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

搜索文档
LABUBU降温,3D打印板块“熄火”,专家:3D打印对潮玩行业著作权保护提出新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14:09
LABUBU潮玩市场动态 - 大号LABUBU在香港旺角潮玩店仍吸引行人驻足 但二级市场价格较一周前高点大幅回撤 [1] - "前方高能"系列LABUBU销售均价从6月16日2507 04元暴跌至6月22日867 02元 累计跌幅超65% 其中6月17日单日跌幅达25% [1] - 相关概念股海正生材(SH688203)4个交易日内股价下滑16% 金橙子(SH688291)6月20日单日下跌10% [1] 3D打印行业影响 - MakerWorld平台LABUBU模型数量从6月13日663个激增至6月22日932个 9天新增269个 [4][5]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3D打印行业迎来"奇点时刻" 消费级3D打印机因潮玩DIY需求旺盛 有望成为2C爆款产品 [5] - 2025年5月中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0% [6] 3D打印商业应用与侵权问题 - 电商平台3D打印LABUBU售价从几元至84 9元不等 25厘米高款式吸引超3万浏览 14厘米款式数百人下单 [7] - 专家指出未经许可的3D打印LABUBU销售侵犯著作权人复制权和发行权 可能面临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8] - UGC模型上传行为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 平台若推荐或设立排行榜则构成明知/应知侵权 [11] - 3D打印技术本身不应被禁止 重点应打击侵权复制件生产和实质性帮助行为 [12]
苹果入局折叠屏,关注产业链布局机会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折叠屏手机行业、智能手机行业、MEM 市场、消费电子行业 - **公司**:苹果、华为、荣耀、vivo、三星、小米、OPPO、蓝思科技、统联精密、金研科技、宜安科技、领益智造、华数高科、铂力特、富士康、立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折叠屏手机市场发展情况 - 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9 - 2023 年中国连续四年同比增速超 100%,2023 年全球出货量 400.7 万部,同比增长 114.5%,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同比增长分别为 83%、104.6%和 13.7%,预计全年达 926.6 万部,同比增长 32.2%,2024 年一季度全球同比增长 49%,预计 2026 年全球折叠屏面板采购量同比增超两位数[1][2] 苹果入局的影响 - 带动消费者关注,推动产业链发展和技术创新,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 2026 年折叠屏手机销量达历史最佳,增速超 30%,未来几年高速增长[3] - 使更多厂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价格下降,1000 美元以上折叠屏手机份额从前一年的 81%降至 66.5%[4] 智能手机整体市场趋势 - 2024 年开始反弹,同比增速回正,但仍处瓶颈期,全球出货量增长率递减,折叠屏成为新布局点[5] 中国在全球折叠屏行业的地位 - 2019 年以来连续四年引领全球发展,2023 年占全球 46%出货量份额,华为等国内厂商竞争激烈,华为 2024 年二季度成全球份额第一,威胁三星主导地位[6] 折叠屏技术关键环节及参与者 - 关键环节为 UTG 和铰链设计,UTG 参与者有三星显示、京东方等,铰链设计方面各厂商积极研发创新,探索新形态[7] 折叠屏用户群体及消费特点 - 主要为中高端消费者,近六成用户消费预算达 11000 元以上,部分小型折叠机型价格降至 6000 元左右,有望扩大用户群体[8] 未来折叠屏行业发展预期 - 2026 年销售最佳,增速超 30%,2027 和 2028 年预计增长率超 20%,创新因素将推动行业发展[9] 折叠屏手机盖板玻璃材料 - 主要是 CPI 和 UTG,UTG 复合盖板占主导,兼具玻璃和塑料优点,触摸手感等表现优异[11] UTG 盖板生产工艺 - 分为一次成型法(浮法、溢流下拉法等)和二次成型法(化学刻蚀减薄等),一次成型技术被海外垄断,国产企业加速替代中游加工环节[12][13] 折叠屏手机铰链结构件成本影响 - 以三星 Galaxy Fold One 为例,成本比平板机高,显示模组和机械结构件(主要是铰链转轴)占比提升,源于复杂小结构件和工艺技术[14] 下一代折叠屏盖板方案 - 可能是 UFG 和镀膜工艺,可减少折痕,应用于未来新款产品[15] 折叠屏手机铰链相关 - 生产技术有 MEM、CNC 加工和 3D 打印,MEM 力学性能好等,3D 打印可实现复杂形状制造[16] - 结构类型有内折转轴等多种,小米 Mix Fold 3 改进转轴结构满足不同需求[17] - 形态从 U 型演进到水滴形,水滴形分散应力,提高耐用性[18] - MEM 工艺优势为设计自由度高、量产能力强、成本低等[19] 全球及国内 MEM 市场规模变化 - 2022 - 2023 年全球约 35 亿美元,2024 年 38.6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增至 57.5 亿美元,CAGR 为 9.7%;国内 2023 年约 84.3 亿元,预计 2028 年增至 157 亿元,CAGR 达 13.27%[20] 苹果折叠屏手机创新专利及影响 - 频繁申请铰链相关专利,可能带来液态金属应用,推动产业发展创新[21] 钛合金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 - 已用于散热器件等部件,未来智能手机可能更多采用,苹果折叠屏手机或加速该趋势[22] 传统 CNC 工艺与 3D 打印加工钛合金差异 - 传统 CNC 刀头损耗快成本高,MIM 无法满足复杂零件要求,3D 打印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精度和强度高[23] 采用 3D 打印技术的品牌 - 荣耀 Magic V2 VS3、OPPO Find N5、苹果 Watch Ultra 部分中框通过 3D 打印实现出货[24][25] 投资建议 - 看好折叠屏 UTG 和铰链等关键零部件以及 3D 打印新工艺相关投资机会,推荐蓝思科技、统联精密等公司[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苹果 2016 年发布折叠屏基础专利,2024 年 3 月推出相关技术专利,计划 2026 年推出首款折叠屏 iPhone[1][10]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接近六成折叠屏用户消费预算达 11000 元以上[8] - 小米 Mix Fold 3 采用自研龙骨转轴,将三连杆结构改进为四连杆结构[17] - 荣耀 Magic V2 VS3 铰链盖板采用 SLM 技术后材料强度提升 150%[24]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9-20250619
东吴证券· 2025-06-19 11:26
核心观点 - 全年出口或呈前高后低趋势,需警惕四季度出口转负风险;预计安克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27.29 - 141.30元,中签率0.0036%;预计电化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31.46 - 145.94元,中签率0.0022%,建议积极申购;非银金融行业平均估值低,保险>证券>其他多元金融,推荐新华保险等公司;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CJ - 1000A投资逻辑围绕技术突破等三条主线,建议关注航发科技等公司;消费级3D打印产业有望快速增长,推荐金橙子等相关标的;预计会稽山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2.8/3.3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2][3][4][6][7] 宏观策略 - 特朗普上任后我国出口结构调整,对美出口占比回落,对东盟等地区出口占比提升,出口占全球份额回升至约15.4%;可通过交通运输部港口吞吐量、韩国出口增速及从我国进口情况、彭博集装箱船数数据、东盟港口船运数量跟踪出口变化;6月出口或延续小幅放缓但仍正增长,下半年对欧出口或改善;基准情形下全年出口增速2.1%左右,乐观情形下3.4%左右 [9][10] 固收金工 安克转债 - 2025年6月16日开始网上申购,规模11.05亿元,用于多个项目;债底估值99.26元,YTM为2.01%,转换平价99.41元,平价溢价率0.59%,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1.82%;预计上市首日价格127.29 - 141.30元,中签率0.0036%;安克创新是全球化消费电子企业,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27.36%,充电类业务收入占比上升 [12] 电化转债 - 2025年6月16日开始网上申购,规模4.87亿元,用于年产3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债底估值99.57元,YTM为2.35%,转换平价102.6元,平价溢价率 - 2.60%,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7.11%;预计上市首日价格131.46 - 145.94元,中签率0.0022%,建议积极申购;湘潭电化主营电解二氧化锰等业务,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5.63%,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0.60% [2][14] 行业 非银金融行业 - 6月18日陆家嘴金融论坛多项举措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开放、科创板及创业板改革、落实“并购六条”、培育长期资本;行业平均估值低,保险受益于经济复苏等,证券转型有新增长点,行业推荐排序为保险>证券>其他多元金融,推荐新华保险等公司 [3][15][16] 国防军工行业 - CJ - 1000A突破技术封锁,为C919提供核心动力,未来20年中国商发市场规模平均每年超千亿;投资逻辑围绕技术突破等三条主线,建议关注航发科技等公司 [4][19] 计算机行业 - 消费级3D打印机需求快速增加,中国厂商成核心供应商,拓竹科技业绩高增;文创产业发展使需求旺盛,产品力提升、用户门槛降低;产业有望快速增长,推荐金橙子等相关标的 [20][21] 推荐个股 会稽山 - 黄酒迎品类价值回归机遇,消费群体破圈、场景拓宽;会稽山2019 - 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6.86%/3.34%,增长得益于战略聚焦等;新管理团队推动高端化和年轻化战略,产品、渠道、组织架构优化;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2.8/3.3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2][23]
博世先进陶瓷:引领3D陶瓷打印批量制造和规模化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18 22:36
3D陶瓷打印行业趋势 - 陶瓷3D打印技术正在迅速改变传统陶瓷生产方式,尤其在复杂陶瓷部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 - 精密陶瓷3D打印处于从实验室突破到产业化爆发的临界点 [1] - 全球陶瓷3D打印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突破9亿美元(约72亿元人民币),主要增长领域为半导体精密器件、航空航天热端部件、个性化医疗植入体 [1] 博世先进陶瓷技术优势 - 采用3D光固化成型陶瓷胚体后高温烧制技术,无需机加工后处理,通过参数优化实现批量生产精度稳定和成品率提升 [2] - 为医疗科技公司生产陶瓷绝缘套管时,单个打印平台可高效生产1400个部件,实现90微米陶瓷壁厚,打破传统工艺限制 [2] - 6个月内实现量产,初始年产2万个部件目标后提升至5万个 [2][4] - 沿袭博世集团陶瓷制造经验,已成功交付数十万件精密陶瓷部件 [1] 商业化应用案例 - 医疗领域:为微创腹腔镜设备生产高精度陶瓷绝缘套管,采用LCM增材制造设备和LithaLox 360氧化铝材料 [2][4] - 半导体、消费电子、工业品等领域存在未披露的具体商业化案例 [5] 行业活动与专家分享 - 博世先进陶瓷项目负责人聂品旭将出席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分享行业趋势与精密制造应用 [1][5] - 聂品旭专业背景:比利时鲁汶大学陶瓷专业,专注陶瓷材料研发及3D打印技术应用开发,在半导体、医疗、新能源领域有市场拓展经验 [8] 技术发展方向 - 陶瓷增材制造已实现规模化生产,树立行业新标杆,凸显3D打印在复杂陶瓷组件制造的优势 [3] - 未来技术新机遇包括半导体、医疗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探索 [5] 注:论坛组织信息(如主办方、赞助商、注册费用等)及非核心内容(图注、联系方式等)已按规则跳过 [9][10][11][12][13]
海外需求+潮玩经济加持,消费级3D打印应用有望加速
华泰证券· 2025-06-18 12: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消费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出海需求和潮玩经济双重加持下消费级3D打印有望加速破圈 海外个性化制造需求叠加潮玩经济热潮或带动需求增长 随着上游核心材料及零组件国产化程度提升 3D打印机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1] - 国产3D打印机海外持续热销 爆款潮玩有望刺激国内市场需求 [2] - 伴随技术迭代与供应链降本 未来3D打印技术有望释放更大潜力 [3] - 3D打印产业未来空间可期 关注3D打印零组件环节及3D扫描环节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级3D打印发展现状 - 3D打印早期因价格高昂、使用/调试难度大 只在极少数创客群体中流行 近年来受益于技术突破、成本下探、DIY场景突破 加速在消费端拓展 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视野 [1] 国产3D打印机海外销售情况 - 国外创客运动兴起 个性化制造需求增长 国产消费级3D打印机凭借高性价比在海外持续热销 拓竹、创想三维等企业发展迅速 2024/1Q25国产3D打印设备出口377.8/96.5万台 同增7.2%/24.7% 其中消费级(塑料/橡胶材质)占绝对主力 [2] 潮玩经济对3D打印的影响 - 潮玩经济掀起IP创作热潮 国内3D打印社区已形成完整响应机制 3D打印凭借生产周期短、节省开模成本、高度定制化特点 成为IP衍生创作的头号选择 以泡泡玛特为例 截至2025/6/17国内最大的开源模型平台MakerWorld上LABUBU相关模型达806个 热门模型下载量近2.4万次 [2]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前景 - 长期来看 3D打印技术有望在C端个性化制造、B端加速产品研发流程、工业端成为核心高端生产工艺 [3] 3D打印成本下降因素 - 上游核心原材料/零组件国产化以及中游3D打印厂商规模化 将共同促进3D打印机生产成本下行 进而带动销售均价下探 以金属3D打印设备为例 激光器和振镜是最核心零组件 成本占设备整体30%且国产化程度低 有望通过国产化突破实现降本 [3] 3D打印产业链相关公司 - 消费级3D打印机整机环节(未上市):拓竹科技、创想三维、纵维立方、智能派科技 [4] - 3D打印核心零组件环节(激光器/振镜):杰普特、锐科激光、英诺激光、金运激光、金橙子 [4] - 3D扫描环节:奥比中光、思看科技 [4]
爱康医疗盘中最高价触及6.5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6-17 16:59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17日收盘报6 170港元 较上个交易日下跌2 99%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6 520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1 81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3年 201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 [2] - 业务涵盖骨科前沿技术研究 创新产品开发 规模化制造和专业化营销 [2] - 全球最早将3D打印技术商业化应用于关节置换 脊柱 创伤修复等植入物的企业之一 [2] 技术平台 - 拥有3D打印精确构建技术平台(3DAccurateConstructiveTechnology) [2] - 拥有Supravit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平台 [2] - 拥有导航/机器人智能技术平台(VTS/IBot) [2] - 拥有医工交互个性化定制平台(InnovativeCustomOrthopedicSolution) [2] 市场地位 - 中国人工关节领域领军企业 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2] - 全球髋关节市场占有率前十 [2] - 产品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7500余家医疗机构应用 [2] 研发与制造 - 在中国北京 上海和英国建立研发中心 [2] - 在北京昌平 江苏常州 英国谢菲尔德设有制造基地 [2] - 平均每二分钟就有一例假体被植入 [2]
消费级3D打印产业链分析与行业展望 - 专家会议
2025-06-16 23:20
消费级 3D 打印产业链分析与行业展望 - 专家会议 20250616 摘要 疫情期间 3D 打印行业迎来顶峰,头部品牌营收达 10 亿级别,疫情后市 场趋于平稳,但拓竹入场带动产品形态和用户群提升,推动行业进入上 升趋势,未来热门 IP 和小商业模式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 当前市场主流玩家包括拓竹、创想 3D、中维立方等,拓竹营收领先,约 为 50-60 亿,创想 3D 约 20 亿,其余两家约 10-15 亿。传统 FDM 打 印机赛道竞争激烈,拓竹占据主导地位,未来机会或在新产品形态或小 众赛道。 3D 打印行业中,设备毛利率通常要求达到 50%左右,而耗材毛利率较 低,一般在 35%至 40%之间。某公司设备营收与耗材营收比例大致为 4:1,国内市场占比相对较小,约 15%-20%,但有逐步增长趋势。 海外市场仍是重点,美国是最大单一市场,各品牌在不同区域有传统优 势。学习桌面级 3D 打印上手快,入门级机器价格约 1,000 元,耗材成 本按克计算,PLA 材料每克约一分钱。 目前 3D 打印设备使用过程基本无异味或化学危险,设备生命周期因使 用强度而异,高强度使用可能一年内需更换,个人用户可能使用 ...
文脉华章丨“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4 20:01
中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龙门石窟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 拥有1500多年历史 是世界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地寻溯中华文明的重要性 [5] - 敦煌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 4.5万平方米壁画 2000多身彩塑 是国内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运用多场耦合实验室和数字技术加强保护 [7] - 殷墟遗址是首个被考古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2024年新馆开放 全景式展示商文明考古成果 运用AI和多媒体技术增强沉浸体验 [8][12] 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 - 敦煌研究院推出"数字藏经洞"项目 用户可沉浸式体验晚唐至清末的洞窟营造场景 [7] - 麦积山石窟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制代表性龛像 打造"云上麦积"线上全景漫游平台 实现异地展览 [12] - 殷墟博物馆新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创新文物文献的时代表达方式 [12] 考古研究与文明实证 - 三星堆遗址代表古蜀文明最高水平 出土文物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考古实证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持续深化研究 [10][12] - 殷墟考古持续近百年 出土青铜器 玉器 甲骨文等文物 新馆集中展示考古成果 [8][11] - 云梦县博物馆获习近平总书记指示 需加强考古研究提升保护水平 为文化自信提供支撑 [13]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国家博物馆推出"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 创新传统文化呈现形式 [14] - 敦煌 殷墟等遗址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保护与传播并重 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 [7][12] - 文化遗产成为民族复兴精神力量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13]
爱迪特(301580) - 301580爱迪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4
2025-06-14 08:06
产品销售 - 氧化锆产品售价由产品力、供应商信誉和服务决定,产品需匹配临床需求,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公司口碑良好且提供解决方案 [1] 市场驱动 - 海外市场有庞大消费群体和多样需求,为公司提供发展空间,公司凭借领先技术拓展海外市场 [2] - 成熟市场对产品稳定性、标准化和美学修复要求高,对高端产品支付能力和意愿强 [2] - 新兴市场数字化进度处于初始阶段,有极大渗透空间和结构性机会 [2] 毛利率提升 - 口腔修复材料产品毛利率提升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研发竞争力强的产品以及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增强 [3] 技术优势 - 3D 打印技术相比传统数字化加工方式,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生产精确性高、减少手工操作步骤等优势 [4]
对标SpaceX,中国商业航天走到哪一步了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55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正迎来转折点 材料轻量化、研发迭代提速和卫星成本下降是主要驱动因素 [1] - SpaceX成为国内从业者频繁提及的对标对象 技术差距正在缩小但依然存在 [1][6] 材料与制造技术突破 - 火箭储油箱采用铝合金替代不锈钢 密度从7 9g/cm³降至2 7g/cm³ 每减重1公斤可节省数万元燃料成本 [6] - 3D打印技术将航天零部件制造周期从2-3个月缩短至1周 支持小批量定制和快速迭代 [7] - 国内供应链反馈速度比海外快1倍以上 火箭交付后1周内即可完成调整 [7] 卫星与火箭发展数据 - 2024年全球卫星制造收入达2993亿美元 中国占132亿元 头部企业卫星制造成本较2020年下降60% [8] - 2024年全球火箭发射265次(美国154次/中国68次) 入轨航天器2795颗(SpaceX星链占美国2399颗中的大部分) [8] - 中国火箭回收技术仍处试验阶段 计划2025年底实现可回收火箭发射 相当于SpaceX 2015年水平 [9] 产业链协同与未来展望 - 商业航天零部件呈现定制化趋势 需要"链主"企业下达确定性订单以推动供应商研发投入 [9] - 国产替代研发周期约5年(如风机产品) 未来规模化放量将加速供应链响应和技术迭代 [9] - 行业预测中国商业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间可能比预期更短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