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金企工程”助力西安文旅入境消费升级交流活动在西安顺利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8-11 17:53
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 - 活动聚焦数字技术与文旅场景深度融合,探索"数字金融+创意文化+跨境消费"长链条,赋能形成新的消费内容、方式和场景 [1] - 通过金融教育赋能小微企业,优化外卡受理、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能力,释放入境游消费潜能 [1] - AI技术通过智能化、数据驱动和跨境服务赋能文旅业,提升游客体验、降低企业成本,推动服务贸易国际化 [5] 物流与消费生态升级 - 物流体系对文旅消费全球化具有支撑作用,消费升级呈现品类多元化、服务高端化、支付便利化趋势 [8] - 智慧物流是释放入境游消费潜能的核心引擎,提出"绿色物流+文化出海"双轨策略 [8] - 通过多式联运网络缩短全球消费距离、智能技术优化游客体验、标准化流程降低企业成本 [8] 跨境支付与金融支持 - Visa外卡POS受理体系优化路径与技术创新,提高入境游客购物便利性,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入境旅游消费 [10] - 打通中小企业对入境商客的Visa受理,便利企业对外业务支付受理,降低对外支付合规风险 [10] - 数字基建赋能、跨境生态重构、智慧物流协同三大维度提升文旅消费能级 [12] 西安文旅发展战略 - 西安重点实施提振消费"四项行动",升级国际支付便利和数字服务,推进商贸业创新发展 [12] - 活动促进支付便利化突破、消费场景革新、文化出海升级,助力西安文旅跨境消费从"点状突破"迈向"系统升级" [12] - 目标为建设"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消费枢纽、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2]
深圳市罗湖区经济“半年报”出炉,GDP同比增长4.2%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21:00
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263.40亿元 同比增长4.2%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90.69亿元 同比增长10.3% 第三产业增加值1172.57亿元 同比增长3.9% [1] 工业与新兴产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从2018年388家增至2024年995家 增长156.44% 2024年产业增加值244.08亿元 较2023年增长11.84亿元 [6] - 2024年产业规模百亿级企业3家 十亿-百亿级企业37家 亿元-十亿级企业264家 [6] -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和未来产业"苗圃"计划 重点发展软件信息 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低空与空天 细胞与基因等产业 [5] 固定资产投资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5.6% [7] - 重点推进深汕铁路罗湖北站站城一体化 B1地块一期 红岗地块二期等重大项目 [7] - 四大集中连片区总用地规模133公顷 招商用地规模126公顷 包括清水河总部新城红岗国际创新广场 过境土地B1地块 笋岗客整所片区 大望梧桐北侧片区 [8]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83亿元 同比增长2.2% [11] - 服务业占GDP比重94% 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75% [11] - 离境退税额 离境退税商店数量 "即买即退"商店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12] - 发展首店首发首秀经济 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 三大新商业体首月客流破200万 [13] 产业政策与生态建设 - 推出四大产业计划:传统产业"攀升" 特色产业"登峰" 新兴产业"倍增" 未来产业"苗圃" [5] - 提供免费住房 办公空间支持 推出30栋主题楼宇共1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9] - 设立12支总规模504亿元产业投资基金 [9] - 建设罗湖智算中心 罗湖语料中心两大场景项目 [9]
老外来深买买买 跨境消费热热热 深圳一站式服务让外籍人员宾至如归
深圳商报· 2025-07-16 00:44
免签政策推动跨境旅游热潮 - 6月1日起中国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五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首次拓展至拉美和加勒比地区 [1] - 皇岗边检站上半年查验出入境外国人超50万人次,同比增长42%,其中免签出入境超8万人次,同比激增82% [1] - 深圳机场口岸"五一"假期入境外籍人员近2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免签入境5000余人次,同比激增244% [2] 国际航线网络扩张 - 7月1日阿联酋航空开通深圳至迪拜航线,深圳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覆盖35个国家、45个城市 [2] - 新增航线为跨境旅游搭建"空中快捷通道",带动客流高峰 [2] 跨境支付与消费升级 - 6月27日深圳新增福田、深圳湾口岸为离境退税陆路口岸,成为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城市 [3] - 跨境支付通上线推动"中国游"转化为"中国购",上半年皇岗口岸5次刷新单日客流高峰、13次刷新车流高峰 [3] - 福田区上半年举办超40场文旅、科技等展会,吸引外籍旅客参与 [3] 便利化服务生态构建 - 深圳机场口岸试运行外国人入境卡电子填报系统,填报时间缩短60%-80% [3] - 外国人永居证实现就医、住宿、购票等场景"一证通行",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4] - 外国人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一次办"政策将办理时间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7天,截至6月惠及4.26万人 [4] - 移民融入服务厅提供130项生活商务服务,覆盖引入至融入全流程 [4]
皇岗边检站上半年出入境人员3800万人次 “丝滑”通关热了跨境消费
深圳商报· 2025-07-08 06:47
跨境旅游与口岸经济 - 皇岗、福田口岸2024年1月1日至7月5日查验出入境人员超3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查验车辆逾235万辆次,同比增长15% [1] - 深圳新增福田、深圳湾为离境退税陆路口岸,成为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城市,港籍旅客体验退税流程"快"且"方便" [1] - 跨境支付通上线推动"北上南下"热潮,上半年皇岗边检站5次刷新单日客流高峰,港澳旅客出入境达2520万人次,同比增长5.3% [1] 外国人入境与免签政策 - 中方对47国试行单方面免签,皇岗边检站上半年查验外国人超50万人次(同比+42%),其中免签出入境8万人次(同比+82%) [2] - 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旅客数量居前,入境事由以商贸(占比28%)、居留、团聚为主 [2] 大湾区夜间经济与文旅融合 - 皇岗口岸夜间客流同比2024年增长18%,内地居民、港澳居民夜间通关分别增长25%、14%,增幅高于日间 [2] - 文旅新业态(夜演、夜市等)带动"夜经济",5月25日皇岗口岸单日客流破7万人次创复关新高,演唱会期间4小时内2万乐迷入境 [2][3] -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高峰时段每小时查验5580人次(常态3倍)、车辆350辆次(常态1.6倍) [3]
亚马逊“海折节”盛启,能否重塑中国家庭跨境消费版图?
搜狐财经· 2025-07-07 03:56
活动概述 - 亚马逊中国将于7月8日至12日举办"海折节"夏季促销活动,汇聚超过三万个国际品牌及两百万余件海外精选商品,同步上线百万款全球新品 [1] - 该活动旨在打造年中大促平台,培养中国消费者夏季期待亚马逊海外购大促的习惯 [1] - "海折节"区别于主打节日礼物的"黑五",更关注中国消费者夏季实际需求,从商品选择到价格策略均进行精心规划 [3] 商品策略 - 商品覆盖科技新品、时尚潮流等领域,包括欧莱雅德国线、Oura Ring智能戒指、WoodWick疗愈香氛等潮流单品 [3] - "进口超市"频道涵盖母婴、食品、保健品等家庭刚需品类,将进口商品从轻奢货架引入日常消费 [5] - 公司持续强化差异化优势,稳定提供中国市场小众品牌与系列,同步海外站点全球折扣并制定本地化专属价格 [5] 价格与体验 - 采用海外直降与本地专属折扣相结合的方式,页面直接显示最终价格,提供透明简洁的购物体验 [3] - 宁波保税仓实现"2日达",顺丰国际直邮提供16小时极速通关服务,物流时效接近国内电商水平 [5] 技术应用 - 通过大数据和AI选品实时捕捉社交媒体趋势,精准匹配爆款商品与中国消费者 [6] - 全球物流基础设施提升及本土快递企业合作显著提高物流时效 [6] 市场拓展 - 微信小程序已建立成熟直播体系,积极探索微信视频号等新机遇,推动"双向融合"的直播带货模式 [5] - 下沉市场取得突破,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显著提升,母婴品类消费力超预期,得益于物流网络县域覆盖及家庭女性消费者觉醒 [6]
亚马逊“海折节”来袭,能否掀起中国家庭跨境消费新浪潮?
搜狐财经· 2025-07-06 06:17
活动概况 - 亚马逊中国将于7月8日至12日举办"海折节"夏日购物活动,汇聚超过三万个国际品牌和200多万件海外商品,同步上线百万全球新品 [1] - 该活动是亚马逊海外购首个年度级大促,旨在打造夏季促销符号并培养消费者习惯 [1][3] 市场定位与策略 - "海折节"聚焦中国消费者夏日需求,与主打节日礼物的"黑五"形成差异化定位 [3] - 公司通过"进口超市"频道覆盖母婴、食品、保健品等家庭刚需品类,将进口商品从轻奢转向日常 [5] - 下沉市场战略取得进展,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显著提升,母婴品类消费力超预期 [6] 商品与价格策略 - 选品涵盖科技新品(如Oura Ring智能戒指)、潮流商品(如WoodWick香氛)等三万个国际品牌 [3] - 采用海外直降+本地专属折扣模式,页面直显最终价以提升透明度 [3] - 同步亚马逊海外站点全球折扣价格,并为中国消费者定制本地专属价格 [5] 物流与技术优势 - 宁波保税仓"2日达"+顺丰国际直邮16小时极速通关,物流时效逼平国内电商 [5] - 通过大数据和AI选品实时抓取社交媒体趋势,实现爆款与消费者的精准匹配 [6] - 全球物流基建提升与本土快递企业合作显著改善物流时效 [6] 营销创新 - 微信小程序已建立成熟直播体系,并评估微信视频号等新机遇 [5] - 公司从跨境电商平台向全球生活方式运营商转变,强调"情绪脉搏"洞察 [6]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港人北上未对香港本地消费造成挤压 两地消费偏好不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6:15
港人北上消费规模及特征 - 港人在内地消费未对香港本地消费造成挤压 [1] - 港人在内地消费集中于生活服务类占比近50% 零售仅占28% [1] - 港人在香港消费集中于零售和餐饮业 分别占比58%和29% [1] 消费地域扩展趋势 - 港人北上消费从粤港澳大湾区扩展至中山 江门 重庆 长沙等地 [1] - 跨境消费市场呈现日益一体化趋势 [1] 支付方式影响 - 支付方式便利化促进港人北上消费增长 [1] - 数字化服务成为大湾区一体化加速器 [2] - 过去一年超200万港人使用AlipayHK跨境服务 [2] 消费行为转变 - 港人跨境消费实现从即兴消费向民生消费转变 [2] 政策建议 - 香港政府需关注本地服务业压力并出台针对性支持措施 [1] - 内地服务已成为港人消费重要选择 需政策制定者重视 [1]
港人消费新趋势:湾区日常消费类别互补,支付便利拓旅行足迹
南方都市报· 2025-06-19 23:00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一体化与港人北上消费趋势 港人北上消费规模与趋势 - 港人赴内地消费未挤压其在香港本地消费力,境外消费占比在疫情前后保持稳定[1][6] - 港人北上消费目的地从大湾区(广州、深圳)拓展至中山、江门及重庆、长沙等内地热门旅游城市,形成明显消费溢出效应[3][6] - 2024年港人赴内地旅游次数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跨境消费市场呈现融合趋势[6] 消费行为差异与互补性 - 经常北上港人在内地消费以生活服务类为主(健康美容、按摩等占比近50%),在港消费则集中于零售和餐饮[1][6] - AlipayHK数据显示超过450万香港活跃用户(覆盖三分之二港人消费习惯),其数据模型反映消费偏好分化[3][6] 数字技术推动消费融合 - AlipayHK过去一年服务超200万港人北上消费,其中20%用户形成"一个App出行"习惯(涵盖网约车、扫码点餐、医疗预约等场景)[8] - 移动支付促进内地家庭消费增长16%,服务业小微商户线上销量年均增15.5%,交易额增11.9%[8] - 数字化平台降低恩格尔系数1.7个百分点,技术红利加速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形[8] 企业参与与市场影响 - AlipayHK作为最早推出跨境服务的香港电子钱包,其交通出行、预约服务等多元场景应用成为大湾区一体化"加速器"[6][8] - 蚂蚁集团研究院指出,大湾区协同发展将推动香港出现类似内地的服务消费增长现象[8]
完美医疗暴跌18.7%:一场被深圳和韩国“偷走”的美丽生意?
金融界· 2025-06-18 20:19
股价暴跌与盈警公告 - 完美医疗股价单日暴跌18.7%,报1.87港元/股,市值缩水至23.49亿港元,单日蒸发数亿港元 [1] - 公司预计2025财年归母净利润为2.05亿至2.10亿港元,同比下滑最多约35%(上一年度为3.16亿港元) [1] 业绩下滑原因 - 香港经济不景气及消费情绪低迷导致非刚性医美需求被削减 [2] - 本地消费者转向深圳和韩国寻求性价比更高的医美服务 [2] - 香港地区收入占比超过80%,业务高度集中 [2] - 深圳医美机构数量激增,韩国医美产业链成熟,分流香港中高端客户 [2] 公司应对措施 - 集中推出高性价比韩国医美服务,加强会员忠诚度计划以刺激消费 [2] - 优化成本结构以保障利润率 [2] - 2026财年第一季度与韩国医美连锁品牌Oracle签订香港独家合作协议,引入韩国技术 [3] - 积极在深圳物色医美诊所,开展策略性并购以捕捉跨境消费商机 [3]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深圳医美市场性价比优势显著,韩国医美对中国客户推出优惠措施 [2] - 新消费势力崛起,短期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市场复苏仍存不确定性 [3] - 公司能否扭转2025年业绩下滑趋势将直接影响投资者预期和股价表现 [3]
稳定币悄悄改变你的钱包!帮主郑重揭秘普通人必知的三大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52
跨境支付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例如USDT转账手续费仅5美元且半小时到账 相比传统银行电汇200多手续费和三天到账时间大幅提升效率 [3] - 东南亚地区已出现稳定币支付场景 包括华人超市、越南咖啡店和泰国民宿等场景支持USDT扫码支付 [3] - 部分平台存在滑点问题 如1000美元等值稳定币到账可能仅剩980美元 银行对频繁交易稳定币的用户可能采取冻结账户措施 [3] 通胀对冲 - 阿根廷等通胀高企国家将稳定币作为"电子美元"使用 商户每日将比索兑换为USDC以避免货币贬值 [3] - 国内出现工资置换稳定币现象 如杭州程序员将30%工资转换为稳定币作为通胀对冲手段 [3] - TerraUSD崩盘事件显示稳定币存在系统性风险 USDT等主流稳定币多次面临监管机构对储备金不足的调查 [4] 电商支付 - 跨境电商平台采用稳定币支付可节省15%成本 且规避外汇流程 如海外版淘宝显卡交易案例 [5] - 部分微商采用稳定币作为奢侈品复刻品唯一支付方式 但存在假货风险 如用户用稳定币购买劳力士却收到玩具表且无法维权 [5] - 国内企业出现用稳定币发放薪资现象 如跨境电商公司每月发放2000美元等值USDT作为绩效奖金 存在避税嫌疑和平台跑路风险 [5] 使用建议 - 建议选择具有银行托管资质的合规大平台进行交易 [6] - 强调稳定币应作为工具而非投资品 明确反对加杠杆炒作行为 [6] - 对采用稳定币结算的商家需保持警惕 需审慎评估其使用动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