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

搜索文档
贵州三力: 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8:16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以现场和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通知和材料于2025年06月04日送达所有参会人员 [1] - 应到监事3人,实到监事3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龙静女士主持,无列席人员 [1] - 会议召开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决议合法有效 [1] 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与广东药科大学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及技术开发(合作)合同的议案》 [1] - 技术合同包括《技术转让(专利权/专利申请权)合同》及《技术开发(合作)合同》,旨在整合公司产业化能力与高校研发资源 [1] - 合作目标为推动创新药物科研成果转化,拓展产品布局,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1] 技术合同详情 - 技术合同总金额为1.5亿元人民币,公司将分期支付费用 [2] - 合同签署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有关部门批准 [2] - 合同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 [2] - 具体实施进度和最终成果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经营业绩影响取决于项目实施进展 [2] 信息披露 - 合同具体内容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指定媒体披露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编号:2024-034) [2]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回避、反对或弃权 [2]
共同药业(300966) - 2025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8:00
公司市场地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在甾体药物起始物料领域实现全系产品规模化生产,产能规模与种类多样性居全球前列;在中间体领域是国内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在原料药领域将成为国内首家同步布局多类甾体原料药的一体化供应商,实现全链条贯通 [2][3] - 面对市场竞争,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产品战略聚焦深化技术融合、扩张产能、深耕市场三个方向,通过“技术引领 + 产能释放”巩固产业链核心地位 [3] 研究院与创新药布局 - 湖北共同甾体研究院依托高端科研团队,突破四大核心技术,形成闭环创新体系,技术成果获多项权威认证 [3] - 关于创新药布局及氟维司群研发进展,具体信息以公司指定信息披露网站为准 [3] 海外市场情况 - 2024 年公司产品外销占比为 28.54%,近年来外销占比逐年上升 [3] - 2025 年公司坚持国际化战略,通过成立海外子公司和寻求商业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3] 研发投入情况 - 2022 -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 4515 万元、3810 万元、5108 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提升 [4]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股份回购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之日起 12 个月内,会根据市场情况推进并披露进展 [5] - 公司主要产品为甾体激素相关产品及 CDMO 产品,归属于“C27 医药制造业” [5] - 可转债后续计划以公司公告信息为准 [5] - 维生素 D3 项目已备案,按计划正常实施 [5] - 关于募集项目转固后上半年亏损是否同比增加,需关注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5]
为成果转化“把脉开方” 上交会打造技术贸易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7:21
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 - 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面积达532平方米 分为孵化器 技术转移服务 新技术应用3个板块 线上线下展示约3000项成果和500项创新需求 集聚超60家服务机构 孵化器 创新型企业 [1] - 技术转移服务板块有14家专业机构参展 包括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 上海技术交易所等 提供技术供需对接 成果转化 技术交易等全周期服务 [1] - 转化门诊设置十余位技术经理人现场坐诊 从技术 市场 法律 金融多维度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 [1] 海宁市科技成果转化联盟 - 海宁市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在上交会期间成立 聘请欧洲科学院院士姜开春等3位专家担任智库特约专家 [2] - 多个校地院企科技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国际科创平台挂牌成立 首批技术经理人获颁东部中心-海宁淘金合伙人资格证 [2] 上交会对接服务成效 - 展前已征集186条技术供给和68条需求 预配对形成154组匹配成果 [2] - 通过上交会智慧体在线匹配 现场设自由洽谈区 专业观众占比提升至85% [2] 参展企业技术成果 - 南京大学meteer桌宠机器人已量产 具备语音对话 跳舞等功能 当前北美销售额约100万元 目标明后年达两到三千万元 [3] - 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展出全球最大智能铺排船交通建设九号 集成机械臂式充灌装置 使人工成本降低80% 作业时间缩短40% [3] 上海技术贸易发展 - 十四五以来上海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年均增长8 6% 2024年达213 3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7% 创历史新高居全国首位 [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答每经问:允许符合条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且在境内注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5:28
近日,《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 6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有关情况。 针对《意见》的亮点和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联合交易 所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存托凭证,允许符合条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且在境内注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方面,支持深圳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负面清单制外的职务科技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 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 在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及审计管理制度方面,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形成的国有股权,实行按年度、分类型、分阶 段考核和审计。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试行长周期考核。 在完善技术转移机制方面,在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推广"先赋权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 式。 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周逸斐摄 推动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 李春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意见》的亮点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突出了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 ...
山西晋中:高校“活水”浇灌科技成果生“金”
环球网资讯· 2025-06-12 15:07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硅钢级氧化镁粉生产,产品应用于变压器制造领域[1] - 技术团队采用1150℃高温退火工艺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特种材料性能达标[1] - 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将实验室搬至生产车间,实现研发周期缩短三分之一[1] 晋中市产学研协同模式 - 晋中市拥有21所驻地高校和34.6万名师生,科教资源集聚度居山西省首位[2] - 政府推动高校全面开放校园及场馆,并建设创新生态基地促进校地融合[2] - 采用"链式思维"引导龙头企业与28所高校组建产学研联盟,例如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研发无铅水晶玻璃新材料[2] 区域产业学院建设 - 已建成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设立5家省级特色产业学院包括太谷玛钢、平遥牛肉等产业学院[3] - 校地合作提升区域品牌效应,某企业广交会展位从1.5个增至16个,订单转化率提高30%[3] 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 山西晋农生物研发的猪牛支原体检测试剂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 - 介休聚贤石墨突破超高功率电极技术,打破进口垄断[4] - 太原理工大学与汾西华益合作开发千米级潮式喷浆机填补国内技术空白[5] 校地合作量化成果 - 截至2024年底累计签订校地校企协议352项,科技创新类占258项,合同总额1.28亿元[5] - 合作覆盖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八大领域,例如安泰钢铁高纯净帘线钢技术打破中西部产业空白[5]
深圳市长覃伟中:探索AI辅助医疗设备、低空空域管理创新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3:09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推出新改革措施、创新试验和开放举措 [1] - 该文件是2020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旨在加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作用 [1][2] - 重点举措包括教育科技人才改革、赋能实体经济、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健全治理模式 [2] 深圳经济发展数据 - 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2.78万亿元增至2024年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 [3] - 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1510.8亿元增至2023年2236.6亿元,年均增长13.9% [3] - 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3年全国城市"双第一" [3] -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总量全国城市首位 [3] 新兴产业支持政策 - 依托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4] -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应用机制和数据使用规则 [4] - 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 [4] - 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和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 [4]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深圳提出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5] - 培育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超2600家,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 [5] - 成功举办全球首个以人工智能终端为主题的专业展会 [5] - 企业推出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终端产品 [5] 低空经济发展 - 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专项法规 [5] - 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产量全球领先 [5] - 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近300条,完成载货飞行170多万架次 [5] - 推进全市域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设施全覆盖 [5] 未来发展规划 - 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6] - 攻关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领域关键技术 [6] - 深化"千行百业+AI"应用,拓展低空物流、观光等场景 [6] - 培育集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性创新企业 [6]
利好科研人员,深圳将率先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制度
新京报· 2025-06-12 12:35
科技创新领域新举措 - 深圳将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制度、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负面清单、培育硬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等创新措施 [1]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推出新改革措施、创新试验和开放举措 [1]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改革 - 深圳将率先改革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分割确权难、考核机制不健全、转化效率低等关键问题 [2] - 国家支持深圳探索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外的成果可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 [2] - 推广"先赋权后转化"新模式,对作价入股形成的国有股权实行分阶段考核,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试行长周期考核 [2] 新型研发机构薪酬与科研管理 - 科技部支持深圳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 [3] - 深圳医学科学院将在科研管理、人才聘用、经费使用等方面探索新机制 [3] - 实施"预算+负面清单"科研经费管理,探索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赋予更大管理权限 [3] 硬科技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 - 深圳探索"小而精"高校办学模式,推动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硬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4] -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集群融合,支持外商在深圳投资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引进先进培训资源 [4] - 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技术型大学将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引进海外人才并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 [4]
四川第三批“双向揭榜挂帅”榜单发布
四川日报· 2025-06-12 11:29
双向揭榜挂帅机制 - 四川创新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机制,今年已发布两批次140项榜单,促成95个项目成功揭榜,项目总投资2088.8亿元 [1] - 第三批40项"双向揭榜挂帅"榜单发布,其中"成果找市场"20项,分布在软件和信息服务(5项)、高端能源装备(4项)、医药健康(4项)、人工智能(3项)、新能源(2项)、航空航天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各1项) [2] - "企业找技术"榜单20项,具有技术紧迫性强、行业带动力高特点,包含6项"卡脖子"技术、11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3项新兴产业补短板技术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前两批"成果找市场"项目42个,总经费14.1亿元,预期带动社会投入超53亿元,转化形成创新产品50个以上 [2] - 西北工业大学先进动力研究院与天府新区企业合作开发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2] - 盛德高科技揭榜四川大学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准备在天府新区落地 [3] 成果转化基金支持 - 四川省启动50亿元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省内资金各出资40%,省外资金20% [5] - 基金已设立7只子基金(种子期1只、天使期3只、创投期3只),规模达40.5亿元 [5] - 基金聚焦"15+N"重点产业链,已在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等领域投资4个项目1.5亿元,计划2025年投资超5亿元 [5] - 基金重点关注科技通信、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七大领域,已立项10个项目拟投3.9亿元,储备20余个项目 [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支持深圳探索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负面清单制度
快讯· 2025-06-12 11:02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 支持深圳探索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负面清单制度 对负面清单之外的职务科技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 [1] - 深化赋权改革针对当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分割确权难、考核机制不健全、转化效率低等关键问题 [1] 考核及审计管理制度 - 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形成的国有股权实行按年度、分类型、分阶段考核和审计 [1] - 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试行长周期考核 [1] 技术转移机制创新 - 在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推广"先赋权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1] - 改革措施涵盖赋权、考核、转化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1]
科技部:支持深圳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等机制
快讯· 2025-06-12 10:59
据中国网,6月12日,国新办就《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有关 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在会上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大力度,继续支持深圳深 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其中,促进科技产业金 融良性循环方面,支持深圳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等机制,对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情况试行长周期考核。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等规则,优化债权和股权融资协 同衔接机制,为塑造深圳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提供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