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搜索文档
星空闪耀“北京箭”
中国青年报· 2025-06-22 06:24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 北京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和卫星制造产业链聚集区 [1] - 北京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 [1] - 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 [1] "南箭北星"产业布局 - "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 聚集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企业 [2] - "南箭"区域取得火箭领域多个"第一" [2] - "北星"以海淀区为主 集聚微纳星空等企业 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 整星研制能力全国领先 [2] 企业动态与技术突破 - 星河动力计划2024年成为首家年度发射次数达两位数的民营企业 [1] - 星河动力"智神星一号"火箭将首飞 是国内第一款可重复使用的中大型运载火箭 [1] - 蓝箭航天建成全国首个商业发射工位 上月成功发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 [2] - 北京支持企业开展3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包括液氧甲烷/液氧煤油运载火箭等技术 [2]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北京将商业航天场景纳入《北京市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 [3] - 统筹推动11家市级部门及国家机构推广商业航天应用场景 [3] - 发布首批商业航天十大典型应用场景 [3] - 支持成立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 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平台 [3]
“我们带泡泡玛特上过太空!”
北京青年报· 2025-06-22 00:41
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 北京市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 [1] - 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聚集全国70%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海淀区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初步形成"南箭北星"格局 [1][3] - 商业航天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46家在京企业入选"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占全国近50% [3][5] 海淀区卫星产业进展 - 海淀区企业微纳星空研制的泰景三号04星、泰景四号02A星实现"星上AI+高分辨率"工程化应用 [3] - 海淀区计划通过《行动计划》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北清路布局空天信息应用创新集聚区,首期以中关村壹号为启动区,后续拟建超20万平方米"卫星小镇" [5] 火箭产业与园区建设 - 经开区瀛海镇建设"火箭大街",周边已集聚近60家星箭相关企业 [1][5] - 丰台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大兴区启动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一期建设 [5] - 星河动力与蓝箭航天等公司探索火箭广告商业化模式,如泡泡玛特IP涂装火箭 [6][8] 商业航天跨界合作案例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泡泡玛特"MEGA SPACE MOLLY"IP涂装,进入535km太阳同步轨道 [6] - 蓝箭航天火箭曾搭载招商银行、波普艺术家嫦娥等广告内容 [8] - 航天公司推出联名周边产品,如星河动力与泡泡玛特联名手办售价219元瞬间售空,发射任务徽章售价119元受好评 [8]
吴清按下“重启键”恰逢其时 | 经观社论
搜狐财经· 2025-06-21 15:36
科创板政策调整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 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且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企业以预计市值40亿元门槛实现IPO [2] - 创业板将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 - 此前已有39家硬科技企业使用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 其中20家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 这些企业IPO后累计实现9款新药获批(含5款全球首创一类新药)[2] 硬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 Deepseek、宇树科技等企业代表中国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科技、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3] - 这类企业普遍具有投入周期长、前期盈利能力弱但需持续高强度资金投入的特点 若无法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可能错失发展关键节点 [3] - 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 资本市场支持可改变中外企业竞争态势 此次政策调整将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3] 资本市场功能拓展 - 上市不仅解决融资问题 还可帮助科技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公司治理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4] - 优质科技企业上市有助于改善A股市场结构 为硬科技领域注入金融活水 吸引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4] - 建议金融机构开发挂钩科技成长层企业的ETF或指数化产品 分散风险的同时让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4] 全球化竞争视角 - 资本市场竞争已全球化 若A股制度包容性不足可能导致优质企业转向其他市场 影响国内投资者收益和资金流向 [5]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提升制度适应性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生态的必要举措 [5]
A股冲击3400点失败,6月21日,活跃的行情表现何时回归?
搜狐财经· 2025-06-21 11:48
政策调整 - 证监会调整休市安排 允许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企业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1] - 港股IPO规模接近千亿港币 表现优于A股 [1] - 政策旨在通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发展 推动"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实现自主可控 [1] 市场表现 - 沪指冲击3400点失败 全天弱势震荡 银行 保险 白酒护盘但尾盘回落 [3] - 科创板持续阴跌 拖累三大指数 [3] - 成交量缩量至1829亿 接近跌破万亿 港股反弹1.2% [3] - 沪深两市成交量6700亿 较昨日缩量500亿 预计全天不足1.2万亿 [4] 板块动态 - 银行板块平均涨幅接近1% [5] - 创业板指收跌0.84% 白酒 航运股逆势走强 [7] - 大盘低开后窄幅震荡 振幅仅12个点 成交量大幅萎缩 [7] 技术分析 - 沪指回撤至60日线 或回补3186点缺口 银行板块走势起决定性作用 [4] - 下周初关注3316-3324点位置 若走势较强可能在3332点上方出现止跌低点 [7] - 最快下周后半周可能出现止跌大阳线 [7]
盛世投资田辰:科创板“1+6”新政助力一级市场退出 为“投早投小投科技”注入“强心针”
搜狐财经· 2025-06-21 11:41
科创板深化改革政策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新政旨在解决一级市场募资难与退出难问题,为2018-2022年间成立的基金提供更多退出渠道 [2] - 政策对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机构形成重大利好,与去年"科创板八条"形成协同效应 [2] 六项具体改革措施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 [3] - 推出IPO预先审阅机制,帮助科创属性强的企业提前沟通审核问题,提升成功率 [3]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增强企业融资灵活性 [3] - 完善科创板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3] - 创业板将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3] 市场影响与生态构建 - 国家层面鼓励"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推动优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4] - "1+6"政策或加速中国S市场(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发展,结合"并购六条"形成多元退出路径 [4] - 政策与三年前机构投资策略高度契合,有望增强市场信心 [2][4]
让商业航天飞得更高更稳
经济日报· 2025-06-21 06:01
商业航天,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一批商业火箭、商业卫星将陆续升空,我国商 业航天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发展商业航天,不仅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岗位,产生广泛的经济效 益。商业航天产业链包括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站及终端设备、运营与应用服务等环节。2015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颁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之 后,我国商业航天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应用场景持续完善、全产业链迅速发展,"高大上"的航天科技正 借助商业力量,在各行各业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作为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基 地,带动了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航天科普和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泰伯智库 预测,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2.8万亿元;赛迪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商业航天产 业链生态已步入成长期,有望在"十五五"时期末或"十六五"时期迈入产业成熟期。 不过,我国商业航天当前仍面临多重风险与挑战。例如,市场竞争力尚不充分,火箭发射成本过高,下 游市场无法打开,与国际竞争对手差距明显。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 ...
金融管理部门宣布若干重磅金融政策:科创板将设置科创成长层
搜狐财经· 2025-06-21 04:16
陆家嘴论坛政策发布 - 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1]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1][6]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7] 上海八项金融政策举措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汇集分析多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 [2]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国际化运营与数字金融创新 [2]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3] - 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4] - 发展自贸离岸债拓宽"走出去"企业融资渠道 [4]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4]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4]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 [4] 金融开放深化措施 - 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已基本取消 [5]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机构 40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 [5] - 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4%提升至9% [5] - 中资机构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业 [5] 科创板改革措施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7]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7]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7] - 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 [7] - 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 [7] - 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7] 外汇管理政策 - 实施支持科研机构吸引外资等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 [8] - 推广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 [8] - 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8] - 新发放QDII投资额度满足境外投资需求 [8] - 自贸试验区实施10项外汇便利化政策 [9]
感受商业航天的“北京速度” 领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新华网· 2025-06-21 02:52
商业航天产业链发展 - 北京拥有国内最全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50% [1] 蓝箭航天技术突破 - 蓝箭航天成功研制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采用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九机并联总推力达7542千牛 [2] - 朱雀三号一级发动机在火箭回收后可不下箭检查,加注完成即可再次飞行,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到90% [4] - 朱雀三号已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计划今年下半年首飞 [4] 北京商业航天政策支持 - 北京在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重大项目投资招引、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优化商业航天产业创新生态 [4] - 北京市将加快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力争2026年左右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 [6] 其他商业航天企业进展 - 星河动力十日内成功"三连发",中科宇航火箭入选我国轻舟货运飞船主选火箭 [6] - 银河航天构建起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航天驭星为全国一半以上商业卫星提供在轨运管服务 [6] 商业航天应用场景 - 北京计划挖掘标杆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商业卫星服务在应急救灾、自然资源监测、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应用 [6]
PEEK行业:供需格局、市场前景、产业链及公司(附29页PPT)
材料汇· 2025-06-20 23:14
核心观点 - PEEK材料凭借轻量化、耐极端环境、低摩擦磨损和电磁兼容性等综合优势,成为机器人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机、轴承、减速器、外壳等零部件 [2] - 2012-2019年中国PEEK消费量从80吨提升至1400吨,2020-2025年预计复合增速13.4%,2025年消费量有望超过3000吨 [2] - PEEK在交通运输、工业、电子和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中电子领域2023-2028年消费价值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9.01% [15][16] 行业概况 - PEEK属于特种工程塑料,性能和附加值最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6][10] - PEEK比强度达到1500N·m/kg,是钢的21.4倍,铝合金的7.9倍,弹性模量接近人体组织 [11][12] - PEEK在特种工程塑料中性能指标突出,刚性、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优异 [13][14] 市场现状 - 全球PEEK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威格斯、索尔维和赢创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25][28][29] - 2023年全球PEEK产量8604吨,预计2028年增长至15393吨,CAGR为12.1% [33] - 中国PEEK市场快速扩张,2023-2028年产量预计从2475吨增长至6037吨,CAGR达19.5% [33][34] 工艺路线对比 - 亲核取代路径制备的PEEK纯度高但成本高,氟酮成本占比约50%,反应条件苛刻 [40][41][42] - 亲电取代路径成本较低但难以获得高纯度PEEK,副反应多,含支链/凝胶 [47][48] - 现行主要产业化路线是亲核取代路线,全球仅4家企业掌握5000L大釜工艺 [48] 供需格局 - 2022年中国PEEK市场规模约15亿元,电子信息占比35.56%,是最大应用领域 [51] -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假设每台使用5kg PEEK,100万台对应0.5万吨新增需求 [54][55] - 新能源汽车800V电机渗透率提高,预计2027年对PEEK需求量达2630.12吨,市场规模8.86亿元 [58][5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氟酮成本占比过半,全球产能集中在中国,供应商包括新瀚新材、中欣氟材等 [80][84] - 中游PEEK树脂生产设备部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如聚合釜、水洗釜等 [89][90] - 下游应用包括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等行业 [77][78] 相关公司 - 中研股份是中国PEEK领先企业,全球第4家产能达千吨级,国内市占率30% [96][97] - 新瀚新材是PEEK核心原料氟酮主要供应商,年产2500吨DFBP新产能已稳定运行 [105] - 沃特股份一期PEEK合成树脂项目进入试生产期,已取得部分订单 [107][108]
陕西华达(301517) - 301517陕西华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0
2025-06-20 22: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编号为投关2025 - 009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19日、20日,地点在陕西华达会议室,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宋晓敏 [2] - 参与单位包括国投瑞银基金、淡水泉投资(私募)、长江证券、前海开源基金、中金公司等 [2]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在传统航天和商业航天领域领先,高可靠等级电连接器及互连产品应用于“嫦娥探月系列”“神舟飞船系列”等重点航天器项目,覆盖各类卫星、飞船、空间站、火箭、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 [2] 产品交付情况 - 公司全面部署订单保障交付工作,通过优化订单排产、募投项目产线建设、提高工序自动化水平等加快交付节奏,提高交付保障能力 [2][3] 收入结构与规划 - 公司目前收入结构中前五大客户军工集团占比较高,公司深耕传统领域,加快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布局,与重点客户紧密协作,提高民品业务收入,增强抵御行业周期波动风险的能力 [3] 股权激励情况 - 公司2017年实施员工股权激励,61名核心员工持有公司股份,未来将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在调研、论证基础上适时实施中长期激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