤字率有望从3%提升至3 8%-4% [15] - 广义财政资金预计同比多增2万亿元达12万亿元 专项债规模或增至4 5万亿元 [21] 三驾马车表现 - 2024年消费对GDP贡献率44 5% 投资25 2% 出口30 3% 形成"四二三"格局 [28][29][30] - 社零增速目标普遍下调 消费补贴集中于家电等政策利好领域 [35][36] - 房地产政策以存量消化为主 聚焦城中村改造和土地盘活 [40] 重点产业方向 - 人工智能产业链 低空经济 银发经济 数字经济等被列为前瞻产业 [44] - 工业机器人全球装机量占比过半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受关注 [3] - 中欧建交50周年 双方定位为"相互成就的伙伴" [3][15] 企业动态与创新 - DeepSeek公司进展代表中青年团队挑起科技事业大梁 [3] - 格力 小米 中兴等企业高管提出个税改革 新能源车牌设计等建议 [49] - 家政 租赁等行业提案涉及个税抵扣 租购同权等民生领域 [49]
年收入20万不到的别申购了
猫笔刀· 2024-12-12 22:16
A股市场表现 - A股全天成交1.86万亿元,中位数上涨0.66%,大盘股与小盘股涨势均衡[1] - 主要指数涨幅:上证50(+0.96%)、沪深300(+0.99%)、创业板指(+1.35%)、中证2000(+1.07%)、微盘股指数(+2.06%)[2] - 消费板块集体走强:零售(+5.6%)、乳业(+5.2%)、白酒(+3.4%)、食品加工(+4.4%)、养殖(+2.6%)[2] 消费板块驱动因素 - 地方政府年底重启消费券发放政策,通过杠杆效应激活消费[2] - 市场预期2024年将出台宽松政策刺激内需,消费板块估值修复[2] - 消费板块为北向资金重仓领域,其活跃度提升有助于增强外资对A股信心[2] 政策预期与资金流向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2024年宽松政策信号,财政赤字率预期从3.5-4%上修至4%以上,对应120万亿GDP基数意味着数千亿增量资金[2] - 预期2024年降息40-50BP,国债收益率或跌至1.5%,可能促使银行存款资金转向股市[2] 个人养老金投资建议 - 年应税收入20万元以上人群参与个人养老金基金更具避税价值,高收入群体(年入百万)相当于获得5折优惠[2] - 长期配置建议:当前时点A股性价比高于国债/保险/货基,因后者均处于历史收益低位[2][3] 美股市场动态 - 纳斯达克指数首次突破20000点创历史新高,特斯拉/谷歌/亚马逊/Meta/奈飞同步创新高[3] - 巴菲特二季度减持苹果均价186美元,现价246美元,减持时机存在争议[3] - 投资策略建议采用趋势跟随,以标普500指数周线跌破MA20作为撤退信号[4] 医药行业集采影响 - 第十批集采导致仿制药价格降幅超90%,外资原研药(8-9元/片)与国产仿制药(0.1-0.2元/片)价差显著[6] - 仿制药需通过一致性评价,药效与原研药存在微小差异,部分患者反馈副作用概率上升[6] 房地产指标对比 - 东京房价收入比18倍,北京/上海约25倍,深圳上半年达35倍(全球最高区间)[6] - 房价收入比10倍以下城市购房压力较小,超过20倍则压力显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