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白沙打安村发展集体经济与加强基层治理齐头并进
海南日报· 2025-07-22 09:41
产业发展 - 打安村依托打安兰花基地和相关企业,吸引返乡人才投身产业发展,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 [2] - 当地农户踊跃加入兰花种植产业,学技术、增收入 [2] - 打安村组建了全县第一家村级企业,建立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推动兰花产业发展 [2] - 在2023年,打安村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0万元 [2] 基层治理 - 打安村坚持"民事民议",凡涉及集体资产处置、项目建设等事项均召开村民大会表决 [3] - 针对高龄老人、困难群众,该村成立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医组成的包保团队,每周开展走访慰问 [3] - 村庄实现居民100%参保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3] 基础设施与文明创建 - 打安村完成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基建,配套建设了文化室、图书室及儿童之家 [3] - 将"两山"理念融入日常治理,通过入户宣讲、张贴海报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 [3] - 组建垃圾分类指导专班,全域推行秸秆禁烧和垃圾减量 [3] - 打安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3]
蒲城县以矿山生态修复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环境报· 2025-07-22 09:25
生态修复成果 - 蒲城县修复治理点位240个,增加耕地76.78公顷,新增林地214.2公顷、草地246.6公顷,显著改善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 [1] - 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提升,生态屏障功能稳定发挥,实现从"生态伤疤"到"绿色明珠"的转变 [1][6] 治理规划与资金投入 - 全县排查需修复矿山260余处,建立生态环境档案,编制《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规划》等专项报告 [2] - 累计整合财政及涉农资金约1.97亿元,严格执行企业生态修复基金制度,确保资金足额到位 [2] 分类治理措施 - 露天矿山采用削坡降坡、修建挡土墙等工程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3] - 废弃矿坑通过回填覆土、平整压实实现土地复垦,破损山体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3] 生态价值转化 - 修复后的卧虎山等点位发展休闲旅游,新增耕地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农林果业 [4] - 村民转型种植金银花、连翘等经济作物及发展养殖业,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统一 [4] 监管与长效机制 - 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加强项目设计、施工及验收环节的监督检查 [5] - 成立司法保护联系点,健全乡村生态治理体系,激发企业及村民参与治理动力 [5][6]
银行业持之以恒做好“土特产”文章
金融时报· 2025-07-22 09:00
华容县芥菜产业 - 华容县芥菜产业吸纳约13万从业者,占该县常住人口近四分之一 [1] - 中信银行岳阳分行为当地农业开发公司提供8000万元授信支持,首期发放40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专项用于20个乡镇芥菜标准腌制池项目建设 [1] - 金融支持推动腌制工艺向标准化、规模化升级,助力打造"中国芥菜之乡"品牌 [1] 砀山县现代农业与人才链 - 砀山县现代农业基地的"清香小黄人"西瓜种苗研发获农行15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年产值突破7000万元 [2] - 该企业形成育种、育苗和种植全产业链,研发30多个品种,带动120余名乡亲就业 [2] - 农业银行安徽分行推出"新农人e贷",截至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3598亿元,较年初新增360亿元 [3] 宁波慈城非遗年糕产业 - 义茂老字号非遗年糕工坊获建行370万元信贷资金,完成生产线升级后产能提升约300% [5] - 传统石磨工艺升级为现代化设备,订单激增推动非遗技艺市场化 [4][5] 梧州六堡茶产业链 - 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创新"金融+合作社"模式,为上游农业合作社提供350万元信贷资金 [6] - 通过核心企业增信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题,促进产业链升级和农民增收 [6] - 针对下游经销商推出数字化线上产品,累计提供超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存货周转 [6][7]
让“沉睡”老宅变身文艺民宿
金融时报· 2025-07-22 09:00
民宿行业发展趋势 - 北戴河民宿通过改造升级吸引更多游客,工行"民宿贷"为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1][3] - 莫干山民宿产业蓬勃发展,"西坡"品牌在全国扩张,兴业银行"兴农贷"提供200万元贷款支持 [4] - 福建平潭"民宿贷"投放近亿元,帮助144家民宿解决资金问题 [6] - 成都"民宿贷"支持当地文旅产业从季节性转向全年发展 [6]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 工行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支行为民宿经营者提供50余万元"民宿贷",解决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2] - 兴业银行湖州分行通过小额贷款支持德清县多家民宿从破旧老屋改造为文艺小屋 [5] - 银行创新推出"鲜花贷""烧烤贷""咖啡贷"等多种特色贷款,激活乡村资源 [6] 民宿经营者案例 - 北戴河李先生通过"民宿贷"改造老旧设施,提升客流量 [1] - 返乡创业者吕先生利用50余万元贷款扩大民宿规模 [2] - 莫干山民宿协会会长钱继良通过200万元贷款推动"西坡"品牌全国扩张 [4]
白天走田埂晚上写策划,村里来了“CEO”
长沙晚报· 2025-07-22 07:49
乡村振兴与"乡村CEO"模式 核心观点 - "乡村CEO"作为新兴职业,通过市场化思维盘活乡村资源,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2][4][6] - 长沙已形成"乡村CEO"培养体系,2024年首批9名CEO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2025年拟新增13名[2][4] - 该模式通过"认领经济"、农文旅融合等创新方式,实现农田认领325亩/260万元收入、民宿爆满、活动单周吸引7.2万人次/创收350万元(+50%)等成效[4][6] 商业模式创新 - **认领经济**:长沙县开慧镇"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以8000元/亩价格吸引200+企业个人参与,串联民宿/研学等业态[4] - **节庆营销**:黑麋峰片区通过音乐节(700张票)、稻草艺术节(7天7.2万人次)实现收入350万元(同比+50%)[4] - **资源整合**:浏阳市白沙村采用"农户+村集体+公司"模式,承诺村民10万元租金保底+30%利润分成[6] 运营成效 - 长沙县明月村流转1000亩土地服务科研机构,带动200+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7] - 望城区铜官街道通过短视频运营推动北纬28°水果大世界建设,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7][8] - 湘江新区光明村通过500万播放量视频带动腊肉销量翻番,建立"白箬好物"公共品牌[12] 政策支持体系 - 薪酬结构:基本工资15万元/年+绩效工资,乡镇提供集体闲置房产作为住房[11] - 资金补助:选聘村每年获15万元补助,连续补助3年[11] - 人才认定:望城区优秀CEO可认定为区级E类骨干人才[1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计划:3年内培养1万名乡村职业经理人,2025年返乡创业人员目标超1500万人[9][10] - 职业定位:从农业技术人才转向战略规划/运营人才,解决"建设乡村"到"运营乡村"转型需求[14][15] - 资源整合:CEO身份有助于对接政府/村民/市场三方资源,如浏阳市案例中实现资本路演能力[9][13]
再发力再突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丹徒各地掀起学习贯彻区委全会精神热潮
镇江日报· 2025-07-22 07:46
上党镇发展规划 - 确保鸿泽杆塔提升改造、北汽动力系统技改等项目竣工投产 [2] - 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总投资不低于30亿元,重点跟进汽车通用模具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发热元件研发制造项目 [2] - 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翰雅蜗牛初加工中心和民宿一期建设等农业项目,强化"一村一特"村级集体经济 [2] 辛丰镇产业升级与生态治理 - 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3] - 完成黄墟集镇11.3公里污水主管网建设,关闭4家砖瓦企业,治理塔岗河、半月沟水环境 [3] - 新建5000亩高标准农田,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东街村宜居乡村 [3] 世业镇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 聚焦"税源型、生态型、富民型"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 [4] - 实施沿江、污水厂网、河湖综合治理,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4] - 优化营商环境,加速产业集聚 [4] 宝堰镇农业与新能源布局 - 以农创园为核心引进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智慧农业,打造渔光互补低碳产业示范区 [5] - 推动高端工具制造产业园项目落地,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工改工"路径 [5] - 开发红色文旅线路,整合"创、游、学、研"资源 [5] 谷阳镇园区与产业升级 - 配合省级高新区建设,完善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盘活领先电子、晋工机械等存量资源 [6] - 推进笔刷产业绿岛项目扩能及智能化设备引进,升级"园中园"、喷涂、建材行业污染治理 [6] - 优化三山集镇住宿、餐饮、停车等配套功能 [6]
“雁归来”注入乡村发展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12
返乡创业现状 - 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近1300万人[1] - 返乡人员涉足农业、文旅、电商等多个领域[1] - 山东省2022年归雁项目贡献2700亿元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12%[1] 政策支持 -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1] - 人社部等部门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1]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返乡创业纳入乡村振兴核心部署[1] 现存问题 - 乡村人才支撑不足[2] - 创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2] - 大型项目资金缺口较大[2] 吸引人才措施 - 以村为单位摸排在外能人,实现在外人才"一人一卡"动态管理[2] - 通过乡贤联谊会定向推送家乡产业需求[2] - 利用春节、中秋等节日举办返乡创业论坛等活动[2] 服务支持 - 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保姆式服务机制[3] - 探索设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直接投资潜力项目[3] - 政府通过贴息、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3] 产业发展 - 围绕重点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优势开展招商[3] -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3] - 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课程培育复合型"新农人"[3]
倾听传统与现代的赣鄱交响(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12
传统产业升级 - 景德镇陶瓷业通过文旅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吸引大量游客 [2] - 泰和县乌鸡养殖业采用高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发展带动品种增至140多个,2023年饲养量突破1200万羽,较两年前翻番 [5] - 高安市富硒辣椒产业园通过良种良法实现辣椒颜色和辣度可控,获得有机、富硒、绿色食品认证,成功打入长三角和粤港澳市场 [5] - 樟树市仁和药业智慧工厂通过智能制造使产能提升10倍,人工成本降低40%,古方汤剂转化为便捷颗粒 [6] 乡村文旅发展 - 吉州区钓源古村通过系统保护与整体运营,2024年游客量达60万人次,营收约1800万元,村民通过务工、监工和分红受益 [7][8] - 赣州会昌"戏剧小镇"开镇一年半累计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带动上千人就业 [11] 生态循环农业 - 渝水区王年村推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标准化改造养殖场,粪便回收转化为清洁能源和有机肥,解决环保问题并增加税源 [9][10] 文化赋能治理 - 寻乌县高排村将客家传统融入社会治理,通过"客家矛盾客家调"实现矛盾纠纷在村组层面化解 [11] - 红色文化激励江西党员干部提升服务效能,如对接大湾区客商时强调"服务更周到" [11]
集聚多方资源 畅通金融活水
新华日报· 2025-07-22 05:47
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成效 - 江苏金融监管局推动金融资源和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小微企业,促进金融可得性和满意度提升 [1] - 全省已走访企业40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1.9万亿元,成效位居全国前列 [1] - 6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 [1] 协调机制运行措施 - 建立"江苏小微企业融资一网通"走访对接系统,实现金融服务"码上办" [2]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以"银行+政府"形式提升金融服务渗透率 [2] - 今年以来已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近50场,通过多种形式扩大政策知晓面 [2] 重点客群金融服务 - 6月末全省银行业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3] - 为2.7万户外贸企业提供授信近5000亿元,发放贷款超2500亿元,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超500亿美元 [3] - 个体工商户贷款户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3万户 [3] 金融服务创新 - 通过数据交叉验证形成客户画像推送银行,提高贷款效率 [4] - 升级小微贷、苏贸贷等政银合作产品,累放贷款超6500亿元 [4] - 通过协调机制办理企业信用贷款超5900亿元 [4] - "苏易融"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嵌入800余款特色金融产品 [4] 政策保障机制 - 全省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去年下降34BP [6] - 为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超5600亿元 [6] - 建立重点外贸企业阶段性帮扶机制,"一户一策"解决融资困难 [6]
九江银行:小鸡蛋里“孵”出致富梦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1 21:51
九江银行鹰潭分行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 九江银行鹰潭分行党委通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和县域金融工作,为地方特色产业注入金融支持 [1] - 分行运用"金融链接百业"优势,以"党建+金融"模式实行"一企一策",成立党员先锋队深入企业调研,精准匹配服务方案 [1] - 针对企业扩产需求,贵溪支行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党员责任岗和"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快捷审批放款,提供220万元贷款支持 [1] 江西康益禽业的发展情况 - 江西康益禽业是集蛋鸡养殖、有机肥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入选江西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1] - 2015年起企业逐步建设自动化养殖基地,近两年投入700万元打造数字化生产线,引进智慧化集蛋设备、智能化鸡舍和自动化饲料加工车间 [1] 九江银行鹰潭分行的业务成果 - 截至2025年6月末,分行乡村振兴贷款客户数达2218户,贷款余额11.85亿元 [2] - 分行紧扣当地特色产业转型方向,推动禽蛋产业经验向本地产业复制延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