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金税收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实地探访黄金消费市场: 品牌首饰金价再创新高 普遍突破1260元/克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29
首饰金价格动态 - 多家知名黄金珠宝品牌首饰金报价创历史新高,超过1260元/克 [1] - 周大福足金饰品报价为1265元/克,工艺金章金条类报价为1170元/克,黄金回收服务金报价为886元/克 [2] - 老铺黄金于10月26日进行年内第三次调价,调价幅度普遍在18%至25% [2] - 金价高企导致金店整体较为冷清,消费者选择暂时观望 [1] 税收政策影响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免征增值税 [3] - 新政核心是区分“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鼓励场内黄金交易 [4] - 政策引导黄金交易向场内转移,提升交易透明度和监管效能 [4] - 新政对不规范的金饰商家影响较大,有利于知名品牌提升市占率 [4] 公司业绩表现 - 西部黄金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104.04亿元,同比增长106.2%,净利润约为2.96亿元,同比增长168.04% [6] - 赤峰黄金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86.44亿元,同比增长38.91%,净利润约为20.58亿元,同比增长86.21% [6] - 紫金矿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净利润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 [7] - 矿产金产量增长,紫金矿业的矿产金产量同比增长20% [7]
每经记者实地探访深圳水贝:金价每克涨约60元,多家金店加价前暂停出货
搜狐财经· 2025-11-04 22:50
黄金价格变动 - 深圳水贝黄金批发市场金价在11月3日下午突然上涨至每克991元,较上午的每克930元左右上涨约61元 [1] - 水贝市场黄金整体加价幅度约为7%,无论是金条还是金饰价格均出现上涨 [3] - 品牌金店黄金价格同样大幅上涨约60元/克,例如周大福从11月2日的1198元/克涨至11月3日的1259元/克,周生生从1193元/克涨至1255元/克 [3] 市场反应与交易动态 - 在11月3日上午正式调价前,水贝大多数金店已暂停出货,商家避免以调价前的930元/克价格销售以防止亏损 [5][6] - 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购买成本显著增加,购买20克黄金需多花费1200元 [4] - 价格调整当日水贝客流量与平日相比变化不大,但部分客户可能因价格上涨转为观望态度 [7] - 黄金回收价格保持稳定在902元/克,导致实物黄金饰品买卖价差从30元/克扩大至90元/克 [8] 政策与金融机构调整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11月1日发布公告,将黄金税收分为投资性和非投资性两类,非投资类黄金饰品企业的进项税抵扣从13%降至6%,增值税成本提升 [9] - 工商银行曾公告自11月3日起暂停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积存及提取实物申请,但当晚即恢复受理相关业务 [10][11] - 兴业银行也从11月3日开始暂缓受理积存金兑换(提取)实物金等业务,以响应新的税收政策并保障投资者权益 [11] 国际金价背景与分析 - 国际金价在10月中旬创新高后近期整体呈下降趋势,原因包括多头获利了结离场和市场避险情绪降温 [12] - 地缘政治局势缓和(如中东、俄乌)以及美国区域银行风险和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共同促使市场避险需求减少 [12] - 支撑金价长期上行的核心因素如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未发生根本改变,加之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和经济数据发布延迟带来的不确定性,金价回调空间预计有限 [12]
黄金税收新政落地,金饰可能又要涨价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1-04 20:38
黄金税收新政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于11月1日联合发布黄金税收新政,明确对黄金交易按投资性和非投资性用途实施差异化税收管理,并立即生效[3] - 新政规定,在2027年12月31日前,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则根据投资性或非投资性用途分别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或免征政策,买入方可按6%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6] - 新政旨在通过税收机制引导黄金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形成“投资归投资、消费归消费”的市场格局,长期看将提升黄金市场整体效率和透明度[6] 对黄金珠宝零售企业的影响 - 新政导致以零售为主的黄金珠宝企业税负结构面临调整,非投资性用途黄金产品销售需缴纳增值税,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并压缩利润空间[3] - 非投资类黄金企业(如饰品、工业用途)因进项税抵扣减少(由13%降至6%),成本端可能提升,结合当下金价,预计成本增加在60元/克以上[7] - 部分零售企业如潮宏基坦言短期会有影响,但长期看好市场规范化带来的利好;菜百股份则表示金饰业务采购成本因进项抵扣减少而增加,未来可能将成本传导至终端金价[5][9] 对黄金产业链上游及投资类企业的影响 - 位于产业链上游、以黄金开采为主的企业如中金黄金、招金黄金均明确表示“新政对公司无影响”[5] - 对于投资金类销售的企业,如银行、券商、大型珠宝零售公司等会员单位在采购环节可抵扣进项税,销售金币具备明显优势[7] - 新政意味着从上金所会员单位采购并从事投资金销售业务的企业,再次销售时需就全部销售额缴纳增值税,增加了税务费用,可能进行价格传导[9] 对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影响 - 受政策影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于11月3日发布公告,暂停受理部分积存金业务,主要涉及主动积存、新增定期积存、提取实物等环节,但工商银行当天收盘后即恢复受理[10] - 个人消费者若直接和“会员单位”购买实物投资金,成本与之前无区别;但若通过经销商购买,成本可能上升;购买金饰的消费者可能面临价格上调[13] - 新政对黄金期货、黄金ETF等不涉及实物金交割出库的投资者无影响;投资型金条通过交易所购买可免征增值税,吸引力提升,可能促使更多个人投资者转向黄金ETF和积存金等产品[14] 市场即时反应 - 11月3日,A股和港股黄金珠宝板块多只行业龙头股应声大跌,潮宏基盘中一度跌停,收盘下跌9.90%;周大福港股暴跌8.67%,创近期最大单日跌幅;老铺黄金、六福集团、周生生等集体跟跌[2] - 11月4日,潮宏基低开,截至发稿跌幅超过1%[2]
黄金税新政落地:水贝商家停摆观望,周大福等品牌紧急调价
第一财经· 2025-11-04 20:13
新税收政策影响 -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税收政策 对黄金交易按投资性和非投资性用途实施差异化税收管理 [1] - 新政后 黄金首饰、摆件、工业用金等加工业务增值税抵扣率从13%降至6% 导致实际税负增加约7% [1] - 水贝市场部分商户此前依赖不开票避税 新政后合规成本大幅增加 商家为维持利润上调售价 [1] 市场价格反应 - 11月3日水贝金价从中午12:00的930元/克飙升至14:30的992元/克 截至18:00涨至996元/克 单日涨幅超66元/克 创五年最大涨幅 [1] - 随后价格略有回落 目前报价为每克991元 [1] - 商家采取观望态度 市场出现停摆现象 商家宁愿不卖也不敢乱卖 [1] 行业参与者应对 - 周大福珠宝宣布自11月3日起对部分黄金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以应对税收政策带来的额外成本 [3] - 其他本土上市黄金连锁企业也在内部研究并抓紧测算 预计会跟随调价 [3] - 商家认为涨价是随行就市 预计短时间内消费端将遇冷 [2] 政策与行业影响分析 - 国信证券报告指出 新政策通过差异化税收管理引导市场参与者减少黄金投机行为 同时规范市场经营 促进行业健康竞争 [3] - 世界黄金协会报告显示 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313吨 需求总金额达1460亿美元 创下单季度最高纪录 [3] - 三季度黄金投资需求激增至537吨 同比增长47% 占全部净需求的55% 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推动 [3] 中国市场表现 - 三季度中国市场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需求达152吨 较上年同比下降7% 季度环比下滑38% [4] - 按金额计 三季度中国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需求高达1204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同比激增29% 创下三季度历史最高水平 [4] - 从金条与金币投资需求增幅看 中国投资者是推动全球黄金投资需求的重要力量 [4]
黄金税收新政后,周大福又又又提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20:01
黄金税收新政影响 - 黄金税收新政规定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黄金首饰免征增值税但需注意频繁大规模销售可能被认定为经营性销售[2] - 周大福珠宝回应称税收新政为黄金采购和生产带来额外成本公司自11月3日起对部分黄金产品进行价格调整[2] - 各大金店跟随涨价老庙黄金周生生等单日涨幅超过5%中国黄金一度上调78元/克单日涨幅超6%[2] 金价与品牌调价动态 - 近期周大福等知名黄金品牌宣布上调金价[2] - 就在上个月周大福提高了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价格大多数产品的提价幅度在12%-18%[2] - 今年上半年该品牌已完成一轮10%–20%的调价[2] 公司经营与产品表现 - 根据周大福披露前三季度未经审核经营数据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值增长速度于季内提升同比增长43.7%[3] - 受惠于定价产品的强劲增长势头及计价黄金产品的改善趋势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澳门的同店销售增长均全面回升[3] - 公司核心定位是通过产品首饰与服务赚取合理差价高度重视产品设计服务质量客户关系及市场动态[3] 公司风险管理与市场观点 - 公司利用金融工具来对冲风险并将黄金库存保持在与生产加工销售需求相对应的稳定水平不会追求金价上涨本身给库存黄金带来的升值[3] - 对于企业而言需重点关注自身营运能力因为营运能力说明了企业的效率[3] - 金饰消费的核心应回归其情绪价值兼具保值和避险功能已经足够不必执着于金价波动[3]
金价大跌3500元,印度狂买黄金,中美谈成后,中国开始打压黄金?
搜狐财经· 2025-11-04 15:10
金价波动与驱动因素 - 国际现货金价一周内回落近500美元,国内投资金条价格回调逾一成 [1] - 金价在暴跌前当年累计涨幅已超过65%,技术性获利了结和止损单触发导致价格急剧下跌 [8] - 10月21日国际现货金价单日重挫超过5%,创近五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主因包括获利了结、贸易摩擦缓和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5] - 美元指数强势上扬和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削弱了无收益属性黄金的吸引力 [11] - 地缘政治紧张气氛缓解,如欧洲多国领导人呼吁停止军事行动并谈判,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7] 印度黄金市场异动 - 印度单月黄金进口额飙升至创纪录的100.6亿美元,占印度总进口额的六分之一 [1][10] - 印度政府于7月末将黄金与白银进口关税从15%大幅下调至6%,旨在遏制猖獗的黄金走私活动 [10] - 印度大量进口黄金旨在稳定卢比汇率,并为莫迪政府规模达44.4万亿卢比的大规模基建计划提供支撑 [10] - 印度吸引外资能力出现断崖式下跌,从过往年均约400亿美元锐减至目前仅26亿美元,卢比信用状况堪忧 [10] - 印度储备银行持续增持黄金,2024年购买量达73吨,使其官方黄金储备在2024年底预计达到876吨,黄金在其外汇储备中占比已超过11% [15][16] 中国黄金税收新政 - 中国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于11月1日联合发布关于黄金税收政策的公告,有效期明确至2027年底 [3][4] - 新政核心是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区分投资与非投资用途并施加不同增值税处理 [3] - 新政旨在提升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同时促进税制公平并防范税收风险 [3] - 通过交易所渠道购买黄金在交易环节可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而其他非交易所渠道购买的黄金价格中已内含13%的增值税 [12] - 税收差异将引发投资渠道重构,交易所渠道因税收优势明显,尤其适合注重长期持有和税务处理简明的大额投资者 [13] 全球黄金市场格局演变 -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2025年第三季度净购入黄金220吨,中国央行是主要买家之一,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 [14] - 印度减持美国国债、增持黄金,其美债规模从一年前的2420亿美元降至2270亿美元,同期黄金储备增加39.22吨至880吨,反映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 [12] - 美国高企的债务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及主权信用风险上升,促使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以对冲美元贬值风险 [12] - 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量同比大幅增长,表明国际资本愈发青睐通过上海或香港进行黄金交易,中国在全球黄金市场的定价权正逐步提升 [14] - 以稳定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应用场景拓展,正逐步蚕食黄金的传统市场地位,分流部分投资资金 [14]
大行积存金业务暂停又恢复,已有银行金条价格含税上调
第一财经· 2025-11-04 15:04
黄金税收新政对银行业务的直接影响 - 2025年11月3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大行暂停了黄金积存业务的买入及实物金购买/兑换业务 [5][6] - 招商银行将部分自营实物金产品转为代销模式,部分自营产品暂时下架,实物金产品价格已在当天上午9:30后根据新政调整为含税价格 [3][15] - 工商银行在11月3日晚间宣布恢复如意金积存业务的开户、主动积存等申请,但手机银行端如意金条仍显示“无货” [7][8] 银行黄金业务调整的具体表现 - 建设银行暂停受理易存金业务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等申请,农业银行暂停了存金通相关业务的新增申请且暂不支持实物金兑换和购买 [6] - 招商银行积存金业务可正常买入,但可兑换的实物金范围缩小,主要限于黄金首饰品,暂无可兑换的金条 [8] - 中国银行相关业务政策暂未调整,但部分网点实物黄金库存紧俏,10g规格投资金条已无货,20g规格仅剩一对 [8][9] 黄金税收新政的核心内容 - 新政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明确区分“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投资性黄金”与“非投资性黄金”的增值税征收规则 [12] - 在2027年12月31日前,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则区分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分别适用政策 [12] - 新政后,会员单位向银行等客户销售黄金只能开具普通发票,而非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银行通过第三方合作销售金条的增值税抵扣比例由13%变为6% [13] 新政对银行成本及合作模式的影响 - 税收新政对银行贵金属业务的成本有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在于银行与黄金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模式 [3][13] - 银行作为交易所金融类会员,直接从交易所购买黄金用于投资用途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优势明显 [13] - 业内人士认为,新税收政策下,银行在黄金业务上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模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14]
大行积存金业务暂停又恢复,有银行金条价格已含税上调
第一财经· 2025-11-04 14:40
黄金税收政策影响 - 11月3日多家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因黄金税收政策暂停黄金积存及实物兑换业务 [1] - 招商银行将部分自营实物金产品转为代销模式,部分自营产品暂时下架 [1] - 招商银行投资金条价格已调整为基于新政的含税价格 [1] 银行业务调整与恢复 - 工商银行在11月3日当天晚间迅速恢复了相关黄金业务 [1] - 税收新政对银行贵金属业务的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 [1] - 银行与黄金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模式未来可能发生变化 [1]
贵金属数据日报-20251104
国贸期货· 2025-11-04 14: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贵金属价格或维持区间震荡走势,有望进一步企稳,建议关注企稳后逢低做多的长期配置机会 [5] - 中长期来看,黄金重心大概率继续上移,建议长线投资者以逢低配置为主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11月3日,沪金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47%至922.58元/克,沪银期货主力合约收涨0.39%至11455元/千克 [3] 价格跟踪 - 内外盘金、银15点价格:2025年11月3日,伦敦金现4017.06美元/盎司、伦敦银现48.86美元/盎司等,与10月31日相比,伦敦金现涨0.2%、伦敦银现跌0.5%等 [4] - 价差/比价:2025年11月3日,黄金TD - SHFE活跃价差 - 3元/克、白银TD - SHFE活跃价差 - 31元/千克等,与10月31日相比,黄金TD - SHFE活跃价差涨 - 5.4%、白银TD - SHFE活跃价差涨 - 38.0%等 [4] 持仓数据 - 2025年10月31日,黄金ETF - SPDR为1039.2吨、白银ETF - SLV为15189.81735吨等,与10月30日相比,黄金ETF - SPDR跌 - 0.11%、白银ETF - SLV涨0.00%等 [4] 库存数据 - 2025年11月3日,SHFE黄金库存87816.00千克、SHFE白银库存658851.00千克,与10月31日相比,SHFE黄金库存涨0.00%、SHFE白银库存涨 - 1.01%;10月31日,COMEX黄金库存38168047金衡盎司、COMEX白银库存482438705金衡盎司,与10月30日相比,COMEX黄金库存涨 - 0.20%、COMEX白银库存涨 - 0.14% [4] 利率/汇率/股市 - 2025年11月3日,美元/人民币中间价7.09,与10月31日相比涨 - 0.02%;10月31日,美元指数99.73、美债2年期收益率3.60、美债10年期收益率4.11等,与10月30日相比,美元指数涨0.19%、美债2年期收益率涨 - 0.28%等 [4] 解析及短期展望 - 黄金新税收政策对盘面价格影响有限,当下市场风偏下降、美国政府停摆持续等因素支撑,贵金属价格整体维持区间震荡走势,但美联储内部对12月降息有分歧,美元指数强势运行压制贵金属价格短期上方空间 [5] 中长期展望 - 中长期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全球地缘不确定性持续、美国债务不可持续和大国博弈加剧增加美元信用风险,全球央行购金延续,黄金中长期重心大概率上移 [5]
金价闪崩真相曝光!财政部一夜取消20年税惠,中小商家已悄然离场
搜狐财经· 2025-11-04 14:08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财政部与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布公告,取消长期存在的黄金增值税抵扣优惠,将黄金交易划分为投资性用途与非投资性用途两类,实行差异化管理 [1] - 新政于11月1日正式实施,导致现货黄金价格骤跌至3963美元/盎司,单日暴跌近40美元,击穿4000美元心理关口 [1] 税收政策具体划分 - 投资性用途黄金(如金条、金锭)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但买方后续销售时仅能开具普通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 [3] - 非投资性用途黄金(如首饰、工业材料)的买方可按发票金额的6%计算进项税抵扣 [3] - 不通过交易所交易的黄金需按13%全额缴纳增值税 [6]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公布后市场情绪迅速降温,港股老铺黄金盘中跌超8%,部分中小商家连夜下架投资金条产品 [3] - 黄金ETF的持仓数据显示近期持续涌入的买盘出现逆转迹象 [3] 对消费者成本的影响 - 投资性黄金的增值税无法转嫁抵扣,直接推高购金成本,购买100克标准金条可能使消费者多承担3%至5%的额外费用 [4] - 非投资性黄金(如首饰)因抵扣政策调整,企业税负可能降低,但品牌溢价与加工费仍是最终价格的决定因素 [4] 对行业结构的影响 - 政策精准打击“走票套利”的灰色操作,要求会员单位严格申报黄金用途,用途变更需在6个月内申请,违规者将面临3至6个月的开票限制 [3] - 中小商家缺乏渠道优势,难以低成本对接场内资源,利润空间被压缩,需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或个性化定制服务(如古法金饰、IP联名款)以维持生存 [6] - 行业整合已现端倪,有实力的商家开始主动寻求与交易所会员单位合作,缺乏转型能力的传统金店可能被迫退出投资金条市场 [6] 投资渠道变化 - 场内外价差扩大,场外回收价可能压低,销售价则抬高,促使部分投资者转向黄金ETF、纸黄金等非实物投资渠道 [6] - 黄金ETF与纸黄金成为替代选项,这些金融产品不受实物黄金税收政策影响,交易便捷,近期黄金ETF持仓量波动加剧,部分资金从实物黄金流向证券化产品 [9] - 通过银行柜台购买的实物金条价格已含增值税,若未来转让需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20%个人所得税 [9] 政策宏观背景与意图 - 政策调整与全球黄金市场格局变化相关,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净增持黄金达415吨创历史新高,中国通过税收杠杆将黄金交易引导至境内交易所,构建独立于美元体系的内部定价机制 [7] - 政策执行期至2027年底,与国内经济周期调整步调一致,在内需疲软背景下规范市场抑制短期投机,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 [9] - 对比美国黄金市场(投资性黄金被归类为收藏品,长期资本利得税率高达28%),中国新政税负整体低于国际主要市场 [9] 长期展望与争议 - 对于长期投资者,黄金的避险属性并未因政策调整而削弱,地缘政治冲突、全球央行购金潮等基本面因素依然存在,有分析师预测金价可能在未来一年逼近5000美元/盎司 [11] - 争议焦点在于税收新政究竟是为遏制投机,还是为集中定价权,以及普通投资者应继续拥抱实物黄金还是转向证券化产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