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技术

搜索文档
思路迪医药股份(01244.HK)与楷拓生物联手推进tLNP递送invivoCAR-T/NK疗法研发
格隆汇· 2025-08-20 22:58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思路迪医药与楷拓生物于2025年8月20日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基于思路迪医药的自研AI+mRNA研发平台和脂质体递送系统(3D-LNP)以及楷拓生物的mRNA规模化生产优势 [1] - 合作领域包括靶向LNP递送(tLNP)、肿瘤疫苗、invivoCAR-T/NK等 [1] 技术平台优势 - 公司建立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及LNP递送系统平台 [1] - mRNA技术平台为基于AI技术的多模块肿瘤疫苗分析平台(3D-PreciseAg) 支持海量抗原多组学分析及优选肿瘤抗原 [1] - AI加强型LNP递送技术平台可通过AI算法筛选数千种化合物 合成多种覆盖不同递送场景的LNP产品 [1] 合作意义与影响 - 合作标志公司加速布局mRNA领域研究 [1] - 为基于mRNA-LNP技术的创新疗法提供临床开发及商业化产能保障 [1] - LNP技术可提升mRNA肿瘤疫苗和invivoCAR-T/NK免疫细胞治疗的递送效率和靶向性 同时显著降低毒性 [1]
思路迪医药股份(01244) - 自愿性公告 思路迪医药与楷拓生物联手推进tLNP递送in vivo...
2025-08-20 22:4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已建立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及LNP递送系统平台[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8月20日公司与楷拓生物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 其他新策略 - 双方将基于公司平台与楷拓生物优势深化多领域合作[3]
港股上新205亿“疫苗新秀” 创始人首谈为何不卷
经济观察网· 2025-08-13 20:38
上市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8月11日在港交所上市 首日股价上涨158% 为2025年以来港股首日涨幅最高新股 [2] - 截至8月13日收盘市值达205亿港元 在18家国产疫苗上市公司中排名第5 [2] - IPO募资净额约3.83亿港元 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2025年一季度末账面现金仅1.15亿元 一年内需偿还银行借款约4亿元 [3] 创始人背景与团队建设 - 创始人安有才毕业于工业工程专业 无生物类专业背景 曾任职于制造业与建筑公司 [4] - 2010年在北京创办疫苗开发公司 通过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五年合作积累免疫学知识 [5] - 2015年南下江苏泰州创立中慧生物 从生物制品研究所引进老科学家团队 [6] - 2022年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陈则与赛诺菲巴斯德前副首席科学家熊野林 [6] 核心产品与市场策略 - 唯一上市产品为四价流感亚单位疫苗 2023年5月获批 2024年销售额2.59亿元 [7] - 该产品定价319元/针 为国内市场最高价 未参与行业降价潮(最低至78元/针) [8] - 采用亚单位技术路线 需5支裂解疫苗蛋白量经复杂提纯制成1支 安全性更优 [8] - 目前占据独家市场窗口期 正通过沃森生物代理开拓东南亚、拉美等海外市场 [8] 研发管线布局 - 共有11款疫苗在研 分三类定位:传统疫苗升级/进口替代/全球领先型 [9] - 传统升级类包括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解决动物DNA残留问题) [9] - 进口替代类瞄准带状疱疹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品种 [9] - 全球领先型包括mRNA技术平台的猴痘疫苗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猴痘疫苗正申请美国FDA试验批件 [9] 战略定位与行业突破 - 坚持差异化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策略 [10] - 流感疫苗于8月12日入选国家医保局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 系唯一入选疫苗产品 若纳入将开创医保常规报销疫苗先例 [2] - 上市流程仅10个月 创中介机构最快纪录 被视为国际化布局关键节点 [2][3]
Maravai LifeSciences(MRVI)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12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收入为474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6940万美元下降31.7% [19] - 剔除高容量CleanCap收入后 基础收入同比增长5% [19] - GAAP净亏损(非控制性权益前)为698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1840万美元亏损扩大279% [20] - 调整后EBITDA为负104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正1300万美元大幅恶化 [21] -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为亏损0.27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0.07美元恶化 [2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亏损0.08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0.01美元恶化 [21] - 期末现金余额为2.7亿美元 长期债务为2.97亿美元 [22] - 经营活动现金使用为1030万美元 折旧摊销为1320万美元 净利息支出为380万美元 [22] - 股票薪酬(非现金费用)为680万美元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酸生产(NAP)业务收入3110万美元 [19] - NAP基础业务(剔除高容量CleanCap)同比增长3% 主要受TriLink GMP产品需求推动 [23] - NAP基础收入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2870万美元环比增加230万美元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基础收入增长 [23] - NAP业务调整后EBITDA为负730万美元 [23] - 生物制品安全检测(BST)业务收入1630万美元 同比增长10% [19][23] - BST业务调整后EBITDA为1090万美元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67% [24] - BST业务增长主要受宿主细胞蛋白试剂盒和定量服务需求推动 以及MOCV病毒清除产品采用率提高 [24] - 公司共享服务费用影响调整后EBITDA达1400万美元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启动重组计划 旨在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裁员和非人力相关费用削减 [6] - 预计年化费用降低超过1500万美元 大部分节省将在未来两个季度实施 [7] - 向精简的功能性运营模式转型 包括合并高管职位和减少层级 [7] - 为TriLink研发项目提供集中监督 确保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影响价值 [7] - 专注于BST业务的市场领导地位 投资开发针对生物制品和细胞基因治疗客户的新分析产品 [10] - BST业务在单克隆抗体产品、重组疫苗以及所有FDA和EMA批准的CAR-T细胞和基因疗法中具有高渗透率 [11] - 扩大GMP耗材产品组合以支持未来mRNA应用 特别是在肿瘤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罕见疾病等治疗类别 [12] - CDMO业务从临床前到商业化阶段为客户提供支持 建立更紧密的客户关系 [12] - 通过创新扩大研究客户技术获取渠道 投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AI能力 [13] - 推出mRNA构建器新版本 这是电子商务平台多项升级计划中的第一个 [13] - 同行公司如Danaher预计长期增长率为7%-9% Thermo为6% Sartorius为8%-12% Lonza为8%-10% [7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新管理层上任后进行全面业务评估 重新分配资源到最具潜力的计划 [5] - 核酸生产业务面临宏观和政治逆风时期 [11] - 2025年没有高容量CleanCap订单 但早期迹象显示客户可能在2026年初有高容量CleanCap发货 [28][29] - 预计到2026年恢复可持续的正调整后EBITDA和自由现金流 [14] - 公司结构曾为比现在大得多的规模而设计 需要调整以适应当前现实 [15] - 美国市场将出现收缩 特别是在mRNA领域 而非美国地区将继续增加投资 [50] - 公司对关税对CDMO业务的影响持观望态度 尚未看到明显变化 [52] - 研究领域资金环境面临挑战 但公司在该领域曝光度不高 [69][70] 其他重要信息 - 客户类型收入分布: 生物制药28% 生命科学和诊断30% 学术界8% CRO/CMO/CDMO 7% 分销商27% [20] - 地域收入分布: 北美65% EMEA 18% 亚太(不含中国)12% 中国5% [20] - 重组相关费用预计在2025年产生800-900万美元 主要包括员工遣散费和福利 [26] - 撤销先前指导范围 待完成全面业务审查后重新提供指导 [27][28] - 年化节省超过5000万美元 分配比例为: 劳动力45-50% 设施15-20% 资本支出减少15-20% 其他生产力举措15-20% [25] - 成本削减分布: 50%来自G&A 20-30%来自销售和营销 10-20%来自研发 [10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指导哲学和2026年目标可见性 - 新管理层需要更多时间全面了解业务 特别是考虑到业务具有较大波动性 [35][36][39] - 公司承诺通过费用结构调整在2026年实现正EBITDA [40] - 不会提供季度指导 直到全面掌握业务情况 [40] 问题: BST业务第二季度表现和可持续性 - BST业务增长由宿主细胞蛋白试剂盒(增长7%)、MOCV产品和定量服务推动 [42] - 中国地区有少量提前采购 但不具实质性 [43] - 该业务应为中个位数增长 [44] 问题: 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 预计中国将成为增长驱动力 [47] - 非美国地区投资将继续增加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 [50] 问题: 关税对CDMO业务的影响 - 尚未看到明显变化 更多处于观望状态 [52] - 如果关税促使非美国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美国 公司设施扩张使其处于有利位置 [52] 问题: 业务评估中的意外发现 - 组织支出规模远超预期 公司曾为更大规模设计 [56] - 临床前至三期阶段客户活动活跃 特别是在肿瘤学、自身免疫和罕见疾病领域 [58] - BST业务(Cygnus)正在改善 在亚洲地区有巨大潜力 [59] 问题: 2026年高容量CleanCap订单细节 - 有2026年高容量CleanCap的约束性订单 但不透露客户细节 [60] - 不期望高容量CleanCap恢复到2024年水平 任何此类订单都将视为额外收益 [61] - 将改变术语 "高容量CleanCap"未来将指其他治疗药物而非COVID [62] 问题: 中期业务增长展望 - 公司美国mRNA研究领域曝光度不高 [69] - 同行公司预计长期增长率为中高个位数 [72] - GMP和CDMO市场将继续健康 非美国市场变得更重要 [73] 问题: 电子商务战略和当前收入占比 - 电子商务对研究业务很重要 目前收入占比较小(估计为个位数) [75][78][79] - 收购EfficientA的AI引擎将帮助设计定制RNA [76] - 无需大量销售人员即可创建定制mRNA电子商务世界 [78] 问题: BST业务是否保留在组合中 - 管理层致力于为股东创造价值 不排除任何选项 [82] - 先专注于重组使公司盈利 以获取更多灵活性和选择性 [83] 问题: 近期趋势和政策影响 - 趋势相当积极 CDMO业务虽有波动但整体积极 [88][89] - 资金新闻主要影响研究领域 公司在该领域曝光度不高 [90] - 只有一两个客户可能有资金问题 但不具实质性 [91] 问题: 长期利润率前景 - 过早回答该问题 首要任务是恢复正自由现金流和EBITDA [92] - 当前成本基础比COVID前高 GMP制造能力固有成本更高但为大型交易机会奠定基础 [93] 问题: 重组细节和CCO职位取消 - 重组分布: 50% G&A 20-30%销售和营销 10-20%研发 [101] - CCO职位取消是组织重组 分别关注大交易销售和电子商务营销 [100] - 聘请新的销售EVP负责全球GMP制造产品和大宗CDMO产品销售 [100] 问题: 2026年是否需要高容量CleanCap订单实现目标 - 公司按无CleanCap模式运营 任何此类订单都将视为额外收益 [102] 问题: 公司未来愿景和战略方向 - Maravai最初更像控股公司 收购优质资产 [109] - 强调BST业务价值 99%讨论集中在TriLink业务 [110] - 稳定组织后将考虑添加新资产或剥离部分业务 [111] 问题: 战略评估时间表 - 管理层行动迅速 不拖延决策 [113] - 完成组织规模调整后 战略计划将较快出台 [113] 问题: 固定成本基础和对收入波动的吸收能力 - 业务在过去几年建立了大量基础设施 收入大幅变化时会产生遗留问题 [117] - 成本节省包括圣地亚哥办公室租赁到期(9月到期)和其他设施机会 [118] - 可能保留部分基础设施空间以备欧洲或亚洲制药公司需要美国足迹 [118] 问题: 与Thermo Fisher的CleanCap许可协议 - 是CleanCap被广泛使用的另一个例子 无论是制药公司还是CDMO生产 [124][125] - 希望该协议带来比今天更多的机会 [125] 问题: 临床前市场趋势和mRNA国际机会 - 临床前到三期阶段目标数量稳定 多数仍在美国 [130] - 第二季度研究增长主要来自GMP耗材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131]
深企在体内CAR-T赛道抢占先机 细胞治疗药物由定制变通用
深圳商报· 2025-08-10 05:46
细胞治疗药物研发进展 - 高端细胞治疗药物价格目前高达每针数十万至上百万元,mRNA和先进递送技术有望将成本降至患者可负担范围 [1] - 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正开发体内CAR-T疗法管线,以解决传统CAR-T疗法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1] - CAR-T疗法通过体外改造T细胞回输患者体内精准杀灭肿瘤细胞,但高昂成本限制普及 [1] 深信生物技术创新 - 公司利用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技术平台,省略体外改造步骤,实现"即时改造、即时治疗" [2] - 技术可将个性化定制疗法转为通用型药物,大幅降低成本并拓展适应症范围 [2] - 公司成立5年已发展为150人国际化团队,累计融资超十亿元 [2] 政策支持与研发成果 - 深圳市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公司"LNP递送技术平台新建项目" [3] - 公司"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支持计划"获南山区政府资助 [3] - 4款在研mRNA罕见病疗法获美国FDA儿科罕见病及孤儿药资格认定 [3] 区域发展优势 -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为公司提供创新沃土,创始人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契机创业 [2] - 大湾区城市间优势互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2]
从新浪财经APP看8月7日财经风云:政策、市场与企业百态
新浪财经· 2025-08-08 09:59
国内要闻 - 全国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 预计为1200万大班儿童家庭减负200亿元 [2] - 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商务部延长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期限至2025年11月26日 要求相关企业持续关注政策调整 [2] 财经市场 - 育儿概念股受政策利好推动 创源股份单日大涨15.34% 年内累计涨幅达102.9% 奇德新材累计涨187.36% [3] - 港交所市场市值达44.9万亿港元 同比上升44% 营业收入增16.05% 净利润增5.74% [3] - 美股科技股领涨 纳指涨1.21% 苹果股价跳涨5.09% 中概股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0.93% [3] 企业动态 - OpenAI发布GPT-5模型 编码准确率74.9% 健康领域错误率仅1.6% 微软宣布接入Copilot等平台 [4] - 特斯拉欧洲销量普遍下滑 失去"销冠"地位 但在西班牙和挪威市场逆势增长 [4] - 美国取消5亿美元mRNA疫苗开发项目 撤销22份合同 称该技术对呼吸道病毒风险大于益处 [4]
美国一重要科研领域,遭重击
环球时报· 2025-08-07 07:56
美国政府削减mRNA疫苗研发资金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宣布取消22个与美国高校等机构的mRNA疫苗研发合作项目 总价值近5亿美元 [1] - 被砍项目涉及mRNA技术研发 该技术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展现出快速应对病毒变异毒株的前景 [1] 对mRNA科研领域的影响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认为此举对mRNA疫苗这一充满前景的科研领域是一记重击 [1] - 许多科学家和传染病学专家反对此决定 认为mRNA技术可使疫苗快速自我更新以应对多变病毒 [1] - 美国一些流感病毒疫苗正在mRNA技术路径上进行重要探索 [1] 支持与反对观点 - 反对者认为这将重创朝阳科研领域 使美国人在下次公共卫生危机中失去必要防护 [1] - 反疫苗组织支持此决定 认为mRNA疫苗不安全应该彻底下市 [2] - 肯尼迪本人表示将把资金投入减毒或灭活等全病毒疫苗研发项目 [2] 疫苗效果数据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 疫情期间疫苗挽救超过20万美国人生命 [2] - 疫苗令超过150万人免于住院 [2] 政策动机分析 - 美国媒体认为肯尼迪正在积极推进其反疫苗运动 [2] - 肯尼迪曾将新冠病毒疫苗称为"最致命疫苗" [2]
美国卫生部撤回mRNA疫苗开发拨款;马斯克:特斯拉正在训练新的FSD模型;超微电脑跌超16%,AMD跌超4%【美股盘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21:38
股指期货表现 - 道指期货上涨0.29% 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23% 纳指期货上涨0.36% [1] 中概股盘前交易 - 阿里巴巴上涨1.53% 拼多多上涨1.07% 百度上涨0.87% 京东下跌0.03% 理想汽车下跌3.09% [2] 公司财报与业绩指引 - 优步盘前下跌0.17% 计划公布第二季度业绩 [3] - AMD第二季度营收超预期 但营业利润率降至12%(上年同期22%) 调整后净利润7.81亿美元(同比下降31%) 盘前下跌超5% [4] - 超微电脑第四财季预计下季度营收60-70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0.40-0.52美元 2026财年营收指引从400亿美元下调至330亿美元(降幅17.5%) 盘前下跌超16% [6] 产品与技术创新 - 特斯拉训练新FSD模型 参数规模约为当前版本十倍 预计下月底面向公众发布 [5] 制药行业动态 - 诺和诺德减肥药Wegovy第二季度销售额195.3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67%) [7] - 美国卫生部取消mRNA疫苗开发项目约5亿美元拨款 涉及22份合同 辉瑞下跌0.3% Moderna下跌1.02% 赛诺菲下跌1.23% [8] 媒体与内容合作 - 迪士尼旗下ESPN与NFL达成股权置换及内容授权协议 迪士尼股价下跌1.15% [9] 经济数据预告 - 美国8月1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变动将于北京时间8月6日22:30发布 [10]
【美股盘前】超微电脑跌超16%,AMD跌超6%;马斯克称特斯拉正在训练新的FSD模型;诺和诺德减肥药Wegovy二季度销售额飙升67%;美国卫生部撤回m...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9:17
股指期货表现 - 道指期货上涨0.29% 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23% 纳指期货上涨0.06% [1] 中概股盘前交易 - 阿里巴巴上涨1.53% 拼多多上涨1.07% 京东下跌0.03% 百度上涨0.87% 理想汽车下跌3.09% [1] 优步财报预告 - 优步盘前上涨2.3% 计划在周三市场开盘前公布第二季度业绩 [1] AMD二季度财报 - AMD盘前下跌超6% 二季度营收超出预期但营业利润率仅为12%(上年同期22%) 调整后净利润7.81亿美元同比下降31% [1] 特斯拉技术进展 - 特斯拉正在训练新FSD模型 参数规模约为当前版本十倍 预计下月底可能面向公众发布 [1] 超微电脑财务指引 - 超微电脑盘前下跌超16% 下季度营收预期60-70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0.40-0.52美元 2026财年营收预期从400亿美元下调至330亿美元(降幅17.5%) [2] 诺和诺德业绩表现 - 诺和诺德减肥药Wegovy第二季度销售额达195.3亿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67% [2] 疫苗行业政策变动 - 美国卫生部取消mRNA疫苗开发项目约5亿美元资金 涉及22份合同 辉瑞下跌0.3% Moderna下跌0.3% 赛诺菲下跌0.4% [2] 迪士尼战略合作 - 迪士尼上涨3.3% 旗下ESPN与NFL达成股权置换与内容授权协议 深度绑定体育IP [3] 经济数据发布 - 北京时间8月6日22:30发布美国8月1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变动 [4]
突然!美国决定:撤销!
券商中国· 2025-08-06 18:06
美国取消mRNA疫苗项目决策 政策变动核心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宣布取消价值5亿美元的mRNA疫苗开发项目,撤销22份相关合同 [2][3] - 部门拒绝或取消辉瑞、赛诺菲巴斯德、CSL Sequirus、Gritstone等公司的预招标提案 [3] - 终止与莫德纳5 9亿美元的禽流感疫苗研发合同,并缩减与Luminary Labs、ModeX等企业的合作范围 [4][6] 技术争议与专家观点 - mRNA技术被质疑对呼吸道病毒效果不佳,因病毒突变可能导致失效 [4] - 专家反驳称mRNA技术能快速应对新病原体,新冠疫苗已验证其安全有效性 [6] - 德克萨斯儿童医院专家批评决策削弱国家生物安全,斯坦福学者指出持久免疫非疫苗标准 [6] 企业影响 - Moderna确认与BARDA无活跃合作,流感大流行合同已终止 [5] - 埃默里大学和Tiba Biotech的mRNA平台研发合同被终止 [6] - 分析师认为决策造成国家安全漏洞,影响核酸疫苗项目(涉及AAHI、阿斯利康等) [3][6] 资金转向 - 取消资金将转移至"更安全、更广泛的疫苗平台",目标为应对病毒变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