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百强企业提质增效,青岛经济加速“向新”
新华网· 2025-11-01 10:46
百强名单总体概况 - 2025青岛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39.43亿元,较上年提高0.14亿元 [3] - 百亿营收级以上企业数量为46家,与上年持平 [3] - 50亿至100亿营收企业数量为36家,较上年增加3家 [3] 头部企业与新晋公司表现 - 海尔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达4016.25亿元,成为青岛首家年营收突破4000亿元的企业 [4] - 山东能链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新上榜企业,以410.88亿元营收位列第十 [4] - 青岛青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新协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新晋百亿营收阵营,营收分别为267.32亿元 [4] 制造业核心地位与结构升级 -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百强企业总营收的53.88%,较上年提高4.25个百分点 [8] - 制造业平均收入利润率继续提升 [8] - 新兴产业如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企业加速崛起,代表企业包括青岛融合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达能环保、青岛卓英社、逢时科技 [8][9] 创新型企业与新兴行业 - 山东玖瑞农业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15亿元,以高科技生物饲料和现代化养殖为主导 [6] - 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45.4亿元,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 [6]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青岛城市更新有限公司在施工中应用绿色建造、低碳建造、智能建造技术以降低建筑能耗 [11] - 海湾化学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11] - 青岛旅游集团设立"先行赔付专项金"保障游客体验,推动行业自律 [11] - 青岛海洋发展集团以大型养殖工船为核心,发展设施渔业 [12]
环球热点丨擘画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1 10:21
规划定位与总体目标 - 规划文件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擘画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 - 将“十五五”时期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2] - 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2] 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 - 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5] - “十四五”期间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世界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087.3亿美元 [5] - 对外开放将深度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侧重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层面的协同 [6]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8] - 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8] - 在能源结构上,非化石能源需转向“主力军”,重点解决储能、绿能消纳等问题 [10]
学习快评丨中国是全球工商界投资兴业的沃土
新华社· 2025-11-01 10:03
中国投资环境吸引力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为全球工商界提供巨大发展机遇 [2] - 中国是全球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并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 - 中国通过发展未来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打造了宽广的创新舞台 [2]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 中国将继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扎实行动 [2] -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2]
专家热议“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人民日报· 2025-11-01 10:01
发展规划核心定位 - 文件擘画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 [1]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2] - 文件体现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和人民性四大特性 [3]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2] -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2] - 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2] 对外开放战略 - 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 [5] - “十四五”期间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世界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 [5] - 实际使用外资7087.3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十四五”目标,对外直接投资稳居世界前三 [5] - 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深度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侧重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协同 [6] 绿色转型路径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8]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8] - 能源结构上非化石能源需转向“主力军”,重点解决储能、绿能消纳等问题 [9] - 政策工具加快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双控”,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 [9]
发展新质生产力催化绿色新产业
陕西日报· 2025-11-01 08:22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 - 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 [1]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1] -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科技进步是其由传统向新质跃升的核心驱动力 [2] 绿色科技创新的推动 - 新质生产力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要素优化组合,激活要素资源的潜在价值 [2] - 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健全绿色产业链创新链,推进绿色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速低碳零碳技术成果转化 [2] - 需加强数字赋能,实施生态环境信息化工程,将减污降碳、新污染物治理作为重点聚焦领域 [2] - 需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倒逼机制 [3] - 需提高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推动绿色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3] 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 新质生产力将生态价值置于重要地位,要求协同推进减污、扩绿、降碳 [4] - 新质生产力将劳动者数量的增加转变为科技素养和生态意识的提高,将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4] - 新质生产力使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从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变 [4] - 需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5] - 需调整优化用能结构,一体化推进节能降碳,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5] 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 -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需加速构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6] - 新质生产力通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低碳生产技术帮助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增长动能 [6] - 新质生产力助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6] - 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绿色产业链,提升绿色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7] - 需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绿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协同发展 [7] - 需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加强前沿技术探索,支持绿色低碳科技领军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 [7]
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国际社会热切期待APEC“中国时间”
人民日报· 2025-11-01 06:44
中国担任APEC东道主 - 中国将于2026年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体现了对亚太合作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担当[1] - 各方期待中国进一步促进亚太合作,打造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推进亚太共同体和亚太自贸区建设[1]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角色 -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30多年来,是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更是积极的倡导者、引领者[2] -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期间,中国推动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为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4] 区域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 -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上提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大议题[3] - 会议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描绘各成员在2025年前深化合作的远景目标[3] - 墨西哥—中国商会主席认为互联互通能极大夯实亚太地区经济长期繁荣基础[3] 中国发展模式与机遇 - 中国将以制定"十五五"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5] -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正式签署设立"柔新经济特区协议",两国政府官员多次赴深圳考察,希望在东南亚复制深圳的成功经验[5] 绿色发展成就 - 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以及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6] - 中国以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成为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6] - 中国承建的印度尼西亚芝拉塔漂浮光伏项目为当地约5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6] 民生发展与国际合作 - 中国创造了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减贫奇迹,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7] - 中国积极推动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让更多国家、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7] 国际社会期待 - 国际人士期待中国成功主办APEC会议,相信将吸引更多国际人士到访中国,亲眼见证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8] - 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主席表示,当前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应加强协作,消除贸易壁垒,营造多元贸易格局,促进投资与技术流动[8] - 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期待中国推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加强以数字、绿色、创新等为关键词的高水平合作[8]
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
人民网· 2025-11-01 06:29
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会场外,成员经济体在展示其特色产品。 本报记者 张志文摄 本报记者 马 菲 王 远 杨 一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现场。 崔文泉摄 秘鲁钱凯港码头摆放的集装箱。 玛丽安娜·巴索摄(新华社发) 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国际媒体中心外 景。 本报记者 俞懿春摄 "明年,中国将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这体现了中方对亚太合作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担当。中 方将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倾听各成员呼声,同各方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为亚太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注 入新动力。"当地时间10月31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向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 表书面演讲,诚挚邀请各方明年共赴中国、共襄盛举。 时隔12年,中国第三次成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道主。各方期待中国进一步促进亚太合作,打造各 领域务实合作成果,推进亚太共同体和亚太自贸区建设,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新贡献。 中国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的坚实行动 "亚太经合组织因应经济全球化浪潮而创立,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经济增长和繁荣为 目标宗旨。"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如是强调创立亚太 ...
对症施策提升发展“含绿量”
经济日报· 2025-11-01 06:10
绿色发展核心理念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 [1] - 降碳是源头治理 减污是直接手段 扩绿是生态修复途径 增长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目标 [1] 当前进展与挑战 - 生态环境修复方面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 [2] - 生态与产业融合方面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 - 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方面 新能源专利数量占全球四成以上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2] - 产业结构高耗能、高碳排特征明显 污染物减排压力长期存在 [2] - 不同地区在能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差别较大 存在统筹困难 [2] 战略实施路径 - 强化顶层设计 确立协同统一的战略目标体系 强调协同效益和综合绩效 [3] - 完善一体化实施路径 以降碳为总抓手 优化能源结构 升级产业体系 完善碳市场机制 [3] - 以减污促降碳 构建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与末端治理三位一体的协同路径 [3] - 以扩绿修复生态 提升固碳能力 以增长培育新机 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业态 [3] - 依托绿色科技与金融赋能 培育新增长点 壮大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产业集群 [3] 制度保障措施 -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统一的环境政策标准 夯实协同保护的法治根基 [4] - 加大绿色低碳领域财政投入 引导银行信贷、债券、股票、基金等资源向绿色项目倾斜 [4] - 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将协同推进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4]
奔驰“第一”和“唯一”背后:坚持绿色发展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经营报· 2025-10-31 23:26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成就 - 公司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力求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及供应链协同实现零排放出行的战略愿景 [5] - 公司恪守商责并举的运营理念,在华坚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教育支持、交通安全等领域践行企业公民责任长达十八年 [5] - 公司成为唯一一个公益合作覆盖中国首批五大国家公园(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的跨国企业 [3][7] 公益合作与投入 - 自2007年开启在华公益以来,公司累计公益投入已超3.6亿元,落实公益项目近百个,惠及超1亿人次 [6] - 公司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启为期三年的公益合作,合作方向包括园区管护能力提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 [6] - 未来3年,星愿基金将通过碳中和人才教育计划支持清华大学培育青年人才,预计直接和间接惠及超241万人次 [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配备800伏电驱系统和两挡变速箱,CLTC续航里程达866公里,百公里能耗10.9千瓦时 [10] - 该车型电池热稳定性已完全符合将于2026年生效的新国标,开发过程经历180次实车碰撞,配有11个安全气囊 [10] - 到2027年,公司将陆续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包括基于MB.EA架构的全新纯电GLC SUV长轴距版本等 [10] 生产制造与碳中和 - 生产全新纯电CLA的前驱车工厂获《ISO 14068-1:2023实现碳中和核查声明》认证,成为中国汽车制造工厂第一例 [3][13] - 2024年北京奔驰实现单车生产碳强度同比下降38%,前驱车工厂2024年较2023年实现减排近2.2万吨CO2e [12][13] - 福建奔驰已达成生产碳中和,是福建省首批100%使用绿电的企业,2024年通过节能项目节约256万度电 [13] 供应链管理与合作 - 截至2025年6月,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几乎所有的生产供应商都已签署愿景意向书,承诺践行碳中和目标 [13] - 公司升级与字节跳动和Momenta的战略合作,在新车型上搭载豆包大模型的虚拟助手和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10] - 北京奔驰要求为新车项目采购的原生铝材引入铝业管理倡议(ASI)监管链认证要求,从源头管控高排放原材料 [13]
大国五年丨“中国绿”,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新华社· 2025-10-31 20:51
国土绿化与生态修复 - 全国累计完成国土绿化面积5.4916亿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85亿亩 [3] - 新增森林蓄积量相当于一个大兴安岭林区,为全球贡献约25%的新增绿化面积 [3] -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32% [3] -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滨海湿地76万亩 [22] - 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西辽河、永定河等一批断流河流全线贯通 [9] - 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海河流域30条断流的河流恢复流动 [11] 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五年来分别下降18%、10%和20% [5] - 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 [6] - 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6] - 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 [22] - 预计“十四五”末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3% [9] 能源结构与绿色低碳发展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 [15]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5] - 绿色能源应用广泛,每用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 [18]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产销量连续十年稳居全球第一 [1][18] 绿色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 - 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了两番多,覆盖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18] - 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 [18] -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累计实施项目415个,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13] -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成功合龙,全球最长环沙漠生态屏障正式形成 [1][13] 生态治理国际合作 - 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 [24] - 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举办共建国际红树林中心等30多个合作平台 [24] - “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