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搜索文档
证监会: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搜狐财经· 2025-10-28 05:59
资本市场改革与北京定位 - 证监会将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1] - 支持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 更好服务于建设金融强国[1] - 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 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集聚发展[1] 创业板与多层次市场建设 - 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 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3] - 为新产业 新业态 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 包容的金融服务[3] -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制度 畅通三 四板对接机制[3]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正式推出 包括优化准入管理 提高投资运作效率 扩大投资范围等[3] - 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 便利 高效的制度环境[3]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 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落地[3]
证监会主席吴清最新主题演讲!
新华财经· 2025-10-27 18:58
资本市场改革与开放 - 证监会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以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1] - 将启动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1] - 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 [2] 市场稳定与投资者保护 - 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 [1]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 [1] - 将发布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推出23项务实举措 [2] 区域发展与资本聚集 - 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落地 [2] - 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聚集发展提升首都资本市场能级 [2]
证监会主席吴清:将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在北京落地
中国经营报· 2025-10-27 18:58
证监会政策方向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支持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以服务金融强国目标 [1] - 证监会将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1] - 证监会将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在北京落地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投资功能 [1]
证监会主席吴清重磅发声!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18:29
创业板改革与上市标准 - 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 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1] - 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1] 市场稳定与公司治理 - 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 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 [1] - 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 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 [1] - 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1] 中国资产配置价值 - 在风险再定价和资产再平衡过程中 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价值被持续重估 [1] - 稳健性和均衡性成为资产配置优先选项 中国资产配置价值更加显现 [1] 制度型对外开放 - 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 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 [2] - 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 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落地 [2] 风险防控与投资者保护 - 筑牢防风险、强监管的坚固防线 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 [2] - 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 推出23项务实举措 [2] - 增强对风险四早处置 防范市场大幅波动 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依法严打 [2] 北京资本市场发展 - 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 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 [2] - 鼓励优质行业机构和长期资本在京聚集发展 提升首都资本市场能级 [2]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2] - 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 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2]
吴清: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
新浪财经· 2025-10-27 18:04
证监会主席吴清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 口,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首家""首例"在京落地。 ...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金融时报· 2025-10-13 09:23
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方向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1] - 健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深化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衔接 [4] “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发展成就 -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市场韧性明显增强 [1] - A股市场总市值于2025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实现大幅增长 [2] - 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31.6%,较“十三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 [2] 服务科技创新与多层次市场建设 - 注册制显著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十四五”期间新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已超过一半 [2] - 北交所与沪深市场形成功能互补,截至2025年9月2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77家,其中制造业259家,占比达到93.5% [2] - 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2] 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发展 - 截至2025年8月底,证券公司总资产14.5万亿元,净资产3.3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分别增长62%和41% [3]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36万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超10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分别增长82%和43% [3] - 期货市场新上市61个期货期权品种,品种总数达到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3] “十五五”时期机构发展与改革重点 - 头部券商将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成为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中小券商通过深耕特色化业务形成竞争优势 [4] - 基金行业将从重管理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4] - 发行上市制度将强化对企业研发投入、核心专利、技术突破等创新属性的评价导向,推动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 [4]
上证报:沪指第三次逼近4000点,这次有何不同?
选股宝· 2025-10-10 08:37
市场表现与历史对比 - 上证指数于10月9日高开高走站上3900点,创近十年新高,收盘点位距4000点整数关口相差不到2% [1] - A股历史上上证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仅发生过两次,分别为2007年5月和2015年4月,此后均在不到半年内触及6124点和5178点大顶 [1] - 从历史表现看,4000点处于一轮行情的半山腰甚至接近山顶的位置 [1] 当前行情的基本面驱动因素 - 当前行情底层逻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活力迸发,多个行业全球话语权明显提升 [2] - 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AI大模型以颠覆性性能和超低训练成本打破海外巨头垄断 [2] - 中国在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影视文化及潮玩娱乐等领域均迎来突破 [2] - 科技创新与新消费企业走在世界前列,是相较以往的基本面重要变化 [3] 市场结构性特征与资金面变化 - 本轮行情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龙头科技类公司全面领涨,板块间分化显著加大 [3] - 相比2017年前A股“同涨同跌”格局,当前结构性行情特征突出 [3] - 市场参与者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机构化程度不断加深,投研体系转向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 [3] - 从“散户市”到“机构市”是本轮行情相较以往的重要资金面变化 [4] 政策环境与战略定位 - 2024年9月24日“一行一会一局”联合推出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成为重要转折点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体现中央呵护资本市场的决心 [4] - 股票市场作为居民财富“蓄水池”,成为稳定预期、激发经济活力的主要抓手 [4] - 资本市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本轮行情的重要政策面变化 [5]
沪指第三次逼近4000点,这次有何不同?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5:27
市场表现与历史对比 - 上证指数于10月9日高开高走站上3900点,创近十年新高,收盘点位距4000点整数关口相差不到2% [1] - A股历史上上证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仅发生过两次,分别为2007年5月和2015年4月,沪指在4000点关口虽出现短期抛压,但均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分别触及6124点和5178点大顶 [1] - 从历史经验看,4000点处于一轮行情的半山腰甚至接近山顶的位置 [1] 当前行情的基本面驱动因素 - 当前行情底层逻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活力迸发,多个行业全球话语权明显提升 [2] - 中国在AI大模型、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影视文化及潮玩娱乐等领域迎来突破,例如DeepSeek-R1以颠覆性性能和超低训练成本打破海外巨头垄断 [2]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科技创新与新消费企业走在世界前列 [3] 市场结构性特征变化 - 本轮行情呈现鲜明结构性特征,龙头科技类公司全面领涨,板块间分化显著加大,这与过去两次沪指冲击4000点时板块“同涨同跌”的格局不同 [3] - 市场结构性特征突出缘于参与者结构改变,2017年后机构化程度不断加深,基于产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的投研体系逐渐深入人心 [3] - A股市场从“散户市”到“机构市”的转变是本轮行情的重要资金面变化 [4] 政策环境支持 - 2024年9月24日“一行一会一局”联合推出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组合拳,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转折点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稳住楼市股市”写入总体要求,体现中央呵护资本市场的重大决心 [4] - 股票市场作为居民财富“蓄水池”,已成为稳定预期、激发经济活力的主要抓手,资本市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5]
证监会: 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证券日报· 2025-10-09 09:16
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方向 - 高质量谋划和实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 [3] -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3] - 不断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3] 市场改革与制度完善 - 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 [2] -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不断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2] -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市场韧性明显增强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2] - 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2] - 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 [3] 行业机构发展 - 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 - 推动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 - 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 [2] - 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2]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 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3] 市场开放与国际化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 [2] - 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 [2]
继续推荐券商板块,健康险新规有望助推新一轮增长
开源证券· 2025-10-08 18:4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此评级 [2] 核心观点 - 继续推荐券商板块,认为健康险新规有望助推保险行业新一轮增长 [5] - 券商板块盈利高景气、估值性价比高,具有较高胜率和赔率 [5] - 健康险新规带来利好,看好低估值保险H股 [5] 券商板块分析 - 2025年累计日均股基成交额达1.96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2% [5] - 第三季度交易活跃度和两融规模提升明显,叠加低基数,券商三季报业绩同比增速有望进一步扩大 [5] - 证监会强调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5] - 投行、衍生品和公募业务等有望接续改善,头部券商海外业务崛起和内生增长导向有望驱动其ROE扩张 [5] - 板块估值仍在低位,机构欠配明显,存在战略性配置机会 [5] - 推荐三条主线:零售优势突出并受益于海南跨境资管试点的国信证券;海外和机构业务优势突出的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大财富管理优势突出的广发证券和东方证券H [5] 保险板块分析 - 金监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自上而下明确发展规划和目标 [6] - 政策核心影响包括拓宽保障范围(纳入医疗新技术、药品和器械)和保障人群(带病群体),丰富产品形态和功能(如个人账户式长期医疗险、分红型重疾险) [6] - 针对失能险明确全面开展人寿保险责任与护理支付责任转换业务 [6] - 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 [6] - 上述举措有望丰富产品供给,提升“产品+服务”吸引力,带动各类健康险种新一轮发展机遇 [6] - 险企利差损风险有望降低,利好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提升,上市头部险企在大健康产业布局有领先优势 [6] - 长端利率平稳缓解净资产压力,权益资产提振资产端收益率预期,负债成本压降迎来拐点,险企利差有望持续改善,带动ROE中枢改善 [6] - 看好PB估值修复,H股配置价值相对较高,推荐低估值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 [6] 推荐及受益标的 - 推荐标的组合包括: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H、中金公司H、东方财富、国泰海通;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江苏金租、香港交易所 [7] - 受益标的组合包括: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新华保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