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拟出资20亿元投资股权投资计划,主要投资半导体等领域
北京商报· 2025-10-30 23:15
投资交易概述 - 中国人寿及关联方国寿实业拟共同认购国寿投资设立的股权投资计划 [1][5] - 中国人寿拟出资人民币20亿元,国寿实业拟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 [1][5]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未达到股东会审议标准 [5][6] 投资目的与方向 - 交易主要目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保险资金投资收益 [5] - 资金将通过股权投资计划主要投资于半导体、数字能源、智能电动车等相关领域 [1]
中国银行加速构建“银行+保险”一体化服务生态圈
金融时报· 2025-10-30 15:15
近日,中国银行淄博分行与人保财险淄博市分公司、人保寿险淄博中心支公司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 议,标志着银保合作迈入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这不仅是强化联动、深化交流,开展更深层次合作的重要起点,而且是双方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生动实践。"人保财险淄博市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锚定构建全周期、本地化金融服务 生态,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入地方政府"粮食安全、产业升级、防返贫保障、乡村建设"任 务,精准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保险+银行"服务方案,为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专业化风险保障。 同时,聚力数字金融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整合"金融服务"与"保险保障"优势,强化在普惠金 融、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支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构建"银行+保险"一体化服务生态圈。责任 编辑:韩胜杰 据了解,作为齐文化发祥地、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淄博正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四 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逐步上升,为银保协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此次签约贯彻中国银行与 中国人保集团"总对总"战略合作工作要求,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 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下一步将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中国经济网· 2025-10-29 12:04
货币政策实施 - 2025年以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并于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措施 包括进一步降准和降息 [1] - 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的力度 并优化支持资本市场两项货币政策工具 [1] -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流动性保持充裕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1] 金融服务质效提升 - 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 统计制度和工作机制 [2] - 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2]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创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 - 2025年9月末 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 22.9% 11.2% 58.2% 12.9% 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2] 未来工作重点 - 下一步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2] -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 [2] - 继续聚焦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 小微企业 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强化财政 货币 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 [2] - 管好用好现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精准有效推进金融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2]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3]
【金融街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 不断增强监管质效
新华财经· 2025-10-28 21:17
货币政策执行 - 2025年以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5月份推出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降准和降息 [1] - 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的力度,并优化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 [1] - 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1] 金融市场运行与稳定 - 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我国金融市场受到高强度冲击 [1] -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探索丰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以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1] - 金融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信心大幅提升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 [2]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2] - 金融支持重点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3] 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 - 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2]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2] - 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4]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和62%,风险明显缓释 [2] - 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2] - 继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支持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 [4][5] 未来工作方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3] - 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加强金融监管协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3] -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 [3]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一财经· 2025-10-28 20:38
货币政策执行与效果 - 2024年11月以来实施一揽子较大力度的货币政策措施,2025年5月进一步降准降息并推出新措施 [3]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8.4% [3] - 2025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4%,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3] 金融业运行与监管 - 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520万亿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不良贷款率1.52% [4]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8.4%,2025年10月突破3900点创10年来新高 [5] - 2025年8月以来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约2.3万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约7000亿元的水平 [5] - 2024年11月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处罚责任主体或机构超8000家次,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处罚1978人(家)次 [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共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 [6] - 同期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 [6]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 [6]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6] 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 -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成功定向增发520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 [7] - 人民币成为我国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8] - 2025年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3万亿美元,较2024年11月末增加728亿美元 [8]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3月末分别下降71%、62% [9] - 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新增贷款2.2万亿元 [9]
潘功胜: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9:29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 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1] - 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 [1] - 继续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1] 政策协同与工具运用 - 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 [1] - 管好用好现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 - 精准有效推进金融支持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1]
未来五年怎么走?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集体发声,擘画“十五五”工作重点
新浪财经· 2025-10-28 09:21
金融政策方向 - 金融系统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调防风险、强监管,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1]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是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1] - 国务院报告提出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并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1] 央行工作重点 - 央行提出未来五项重点工作: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2] -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将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把握力度、时机和节奏,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3] -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健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4] 金融机构落实举措 - 政策性银行聚焦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如进出口银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农发行支持国家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 [5] - 国有六大行均召开会议,表示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5] - 保险机构如中国太平提出大力发展"七大保险",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6]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普惠金融领域,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前三季度增加3.15万亿元 [8] - 绿色金融领域,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3.5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前三季度增加6.47万亿元 [8] - 科技金融领域,三季度末本外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5.8个百分点 [9] 银行业务动态 - 农业银行提出将持续加大县域乡村金融供给,规划"十五五"时期强农惠农富农重点政策 [7] - 中国银行将锚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化商投行一体化综合服务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7] - 银行业积极投身债市"科创板",截至发稿共计50家银行成功发行科创债,发行规模达2676亿元 [10]
宁波银行2025年前三季净利润224.45亿元 同比增长8.39%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7 21:36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 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4.50%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9%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1] 资产规模与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末 公司资产总额达35,783.96亿元 较年初增长14.50% [1][2] - 贷款及垫款总额达17,168.23亿元 较年初增长16.31% [2] - 存款总额达20,478.04亿元 较年初增长11.52% [2] - 公司坚持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 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1] 盈利能力与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45亿元 同比增长8.39% [1][3] - 实现营业收入549.76亿元 同比增长8.32% [3] -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81% [3] - 公司打造多元化利润中心 包括9个公司本体利润中心和4个子公司利润中心 各中心协同推进 [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末 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76% 与年初持平 [1][4] - 拨贷比为2.85% 拨备覆盖率为375.92% [4] - 自2007年上市以来 公司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8年保持在1%以下 [4] - 公司持续完善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 [4] 未来展望与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初心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6] - 公司将紧扣客户差异化需求 积极推动稳健可持续发展 [6]
下阶段金融工作“路线图”来了,明确六大工作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5:37
货币政策方向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连续三个月维持较高规模的流动性投放 [2] - 10月央行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连续三个月处于6000亿元的较高水平,预计后期操作模式有望延续 [3]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不断增强监管质效 [1][3] -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抬升,不良贷款率降至1.49%,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11.97%,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7] - 银行机构数量持续优化,2024年末银行法人机构较上年减少195家,城商行合并重组及农商行转型联合银行模式成为趋势 [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4]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4] - 截至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4] 银行具体举措与战略重点 - 多家大型银行强调将坚守“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并突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3][4][5] - 建设银行提出体系化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支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5] - 农业银行明确坚持把金融服务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优先增加县域农村金融供给,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5] 金融开放与国际竞争 -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1][6] - 中国银行提出加快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升级完善全球服务体系,助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9] - 工商银行表示将发挥好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等国际平台作用,建设银行强调要深化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9]
【钛晨报】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下一步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国有资产最新“家底”公布;余承东增任华为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
钛媒体APP· 2025-10-27 07:32
金融政策与实体经济支持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2] - 同期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 [2] - 2025年9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1.8%、22.9%、11.2%、58.2%、12.9%,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2]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2] - 下一步金融工作将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加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 [3] - 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国内公司动态 - 余承东增任华为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仍担任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 [4] - 宗馥莉已回娃哈哈上班,以宏胜饮料集团总裁身份行事 [4] - 名创优品澄清"关店重开"计划系门店优化升级,未来几年目标使约80%门店焕然一新,非激进关店 [4][5] -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6] - 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 [7] - 正海磁材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89.72%,主要因稀土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 [7] - 英唐智控筹划购买光隆集成100%股权和奥简微电子76%股权,股票自10月27日起停牌 [17] - 药明康德拟以28亿元向高瓴投资出售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以聚焦CRDMO业务 [18] - 梦洁股份董事陈洁对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等多项议案投反对票,质疑财务处理 [19] - 依依股份拟购买宠物食品公司高爷家全部股权,股票自10月27日起复牌 [20] - 青岛啤酒终止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100%股权,因交割先决条件未能满足 [21] 国外企业投资与扩张 - 软银批准向OpenAI追加225亿美元投资,以完成总额3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8] - 阿斯利康在京正式启用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加速落地25亿美元(约180亿元人民币)在华投资计划 [8] - 瑞士制药公司诺华据悉接近以每股70美元以上价格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 [9] 产业政策与科技发展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13] - 科技部将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聚力开发新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 [14] - 中国拟修改网络安全法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增加AI安全与发展相关内容 [15] 资本市场与监管 - 上交所信披评价结果出炉,10家券商及上市主体获最高等级A类评价 [16] - 深圳首宗公司及个人连带债务庭外重组和解案办结,一AI公司约260余万元贷款及创始人190余万元个人债务达成新清偿安排 [7] 国际贸易与关系 - 中美经贸磋商就妥善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包括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