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DC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翰森制药“斩获”罗氏15亿美元BD大单,医药女王钟慧娟再赢一局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20 19:58
一笔高达15.3亿美元的BD交易,再次将翰森制药推至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10月17日,翰森制药公告称,公司将一款在研CDH17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HS-20110在大中华区 以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知名跨国医药巨头罗氏。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达14.5亿 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总交易金额高达15.3亿美元。 据悉,翰森制药以仿制药起家,后转型创新药,研发涉及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及自身 免疫等多个治疗领域,公司此前与葛兰素史克(GSK)、默沙东、再生元等药企都曾达成过BD交易, 目前也已有多款创新药上市,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已经占翰森制药总收入的80%以上。值得一提 的是,与其他药企专注于license-out不同,翰森制药还在通过license-in不断扩充管线。 而所有关于翰森制药的故事,都绕不开公司背后的"中国最牛医药夫妻档"——恒瑞医药创始人孙飘扬和 他的妻子钟慧娟。资料显示,翰森制药的前身由孙飘扬在1995年成立,后由钟慧娟扛起公司大旗,并将 公司送上资本市场,执掌至今。 翰森制药拿下罗氏15亿美元BD大单 翰森制药获罗氏青睐。 10月 ...
科伦药业:两款ADC药物获突破性成果
国际金融报· 2025-10-20 10:01
临床研究成果 - 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上公布多项临床研究成果 [1] - 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3期OptiTROP-Lung04研究中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3个月 较化疗组显著改善 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1% [1] - 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且HER2阴性乳腺癌的3期OptiTROP-Breast02研究中 较化疗组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至8.3个月 客观缓解率提高至41.5% [1] - 博度曲妥珠单抗对比恩美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转移性乳腺癌的随机3期研究中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至11.1个月 客观缓解率高达76.9% [1]
科伦博泰HER2 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乳腺癌 该靶点国内已有多款药物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3:53
公司核心进展 - 科伦博泰的靶向HER2抗体偶联药物博度曲妥珠单抗(A166,舒泰莱)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或一种以上抗HER2药物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 [1] - 此次批准是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对照3期KL166-III-06研究,该研究在预设的期中分析中显示,与恩美曲妥珠单抗相比,博度曲妥珠单抗在主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上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并观察到总生存期的获益趋势 [1] - 这是科伦博泰截至目前获批上市的第二款ADC药物 [1] - 该研究结果将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展示,公司已启动该药物治疗既往接受过有效载荷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ADC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的2期临床研究 [2] 行业竞争格局 - 在ADC药物中,HER2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靶点,目前该赛道由国际药企主导,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和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在市场上领先 [2] - 德曲妥珠单抗于2023年2月在中国首次获批,已获批乳腺癌、胃癌及肺癌等多种HER2相关适应证,并于今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 - 国产HER2 ADC药物方面,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于2021年上市,先后获批用于胃癌、尿路上皮癌及乳腺癌,其胃癌和尿路上皮癌适应证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今年上半年荣昌生物营收同比增长近五成,主要原因是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显著放量 [3] - 恒瑞医药的瑞康曲妥珠单抗于今年5月获批上市,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截至目前已有9项适应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3] 市场准入与机遇 - 从今年医保谈判进度看,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初步形式审查环节已于8月完成,因此博度曲妥珠单抗很可能错过了2025年医保谈判的申报和形式审查环节 [3]
千亿巨头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10-17 15:49
【导读】翰森制药与罗氏达成重磅合作,潜在交易总额达15.3亿美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中国最牛医药夫妻档"之一的钟慧娟又有大动作。 10月17日早间,翰森制药公告 称 ,将其在研的CDH17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HS-20110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知名跨 国医药巨头罗氏的子公司。该产品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 CRC ) 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这是近三年来,翰森制药在ADC领域第三次与跨国医药巨头"牵手"。 罗氏于1896年在瑞士巴塞尔成立,是最早的品牌药品工业制造商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体外诊断的领导者。 根据协议,罗氏将向翰森制药支付8000万美元预付款,以及最高可达14.5亿美元的临床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 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此次交易潜在总额高达15.3亿美元,是中国ADC领域出海的又一重磅案例。 此前,翰森制药已将两款ADC药物成功授权给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其B7H3 ADC(HS-20093)针对B7H3靶点,该靶点在多种实体瘤中 高表达,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热门方向之一;B7H4 ADC(HS-200 ...
罗氏锁定瀚森制药 创新药出海破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3:09
翰森制药与罗氏的BD交易 - 翰森制药与罗氏就靶向CDH17的抗体药物偶联物HS-20110签署许可协议,授予罗氏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地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益 [2] - 根据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里程碑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2] - 此次合作是翰森制药在ADC领域的第三次成功“出海”,此前其B7-H3 ADC和B7-H4 ADC已先后授权给葛兰素史克 [5] 翰森制药的BD合作与财务表现 - 翰森制药已与GSK、默沙东、再生元就多款创新药达成总金额超70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 [2]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约74.34亿元,同比增长约14.3%,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约82.7%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默沙东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并于7月因授予再生元HS-20094海外许可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有资格收取最高19.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5] HS-20110产品特征与临床进展 - HS-20110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的ADC,由人源化靶向CDH17单克隆抗体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载荷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6] - CDH17被视为潜在的重要肿瘤治疗靶点,该产品有望成为该领域的“首创药物” [7] - 该疗法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6] 全球及中国ADC市场发展 - 全球肺癌ADC市场在2024年已超过4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超过25亿美元 [8] - 截至2025年10月,全球已有五款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肺癌 [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License-out的ADC重磅交易(总交易金额≥10亿美元)数量已达到24笔 [8] - 药明合联CEO认为,ADC在国内生物制药领域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海外,预计今年将有多款产品获批 [9] 中国创新药BD交易趋势与行业意义 - 创新药BD交易总额在15亿美元以上、引进方为TOP20 MNC的交易在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中占比仅6%,翰森制药有3笔交易在其中,居中国药企第一 [4] - 2025年以来国内创新药BD交易呈现资产从“me-too”转向“First-in-class”,以及合作方从中小型Biotech扩展至跨国Big Pharma两大特征 [14] - 高盛研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物科技板块涨幅高达78%,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全球创新贡献比重已接近33% [4] - 近期除翰森制药外,普瑞金生物、Dianthus Therapeutics等公司也宣布了与跨国药企的BD合作进展 [12][13]
罗氏锁定瀚森制药,创新药出海破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2:43
翰森制药与罗氏的BD交易 - 翰森制药授予罗氏HS-20110(靶向CDH17的ADC药物)在除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以外全球市场的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益 [1] - 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收取里程碑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1] - 这是翰森制药在ADC领域的第三次成功出海,此前其B7-H3 ADC和B7-H4 ADC已授权给葛兰素史克(GSK) [4] 翰森制药的BD合作与财务表现 - 公司已与GSK、默沙东、再生元等达成总金额超70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约7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约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达82.7%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默沙东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并于2025年7月因授予再生元HS-20094海外许可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有资格收取最高19.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3] 创新药BD交易的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生物科技板块涨幅高达78%,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全球创新贡献比重已接近33% [2] - 创新药BD交易总额在15亿美元以上、引进方为TOP20 MNC的交易在国内占比仅6%,翰森制药有3笔交易位列其中,居中国药企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License-out的ADC重磅交易(总金额≥10亿美元)数量达到24笔 [6] ADC药物的市场与发展 - 全球肺癌ADC市场在2024年已超过4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就超过25亿美元 [5] - 截至2025年10月,全球已有五款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肺癌 [5] - ADC药物的发展未来将关注新型载荷(如非拓扑异构酶类)、双载荷和双靶点ADC等方向 [7] 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广泛案例 - 普瑞金生物与吉利德旗下Kite Pharma就体内原位编辑疗法达成合作,获得总计1.20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8] - Dianthus Therapeutics与南京维立志博就DNTH212(LBL-047)达成独家许可协议 [9] - 国内创新药BD交易呈现资产从"me-too"转向"First-in-class"、合作方从中小型Biotech扩展至跨国Big Pharma的特征 [10]
20cm速递丨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领涨超2.8%,跟踪指数去年“924行情”以来跑赢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1:26
行业积极催化因素 - 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受国内外多重积极因素共振催化 [1] - 三生制药眼科产品601A(贝伐珠单抗眼内注射溶液)上市申请获受理,标志着公司在眼科赛道取得关键进展 [1] - BMS宣布与AI药企Insitro扩大合作,潜在总额超20亿美元,用于开发ALS新药,凸显跨国药企对AI制药技术的认可 [1] - 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美国制药业需要与中国制药业合作 [1] - 默沙东围绕从科伦博泰授权的TROP2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启动第15项全球III期临床,印证中国ADC平台的全球竞争力 [1] 创新药ETF产品表现 - 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0)聚焦科创板创新药企业,跟踪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该指数汇聚30家代表性优质公司,以高成长biotech为主 [2] - 产品具有20%涨跌幅限制,更贴合板块波动特性 [2]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30日市场反弹期间,科创新药指数涨幅为117.04%,跑赢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109.62%涨幅 [2] - 科创新药指数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有助于更好地分享科创板的弹性 [2]
突破性进展!乐普生物针对肝细胞癌的II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智通财经· 2025-10-16 10:19
临床进展与药物潜力 - 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GPC3抗体偶联药物MRG006A在晚期肝细胞癌适应症的II期临床研究中成功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1] - MRG006A是全球首款进入II期临床的靶向GPC3 ADC药物 [1] - 在一期临床试验的剂量爬坡研究中,两例GPC3阳性患者入组后肿瘤显著缩小,治疗效果超出预期 [2] 技术平台与作用机制 - MRG006A依托公司新一代Hi-TOPi ADC技术平台开发,通过抗体精准结合GPC3阳性肿瘤细胞,在肿瘤内释放毒素实现精准杀伤 [1] - 该药物作用机制如同精确制导导弹,由针对GPC3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导航系统,连接体携带细胞毒性药物作为弹头,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并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1] - 临床数据显示其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肝功能异常及轻度骨髓抑制等,整体可控 [1] 靶点特征与市场定位 - GPC3是一种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却在70%-80%的肝细胞癌中高表达的癌胚抗原,被视为精准靶向肝癌细胞的黄金靶点 [1] - 肝细胞癌作为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至晚期,一线治疗失败后后线方案选择及疗效均有限 [1] - MRG006A的研发有望填补肝癌治疗的临床空白 [2]
映恩生物20251015
2025-10-15 22: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生物科技/制药行业,具体聚焦于抗体偶联药物领域[2]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英论生物(映恩生物),一家专注于ADC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估值与流动性** * 公司股份解禁释放流动性,流通股从0.13亿股增至0.88亿股[3] * 当前估值约250亿港币,被认为已跌至较低水平,具备投资价值[2][3] * 大部分财务投资者可能减持,但二级长线及部分一级长线投资者预计不会短期减持[3] **核心管线项目与进展** * 公司拥有多个确定性管线项目支撑估值,包括B7H3 ADC、HER2 ADC、HER3 ADC等[2][4] * **HER2 ADC项目**:针对子宫内膜癌和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适应症进展迅速[2][7] 在美国由BioNTech主导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预计2025年下半年披露,并可能向FDA递交上市申请[7] 该适应症年新增病例约1万人,治疗费用20-30万美元,有望达到10亿美元市场规模[7] * **B7H3 ADC项目**:在小细胞肺癌和CRPC(前列腺癌)适应症上具有潜力,此前在ESMO及ASCO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BIC潜力[2][8] 若成功上市,有望达到超过10亿美元销售峰值[8] * **HER3 ADC项目**:设计优于默沙东和第一三共的同类产品,在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展示良好数据,默沙东认为其未来可能在乳腺癌方面取得突破[2][9] 该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10] * 公司与GSK、百济神州及Avanza合作推进多个ADC项目,进度领先全球,若疗效突出将具有很好的对外授权潜力[4][15] **合作与联合疗法** * 合作方BioNTech正在通过联合ADC进行PD-L1、VEGF双抗的研究,已启动四项临床试验[4][11] * 在2025年5月份AACR会议上,BioNTech披露了PD-1、VEGF双抗加IN TOP2 ADC的数据,针对铂耐药卵巢癌后线显示出良好疗效和优异安全性[12] **早期资产与未来催化剂** * 公司拥有早期资产如全球首个针对SLE的BDCA2 ADC,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发布初步安全性数据[5][13] * PD-L1 B7H3双抗ADC已于2024年启动中国一期临床试验,预计2026年披露初步数据[13] * 自研产品如ADAM9 ADC刚刚进入临床,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有初步数据读出[14] * 未来12至18个月内将有密集的数据读出,为公司带来估值提升[4][5][1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管线还包括ADAM9 ADC、PD-L1 B7H3双抗ADC等潜在项目[4] * 与GSK合作的泛实体瘤和消化道肿瘤ADC已成功拿到批件并进入临床[15] * 与百济神州合作的B7H4 ADC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披露POC数据并进入中国三期临床[15] * 与Avanza合作的EGFR和HER3双抗ADC已于2025年早些时候进入一期临床探索阶段[15]
百利天恒:T-Bren(HER2 ADC)用于在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I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智通财经· 2025-10-15 22:31
核心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注射用T-Bren(HER2 ADC)用于一线抗HER2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近日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1][1] - T-Bren(BL-M07D1)是一种靶向HER2的创新型ADC,具有同类最佳潜力,已在临床试验中展示出显著的抗肿瘤功效 [1][1] 临床试验布局与范围 - T-Bren正在国内外开展13项临床试验,包括4个III期、1个II/III期、2个II期、3个I/II期及3个I期临床试验 [1] - 临床试验覆盖一线和二线及以上HER2阳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和HER2阳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1] - 药物研发管线同时拓展至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和妇科肿瘤等多项适应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