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经济
搜索文档
时评:擦亮“京”字招牌,燃动时尚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6-19 15:26
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 北京市商务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包含时尚场景育新、活动提升、品牌创新等五大专项行动共21项举措,旨在激发时尚消费潜力、彰显首都时尚魅力 [1] - 方案以"京"字招牌为核心,统筹文商旅体资源,满足市民与游客对高品质时尚生活的需求,同时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提升北京在全球时尚消费版图的地位 [3] 北京时尚消费特色与优势 - 北京时尚消费深度融合千年古都文化底蕴与全球前沿潮流资源,形成"京味时尚"特色,如前门大街百年劝业场与潮牌快闪店的碰撞、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的京剧元素爵士乐等 [4] - 典型案例包括中国国际时装周的故宫纹样高定服饰、内联升潮流IP联名布鞋、798艺术区先锋展与工业风融合、CBD商圈老字号"国潮下午茶"等 [4] 首店经济与消费模式创新 - 2024年北京新增首店超900家,三里屯太古里"首店矩阵"带动周边餐饮文旅消费链条式增长 [5] - 环球影城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成为"时尚+文旅"现象级案例 [5] - 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累计演出超1200场次,吸引观众30余万人次,形成"文化体验+品牌消费+城市传播"生态闭环 [5] 文化赋能与本土品牌发展 - 专项行动推动杨梅竹斜街等老城街区"微更新",引入设计师工作室、独立书店等业态,打造"活态文化消费空间" [6] - 建设故宫文物数字化体验馆、京剧服饰艺术博物馆等特色场馆,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 [6] - 支持华服定制品牌设"京派设计实验室",推动全聚德国潮礼盒、京绣景泰蓝非遗技艺融入现代服饰设计 [6]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在CBD核心区建设"国际时尚发布中心",城市副中心打造"运河时尚秀场",将长城颐和园转化为"户外时尚打卡地" [7] - 目标是通过消费场景创新传递文化自信,如京剧脸谱文创T恤、京绣工艺丝巾等产品,形成具有北京印记和中国魅力的世界名片 [7]
保留“老味道”、打造新场景|革新市场焕新后正式开门迎客
搜狐财经· 2025-06-18 20:59
市场改造与业态升级 - 革新市场经过重新改造后正式开业,包含京东首个七鲜美食MALL、革新菜市、革新食集、革新家大食堂四大板块,打造邻里中心和社交平台 [1] - 市场对原有商户进行店面升级,保留食品零售、餐饮、生鲜等多业态,提供更整洁舒适的消费环境 [3] - 市场重构"菜市场+餐饮"的创新消费场景,打破传统农贸形态,重新划分板块 [3] 新业态与消费场景 - 革新家大食堂主打"百姓的社区食堂",推出餐饮明档,提供炒菜、面食等平价餐饮,并设置大量堂食就餐区 [3][5] - 市场设置文旅打卡区、长者餐饮常识普及区、休闲充电区、洗手清洁区等,满足消费者餐饮、社交、休闲需求 [5] - 引入"首店经济",吸引年轻客群,全新消费场景显著提升人气 [3][7] 市场反响与品牌效应 - 市场焕新后吸引达人、网红自发宣传,社交平台出现大量焕新内容 [7] - 兼具烟火气与时尚感的革新市场成为哈尔滨网红打卡地,为文旅提供城市生活切片 [7] - 全新消费场景让游客体验老字号与数字餐饮的碰撞,展现冰城商业迭代活力 [7]
鎏金天河四十载:从荒野僻壤到全国榜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2:47
经济发展 - 2024年天河区GDP总量为6615亿元,连续18年蝉联全市第一,以占全市仅1.8%的面积贡献21%的GDP [1] - 位列2024赛迪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二,五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1] - 2017年"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个万亿元级商圈 [2] 商业与消费 - 天河城是国内第一座超大型购物中心,1996年开业后带动天河路商圈崛起,日均客流150万人次,商业面积240万平方米 [2][3] - 2025年太古汇商城推出华南地区境外旅客购物"店内即买即退"线上办理首单,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提高至2万元 [1][3] - 正佳广场试点"乐企联用开票"服务,顾客扫码支付后自动推送发票,降低企业开票成本 [3] - 2024年"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位列全国商圈商业力TOP100榜单第三,高级次商业载体入驻数量全国第一 [4] 科技创新 - 五山科技街曾是广州科创产业"黄埔军校",孕育网易、酷狗、荔枝等企业 [5][6] - 科韵路被誉为"中国游戏第一街",聚集YY、三七互娱、4399等龙头科创企业 [6] - 佳都科技从IT分销转型为人工智能企业,2022~2024年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550万元 [7] - 小鹏汽车选择天河智慧城作为总部,2024年8月将新建"AI智慧园区+大型科技综合体" [7] - 2024年天河区技术发明奖占全市70%,10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4家上榜胡润全球独角兽 [9] 产业生态 -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汇聚大湾区50%双一流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孵化TCL、七喜等企业 [7] - 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实现"创新测评—解决方案—匹配派单—跟踪评价"全流程服务,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8] - 天河区税务部门为孵化基地企业提供"零基础入门课",辅导研发费用归集 [7][8] 国际化与人才 - 珠江新城聚集全市80%外国领事机构及1.3万国际友人,形成"江景社交+民俗活化+顶流商业"的国际化都会区 [13] - 广州东站设立全国首部高铁站内"政务+税务"湾区通办智能柜台,可办理超500项跨境服务 [12][13] - 2024年天河区企业总量突破60万户居广州首位,超万家"四上"企业及30万科技人才聚集 [13]
加码情绪价值,孩子王全新Ultra店俘获新生代父母“童心DNA”
搜狐财经· 2025-06-18 06:35
首店经济与消费市场 - 首发场景成为消费市场的"顶流密码",承载创新基因与体验价值,既是流量磁石也是商业价值新坐标 [2] - 首店经济浪潮下,场景创新重新定义商业价值,成为品牌激活流量的核心引擎 [2] - 母婴童消费市场"精致育儿"与"消费理性"碰撞,呼唤首店经济新解法 [3] 孩子王Ultra店创新模式 - Ultra店定位为"未来式育儿成长超级体验旗舰店",融合谷子经济、AI智能、潮玩IP等元素,注重亲子情感价值和情绪体验 [3] - 门店设计年轻潮流,包含十大主题化场馆和十六大体验专区,如谷子集合区、AI智能玩具专区等 [8][11][16] - 首创"妈妈试用中心"作为口碑反馈中心及互动社交枢纽,提供"为爱甄选"派样和"为爱陪伴"互动沙龙 [13] - 门店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规划近4000商品SKU,包含550+解决方案,与超21家短链自营供应商合作 [15][2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业内首设"谷子集合区",融合超50个IP形成多元产品矩阵,打破年龄边界吸附中大童及潮玩人群 [11] - 自研AI智能情感伙伴系列玩偶"啊贝贝和TA的朋友们",搭载自研模型和语音交互系统 [16] - 推出"孩定制"限定零食产品,与十大品牌联名,引入知名IP形象单品 [17] - 全国首次线下落地酷骑哈雷摩托车,首发APP一键操控的康贝智能推车 [19] - 构建"全家营养馆"六大需求解决方案,提供从母到婴再到全家的全链路健康守护 [20] 战略与生态布局 - 实施"三扩战略":扩品类构建全周期全维度全场景消费图谱,扩赛道构建多元服务生态,扩业态向多场景转型 [23] - 高端母婴产品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公司通过"孕产Plus"、"成长Plus"、"同城亲子Plus"三大平台最大化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23] - 计划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布局超20家以上全新Ultra店,作为"千城万店"计划的样板工程 [23] - 构建"短链自营+千城万店+同城即时服务+全面AI智能化"的开放无界生态战略 [24] 用户洞察与行业趋势 - Z世代母婴童群体消费决策被情绪价值与圈层认同重塑,愿意为IP、治愈等概念支付溢价 [8] - 新一代父母消费逻辑变化,消费场景更加精细,渴望从个性化育儿场景中找到共鸣 [8] - 公司将95后新生代亲子家庭作为重点人群,并向潮流文化年轻群体辐射 [8] - 通过场景化共创满足新生代父母对悦己生活、精致育娃与亲子共同成长的多元期待 [15]
地摊“麻辣烫”火出圈,夜市带火“空心村”背后的广州夜经济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09:32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广州以15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为支点,在"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季的IP引领下,不断涌现夜间经济新范式 [1] - 自2024年1月首批先行区获批以来,广州通过政策创新、业态重构、生态培育,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全域联动的跨越式发展 [1] - 2024年二季度15个先行区日均客流值合计破千万人次,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在夜间日均客流占比中位列前列 [19] 花都田美夜市案例 - 田美夜市2024年国庆期间实现客流量约20万人次,拉动消费收入约1050万元,商户营业收入平均涨幅20%~30% [6] - 夜市带动周边物业租金平均上涨40%~60%,2025年五一假期客流量约5万人次,拉动消费127万元 [6] - 项目采取"政村企"三方联动模式,村集体自主筹资2800多万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约1.2亿元 [5] - 夜市全长520米,约300家摊位,融合餐饮、娱乐、文化等多种消费场景 [6] 太古仓码头改造 - 太古仓码头夜间经营商户超30家,较改造前增长约20%,营业时间普遍延长至凌晨2点 [11] - 项目夜间餐饮、娱乐消费占比超80%,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12] - 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理念,保留老仓库结构与风貌,将历史元素融入现代商业 [13] - 未来计划引入宠物乐园等业态,策划"港口文化节"等IP活动 [13] 商业综合体创新 - 正佳广场2024年12月整体客流量同比增长13%,通过"艺术狂欢夜"等活动刺激夜间消费 [17] - 天德广场夜间平均客流量同比增长25%,商户入驻率保持100%,日均客流超6万 [19] - 广州塔广场推出"夜间10点后消费享3倍积分"活动,夜间人均消费达300至400元 [20] - 珠江琶醍园区客流量超86万人次,商家营收约7000万元,夜市营业额占比70%以上 [22] 业态与场景创新 - 田美夜市将经营档口按美食品类统筹配置,加装净化器解决油烟问题 [7] - 正佳广场打造"沉浸式体验+社交化消费+年轻力文化"的夜间文化枢纽 [17] - 天德广场构建"高端餐饮+微醺经济+娱乐社交"的24小时夜经济生态圈 [19] - 珠江琶醍通过工业遗产活化、场景化业态布局形成"水-陆-空"立体消费场景 [22]
假期消费活力释放 客流争夺战下项目通过差异化内容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2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五一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2]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5.1亿元,购物人数7.91万人次 [2] - 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882.6万人次,同比增长8.3% [2] - 上海35个商圈客流总量2993万人,同比增长12.8% [2] 购物节与营销活动影响 - 上海"五五购物节"活动商圈客流同比增长15.2%,销售额同比增长11.8% [3] - 上海静安大悦城IP市集带动销售额同比提升17.5% [5] - 万达广场五一期间客流超1.3亿人次,销售超60亿元 [4] - 爱琴海全国项目总客流同比提升35.8%,总营业额同比提升30.3% [4] 企业及项目业绩表现 - 大悦城五一总客流超904万,总销售额超20.9亿元 [4] - 旭辉商业总客流量同比提升27%,总销售额同比提升32% [4] - 北京朝阳大悦城销售额超8500万元,客流同比提升10% [5][8] - 上海万象城销售额同比提升150%,客流同比提升128% [8] 新项目入市情况 - 深圳K11 ECOAST(22.85万㎡)、佛山顺德万象汇(20万㎡)等10个新项目在五一前后开业 [6] - 顺德万象汇引入340余家品牌,超50%为区域首店 [7] - 武汉远洋里一期以文化生活为主题,引入60余个创新品牌 [7] 业态与品牌趋势 - 奥莱行业2024年总销售额2390亿元,同比增长4% [5] - 广州8号仓奥莱五一销售额同比增长35%,客流同比增长62% [10] - 首店经济显著:北京朝阳大悦城10余家首店开业,上海恒隆广场迎Prada回归 [8][9] - 运动品牌热度高,深圳万象天地Nike体验店强化场景化消费 [9] 非标商业动态 - 奥莱节假日表现强劲,但非节假日消费动力不足(如重庆璧山奥莱Q1销售额下降1.5%) [10] - 社交化内容成差异化竞争关键,如深圳湾万象城IP活动吸引年轻客群 [9]
国潮品牌引领潮流、首店首发火热集聚 北京时尚消费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6-09 20:35
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时尚场景育新、时尚活动提升、时尚品牌创新及城市氛围营造四大方面展开 [1] - 方案重点发力国潮品牌引入,通过商圈改造、赛事引进、科技赋能等优化时尚消费生态链 [1] - 多元时尚体验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促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1][8] 首发经济发展现状 - 北京支持东城、西城、朝阳等区打造时尚首发中心,海淀、石景山聚焦科技电子新品 [3] - 简化审批流程吸引品牌举办高能级首发首秀,老字号跨界IP推陈出新 [3] - 三里屯太古里引入ZIMMERMANN华北首店、TOTEME旗舰店等12家首店品牌 [3][5] - 朝阳合生汇引入20家高能级首店(全国首店4家、北京首店16家),餐饮占比超70% [5] 国潮品牌发展策略 - 方案明确3项任务: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激发国潮品牌活力、擦亮美食之都品牌 [6] - 鼓励老字号与IP跨界合作,推出"京企直卖"线上平台,支持国货进入免税店销售 [6] - 优化"北京礼物"评选,新增美妆科技品类,推动主题店进交通枢纽和景区 [6] - 内联升推出MD底科技布鞋,吴裕泰联名推出茉莉花花啤等创新产品 [7] 时尚消费业态创新 - 深化商圈改造促进业态融合,如朝阳合生汇通过首店集群效应提升区域商业活力 [8] - 加强"国际盛会+本土IP"双轮驱动,升级中国国际时装周等活动 [9] - 推动体育赛事与商圈互动,发展数智体育、虚拟体育等新形态 [9] - 扩大文化消费供给,增加博物馆季、非遗周、户外音乐节等活动 [9] 重点商业项目案例 - 三里屯太古里引入三出山华北首店、大公鸡小酒馆等特色餐饮品牌 [5] - 朝阳合生汇引入意大利餐厅OsteriaLasteria、AMAM LONBAKERY等国际化餐饮 [5] - 零售业态引入Tannimany设计师集合店、古良吉吉概念店等潮牌文创品牌 [5] - 阿嬷手作北京首店落户三里屯,山蕉傣家菜首店进驻朝阳大悦城 [6]
至海港湾:老码头崛起新地标,赋能威海商旅发展新格局
齐鲁晚报网· 2025-06-06 23:55
商业升级 - 威海核心商圈由统一路、文化东路、海滨北路、世昌大道围合形成,以威高广场为核心,涵盖多个商业聚集区,是业态富集、活力十足的核心商圈 [2] - 至海港湾项目位于威海老港核心区,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将成为城市商业新地标 [2] - 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周边商业业态升级,提升本地消费能级,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 项目规划与设计 - 至海港湾以"巨鲸出海"为设计概念,融入鲸鱼、海浪、洋流等要素,打造独具特色的建筑之美 [3] - 项目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包含科幻海世界、年轻力中心、宠物友好中心、儿童友好中心、爱情广场、观海书店等多元业态 [3] - 建筑采用全国首创的大跨度拱结构与预应力空心楼板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巨鲸脊背微露水面的视觉效果 [6] 业态与招商 - 项目招商率99%,首进威海品牌占比达59%,引入鲸鱼出海探索馆、卡通尼儿童乐园、科幻海世界等主力店 [5] - 餐饮板块以日韩料理、威海特色胶东菜为主,包括风庭日料、啫啫海上鲜、云漫铁板烧等品牌 [5] - 零售潮牌包含BETTERSAY、DUIBAI、Acupuncture、MARK FAIRWHLE等 [5] 客群与运营 - 项目聚焦潮流青年、旅游客群、年轻家庭、商务白领四大主力客群 [5] - 通过打造左岸右岸日咖夜酒、屋顶花园、观海书店等业态,以及威海之夜、城市市集、海滨音乐节等活动,激活城市商业活力 [5] - 采用运营前置理念,从建筑外立面的生态绿植系统到室内空间的无障碍人性化设计,体现可持续发展与全龄友好理念 [7] 文旅赋能 - 至海港湾以"海洋文化"为主题,通过标志性建筑群、沉浸式光影秀等设施,填补威海高端文旅市场空白 [6] - 与刘公岛、成山头等传统景区联动,形成"白天观景、夜间娱购"的全时旅游链条 [6] - 项目通过举办艺术展、科技展等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的体验感 [7] 城市发展 - 至海港湾是威海城市更新的里程碑,象征城市突破边界、拥抱变革的雄心 [8] - 项目融合滨海休闲、文化体验、社交娱乐,成为威海的"第三空间" [8] - 至海港湾将焕发城市商业、人文、艺术、文旅、科技等多元场景的无限融合,成为威海商旅文的"超级接口" [7][8]
中兴商业(000715) - 000715中兴商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8:0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6月6日15:00 - 16:30,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形式为网络远程 [2] - 参与人员为通过网络远程参与的广大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屈大勇等 [2] 公司未来规划 - 未来深耕主业并围绕主业创新发展,做好实体店运营,打造核心竞争力,巩固区域龙头地位,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和新质生产力应用 [2] - 加快拓展线上,在现有“中兴大厦 +”小程序、抖音直播基础上,尝试与三方机构合作探索线上运营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 [2] 重大事项回应 - 针对是否筹划购买重大资产或重组事项,公司表示后续如涉及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员工持股计划 - 2023年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本着“共创共享”理念推出首个员工持股计划,推出后干部员工积极性提升,2023年超额完成利润目标 [3] - 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将于2025年末完成第二期股份解锁,未来视公司实际适时继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 [3] 提升业绩规划 - 以“三引三来”为营销策划思路,整合资源,拓展异业合作,推动模式创新,打造全新消费场景,关注市场变化,推动首店经济 [3] - 持续推动数字化建设,强化线上运营,提升私域关注度及活跃度,围绕主营业务尝试新业态、新业务拓展开发,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3]
何来“西”引力?——南昌西湖区推进商圈升级发展观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05 20:23
南昌大悦城开业表现 - 南昌大悦城于5月31日开业,定位年轻、时尚、潮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1] - 端午节3天朝阳商圈销售额7285万元,占西湖区主要商圈总销售额83%,客流量260万人次占比86% [1] - ay元宇宙主题乐园开业三天预售额超270万元,市场表现超预期 [1] 首店经济与业态创新 - 南昌大悦城首批进驻品牌220余个,区域及以上首店占比超60% [2] - 引入全国首家元宇宙主题乐园及小黄人华中首展等稀缺性IP,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2] - 首店业态关键在"首"与"新",避免同质化,提升商圈吸金能力 [2] 政府服务与政策支持 - 西湖区推出"预受理"容缺模式,实现商户证照办理与商场竣工无缝衔接 [4] - 为品牌提供从申请到入驻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平均耗时仅1个半月 [5] - 出台优先选址、审批绿色通道、政策补贴等举措,强化首店经济扶持 [5] 商圈升级与消费生态 - 朝阳商圈通过大悦城等综合体填补高品质消费空白,推动商圈高端化、品牌化 [7] - 西湖区串联八一商圈、万寿宫等文旅资源,构建"历史与潮流交织"的消费生态圈 [7] - 未来计划通过"首秀""首展""首演"等方式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