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天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02:46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09月10日下午13:00-14: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兼代总裁罗卫国、独立董事梅婷、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孟卓伟、财务总监李执满出席本次会议并与投资者交流 [2] 未来业绩驱动因素 - 未来盈利增长主要依赖工程应收账款回收效率、生猪市场销售及成本控制、农业智能化(智慧农业)体系建设进度 [3] 技术优势与市场布局 - 公司在湖北省兴山县投建生猪核心育种基地 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生猪遗传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3] - 校产学联合形成封闭式自循环繁育育种体系(回交育种体系) 能最大限度减少引种疾病风险并降低养殖成本 [3] 投资者沟通与信息披露 - 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回应投资者关于技术优势、盈利驱动因素及分红计划等关切问题 [3] - 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阅本次业绩说明会详细情况 [3]
塬上果业:互联网重塑中国果业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9-10 16:18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推进果树品种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果品产业[1] - 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力度加大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广泛推广 果园基础设施显著改善[1] - 形成西北苹果产业带 长江流域柑橘产业带 南方热带水果产业带等多个区域特色优势产区[1] 科技创新应用 - 组培育苗 水肥一体化 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果品品质[1] - 无人机巡园 智能灌溉 物联网监测等智慧农业装备实现果园管理精准化和智能化[1] - 冷链物流 气调贮藏 商品化处理等技术有效延长水果保鲜期 减少产后损失[1] 产业生态重构 - 分散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通过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模式共享数字化红利[3] - 互联网催生水果分拣师 电商运营师 直播主播等新职业 为农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3] - 年轻一代通过短视频看到果业科技含量与商业潜力 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新潮流[3] 数字化转型 - 行业经历从量到质的跃迁 通过数据流动重构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3] - 塬上果业项目借助互联网转型 以线下为基础 互联网为渠道实现互联网化营销[5] - 通过小程序搭建商城 公众号推广 社群精准营销完成互联网渠道建设[5]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新农人”打造“超级棉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6:17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新农人"打造"超级棉田" 中新社新疆尉犁9月10日电 题:新疆"新农人"打造"超级棉田" 中新社记者 李京泽 戎睿 临近棉花采收季,位于新疆尉犁县阿西木和田地区的3000亩棉田长势正盛,饱满的棉花在秋日阳光下泛 出丝丝银白光泽。 从2021年到2024年,这片仅有两个"90后"青年全程管理的"超级棉田",在总产、单产上年年取得新突 破。特别是2024年,其亩产突破520公斤,达到全疆顶级水平。 棉田管理者之一艾海鹏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告诉记者,在广州学习农学后,他就立志成为一名"新 农人",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造福家乡。4年前,当艾海鹏带着智慧农业科技公司"极飞 科技"的技术回到尉犁县,提出要实现"两个人种收3000亩棉田"的目标时,很多棉农都认为这是不可能 完成的任务。 图为一台农业无人机正在新疆尉犁县"超级棉田"作业。 中新社记者 李京泽 摄 "'超级棉田'的成功在于让我们在创新中取得新经验:智慧农业本质上是一种农业耕种方式,是一套生 态体系,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艾海鹏说,这一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提供一整套智慧农事解决方 案,为农产品降本增收。 系列 ...
新型农机成“主角”、无人机开辟“空中走廊”……科技赋能金秋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08 10:42
农业科技应用 - 具备秸秆回收功能的新型农机在山东菏泽成为田间主角[3] - 重载无人机实现山区果园点对点运输 时间从四五十分钟缩短至10分钟[6][8] - 20层无人化植物工厂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00多倍[9][11] 智能装备升级 - 植物工厂采用机械臂抓取菜苗和运输机器人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13] - 番茄采收机配备色选仪 对青红番茄智能识别率达97%[29] - 玉米茎穗兼收机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籽粒集箱及秸秆切碎集箱全流程作业[22] 规模化生产体系 - 江西永新县投入近3100台套农机具开展机械化收割 预计9月下旬完成20多万亩中稻收割[17][18][20] - 新疆昆玉市加工番茄亩产量达9吨左右 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保障种植管理[23][25][31] - 建立机收烘干加工一体化服务体系 形成农业加畜牧的绿色循环链条[20][22] 产能提升成效 - 植物工厂内4组8.8米高栽培架整齐排列 每架20层密集种植实验用生菜[13] - 智慧循环水养殖工厂与食用菌工厂化选育同步运行 屋顶农场拓展都市农业空间[17] - 全自动烘干设备全天候运转 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长保障粮食处理质量[18]
南京智慧农业亮相国际论坛
新华日报· 2025-09-08 08:34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与成果 - 水稻基地实现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化托管 [1] - 鸡舍实现自动投喂、集蛋和清粪操作 [1] - 番茄设施大棚采用水肥智能化管控系统 [1] 南京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 2022年起开展数字化设施装备提升改造、管理平台建设及数字农场建设 [2] - 建成智慧农业园区4个、渔业智慧园区1个、数字农场(牧场、渔场)11个 [2] - 拥有南京国家农高区和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两大国家级创新平台 [2] 国际合作与推广进展 - 联合国粮农组织拟与南京探讨中非智慧农业技术研究及场景应用合作 [2] - 通过联合国南南合作基金等平台推动数字解决方案在发展中国家复制推广 [1] - 农业农村部专家就技术输出至发展中国家提出改进建议 [2]
巡检机器人、无人化工厂……解锁农业“智”管新范式 科技赋能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07 17:12
水稻新品种研发与推广 - 永丰村水稻中试基地承担水稻新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试验 承担1500亩水稻中试研发工作[1] - 2023年测产两个水稻品种亩产分别达906公斤和847公斤 通过科学测算验证品种性能[5] - 2016年至今累计引进试种超600个优质品种 筛选出30多个适种优质高产新品种[5] - 研发杂交水稻精准条播育插秧技术等农业新技术 已在四川省全面推广[5]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农业巡检机器人可识别水稻 柑橘 葡萄等农作物常见病虫害 识别精准度持续提升[9] - AI智慧大脑系统能精准预测农作物生长周期 预估产量 提前7-10天预警病虫害风险[11] - 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农事操作处方 实现从被动防治到主动预防的转变[11] - 技术已应用于水稻 小麦作物 未来将拓展至玉米 茶叶 蔬菜等多种作物[11] 植物工厂创新模式 - 全球首座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 机械臂精准定植 运输机器人自动输送[15] - 研发72种作物1238种光配方 光效利用效率持续提升[17] - 200平方米工厂年产量超50吨 生产效能较普通农田提高一百多倍[17] - 配套运行智慧循环水养殖工厂 食用菌工厂化选育和屋顶农场等多功能模块[18] 新型农机装备应用 - 山东郓城新型玉米茎穗兼收机实现收获与秸秆回收一站式作业 无需人工二次处理[19] - 设备同步完成玉米摘穗 剥皮 籽粒集箱及秸秆切碎 集箱全流程作业[19] - 回收青贮饲料缓解秸秆处理难题 形成农业+畜牧绿色循环链条[19] 订单农业与机械化采收 - 新疆昆玉市首次在沙漠边缘种植加工番茄 亩产量达9吨左右[23] - 采用番茄果实采收机与装运采收机协同作业 提高采摘分拣效率[21][23] - 色选仪通过智能识别实现97%成熟度分选 确保加工原材料质量[25] - 农户+基地+企业订单模式实现从选种育苗到集中采收的全程技术指导[27]
智慧农业融合文旅教育消费,新创人拓展农业场景与社群链接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9-07 04:26
行业变革核心 - 中国农业正经历从资源驱动向科技驱动的结构性重构 智慧农业成为变革核心 [1] - 传统农业依赖经验判断 存在效率低 风险高 难规模化等痛点 智慧农业采用感知优先 数据驱动 系统响应的全新产业逻辑 [3] - 智慧农业是融合科技创新 产业协同 社会治理 生态保护 消费文化的超级系统 重塑农业战略基础地位 [8] 技术平台架构 - 公司以重构农业基础设施为切入点 构建以数据中枢为核心 物联网为神经 AI模型为大脑的农业运营平台 [3] - 通过布设土壤传感器 环境气象站 摄像头 无人机等设备实时获取作物生长数据 [3] - 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可推算最佳播种期 施肥量和水分管理方案 智慧灌溉和病虫害AI系统实现精准执行 [3] 运营模式创新 - 建立可运营可复制的智慧农业价值闭环 包括农事数据资产化机制 数字信用与金融赋能模型 品牌溯源系统和生态协同网络 [3] - 自主研发农业数字积分系统"生态币" 农户通过合规种植 生态耕作 数据上传积累积分 可兑换农资补贴 技术服务 平台分红 [4] - 农业收入从单一收成转变为收成+积分+信用+参与的复合收益模型 [4] 产业协同价值 - 与村集体共建农业数据共享系统和集体资产可视化平台 提升治理透明度并激发资产经营能力 [6] - 农业大数据成为政府制定补贴政策 评估项目 掌握耕地质量的重要依据 [6] - 消费端通过"一品一码"追溯系统提供种植周期 地块信息 施肥记录等数据 产生信任溢价推动品牌高端化 [6] 业务拓展路径 - 推动智慧农业与文旅 教育场景融合 打造生态农场+数字展馆+研学基地复合项目 实现农业内容化与社交化 [7] - 通过设立区域运营中心 培训农技管家 制定SOP规范 构建智慧农业SaaS服务体系 已在华东 华南 西南等多省落地 [7] - 与十余个地级市政府 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达成战略合作 [7] 国际化布局 - 智慧农业平台输出至RCEP国家 与海外农业组织 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推广数字农业技术 [7] - 在东南亚 非洲探索"智慧农业输出+农产品回购"反向定制合作机制 [7]
课堂搬到“媒体+” 一线 粤东三市学用农产品 “赢销”
南方农村报· 2025-09-07 00:01
培训背景与目标 - 广东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培训第二期于2025年9月5日在惠州举办 覆盖惠州、河源、汕尾三市参训 [4] - 培训旨在推进"百千万工程" 深化农产品"12221"营销体系 加强"粤字号"品牌队伍建设 培优扶强富民兴村农业品牌 [5][6][7] 农业现代化方法论 - "12221"市场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以共赢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经营方法论 源于广东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实践 [16][17] - 现代农业需从"汗滴禾下土"转向"数字+市场" 新农人需"一手握锄头、一手握流量" 争当全产业链运营商 [9][10][11][12][13][14][15] 区域农业品牌建设成果 - 惠州市打造惠州梅菜、镇隆荔枝、梁化蔬菜、柏塘山茶、龙门大米、龙门年桔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成为内地最重要农产品供港基地 [18][19] - 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需持续努力 本次培训聚集"12221"实践者、推动者、成功者 旨在提升学员驾驭市场、服务"三农"能力 [20][21][22] 媒体赋能农业价值重塑 - "媒体+"通过文化挖掘、资源链接、矩阵传播、议程设置等功能体系 融合政府、市场、社会力量 形成智库、传播、品牌力量 全产业链开展市场与品牌建设 [25][26][27][33][34] - 案例包括"父爱如兰""广东喊全球吃荔枝""四个共享吉粤省际合作""天下第一红化橘红"等 [27][28][29][30][31] 创意营销与数字基建 - 用创意将农田变为内容工厂 通过文化解码、流量引擎、数字基建、组织进化四大维度推动农产品市场营销 超越传统促销模式 [36][37][38][39][40][41][42][43][44] - "粤字号"农业品牌是广东省农产品品牌身份证 广东省南方名牌农产品推进中心提供手把手保姆式申报指导 [46][47][48] 智慧农业与AI应用 - AI处于技术突破期迈向价值兑现期 智慧农业通过农情农艺数据化 运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 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高效化 [53][54][61][62] - 智慧农业具有预测预警和优化资源配置两大功能 是高级农业生产形态 [63][64] 案例包括智慧种植、养殖及生产自动化控制 [55][56][57] 本土实践与三产融合 - 惠州梅菜、石金钱龟苓膏、紫金茶、广润红米等地域特色科技农产品现场亮相 [66][67] 河源和平猕猴桃通过品质管理与新技术提升客户服务 [68][69] - 三产融合中农业提供生态原料 加工赋予产品形态 旅游创造体验与消费场景 品牌共创反向推动三产深度融合 [83][84][85][86][87][88][89] 新媒体与乡村振兴 - 茂名市金塘村党支部书记罗水渠直播96场 带动销售罗非鱼、荔枝、龙眼等近200万元 [75][78][79][80] 通过村支书人设与罗非鱼结合增强记忆点 [77] - 新农人需打造个人IP 通过矩阵式传播推动农产品出圈 [95][96][97] 短视频创作需聚焦特色美食、自然探索、乡村人文等选题 采用戏剧改编、多语言呈现、年轻化语系等方法 [100][101][102] 培训参与规模 - 培训参与人员包括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三市各县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农产品电商从业者 农业双创人员 "粤字号"品牌相关主体等150余人 [103][104][105]
“天府粮仓”品牌之夜绽放成都 助力四川农产品拓展欧洲市场
四川日报· 2025-09-06 09:22
活动概况 - 第十一届中德农业周于9月4日在成都开幕 品牌之夜活动同期在天府农业博览园举行 [1][2] - 活动包含川茶品鉴 川菜烹饪秀 川果展示 川绣非遗展演等环节 并设立天府源 成都造 新津风物专属展区 [1] - 德国代表团受邀参与 通过川味美食和文化交流展示四川农业魅力 [1] 品牌发展 - 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涵盖川茶 川果 川猪等共计200个优质农产品 [1] - 品牌于6月首次在德国法兰克福推介 四川16家农业企业的特色农产品亮相 [1] - 活动通过地理标志产品+非遗手工艺品集中亮相 推动川字号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1] 合作方向 - 活动标志着中德农业合作新起点 双方将聚焦智慧农业和健康食品领域深化协作 [1] - 四川计划以此为契机推动川字号优质特色产品拓展德国市场及欧洲市场 [1] - 中德农业周系两国农业合作品牌项目 本届首次在四川举办 包含专题研讨和实地调研等系列活动 [2]
国机集团,最新透露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0:06
公司战略与主业聚焦 - 国机集团持续聚焦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础研制与服务、工业化建设与供应链服务三大主业[1] - 以"跑赢大市、优于行业"为主要发展目标[2][4] - 通过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及投资者回报等工具实现上市公司价值最优化[4] 上市公司集群与市值表现 - 控股11家上市公司(10家A股+1家境外)包括国机重装、一拖股份等核心企业[3]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市值较2022年末增长17.5% 超越同期指数涨幅[3] - 近三年7家主要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2% 累计现金分红38.17亿元[3] - 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40.2%[3] 资本运营与产业整合 - 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聚 支持产业链关键环节整合[6] - 支持同行业及上下游重组整合 强化主业竞争优势[6] - 通过市场化并购布局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培育新质生产力[6] 子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 国机重装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个战新产业 提升战新营收占比[9] - 一拖股份加快向智慧农业成套解决方案转型 应对"谁来种地"行业课题[9] - 国机精工持续聚焦轴承和磨料磨具主业 拓展高增赛道[9] - 苏美达拟收购蓝科高新 打造新能源与化工装备协同能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