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门店调改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百货(600729):西部地区零售龙头 基本面持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2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作为西部地区零售龙头,经营网点已布局重庆35个区县和四川等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开设各类商场、门店275个 [1] - 公司百货业态实施“一店一策”和“1+6+N”调改策略,2025年上半年新增非购面积11.69万平方米,引进品牌38个 [1] - 公司超市业态推进生鲜+折扣、品质超市、精致生活馆三种店型调改,2025年上半年共计完成27家门店调改,调改后实现客流增量52.8万人次,增长15% [1] 管理层与经营效率 - 公司管理层汇聚零售、数字化、金融科技等行业经验,董事长为物美集团和多点Dmall系统创始人张文中,副董事长分别为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和公司财务总监胡淳 [2] - 管理层团队拥有重百各业态事业部背景以及步步高背景,有望持续助力公司经营效率提升 [1][2] 对外投资与业绩贡献 - 公司持有马上消费31.06%的股权,马上消费是一家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 [1][2] - 马上消费近5年业绩稳健增长,持续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6.5亿元、18.6亿元 [2]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8倍、7倍、6倍 [2]
永辉超市员工分红3100万
深圳商报· 2025-10-15 07:24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公司通过关店止损和门店调改策略应对亏损,2024年关闭232家经营不善的门店[1] - 公司启动"胖东来"调改计划,并处于学习胖东来的初级阶段[1] - 调改店客流平均增长80%,60%以上进入稳定期的调改门店盈利水平超越过去5年最高值[1] 运营改善与员工激励 - 2025年1月至8月,公司员工累计分红超3100万元,单月单店分红最高超30万元[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近5000名员工参与技工认证,专业通过率达78.2%[1] - 员工状态改善及胖东来式便民服务促使消费者加速回归[1] 近期销售表现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公司全国调改店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1] - 同期调改店买单客流同比提升超80%[1] - 双节期间16支爆款单品销售同比增长超过10倍[1]
永辉超市,今年1~8月员工累计分红超3100万元
第一财经· 2025-10-13 17:30
公司业绩与挑战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75.74亿元,同比下降14.0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65亿元,亏损额较上年扩大1.36亿元 [1] - 公司已连续第四年亏损 [1] - 营收下滑主要由于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以及公司主动进行大幅度门店优化和战略转型 [2] - 行业竞争激烈和成本上升使零售企业承压巨大 [1] 战略调整与门店优化 - 公司采取关店止损策略,2024年关闭了232家经营不善的门店 [2] - 公司拥有100多家调改门店,聚焦品质商品增长、打造更低成本结构和更合理价格 [1] - 公司计划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1] - 公司启动了"胖东来"调改计划 [2] 调改成效与员工激励 - 通过门店调改与升级提升了收入,2025年1月至8月员工累计分红超过3100万元 [1] - 累计32094人获得分红,单月单店分红最高超过30万元 [1] - 截至今年8月31日,有4665人参加了技工认证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三年目标是做一场彻底的商品中心化变革,涉及200个核心战略伙伴和100个亿元级大单品 [2] - 商品策略包括永辉定制、大牌尖货等,对合作伙伴承诺无渠道费用、无拖欠货款、无恶意垄断 [2] - 公司将学习和借鉴胖东来的理念与策略,但会根据区域不同进行具体商品安排 [2] 行业竞争态势 - 零售行业竞争激烈,同业者如步步高、大润发也在加大商品或门店调改 [2] - 大润发启动"自有品牌节",通过改造场景、重塑商品,聚焦价格竞争力 [2] - 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已从圈地扩店转到供应链、商品与门店服务层面,对供应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2]
步步高:步步高目前整体调改门店会员年复购率约65%,BL品牌商品销售情况良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1:56
门店运营与会员复购率 - 公司目前整体调改门店的会员年复购率约为65% [1] 品牌销售表现 - BL品牌商品销售情况良好 [1]
物美第三批“胖改店”名单发布,16家为“城市或城区首店”
贝壳财经· 2025-09-12 22:43
门店调改计划 - 公司发布第三批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名单 共涉及全国20家门店 将于9月底前分批完成调改并焕新开业[1] - 调改覆盖北京 天津和杭州等核心城市 同时延伸至浙江金华和河北廊坊等华东华北重点城市 包含16家城市或城区首店[1] - 北京落地9家门店并首次进驻丰台 顺义 延庆 怀柔 房山 华东地区新增5家门店覆盖杭州西湖 上城 余杭和临平等主要城区 华北地区设天津5店和河北廊坊首店[1] 调改成效与目标 - 公司自今年3月启动调改以来已开出10家胖改店 多家门店日均销售额和客流量相比调改前增长50%至300%[1] - 杭州拱墅万达店和北京学清路店等门店的熟食渗透率突破60% 受到年轻消费者好评[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内实现百店调改目标[1] 调改内容 - 本次20家胖改店延续此前门店在商品结构 品质品控 服务体验 员工福利等维度的优化举措[1]
九毛九20250911
2025-09-11 22:33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九毛九 主要经营太二 怂火锅 九毛九和山外山等餐饮品牌[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27.5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10%[3] * 归母净利润6100万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率2.2% 与去年同期持平[2][3] * 剔除非经常性因素后 上半年核心经营利润约为1.1亿人民币 核心经营利润率略好于2024年下半年[2][3]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公司在全球共有566家门店 其中自营门店547家(包括海外31家) 加盟门店19家[3] 品牌调整与门店策略 * 太二品牌推出以鲜活食材为主的新模型 从单一酸菜鱼升级为三大招牌菜加丰富热菜组合[2][3] * 截至7月底新模型已落地64家门店 预计年内完成150家以上调改 2026年底完成所有门店调改[2][3] * 新模型7-8月营业额同比提升10% 堂食营业额同比提升15% 显著优于旧模型[2][5] * 公司主动优化门店结构 2025年上半年关闭68家自营门店和3家加盟门店 下半年预计还将关闭40至50家太二门店 预计2026年完成全面调整[2][3] * 怂火锅和九毛九品牌下半年也将推出鲜活方向的新模型 并预计关闭部分怂火锅门店[4][5] * 九毛九品牌计划重新定位至具体省份赛道 加强品牌文化和调性改造[4][10] * 怂品牌将升级至鲜活食材 利用广东供应链优势降低成本 提高性价比[10] * 山外山主打加盟模式 目前节奏较慢 更高标准审视加盟商[10]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上半年太二品牌的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为13.4%[5] * 新模型导致毛利率比老模式低1至2个百分点 但随着运输成本下降及损耗控制 预计未来毛利率可稳定在64%左右[6][7] * 目标实现18%以上的单个门店经营利润率[7] * 因点餐量提升 单店用工人数增加3至4人 希望稳态人工成本占比能维持在20%至21%区间[6][7] * 通过提升营业额摊薄固定成本 租金占比希望控制在10%以内[7] * 鲈鱼自给比例低于30% 酸菜采用OEM加工形式[2][9] 供应链与产品策略 * 公司开始使用活鱼配送到店 供应链主要负责蔬菜清洗 粗加工 冻肉分割 酱料预调配等工作[2][8] * 菜单变化并未对产能造成显著影响 供应链运输方面已有成熟经验[8] * 与核心供应商合作建立合营公司 参与上游鲈鱼养殖 但更倾向于将现金用于营业经营调整[9] * 零售业务上半年销售贡献约1.1-1.2亿元 去年收入约8000万元[16] * 目前主要通过与山姆合作销售酸汤米线 烤羊排等快手菜系列产品[16] 消费者需求与市场趋势 * 观察到消费者结构变化 年轻人比例下降 家庭客比例上升[4][11] * 消费者对食材质量 用餐氛围等综合体验要求提升[4][11] * 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抵制情绪 公司决定回归使用活鱼及其他新鲜食材以解决信任问题[13][14] * 太二餐厅采用大单品模式 平均客单价约为70元 但顾客认为性价比不高[12] * 新模型落地后 菜单丰富度提升 客单价平均高出4元[18] 未来规划与资本开支 * 计划在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 分为大改和小改两类[19] * 小改模式资本开支为每店20-30万元 工期约10天[19] * 大改资本开支为每店180万元左右 工期约45天[19][20] * 2026年将完成1/3的大改门店和2/3的小改门店 总预算预计超过3亿元[20] * 酸菜鱼品类仍处于扩容阶段 公司通过增加其他招牌主打菜来提升复购频次[18] * 在所有门店主打鲜活概念并落地后 考虑重新推出酸菜鱼预制产品[17]
药店也调改 一心堂未来专业药房、泛健康药店“三七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2:34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整体供给过剩 店均服务人数下降 需提升单店产出与坪效 [1] - 2025年医药零售行业正式进入转型期 2024年四季度出现增长拐点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药店总量跌破70万家大关 净减少约3000家 [2]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9.14亿元 同比下滑4.20% 归母净利润2.5亿元 同比下滑11.44% [2] - 零售收入下滑超2个百分点 分销 中药原料供应及中药饮片业务大幅下滑为主动性调整 [2] - 门店数量近年来首次净减少 新开业203家 关闭241家 期末门店11372家 对比2024年净新增超千家 [2] 门店转型战略 - 启动万家门店全面转型 30%转向专业药房 70%转向多品类药店 [1][3] - 多品类药店引入美妆 个护 母婴 功能食品 潮玩等品类 保持药品核心优势 [3] - 专业药房聚焦DTP和慢病管理 配备专业药师及医疗资源 承接处方外流及医保统筹支付 [3] - 截至8月底已完成超400家门店调改 [3] 转型实施规划 - 2025年计划完成1000家多品类门店改造 2027年完成所有门店品类与场景建设 [4] - 专业药房计划2-3年内完成打造 2027年完成慢病用药与服务体系系统化升级 [4] - 调整店员考核指标 纳入非药销售额 复购率 客品次等服务类指标 [3] 转型初步成效 - 专业药房单店产出较高 当前调改的400余家多元化药房单店销售额略高于平均水平 [4] - 2025年很难因门店调改产生大幅财务指标改变 因净利润受多因素影响 [4] - 公司将持续控费提效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仍有优化空间 [4]
调研速递|一心堂接受东北证券等60家机构调研,上半年营收89.1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20: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14亿元 同比下滑4.2% 零售收入下滑2个多点 分销及中药原料业务下滑幅度较大[2] - 净利润呈两位数下滑 现金流健康稳定 资产负债率处于健康水平[2] - 仅四川本草堂子公司有银行贷款融资 其他子公司无有息负债[2] 门店运营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门店总数11,372家 上半年净减少126家[2] - 新开门店导致房租人工等刚性费用增长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仍有优化空间[2] - 近三分之一门店增加医疗属性 截至8月底完成门店调改超400家[3] 业务转型战略 - 2025年计划完成1000家门店调改 2026年完成剩余70%门店的70% 2027年完成全部门店品类与场景建设[3] - 推进数字化建设 通过一心数科子公司实现数据流程链通[3] - 中药业务向药食同源配方颗粒方向转型 加大研发投入[3] 新兴业务发展 - 医养业务首个中心两年实现盈亏平衡 已筹备第二个中心计划2026年上半年投用[3] - 分销与原料业务主动收缩 停止有信用风险客户业务[3] - 在9省市开展11种商业保险业务 探索新模式但不重投入[4]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10-11月将进行战略复盘 规划未来3-5年发展[4] - 将非药品类销售额和顾客复购率纳入绩效考核[4] - 目标未来3-5年非药销售占比达到40% 下半年非药销售增速加快[4] 市场应对措施 - 云南四川处方药销售下滑 通过开拓新区域和扩充非药品类弥补[4] - O2O业务增长快速但医保销售占比可忽略 毛利率回归理性[4] - 省外门店调改进度较快 海南等地选品由集团统一指导[4]
一心堂(002727) - 2025年9月1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
2025-09-02 19: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14亿元,同比下滑4.2% [2] - 零售收入下滑2个多点,分销、中药原料供应及中药饮片业务下滑幅度较大 [2] - 净利润呈两位数下滑 [2] - 非药销售占比近20%,目标未来3-5年非药占比达40% [11] - 器械及其他品类占比16.4%(2024年13%) [11]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门店数量11,372家,上半年减少126家 [2] - 计划70%门店向泛健康品类的"多品类"药店转型,30%向"专业药房"转型 [4] - 截至8月底调改门店超400家 [4][6] - 2025年计划完成1000家门店调改,2026年完成近一半门店,2027年完成所有门店品类与场景建设 [8] - 专业药房单店产出略高于平均水平 [13] 业务调整与战略 - 主动收缩分销与原料业务,停掉有信用风险的客户业务 [4] - 数字化建设由成都子公司一心数科负责 [4] - 中药业务向药食同源、配方颗粒及国标产品方向推进 [4] - 首个医养中心两年实现盈亏持平,筹备第二个中心计划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4] - 2025年10-11月进行战略复盘,规划未来3-5年发展战略 [4] 区域与政策影响 - 云南、四川两省处方药销售下滑十几个点,中西成药整体下滑超过4% [7] - O2O业务增长较快,医保业务销售占比可忽略 [9] - 省外海南、贵州、重庆、山西、四川调改进度快,重庆调改门店销售变化大于云南 [14] - 在9省市开展11种商保业务,近期探索与保险公司新合作 [15] 费用与成本控制 - 新开门店带来房租、人工等刚性费用增长 [3]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仍有优化空间 [3] - 三季度将优化房租、营销费、运输费及日常办公费等费用 [10] - 运营成本略降,毛利率回归理性 [9]
重庆百货(600729):稳中有升 积极调改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4亿元,同比下降10.45% [2] - 归母净利润达7.74亿元,同比增长8.74%,扣非净利润7.21亿元,增长2.28% [2] - 毛利率提升至28.4%,同比上升1.78个百分点,净利率达9.73%,上升1.77个百分点 [3] - 经营净现金流为8.44亿元,同比下降20.5%,主要因营收减少导致销售商品现金流入减少 [3] 分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85%,第二季度降幅收窄至8.81% [3] - 归母净利润增速第一季度为9.23%,第二季度为7.96% [3] - 扣非净利润增速第一季度下降0.16%,第二季度回升至增长6.48% [3] 分业态经营情况 - 重庆地区百货营收10.9亿元,下降9.92%,毛利率70.2%,下降0.28个百分点 [3][4] - 超市营收34.7亿元,下降3.75%,毛利率26%,上升0.65个百分点 [3][4] - 电器营收15.5亿元,下降6.67%,毛利率20.6%,上升1.43个百分点 [3][4] - 汽贸营收16.6亿元,下降25.3%,毛利率8.4%,下降2.03个百分点 [3][4] 门店网络发展 - 上半年新增3家门店(超市2家+汽贸1家),关闭1家超市门店 [4] - 截至上半年末共拥有275家门店,包括百货50家、超市149家、电器42家、汽贸34家 [4] 业态调改与创新 - 百货业态推进"一店一策"调改策略,自营黄金品牌宝元通四店销售超1780万元 [5] - 超市实施垂直供应链策略,基地直采占比提升至40.3%,27家调改门店客流增长15%,POS销售增长14.7% [5] - 首家"店+仓"创新模式辅仁路店销售增长50% [5] - 便利店业态通过自营+轻资产模式累计开业19家 [5] - 电器5家重装门店开业档期销售8275万元,增长119% [5] - 汽贸在国际车展期间实现订单2465台,增长97%,新能源品牌销售3621台,增长59.5% [5] 投资收益与费用管理 - 联营企业投资收益3.59亿元,同比增长8.1% [3] - 期间费用率20.1%,上升1.0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14.96%,上升1.01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4.88%,上升0.1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23%,下降0.09个百分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