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头部云厂商算力投入持续加大!数据ETF(516000)收跌2.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16:23
市场表现 -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930902)截至5月9日收盘下跌2 24% 成分股中东华软件领跌6 16% *ST东通下跌5 73% 盛视科技下跌5 12% 易点天下下跌5 06% 云天励飞下跌3 9% [1] - 数据ETF(516000)下跌2 1% 最新报价0 93元 近2周累计上涨6 84% [1] - 数据ETF盘中换手3 13% 成交1318 82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2736 56万元 [1] - 数据ETF近1年份额增长2 46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行业趋势 - 算力需求从训练侧向推理侧转移 加速AI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 [2] - 国内头部云厂商及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显示智算需求持续上行 中国移动2025年算力领域计划投资373亿元 智算规模(FP16)预计超34EFLOPS 推理资源投资"不设上限" [2] - 中国联通计划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 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 重点支持预训练模型及推理场景需求 [2] 产品覆盖 - 数据ETF(516000)及其联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成分股聚焦数据要素 数据安全 东数西算等概念板块 [2] - 指数覆盖科大讯飞 中科曙光 浪潮信息 恒生电子等热门个股 [2]
国方创新张治:AI模型能力天花板尚未触达
中国基金报· 2025-05-09 00:22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生成式AI技术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数据将成为核心资产,AI将带来B端和C端商业模式的巨变,可能出现新的硬件载体实现AI分发 [1] - AI产业经历三个阶段:技术收敛、跨越商业鸿沟、规模化,目前全球AI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大厂和研究机构持续迭代模型 [6] - 多模态、长思维链能力、基座模型迭代是数字智能发展的关键方向,数据价值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提升 [8] 公司投资布局 - 国方创新2017年成立母基金聚焦集成电路、AI、生物医药,2019年转向直投,2020年布局商汤科技、燧原科技等企业 [3] - 2023年明确数字智能板块为投资重心,聚焦AI和数据要素,布局燧原科技、MiniMax、长亭科技、基流科技等公司 [3] - 在算力领域投资国产GPU燧原科技和算力组网企业基流科技,看好国内GPU企业成长潜力 [3] 投资策略与方法论 - 投资关注年轻且有组织研发能力的团队,这类团队能实现单点高研发密度和颠覆式创新 [4] - 投资方法论分为三阶段:定趋势(3~5年明确方向)、选节点(产业链核心节点如算力、大模型)、建生态(围绕节点延展生态链) [9] - 对不同阶段企业采取差异化赋能:早期企业注重技术突破和开源生态,成长期企业提供金融和客户资源支持 [9] 商业模式与应用场景 - B端商业模式将从卖软件转向卖服务,如投资明心数智提供AI报关、退税等端到端服务 [4] - C端需设计好产品留住客户,模型能力提升可能推翻原有App [9] - 新的硬件载体可能伴随国民级应用出现,如PC端到移动端的演变 [7] 团队与创始人筛选 - 数字智能投研团队年轻有活力,跟踪AI论文和开发者社区以紧跟前沿技术 [9] - 创始人筛选采用"PSD原则":贫穷(Poor)、聪明(Smart)、有欲望(Desire),强调技术信仰和物质驱动 [9] 市场机会与挑战 - 2024年更看好To B端机会,企业软件智能化升级将激活需求端 [9] - 技术快速迭代带来挑战,产品可能很快被淘汰,需把握数据资产和商业模式变革的确定性 [7]
上海金融数据创新实验室揭牌 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22:48
上海金融数据创新实验室成立 - 上海金融数据创新实验室由黄浦区数据局与上海数据集团共建 重点开发金融领域公共数据 通过可信数据空间技术打造安全可控的数据处理环境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 [1] - 中国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等成为首批入驻企业 [1] - 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1] 黄浦区数据要素发展现状 - 黄浦区作为上海国际数字之都核心功能承载区 依托外滩金融集聚带与中央科创区联动优势 持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1] - 金融领域数据要素已深度融入跨境金融协同 普惠金融模型训练等场景 推动公共数据与行业数据融合流通 激活金融机构创新活力 [1] - 金融机构需要更智能 更结构化的方式应对未来挑战 AI大模型已从工具变成伙伴 [1] 黄浦区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发展联盟 - 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德勤中国 逐鹿信息 网科鸿欣等企业 [2] - 联盟旨在搭建开放共享的产业协作网络 推动数据要素在细分领域的互补合作 探索数据流通新模式与新路径 [2] - 联盟成立标志着黄浦区数据要素产业生态迈入新阶段 将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数据动能 [2] 数据要素流通现状与挑战 - 数据基础设施需要高效联通 数据资源和规模需要加快提升 以推动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 [2] - 当前数据流通存在供给方对数据价值认知不足 缺乏可信合规输出渠道 需求方难以匹配业务场景数据等问题 [2]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 - 上海分赛金融服务赛道设置6个国赛赛题和3个上海分赛特色赛题 [2] - 黄浦区将发挥金融产业优势 通过赛事挖掘创新方案 推动数据要素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 为全国提供"上海经验" [2] - 赛事将成为数据要素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催化剂 为数据赋能上海高质量发展打造创新标杆 [2]
机构建议重点关注国产算力及AI Agent 板块,数据ETF(516000)临近午盘快速拉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1:27
市场表现 -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930902)上涨0 86% 成分股*ST东通上涨15 62% 东华软件上涨9 96% 博思软件上涨3 16% 拓尔思上涨2 45% 盛视科技上涨2 15% [1] - 数据ETF(516000)上涨0 84% 最新价报0 96元 近5日累计上涨6 12% [1] - 数据ETF盘中换手3 51% 交易活跃 最新规模达4 31亿元 创近1月新高 [1] 收益能力 - 数据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1 45%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42 38%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 34% 年盈利百分比为66 67% [1] 行业趋势 - 5月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市场风格有望回归科技成长 重点关注国产算力及AI Agent板块 [2] - 谷歌及微软对AI的积极投入打消市场对互联网大厂下调资本开支的焦虑 AI算力有望迎来新一轮行情 国产AI算力重要性凸显 [2] - DeepSeek-R1带动国内AI大模型进入深度思考领域 为AI Agent开发奠定基础 国内AI推理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 加速AI落地应用 [2] 产品覆盖 - 数据ETF(516000)及其联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成分股聚焦数据要素、数据安全、东数西算等热门概念板块 覆盖科大讯飞、中科曙光、浪潮信息、恒生电子等热门个股 [2] - DeepSeek概念崛起后 数据产业是全市场最为受益的方向之一 [2]
数字人民币将“进军”预付式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08 07:11
数字金融政策框架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九部门印发《实施意见》,围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特色场景打造等五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旨在巩固数字经济优势并支持"数字深圳"建设 [1] - 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一把手"主责机制,强化跨部门协调,推动AI大模型应用、国产推理大模型研究及核心系统信创改造 [2] 深港跨境与供应链金融创新 - 依托前海、河套两大国家战略平台,推动深港跨境合作、供应链金融等场景创新,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向中小机构技术输出 [2] - 深圳已构建"制度引领+场景创新+技术输出"的数字化转型生态,基于其产业基础与创新基因 [2] 数字技术驱动的金融产品创新 - 鼓励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挖掘企业"技术流"信息,开发"腾飞贷""降碳贷"等特色产品,推动增量扩面 [3] - 探索数据资产增信、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服务,开发标准化可追溯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产品 [3] - 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丰富"区块链+跨境业务"场景,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及深港产学研合作 [3] 数字人民币与跨境支付应用 - 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事业、预付消费、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开发智能合约及硬钱包创新 [4] - 推动香港转数快与境内支付系统互联互通首批场景落地深圳,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 [4] - 加快多领域信用信息整合,通过"征信+信贷"机制提升惠企效能,提供定制化征信服务 [4] 金融科技监管与测试进展 - 已推动15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测试,探索数字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创新 [5]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监管合作机制及沙盒工具,提升监管数字化水平,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完善数据治理与信息技术安全 [5]
机构重点看好AI Agent及算力主线方向,数据ETF(516000)连续大涨后回调,持仓股中科星图领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1:33
市场表现 - 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下跌0.52% 成分股中科星图领涨5.34% *ST东通上涨2.49% 航天宏图上涨2.22% 润泽科技领跌3.72% 税友股份下跌3.56% 深信服下跌2.72% [1] - 数据ETF(516000)下跌0.52% 最新报价0.95元 近2周累计上涨5.16% [1] - 数据ETF盘中换手8.28% 成交3472.39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2018.74万元 [1] - 数据ETF近1年份额增长2.35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1] - 数据ETF近3年净值上涨38.01% 居可比基金第一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07/1746 居于前6.13% [1] 收益能力 - 数据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45%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大连涨涨幅42.38%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34% 年盈利百分比66.67% [1] - 数据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2.71% 排名可比基金1/3 [1] - 数据ETF近1年夏普比率1.05 排名可比基金1/3 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2] 行业分析 - 2024年计算机行业整体收入稳健增长 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承压 各板块业绩分化 服务器 AI等方向表现优异 [2] - 2025Q1行业整体营收稳步增长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拐点有望逐步显现 [2] - 建议把握AI主线机遇 重点看好AI Agent及算力主线方向 如管理/办公软件 教育IT 服务器 云厂商等板块 [2] - 建议兼顾信创 低空经济 机器人等结构性机遇 如工业软件 基础软件等板块 [2] 产品特点 - 数据ETF(516000)及其联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成分股聚焦数据要素 数据安全 东数西算等热门概念板块 [2] - 覆盖科大讯飞 中科曙光 浪潮信息 恒生电子等热门个股 [2] - DeepSeek概念崛起后 数据产业是全市场最为受益的方向之一 [2]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07:51
合作与倡议 - 神州控股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发起绿色供应链倡议,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共建研究机构和绿色供应链等领域展开合作 [1] - 合作旨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科技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体化链接,推动交通物流领域技术研发创新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1] 技术产品 - 神州控股旗下神旗数码技术研发中心推出新一代燕云Infinity平台,是一站式AI+数据智能决策服务平台 [1] - 燕云Infinity利用数据、知识和AI构建企业Agent,实现人与AI协同决策,可在库存优化、仓储管理、流通管理等供应链环节提升效率 [1] 物流业务 - 神州控股旗下科捷是5A级物流企业,深耕行业20多年,在IT、通讯、消费等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 - 科捷形成覆盖仓储物流、运输配送、电商运营、跨境贸易及供应链数字化系统的全链条专业化服务体系 [2] - 公司积累大量专业领域数据和方法论,对提升物流行业效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 商业拓展 - 神州控股近期连续中标长春一汽和上汽通用五菱项目,为其提供IT终端运维治理、算力规划与咨询等服务 [2] - 公司凭借全国2600多个集成服务网点及端到端一站式数据智能解决方案能力开展商业化拓展 [2] - 标准化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跨地域、跨行业复制模式获得市场验证,将加速在汽车行业复制推广 [3] 战略规划 - 公司将聚焦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AI场景化应用战略,立足于行业聚焦、技术驱动、生态协同及精益管理四项发展举措 [3] - 未来将持续推动数据+AI业务创新发展,赋能更多行业数智化转型 [3]
德生科技接受调研: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未来有望占据五成营收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3:5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58亿元,同比下降21.93%,净利润2037.77万元,同比下降72.13%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2亿元,同比下降12.75%,净利润651.13万元,同比下降5.19%,下滑幅度收窄 [1] - 毛利率保持平稳,三大费用绝对值同比下降,但费用转化为业绩的效率偏低 [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保持较好水平,为业务转型奠定基础 [1] 社保卡服务 - 社保卡发卡策略从"大批量、快速发卡"转向"以服务驱动发卡"的精细化模式,发卡节奏放缓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三代卡持卡人数突破5亿,剩余发卡空间近9亿 [2] - 社保卡服务作为基石业务,将持续为公司业绩提供坚实基础 [2] 就业服务 - 面向G端参与省级公共就业服务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面向C端聚焦蓝领、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 [3] - 通过"线上平台+线下驿站"一体化服务体系,快速开发岗位并实现精准匹配 [3] - "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收入体量短期下滑,但长期增长潜力明确,预计未来占营收比重50%以上 [3] 数据要素业务 - 中标"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代运营服务"项目,获得全球首张"ISO 55013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4] - 深度参与地方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与治理,推动国家级"数据超市"与地方"服务专区"协同发展 [4] 并购重组计划 - 2021年完成对一家互联网人力资源公司的并购,未来并购方向注重业务协同 [4] - 通过并购补足区域服务能力,强化资源整合与运营效率,同时补充研发力量提升算力与AI模型训练能力 [4]
科技掘金 年报一季报总结电话会议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行业、计算机行业、通信行业、物联网行业、存储芯片领域、PCB 板块、IC 芯片设计板块、半导体设备领域 - **公司**:北方华创、立讯精密、江丰电子、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海康、金山、东财、航空环境、海湾、指南针、德赛、虹软道通、中国联通、中兴通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电子行业 - **整体表现**:2024 年受益于 AI 带动、国产替代以及终端需求复苏快速增长,全年营收 3.4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1%,归母净利润 1344 亿元,同比增长 38.5%;2025 年一季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营收 8392 亿元,同比增长 17.6%,归母净利润 355 亿元,同比增长 31.2% [1][3] - **细分领域表现** - **半导体设备领域**:2024 年营收 713 亿元,同比增长 40.6%,净利润 121 亿元,同比增长 20%;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79 亿元,同比增长 33.5%,净利润 26 亿元,同比增长 25.2%,受美国制裁催化自主可控进程以及 AI 创新周期带动 [1][4] - **PCB 板块**:2024 年营收 2359 亿元,同比增长 19.3%,归母净利润 163 亿元,同比增长 34.7%;2025 年一季度营收 624 亿元,同比增长 24.5%,净利润 53 亿元,同比增长 55.7%,受益于 AI 云端算力需求旺盛及周期复苏 [1][5] - **IC 芯片设计板块**:2024 年营收 1025 亿元,同比增长 16.6%,归母净利润 118 亿元,同比增长 63.9%;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61 亿元,同比增长 16%,归母净利润 305 亿元,同比增长 72%,库存压力明显减小,其中 ISOC 板块尤为突出 [1][6] - **存储芯片领域**:持续扩产并实现稳定增长,国内晶圆厂稼动率提升显著,中芯国际 12 寸晶圆满载生产,8 寸晶圆稼动率约 90%,华虹半导体满产满销,上游覆铜板涨价反映需求回暖 [7] - **其他细分电子产品**:元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等多个细分产品均实现快速增长,分别有 23%、21%、45%的同比收入增加,受终端需求复苏及财政补贴带动 [8] - **投资建议**:关注关税政策变化对估值修复机会的影响,以及上半年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方向,包括自主可控技术、高端制造、苹果产业链及 AI 驱动产业链等,重点关注北方华创、立讯精密、江丰电子等公司 [9] - **风险提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需求复苏不达预期风险、外部制裁和关税升级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 AI 进展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产业链收益低于预期 [10] 计算机行业 - **整体表现**:从 2020 年至今收益率达 7%,处于中上游水平;2024 年 9 月下旬之前表现较差,之后弹性显著增强;2025 年一季度收入增长 12.7%,利润同比增长 94% [11][14] - **机构持仓**:连续几个季度机构配置比例环比提升,海康、金山、东财等公司位列机构持仓数量前三名,从前十大持仓角度来看,这些公司的机构持仓数量不断增加,反映对 AI 落地应用及 agent 落地的关注和提升 [13] - **财务数据**:毛利率有所回落,存货周转微降,应收应付周期拉长,但经营现金流改善显著,费用率下降,收入改善后利润弹性更加明显 [15][16] - **细分板块表现**:信创板块收入和利润表现相对较好,与车路云、公路水路交通数字化、AI、5G 及国产替代等大背景密切相关 [17] - **百亿以上市值公司表现**:2024 年总体及 2025 年一季度,以航空环境、海湾、指南针、德赛及虹软道通等为代表的国产替代与 AI 算力上游企业,以及金融 IT 智能驾驶等领域公司综合表现靠前 [18] - **投资建议**:预计 2025 年仍是业绩回暖改善周期,逐季向上,下半年强于上半年概率较大;关注 AI 产业链、信创、工业软件、华为产业链、数据要素等投资机会,以及软硬件出海机会 [19][21] 通信行业 - **整体业绩**:一季度营收超 6300 亿元,小幅增长,归母净利润 500 多亿元,同比增长约 7%,毛利率为 26.71%,同比增长 0.79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 8.65%,同比大幅增长 5.2 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 480 亿元 [1][22] - **细分板块表现** - **运营商业务**:主营业务 C 端个人业务增长停滞,但云和 IDC 业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一季度三大运营商云业务和 IDC 业务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显著提升,如中国联通一季度云计算收入 179.2 亿元,同比增长 18%,IDC 收入 72 亿元,同比增长 8.8% [23] - **通信设备板块**:以中兴通讯为龙头的通信设备板块,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55.6%,归母净利润 94.96 亿元,同比增长约 25%;光模块企业整体营收 11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74%,归母净利润 34.93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16% [24] - **物联网板块**:一季度回暖明显,营收 83.8 亿元,同比增长 20.3%,归母净利润 4 亿元,同比增长 35.64%,随着价格战趋缓,新一代 5G 模组进入交付周期,带动盈利质量提升,2025 年预计迎来大发展 [2][25] - **IDC 板块**:一季度营收 51.7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9.12%,归母净利润 6.64 亿元,毛利率 29.44%,新增机柜折旧摊销影响了利润增速,未来在 AI 资本开支高峰过后,预计利润将快速增长,2025 年国产算力行情将刺激其发展 [26] - **投资建议**:二三季度关注运营商板块和交换机板块,运营商派息水平高且受到防御型资金青睐,云和 IDC 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交换机行业二季度开始出现拐点,进入复苏阶段,2025 年是国产 AI 交换机放量元年,也是普通交换机复苏第一年 [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计算机行业需求集中于国内市场,占比约 90%,且主要来自政府端和大型企业端,2024 年 9 月之前受财政和企业层面双重压力影响,之后一系列政策出台使承压逻辑向改善方向转变 [11][12] - 计算机行业公司从 23 至 24 年开始陆续进入人员投入优化管控周期,加之 AI 结合效率提升减少基础程序员需求,费用率下降相对确定,只要收入达到一定增速基础,利润弹性将更大 [19] - 通信行业软硬件出海面向欧洲及“一带一路”区域潜力较大,海外收入占比目前仅约 10%,毛利和信息流情况可能优于国内市场 [21]
德生科技(002908) - 002908德生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5
2025-05-05 19:56
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2025 年一季度经营业绩下滑,但近几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过亿,为业务转型奠定基础 [2] - 搭建人社领域从 G 端到 C 端的运营服务体系,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2] - 2024 年毛利率平稳,三大费用绝对值同比下降,但费用转化业绩效率偏低,AI 等投入未快速转化,2025 年一季度业绩下滑幅度收窄且有回升势头 [3] - 2024 年年报披露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业务目标更明确,业务团队对达成考核目标有信心 [3] 业务情况 社保服务业务 - 政府调整社保卡发卡策略,从“大批量、快速发卡”转向“以服务驱动发卡”,整体发卡节奏放缓,注重提升用户体验 [3] -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三代卡持卡人数突破 5 亿,剩余发卡空间近 9 亿,社保卡服务是基石业务 [4] 就业服务业务 - 与 BOSS 直聘、智联招聘等相比,面向 G 端依托政府资源参与省级公共就业服务项目获专项资金支持;面向 C 端聚焦重点人群打造新就业业态服务品牌,有“线上平台 + 线下驿站”体系;面向 B 端链接企业提供劳务咨询等服务拓宽盈利渠道 [4] 重点场景应用业务 - 以综合民生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服务“人”为核心,打通“政务”“就业”“就医”等场景,实现跨场景联动,未来将拓展深耕“以人为中心”服务,推动业务规模化落地 [4] 数据要素业务 - 2024 年中标“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代运营服务”项目,获“ISO 55013 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形成卡位优势 [5] - 完成内部数据资源盘点,符合数据资产入表条件,因财政部新会计准则细则待明晰,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入表工作 [5] 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业务 - 转型中受政策和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收入体量短期内下滑,但长期增长潜力明确,在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中被纳入关键考核指标,预计未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 50%以上 [7] 发展规划 并购规划 - 关注市场并购机会,2021 年完成对一家互联网人力资源公司的并购,对潜在标的保持审慎态度 [5] - 未来并购方向为业务协同,补足区域服务能力;技术强化,补充研发力量,提升算力支撑与 AI 模型训练能力 [6] 人员规划 - 上半年暂无大规模扩编计划,业务向 C 端运营服务转型时适时补充相关人才 [7] - 人员结构化调整围绕通过并购或战略合作引入高精尖及 AI 技术人才;对传统业务团队转型,协同运营服务板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