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维迪西妥单抗
icon
搜索文档
君实生物-U股价上涨2.48% 特瑞普利单抗第13项适应症申请获受理
金融界· 2025-08-11 18:4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5时,君实生物-U最新股价为42.5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03元,涨幅2.48% [1] - 当日开盘价为41.60元,最高触及43.50元,最低下探40.81元 [1] - 成交量为23.09万手,成交金额达9.67亿元 [1] 公司业务 - 君实生物-U属于生物医药行业,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特瑞普利单抗等生物药,覆盖肿瘤免疫治疗、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1] 研发进展 -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用于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这是特瑞普利单抗在国内申报的第13项适应症 [1] 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11日,君实生物-U主力资金净流出1562.7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05%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出4099.4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13% [1]
上证早知道|医保首项国家标准,出炉!华为,AI新动作!具身智能机器人,再迎利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07:08
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这是医疗保障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 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标志着医保标准化建设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2][4] 人工智能与算力技术 - 华为将于8月12日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技术成果 可能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 提升国内AI大模型推理性能 [2][7] - 北京大学与华为合作推出DeepSeek全栈开源推理方案 整合SCOW算力平台系统与鹤思调度系统 实现昇腾平台高效推理 [7] - AI大模型训练对内存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HBM3E带宽达819GB/s 较DDR5提升5倍以上 在AI服务器中成本占比20%-30% [9] 具身智能机器人政策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十条专项支持政策 首创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等8条措施 [11] -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核心载体 预计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美元 国产供应链加速替代 [11] 行业技术突破 - 中国中铁隧道局发布国内首个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垂直大模型 依托1200亿条工程建造数据构建技术体系 [5] - 河南省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设备软件投资补助 [4] 企业动态与投资 - 黑芝麻实控人将变更为广西国资委 广旅大健康收购20%股份并获17.66%表决权放弃 [13] - 天阳科技3060万元投资魔数智擎获51%股权 该公司为国内首家可解释模型完全落地的AI企业 [14] - 春光科技拟投建年产800万台清洁电器项目 总投资不超10亿元 [15] - 世运电路1.25亿元投资新声半导体 获3.82%股权 推动滤波器模组方案应用 [16] - 万润科技设立子公司推进先进存储模组制造项目 注册资本1亿元 [17] -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 [18][19] - 双一科技上半年营收5.25亿元同比增44.57% 净利润9987万元同比增324.50% 受益于风电装机量提升 [20] 机构资金动向 - 唯万密封获4机构买入1.01亿元 子公司上海嘉诺为中铁装备首批国产化供应商 [22] - 创源股份近3日获5机构买入3.44亿元 强化北美市场并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 [23]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愿披露关于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9 04:19
药品基本情况 -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用于联合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1] - 受理号为CXSS2500079和CXSS2500080,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 [1] 药品临床需求与市场背景 - 尿路上皮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2022年新发病例9.29万例,死亡超4万例,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2] - 特瑞普利单抗是国内首个获批晚期尿路上皮癌非选择性人群适应症的免疫治疗药物(2021年获批二线治疗) [2] - PD-(L)1单抗与抗体偶联药物正重塑治疗格局,较传统化疗在生存获益和耐受性方面具显著优势 [2] 临床试验数据 - 关键Ⅲ期研究RC48-C016显示,联合疗法一线治疗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的PFS和OS均达到优效边界,显著优于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 [3] - 安全性数据与既往研究一致,未发现新信号,详细数据拟在国际学术会议公布 [3] - 研究由全国74家中心开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专家牵头 [2] 药品商业化与国际化进展 - 特瑞普利单抗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PD-1单抗,已在中国获批12项适应症,其中10项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4] - 2024年10月在香港获批鼻咽癌适应症,并在美国、欧盟等全球多国上市或接受审评 [4] - 全球开展超40项临床研究覆盖15个适应症,曾获"中国专利金奖" [4]
君实生物: 君实生物自愿披露关于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9 00:11
药品基本情况 -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联合维迪西妥单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用于治疗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1] - 受理号为CXSS2500079和CXSS2500080,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 [1] 尿路上皮癌市场背景 - 尿路上皮癌是全球十大常见恶性肿瘤,2022年中国新发病例9.29万例,死亡超4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2] - PD-(L)1单抗与抗体偶联药物正在重塑治疗格局,与传统化疗相比在生存获益和耐受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临床试验数据 - 新适应症申请基于RC48-C016 III期临床研究,覆盖全国74家临床中心,采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 [3] - 联合疗法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安全性数据与既往研究一致,未发现新风险 [3] 特瑞普利单抗全球进展 - 该药物是中国首个国产PD-1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2项适应症,覆盖非小细胞肺癌、肾癌、三阴性乳腺癌等 [4] - 国际化布局加速,目前在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获批上市,并在多国接受审评 [4][5] 研发管线与学术认可 - 全球开展超过40项临床研究,覆盖15个适应症,关键注册临床涉及多个瘤种 [4] - 曾获"中国专利金奖",2024年10月在香港获批复发/转移性鼻咽癌适应症 [4]
君实生物(01877):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20:36
新适应症上市申请 - 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受理通知书》,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用于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1] - 新适应症申请基于RC48-C016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在全国74家临床中心开展 [1] - 研究比较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卡铂在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临床研究结果 - 2025年5月,RC48-C016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边界 [2] -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和OS [2] - 特瑞普利单抗安全性数据与既往研究相似,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2] 特瑞普利单抗概况 -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是中国首个批准上市的以PD-1为靶点的国产单抗药物,曾获"中国专利金奖" [3] - 已在全球开展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临床研究 [3] - 截至公告日期,特瑞普利单抗的12项适应症已于中国内地获批,其中10项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3] - 2024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的适应症在中国香港获批 [3] 国际化布局 - 特瑞普利单抗已在美国、欧盟、印度、英国、约旦、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 [3] - 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受上市审评 [3]
君实生物(688180.SH):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格隆汇· 2025-08-08 18:59
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受理 - 公司特瑞普利单抗(拓益)联合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针对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1] - 该联合疗法的目标患者群体定义为HER2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为1+、2+或3+ [1] - 新适应症申请基于RC48-C016研究,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 [1] 临床试验设计 - 研究比较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卡铂在未接受系统抗肿瘤治疗的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 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 [1] - 临床试验在全国74家临床中心开展 [1]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新浪财经· 2025-08-08 16:57
君实生物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受理 - 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受理通知书》,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荣昌生物制药的维迪西妥单抗用于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1] - 该申请基于RC48-C016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 [1] - 研究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边界 [1]
怎么看创新药板块出现的分歧
证券之星· 2025-07-24 10:52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与分歧 - 近期创新药板块呈现结构性分化,康方生物、百利天恒、复宏汉霖等主流标的持续走强,亚虹医药等新兴企业股价站上阶段性新高 [1] - 港股创新药成为今年行情中表现最突出的板块,但市场对板块是否已达阶段性高点存在分歧 [1] - 部分观点认为需警惕回调风险,另一部分则强调政策支持、管线兑现与全球化布局的支撑,看好长期空间 [1] 基金经理恽雷的谨慎观点 - 恽雷认为当前创新药行情是"新一轮周期故事"而非"全新叙事",市场已对行业边际改善形成共识 [2] - 本轮复苏的底层逻辑与中国药企工程化能力突出(如小分子官能团替代、双抗/ADC结构设计)及全球医药研发环境变迁相关 [2] - 资本市场高估短期进展,质量较好的企业市值已基本"Price in"大部分管线价值 [2] - 创新药管线估值具有高度波动性,需关注海外合作方是否真金白银投入多适应症临床二、三期 [3] 中国创新药企业的优势与挑战 - 中国药企在me-better领域积累扎实基础,生物合成科学家人力成本低于海外 [2] - 行业角色从研发外包企业(CRO/CDMO)转变为直接为海外药企"充当实验室",显示产业升级但仍依赖海外需求 [3] - 创新药估值需回归临床数据与商业化真实兑现,而非短期叙事 [3] 中国医药企业的战略选择 - 创新药企面临选择:追逐热点快速套现或深耕领域构建壁垒 [4] - 追逐热点可能导致研发资源分散,高估值难以为继;长期主义则需忍受长时间投入而无即时回报 [5] - 诺和诺德是长期主义典范,近百年专注代谢性疾病,成就商业与科学双赢 [5] 国内创新药企的长期主义实践 - 恒瑞医药坚持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卡瑞利珠单抗成为国内获批适应症最多的PD-1药物之一,创新药收入占比超50% [6] - 信达生物通过全球多中心临床拓展信迪利单抗适应症,成为首个进入美国市场的国产PD-1药物 [6] - 荣昌生物专注ADC技术十余年,维迪西妥单抗2023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并成功授权海外权益 [7] 中国医药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 长期主义需通过深度聚焦构建生态型护城河,包含技术、临床、商业的复合壁垒 [7] - 真正的"大时代"属于能将短期热情转化为长期价值、用深度聚焦构建生态壁垒的企业 [8]
备受争议的荣昌生物BD交易
国际金融报· 2025-06-29 22:12
中国创新药BD授权市场 - 今年前5个月中国创新药对外BD授权总额超过455亿美元 几乎与去年全年持平 [1] - 首付款记录屡创新高 但荣昌生物交易让投资者意外 [1]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授权交易 - 将泰它西普有偿许可给美国Vor Bio公司 授权范围为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市场 [1] - 交易对价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款+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 约占股23% [2] - 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41.05亿美元 以及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 [2]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公告后荣昌生物A股一度20cm跌停 H股暴跌逾25% [2] - 交易前公司股价持续上涨 A股6个月市值飙涨180亿元 H股市值大涨4倍 [2] - 2024年公司营收17.17亿元同比增长近60% 两大核心产品销售额合计16.9亿元 [2] 股价上涨背景 - 泰它西普新适应症获批 专利权延长至2032年6月 获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3] - 公司股价从3月中旬29.8元/股飙升至4月底55元/股 6月最高达72元/股 [3] - 市值一度攀升至400亿元 但公司过去几年持续亏损超40亿元 资金链承压 [3] 交易受质疑原因 - 首付款仅4500万美元(约3亿元) 远低于市场预期 [4] - 合作方Vor Bio市值仅6928万美元 账面现金5000万美元 近期裁员95%仅剩8人 [4] - 交易后荣昌生物几乎绝对控股Vor Bio 首付款资金到位存在不确定性 [4] NewCo模式争议 - 采用NewCo模式而非传统BD 融合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 [5] - 可能导致公司国际控制力减弱 利润分配权被削弱 [5] - 泰它西普是公司两大核心产品之一 剥离后可能大幅降低公司估值 [5] 潜在积极因素 - Vor Bio新任CEO Jean-Paul Kress具有丰富行业经验 曾操盘29亿美元并购案 [6] - 但公司另一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面临恒瑞医药同靶点新药竞争 [6]
荣昌生物对外授权合作公布后股价大跌 合作方仅8名员工
中国经营报· 2025-06-28 10:17
荣昌生物对外授权合作 - 公司与美国Vor Bio公司达成泰它西普的全球独家授权协议(大中华区除外),交易对价包括1.25亿美元现金及认股权证(4500万美元首付款+8000万美元认股权证)、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高个位数至双位数销售提成 [2] - 公司将获得Vor Bio经扩大总发行股本的23% [2] - 泰它西普是公司核心产品,2021年获批用于重症肌无力等适应症,2024年销量突破150万支 [3] 资本市场反应与公司财务状况 - 公告后股价大跌18.36%,市场对合作持负面态度 [2] - 2024年公司营收17.17亿元(同比+58.54%),净利润亏损14.68亿元,研发投入15.4亿元(占营收89.69%) [4]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1308人缩减至2024年926人 [4] 被授权方Vor Bio公司风险 - Vor Bio市值仅1.11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27日),2023-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18亿/1.17亿美元,累计赤字4.57亿美元 [4][5] - 2025年5月宣布裁员95%(保留8人),逐步关闭临床和制造业务,高管团队(CFO、CSO等)离职 [5][6] - 合作公告同日任命新CEO和董事会主席 [6] 泰它西普的临床进展与市场潜力 - 2025年6月在欧洲肾脏病学会年会展示多项研究成果,吸引跨国药企主动洽谈国际合作 [4] - 当前适应症覆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个新适应症临床研究进行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