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机器人大会盛况空前,中国厂商加速抢滩工业与消费市场
中航证券· 2025-08-11 13:05
行业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评级为增持 [3]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关键阶段,政策、需求与技术成熟三重驱动下竞争白热化,中国厂商逐步比肩国际巨头 [6]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热度空前,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余件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首发,5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集中展示工业与消费级创新成果 [6][7] - 人形机器人开启"日更"模式,7-8月超27款整机新品密集发布,性能与场景渗透竞争加剧 [6][12] - 消费级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至3.99万元起(宇树R1),政府补贴(企业最高25万元、个人1500元)加速商业化进程 [6][19] - 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台,产业处于从0到1突破阶段 [6]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储能政策利好推动发电/用户侧景气度提升,半导体设备2030年需求预计达1400亿美元 [6][21][22] 重点推荐公司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链**: 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汉威科技、旭升集团 [6][20] - **华为链**: 兆威机电、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 [6][20] - **宇树链**: 长盛轴承、奥比中光 [20] - **Figure链**: 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 [20] - **1X链**: 中坚科技 [20] - **细分环节领先企业**: 信捷电气、双林股份、国茂股份等 [20] 光伏/储能/锂电 - **光伏设备**: 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特维 [21] - **锂电设备**: 东威科技(复合集流体)、骄成超声、联赢激光(大圆柱)、先导智能(平台型)、星云股份 [21] - **储能**: 星云股份(储充检一体化)、科创新源(液冷板切入宁德时代供应链) [21] - **氢能源**: 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 [21][22] 半导体/自动化/工程机械 - **半导体设备**: 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等(国产替代率低,2030年需求1400亿美元) [22] - **自动化刀具**: 华锐精密、欧科亿(市场规模2026年达557亿元,进口替代空间大) [22] - **工程机械**: 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强者恒强) [2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 2025年量产元年,宇树R1售价3.99万元起,BOM成本高端机型20-50万元 [6][18][19] - **光伏设备**: N型技术加速渗透,钙钛矿商业化提速 [21] - **半导体设备**: 中国大陆2020年设备销售额187.2亿美元(全球第一),2030年需求1400亿美元 [22] - **自动化刀具**: 中国市场规模400亿元,2026年预计557亿元,CR5不足10% [22]
安徽:首款全自研绳驱机器人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
新浪财经· 2025-08-11 13:03
机器人技术突破 -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主研发了全省首款绳驱S1机器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 [1] - 绳驱S1机器人具有46个自由度 配备多种传感设备包括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深度相机 视触觉传感器与六维力传感器 [1] - 该机器人采用7个自由度的绳驱臂设计 通过绳索传动消减冲击力 使末端接触力呈现递减趋势 [1] 技术创新特点 - 绳驱S1机器人采用独特的驱动方式和精巧设计 标志着我省在具身智能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1] - 区别于常见的刚性臂机器人 该产品利用绳索自身的柔性震动来消减冲击力 [1] - 机器人能够流畅完成抓取 传递等一系列精细动作 [1]
广汽集团三款智能机器人集体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12:48
公司动态 - 广汽集团第二代具身智能载人轮足机器人GoMove、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GoSide和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集体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康养、安防等领域应用场景 [1] - 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于2024年初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 [1] - 已实现驱动器、电机和灵巧手等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制造,2024年上半年在康养、安防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1] - 规划2024年下半年在广州设立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示范区,2026年完成商业模式验证,2027年启动大规模量产,2030年产值突破10亿元 [1] 产品技术 - 第三代产品GoMate具备行业首创可变轮足构型,支持两轮足和四轮足运行模式,能耗较同类降低80%以上,续航达6小时 [2] - 自研驱动器重量仅40克,体积较行业平均缩小80%,灵巧手集成视觉与触觉传感器可精准抓取物品 [2] - 搭载自研纯视觉自动驾驶算法、FIGS-SLAM算法架构、云端多模态大模型和AI感知技术,实现秒级响应复杂指令及远程/自主控制无缝切换 [2] 行业前景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2030年有望达3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1% [2] - 2025年预计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将成为市场高增长板块 [2] - 车端与机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高,拥有成熟汽车供应链体系的企业更易在早期量产阶段建立优势 [2]
002466、002460,双双爆发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12:27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齐涨 上证指数盘中创今年以来新高 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 51% 深证成指上涨1 48% 创业板指上涨1 99% [1][2] - 市场赚钱效应集中在锂电产业链 泛科技主线 大金融 国防军工 白酒 房地产等板块 [2] 锂电产业链 - 锂电产业链走强 锂矿 盐湖提锂 固态电池等板块上涨 天齐锂业涨停 赣锋锂业涨超9% 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上午均涨停 [4] - 能源金属板块上涨5 50% 成分股盛新锂能涨停 涨幅10 02% 流通市值160亿 [5] - 永杉锂业涨9 12% 赣锋锂业涨9 10% 流通市值486亿 融捷股份涨7 78% 流通市值102亿 [6]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日上涨8000元 均价报78000元/吨 [6] - 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采矿端停产 配套冶炼产能10万吨LCE/年 影响月度供应约0 8万吨(占国内供应8%) 市场交易"供给刚性+需求回暖"逻辑 [7] - 碳酸锂周度产量维持1 96万吨高位 非洲 南美矿源放量预期未消 7月新能源车零售同比增长14% 社会库存总量14 24万吨 [8] 泛科技主线 - AI上涨 算力产业链领涨 服务器电源 光模块 PCB等板块涨幅居前 胜宏科技上涨6 93% 刷新历史新高 [2] - 果链 半导体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等板块均上涨 [2] 人形机器人板块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 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展 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 PEEK材料板块爆发 双一科技 超捷股份"20CM"涨停 [9] - PEEK材料板块上涨5 43% 双一科技涨停 涨幅20% 流通市值36 4亿 超捷股份涨停 涨幅20% 流通市值74 0亿 [10] - 华密新材涨17 26% 新潮新材涨11 64% 中欣氟材涨10% [10][11] - 行业三大趋势:硬件性价比提升 应用场景拓展 消费类机器人崛起 [12] - 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将举行 聚焦具身智能 汽车科技等前沿赛道 [12] 大金融板块 - 券商 保险 多元金融等板块上涨 银行板块微跌 东方财富 同花顺两大龙头股放量上涨 [2]
脑子比不过AI,手也要沦陷了?这只灵巧手看得我有点慌
机器之心· 2025-08-11 12:27
机器之心原创 作者:张倩 人类手部是自然进化的杰出产物,从早期灵长类的简单结构演变而来,兼具力量与灵活性。 在「用进废退」原则的驱动下,拇指逐渐变长且肌肉发达,能够与其他手指精准对握,实现精细操作。手部由多个关节组成,具有高度灵活性,可完成捏、握、 夹等多种动作。此外,手部皮肤富含触觉感受器,能够感知压力、温度和纹理等信息,为操作提供精准反馈。 凭借卓越的灵巧性和精细控制能力,手部能够执行 多样化任务,成为人类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关键工具。 人手构型演化过程 以人为参照的机器人系统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如果能在机器人身上复刻人手的这些能力,具身智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但让「灵巧手」像人手一样灵活并非易事。人手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表现出卓越的灵巧性、柔顺性和鲁棒性,能完成精细操作和力量型任务,其优势源于肌肉骨骼 的串并混联结构、高冗余肌肉骨骼刚柔耦合驱动、皮肤感知多元信息、肌腱驱动的被动柔性和变刚度特性,以及神经机理控制等。 然而, 人手的复杂结构和功能机制难以完全解释和模拟,存在功能解释模糊、物理器件模拟不足、非线性驱动机理难以推导、多尺度操作泛化困难等问题 。此 外,生物与人工系统在驱动、传感和控制上的本质差异,导致 ...
ICCV 2025 | 机器人自主探索未知复杂空间?GLEAM破解主动探索建图的泛化难题
机器之心· 2025-08-11 12:27
本文一作为陈骁,香港中文大学 MMLab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具身智能中心联培博士生,研究方向是三维计算机视觉和具身智能,导师为薛天帆教授。个人主 页:xiao-chen.tech/。 研究背景 当人类走入陌生房间时,会通过移动和观察来掌握室内结构。想象机器人被扔进一个陌生场景:有的房间堆满障碍,有的走廊九曲十八弯,它能像人类一样主动 探索未知空间吗? "主动探索" 这一智能基石,何以成为技术盲区? 经典方案往往依赖人工预设的轨迹、视角与指令,而现有探索策略在陌生复杂场景中频频失效:机器人既可能在废墟救援时因全局规划缺失而卡死墙角,又容易 在障碍密集的客厅中反复碰撞进退维谷。当机器人在此类复杂环境下运转时,感知 - 决策 - 行动闭环如何挣脱被动依赖桎梏? 这正是下一代机器人跨越 "智能鸿 沟" 的核心挑战。 如何让机器人在完全未知的复杂房间里自主探索?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复杂未知环境中 "探索 - 建图" 的泛化难题,香港中文大学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研究者们搭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 " 探索 - 建图" 基准 GLEAM-Bench—— 该数据集涵盖上千个室内场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通用 ...
达摩院开源具身智能“三大件” 机器人上下文协议首次开源
环球网· 2025-08-11 12:17
阿里达摩院开源具身智能技术 核心观点 - 公司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宣布开源三款具身智能技术产品:视觉-语言-动作模型RynnVLA-001-7B、世界理解模型RynnEC、机器人上下文协议RynnRCP 旨在解决开发流程碎片化及数据模型适配难题 [1] - 通过MCP理念和RCP协议推动数据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标准化对接 建立从传感器到动作执行的完整工作流 [1][2] - 开源模型聚焦第一人称视角技能迁移和物理世界理解能力 提升机械臂操控连贯性与场景解析精度 [3] 技术架构 - **RynnRCP协议** - 包含RCP框架和RobotMotion模块 前者实现本体-传感器连接与标准化接口 后者将低频推理转为高频连续控制信号 [2] - 已支持Pi0 GR00T N1 5等模型及SO-100 SO-101机械臂 提供仿真-真机一体化工具降低迁移难度 [1][2] - 协议分层处理传感器数据(RCP框架)与动作执行(Action Server) 支持遥操数据回流和推理服务 [2] - **开源模型特性** - RynnVLA-001-7B基于视频生成和人体轨迹预训练 实现第一人称视角操作技能向机械臂的隐式迁移 [3] - RynnEC模型通过11维度场景解析(位置/功能/数量等) 仅凭视频序列建立空间感知 支持复杂环境目标定位 [3] 行业布局 - 公司持续投入具身智能系统研发 已构建WorldVLA等融合世界模型与动作模型的技术体系 [3] - 联合产业方推进硬件适配 数据采集和技术社区(DAMO开发者矩阵)建设 加速机器人场景落地 [3]
具身智能:机器人打破“专用”枷锁 柔性制造迎来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8-11 12:10
制造业自动化痛点与转型 - 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柔性制造需求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化封闭环境、单一指令模式存在根本性矛盾 [1] - 矛盾推动机器人控制技术从基于精确模型的编程式控制转向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具身智能 [1] - Transformer架构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向机器人领域深度渗透 [1] 具身智能的技术特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初期在单一场景的效率可能低于专用机器人,通用性与效率呈现负相关 [2] - 具身智能赋予机器"理解"与"规划"能力,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依赖精确指令的局限 [4] - 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大模型使机器人具备理解模糊任务指令、动作规划与执行的能力 [4] 数据驱动与架构设计 - "数据金字塔"理论包含底层互联网视频文本数据、中层仿真合成数据与动作捕捉数据、塔尖真实场景数据 [5] - 分层构建技术依托多模态预训练底座,利用任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构建基础空间理解能力 [7] - "一脑多小脑"模式结合通用"大脑"(基座模型)与专用"小脑"(真机数据微调),平衡通用性与场景效率 [7] 行业落地路径与生态协作 - 具身智能落地将经历"单一结构化场景-半结构化场景-逐步通用"的渐进路径 [7] - 科大讯飞"平台+赛道"战略通过"讯飞超脑2030计划"赋能生态伙伴,推出"即插即用"机器人智能语音背包 [8] - 聆动通用聚焦工业制造、物流及零售领域,牵头起草《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T 44589-2024) [8] 行业协同与技术进展 - 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向产线渗透 [8] -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显著,从去年蹒跚学步到今年稳定行走并完成操作任务 [8] - 机器人正从执行预设程序的"机械臂"进化为理解、规划并适应复杂环境的"智能体" [8]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产融生态合作交流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36氪· 2025-08-11 11:58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 活动以"凝聚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共筑具身智能发展新格局"为主题,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全链条生态打造等关键议题[3] - 2025年是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里程碑之年,已正式迈入国家战略布局快车道[6]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的关键载体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8] - 中国已从技术跟跑转向生态主导,正通过开源模型与应用场景创新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普惠发展[8]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具身智能将成为继智能汽车后的万亿级赛道,2050年市场规模可达24.7万亿元[14] - 中国具备发展优势,中金将以资本赋能加速产业化进程[14] - 面临制造业"卡脖子"、劳动力不足及老龄化等背景,具身智能关键技术发展具有必要性[10] 技术突破与创新 - 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面临数据稀缺、场景碎片化等问题,需融合仿真与真实场景构建训练验证场[12] - 具身智能未来范式为Software3.0,将通过自然语言编程逼近通用人工智能[15] - 当前行业面临泛化能力不足、商业回报未达量产阈值等挑战[17] 应用场景与生态建设 - 科研、工业、商业、家庭为四大主要应用场景[17] - 中国信息协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将围绕智库赋能、标准引领等六大方向开展工作[21] - 专业委员会旨在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推动技术转化与场景落地[21][31] 产融协同与合作 - 遨博智能、晟世天安等五大企业签署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建设生态合作协议[25] - 中信银行推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提供"投贷联动"服务[27] - 中国信息协会与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3] 行业组织与平台建设 - 中国信息协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选举郭雷院士为首任主任[19] - 专业委员会为服务国家数字治理的非盈利平台,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为理念[21] - 平台将整合资源、深化合作,推动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31]
AI浪潮下,具身智能的崛起与数据瓶颈
钛媒体APP· 2025-08-11 11:48
文 | 捉羊李 具身智能在AI赛道领域愈发火热,几乎国内外所有科技大厂,都或多或少投身于这个浪潮中,数亿级 融资不断。 就在这两日,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正在北京如火如荼的举办,其热度不亚于几日前的 WAIC。备受瞩目的国内具身智能独角兽们纷纷展示绝活,宇树科技的两名Unitree G1机器人上演了一 场拳击赛;银河通用机器人轮盘人形机器人Galbot化身小卖部店员,为顾客取送商品;星动纪元则展示 了最新发布机器人L7智能分拣包裹的能力。还有加速进化的T1机器人踢足球赛、擎朗智能的双足服务 机器人XMAN-F1打爆米花等等,会场共有200余家机器人企业大秀肌肉,展现产品的落地场景和应用能 力。 具身智能的时代将至,我们该如何理解具身智能?它又面临着何种的瓶颈与未来? 我们如何理解具身智能? 我们人类在出生后还没有理解社会语言时,无法对语言的指令做出反馈,但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听觉 等感知向外界做出回馈,并慢慢通过"感知-行动"逐步来学习认知。这也就是具身智能所在做的事情, 具身智能通过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机器人等实体产品中,赋予他们如同人类一样感知外界和学习交互的能 力,并以此作出决策,进而在不同的场 ...